美歐制裁俄羅斯的政經意涵與影響

魏艾
(治大學兩岸政經研究中心主)


當國際社會正期盼世界經濟能由新冠肺炎疫情的泥淖中復甦,回復正常運行,並將經濟工作重點轉向抑制因全球產業鏈斷鏈和過度寬鬆貨幣政策而引發的通貨膨脹之際,今(2022)年2月24日俄烏戰爭爆發,再度對全球產業鏈的供給帶來衝擊,加上美英等國家對俄羅斯採取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天然氣和原材料,撤銷最惠國待遇和金融交易等制裁措施,引發全球原物料、糧食和能源價格上漲。

面對此一困局,以美國聯準會為首的全球各國央行紛紛採取升息措施,期能抑制通貨膨脹,但似乎忽略了全球供應鏈斷鏈更加惡化的形勢,其成效令人懷疑,而更重要的是,美英對俄羅斯發起的制裁措施,成效如何?當世界各國紛紛基於國家經濟安全而調整其經貿、環境、能源政策時,對現行美國主導的全球政經格局和經貿規範帶來的微妙衝擊,將是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國際社會最大的轉變。

美英對俄羅斯的制裁措施和內涵

俄羅斯和烏克蘭間有極複雜的歷史、民族、宗教、政治關係,以致紛擾不斷。2014年3月克里米亞事件後,烏克蘭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併入俄羅斯聯邦,俄烏兩國仍然紛爭不斷。近年來烏克蘭更因內部民族問題和北約東擴,在「納粹主義」和「軍事安全」上對俄羅斯構成威脅,是引發此次俄羅斯對烏克蘭採取軍事行動的主要原因。

為遏制俄羅斯入侵烏克蘭,3月9日,美國拜登政府宣佈禁止俄羅斯石油、天然氣與能源進口後,英國隨之跟進,但由於各國能源結構和依賴進口程度不同,歐洲各國特別是德國表示反對;法國表示不會關閉進口,但仍會持續找出能制裁俄羅斯的方法;亞洲的日本也表態不跟進,而中東石油大國也無視美英石油制裁,甚至拒接拜登電話。隨後,拜登政府的制裁力度也愈來愈強烈。3月11日,拜登政府宣佈取消俄羅斯貿易最惠國地位,此舉獲得七大工業國(G7)與歐盟支持,並將俄羅斯部分銀行逐出「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

同一期間,英國也對俄羅斯推出新的航空制裁令,宣佈英國有權扣押俄羅斯所有飛機,禁止航太相關產品出口至俄羅斯,往後俄機飛入或降落在英國都屬刑事犯罪。歐盟則正在醞釀新一輪對俄制裁,擬凍結100多位俄政府官員的資產與實施旅行禁令;紐西蘭也緊急通過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法案,凍結俄羅斯寡頭的紐西蘭資產,並阻止俄羅斯遊艇或飛機入境。

由於白俄羅斯協助俄羅斯出兵烏克蘭,歐盟已批准將白俄羅斯三家銀行逐出SWIFT。

總結近期世界主要國家陸續對俄羅斯的制裁措施,在貿易領域主要為:禁止進口俄國原油、天然氣、煤等能源;對俄羅斯實施國防、航太、煉油、半導體、電腦等相關商品的出口管制;禁止俄籍航空進入領空;終止天然氣北溪2號管線執照審核;取消俄羅斯貿易最惠國待遇等。在金融領域主要為:限制與俄羅斯央行交易,如凍結境外帳戶等;凍結俄羅斯主要銀行及公司、個人境外資產;禁止特定企業或銀行發債和新股籌資;禁止俄羅斯自IMF與世界銀行取得融資;將特定俄羅斯銀行逐出SWIFT系統等。

戰爭將抑制經濟增長推進通膨

2021年下半年來,世界經濟逐漸恢復正常,但由於先前產業鏈嚴重斷鏈,致生產無法配合需求,快速增長,供需缺口引發國際原物料價格上漲,而俄烏戰爭更加劇此一形勢的發展。

首先,戰爭與制裁,包括美國禁止俄羅斯石油進口,使國際能源成本飆漲,再度推高已飆升的通膨。儘管近期因戰爭的談談打打,地緣政治風險持續擾亂油市,以致油價行情呈現起伏震盪,而國際能源總署(IEA)釋放策略性原油儲備、伊朗有機會重返原油供應、OPEC及美國頁岩油商可能增加產能,但是即使戰事較快落幕,短期間西方國家對俄羅斯能源進口仍有所避諱,都將使能源價格處於較高價位。

第二、俄烏戰爭對世界經濟的另一重大影響是糧食的短缺惡化,特別是許多發展中國家將面臨嚴重的糧食危機。俄烏兩國都是糧食生產大國,烏克蘭有70%以上的土地主要是農業用地,對世界小麥以及玉米、大麥、黑麥、葵花籽油和馬鈴薯的供應舉足輕重。以小麥為例,俄羅斯小麥全球市佔率高達兩成,是全球最大供應國,烏克蘭小麥出口市佔率13%,俄烏兩國小麥供應量就佔全球約三分之一。戰爭開打後國際期貨價格再度狂飆,對目前全球有2.83億人遭遇嚴重糧食不安,4,500萬人處於飢餓邊緣的人民,真是難以擺脫的災難。

第三、俄烏兩國均富有鋼、煤、鈾、錳、鈦的儲量和生產,特別是半導體生產關鍵材料鈀金屬、氖氣等氣體主要供應國,而俄羅斯也是不鏽鋼重要原料鎳的生產大國。戰爭將帶來國際原物料成本劇增,加上過去運輸塞港瓶頸仍未緩解,這都將推進相關產業價格的上揚。

戰爭開打使全球通貨膨脹加劇。2021年12月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為7%,今年1月為7.5%,2月份則上升至7.9%, 創1982年1月以來最高紀錄;歐洲央行預測今年歐元區通貨膨脹率將高達5.1%。為抑制通貨膨脹,美國聯準會已於3月17日升息一碼,為2018年來首次,一般預測今年還會升息六次,其他國家央行將跟進。

與此同時,由於俄烏戰事時間拉長,對全球經濟的衝擊也逐漸擴大。國際貨幣基金會(IMF)1月才因奧密克戎變異株衝擊,把2022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調降至4.4%,而4月將公佈的預測值會明顯下調。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3月17日的報告指出,俄烏戰爭將減少今年全球經濟增長一個百分點,並推升通膨2.5個百分點。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增長率為4.5%,OECD同時呼籲擴大針對性的政府支出,以降低俄烏戰爭的衝擊。顯然面對當前的停滯膨脹(Stagflation),宏觀調控政策的緊與縮,是各國政府面臨的難題。

美英制裁措施對俄羅斯經濟影響

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俄羅斯也遭到歐美國家的制裁,主要是凍結俄羅斯G8的會籍,以致回復到1997年前的G7,美國歐巴馬政府也提出經濟和金融制裁的措施,但與美國不同,歐盟與俄羅斯存在較緊密的經濟聯繫,基本上是採取對俄政府公職人員的制裁及取消歐盟—俄羅斯峰會。但是,今年美英與德法間,以及與其他國家特別是石油輸出國大國間,在對俄羅斯制裁措施上存有歧見。制裁措施涉及貿易和金融,對俄羅斯經濟確實已帶來相當的打擊。

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及拜登宣佈制裁措施以來,引發俄國股匯市暴跌,而俄國央行持有的國際準備有半數以上遭凍結,迫使當局採取資本管制措施,儘管如此,是否爆發主權債務違約和金融風險,令人擔憂。國際銀行對俄羅斯的債權共有1,215億美元,主要是西歐銀行,俄羅斯3月16日到期的一筆117億美元主權債券,利息日前已付,違約危機暫解。一般估測,國際制裁已明顯影響俄羅斯經濟金融正常運作,俄國可能最快4月便無法以美元支付。

拜登祭出取消俄羅斯的最惠國待遇,導致俄羅斯商品被課徵較重的關稅,而G7集團和歐盟將同步跟進,這將使處衰退中的俄羅斯經濟和貿易受到嚴重衝擊。其中歐盟是俄羅斯最主要出口市場,2019年佔總出口額的41%。

面對因經濟制裁對經濟帶來的嚴重衝擊,俄羅斯採取升息、管制資本和緩解流動性危機的措施,以期待維持經濟和金融的穩定。這些政策措施包括:俄國央行宣佈政策利率由9.5%調升至20%;強制貿易商出售其外匯收入的80%;禁止民眾攜帶逾一萬美元等外匯現金出境;俄居住民每人每月匯至海外不得逾五千美元;禁止俄金融機構付款給國外客戶;暫時允許俄國企業以盧布支付海外債務;透過附買回交易提供金融機構無上限的盧布流動性等。

此外,為報復跨國企業響應西方制裁撤出俄羅斯,俄國政府也端出反制裁措施,揚言將暫時接管外資持股超過25%的出走企業,甚至「依法」沒收相關企業資產,且不排除直接「國有化」,這些跨國企業包括蘋果、英特爾、宜家、微軟、殼牌、麥當勞、保時捷、豐田、H&M等59家企業在俄羅斯的資產,都可能遭俄方收歸國有。

中國在俄烏關係的角色和立場

過去10餘年來,隨著中國政經崛起,美國國力和區域影響力下滑,中美在經貿、科技和區域安全問題方面的衝突,成為地緣政治上極重要的課題。在此次俄烏戰爭中,中國的政策態度和立場自然受到高度的關注。事實上,由於中國與俄烏兩國均有歷史淵源和合作關係,大致只能採取中立立場,這已經反映在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問題上。

普京出兵烏克蘭後,美國和歐亞盟國聯手推出一系列嚴厲制裁,突顯了以美國及其盟友的強大實力,而其目標則是試圖把俄羅斯排除於世界體系之外,以遂美國獨霸的意圖,然而在今年2月北京冬奧期間才與俄羅斯締結友好關係的中國,自然是美國拜登政府不會放棄施加壓力的對象,要求中國不得援助或成為繞過歐美制裁路徑的國家。

今年3月18日晚,中美兩國元首進行視訊通話,拜登向習近平闡述「假如中國向俄羅斯提供實質支援,會帶來的影響和後果」,同時也重申美國對台政策沒有改變,並強調美國繼續反對任何單方面對現狀的改變。習近平則提到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制裁的負面影響,認為「當前各國為因應疫情等問題,保經濟民生已十分困難,做為大國領導人應該考慮妥善解決」,「實施全方位、無差別制裁,受罪的還是老百姓,如果進一步升級,還會引發全球經貿、金融、能源、糧食、產業鏈供應鏈等出現嚴重危機,使本已困難的世界經濟雪上加霜」,同時強調,「台灣問題如果處理不好,將會對兩國關係造成顛覆性影響,希望美方予以足夠重視」。

事實上,在俄烏戰爭成為舉世關注焦點的同時,拜登政府從未鬆懈對中國的「關注」。在拜習會之前,除了散播「中國軍援俄羅斯」的所謂情報,混淆國際視聽外,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已向中國企業提出警告,美方將採取毀滅性行動對付藐視俄羅斯制裁令的中國企業,如果美國發現如中芯國際這樣的企業繼續販售晶片給俄羅斯,美國甚至可以讓中芯國際關門,因為他們將用不了美國的設備和軟體。

國際經濟金融體系面臨調整的壓力?

俄烏戰爭引發美英為首對俄羅斯的嚴厲制裁措施,對世界經濟造成鉅大衝擊,各國為因應此一形勢的發展以維護經濟安全,各自調整長短期的經貿政策措施,勢將對現行國際經貿規範和政經格局帶來挑戰。

第一、節能減排並於2050年達碳中和目標是近年來國際社會的基本共識,但是在實際運行中,各國也意識到單靠再生能源難以達成目標,尤其俄烏戰爭爆發後,各國更認識到能源安全對國家發展的重要性,引發了對核能發電的省思。3月18日,比利時宣佈將2025年廢除核能的計劃延後10年,主因是俄烏戰爭能源價格大幅攀升,打亂了能源供應。韓國總統當選人尹錫悅的能源政策,便是要廢除非核政策,並重啟被停建的新核能電廠。

第二、拜登政府積極尋求國際盟友向俄羅斯施壓,但不論是石油資源豐富的波灣國,還是以色列,美國中東盟友和合作夥伴不是保持中立,就是克制對俄羅斯的批評,沙烏地阿拉伯也拒絕增產石油。中東夥伴對美國採取壁觀立場,主要原因:其一、去年9月美國自阿富汗撤軍荒腔走板的政策,令人心寒,促使許多地區夥伴尋求新的安全和經濟關係;其二、近年來俄羅斯趁機填補了這一勢力缺口,並與中東國家建立較友善關係,增加地區的影響力。

第三、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制裁的主要措施,是在金融領域將其脫離SWIFT系統,從目前的國際經貿規範而言,確實是極有力的政策規範,但是世界各國也開始研究如何繞過SWIFT,以避免制裁發生在自家身上的困境,如印度與俄羅斯、中國與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與中國等,開始討論透過貨幣互換協議,以本國幣或人民幣作貿易計價和結算貨幣。

第四、目前沙烏地阿拉伯正與中國協商,要將一些賣給中國的原油採用人民幣計價,這將削弱石油—美元的主導地位。而近年來中國發行數位人民幣並籌備跨境使用。此外,還有名為「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目標是取代SWIFT系統。這些措施將有助中國企業和其他機構在遭到制裁時繞過美元體系,未來將對國際貨幣體系增添新的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