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與全球地緣政治格局的重構

歐洲是俄烏衝突的「典型輸家」

花俊雄
(旅美評論家)


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發動對其鄰國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各方預估這將是一場速戰、速決、速勝的戰爭,獲勝的一方將是軍事力量排世界第三的俄羅斯。倏忽一年,這場戰爭已經演變成曠日持久,看不到盡頭的衝突。

俄羅斯單挑美歐

俄羅斯被視為世界軍事強國,擁有世界第五大常備軍,包括90萬常備軍和200萬預備役軍人。2008年不費吹灰之力擊敗格魯吉亞,2014年輕而易舉拿下克里米亞。2014年烏克蘭僅有6,000名戰備部隊,到俄軍入侵之前已達近15萬部隊,這些部隊都經歷了北約和美國的培訓。

俄軍入侵後,以美、英、法、德等為主的西方諸國源源不斷地對烏軍輸送先進武器,因此在軍事裝備上,烏軍不在俄軍之下。因此,給俄軍帶來了重大損失。

俄羅斯低估了美西方政治、經濟、軍事、金融等諸多方面的實力,低估了美國為了維持它一超獨霸,藉俄烏戰爭拖垮俄羅斯的頑強意志。俄烏戰爭促進了大西洋聯盟的團結,激活了法國總統馬克宏譏諷已經「腦死」的北約。因此,歸根到底,俄烏戰爭可以說是俄羅斯與以美國為首的整個北約對抗,吃力可以想見。

俄羅斯已沒有妥協空間

儘管俄羅斯從沙皇彼得大帝時期就向西歐學習,開啟工業化強國之路,但是歐洲長期不能真正接受俄羅斯,甚至視俄羅斯斯拉夫民族為非我族類。這裡面既有文化因素、也有地緣政治因素,特別是冷戰時期東西歐意識型態對立,北約和華約長期軍事對峙,蘇聯解體後,原蘇聯加盟共和國紛紛加入歐盟和北約,美西方違背諾言,北約五次東擴,終於來到俄羅斯的家門口烏克蘭。

歐美插手烏克蘭國內政治,烏克蘭國內東西方關係,以及俄烏關係,成為基輔當局兩大棘手矛盾。從地緣政治和國家安全空間角度,俄羅斯已經沒有妥協的空間,同時普京執政20年,一直意圖復興其超級大國地位。對於俄羅斯來說,重構地緣政治格局和國家安全空間,最好的解決方式是把歐、美、烏拉到談判桌上,協商解決,但是俄羅斯在經濟、科技和能源等領域的話語權又不足以促成這個局面,而美、歐、烏又步步緊逼,終於導致普京採取 「特別軍事行動」 。

德國總理奧拉夫.朔爾茨(Olaf Scholz)在2023年1-2月《外交事務》雜誌發表了一篇題為《全球時代變遷--如何在多極時代避免新冷戰》的文章。他開宗明義指出,世界正面臨全球時代變遷,他稱俄烏戰爭是結束一個時代的劃時代結構轉折。大家都關心的不僅是俄烏局勢,而是因為俄烏戰爭必將引起世界格局和世界秩序的大演變、大重構。這種大演變、大重構涉及到的主要是中、美、歐、俄四大勢力的合縱連橫。

首先,最明顯的是俄烏戰爭改變了俄羅斯的國家命運。俄羅斯在二戰期間積累的國家地位、角色、權威因這場戰爭而被大大消耗,俄羅斯與西方之間的對立和對抗也處於自彼得大帝以來最為激烈的時刻。目前,俄羅斯在西方幾乎沒有一個朋友和夥伴。集結起來的美、歐對俄羅斯進行了空前的制裁,這是18世紀俄羅斯介入歐洲國際體系以來從未出現過的空前孤立狀態。

普京在俄羅斯執政已經超過20年,給俄羅斯人民一個強大的國家是普京與俄羅斯人民之間的契約。俄烏戰爭是普京實現強大的俄羅斯的嘗試,但這一賭注遇到了空前的阻力。戰爭進行了一年,俄軍取勝的前景渺茫,俄羅斯的命運可能因這次戰爭而發生逆轉,俄羅斯作為世界大國的根基可能發生動搖。

美國眼中的「修正主義國家」

俄羅斯自視為歐洲國家,歐洲部分也是俄羅斯的財富、人口和權力中心,但恰恰在歐洲方向,俄羅斯遭遇了歷史性挫敗。向東發展已成為迫不得已的唯一選擇,然而,俄羅斯又很難實現從歐洲向亞洲的轉向。與19世紀俄羅斯向亞洲、太平洋地區的快速擴張相比,亞洲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俄羅斯如果向東發展,將不得不改變和調整心態,借助中國,融入亞洲。

冷戰時期,中、美、蘇「大三角關係」是影響地緣政治格局和全球戰略力量對比的關鍵性因素。目前的中、美、俄三角關係是中、美、蘇「大三角關係」的延伸,三角關係的某些規律仍在起作用。與冷戰時期的戰略大三角相比,中國已經不是三角中最弱的一方。目前中美實力差距遠遠小於當年美、蘇差距,中國的發展速度快於美國和俄羅斯,是三角關係中最具活力而且上升最快的一方,最終會在國際事務中起主導作用。但是,在中國爬坡登頂的過程中,一定會受到處於守成地位的霸權國家美國的強力挑戰,俄羅斯雖然實力下降,也不會甘當配角。為了不使自己的發展進程不被攪亂,中國必須妥善處理與「老大」和「老三」的關係。中國必須善用美俄矛盾,並不被別人利用,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中、俄戰略夥伴關係近些年得到實質性鞏固和發展。中、俄兩國都主張建立世界經濟新秩序、國際關係民主化、世界文明多樣性,兩國積極推動新型經濟全球化和世界政治多極化,共同推動歐亞大陸國際秩序的改造。因此,兩國都被美國稱為「修正主義國家」,都是美國最主要的戰略競爭對手,俄羅斯是嚴重威脅,而中國則是唯一具有軍事、政治、經濟、文化能力改變國際秩序,挑戰美國霸權的迫在眉睫威脅。 北約東擴自然是擠壓俄羅斯,近日以色列媒體《第12頻道》首次爆料稱,戰爭初期,前以色列總理納夫塔利.貝內特(Naftali Bennett)頻繁地穿梭在普京與澤連斯基之間,積極斡旋雙方和平談判,雖然取得普京與澤連斯基各自讓步,並同意進行協商,但是最後仍被美國總統拜登否決。美國不斷拱火就是要延長俄烏戰爭,直至拖垮普京統治下的俄羅斯為止。

在美國菁英眼中,中美博弈仍然是全球地緣政治競爭的主軸,是「王者之戰」,因此亟力構建北約亞洲版,舉凡美、英、加、澳、紐組成的「五眼聯盟」,美、 日、印、澳組成的 「四方安全對話」以及美、英、澳組成的「三邊安全協議」無一不是以在印太地區圍堵中國為目標的軍事同盟。

俄羅斯「東望」中國「西進」

美國對俄羅斯和中國的戰略擠壓,把歐亞大陸的兩個大國逼到一起,俄羅斯「東望」,中國「西進」。

2022年2月4日俄羅斯總統普京應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邀請訪華並出席第24屆冬奧會開幕式。兩國元首發表了題為《關於新時代國際關係和全球可持續發展的聯合聲明》。雙方反對北約繼續擴張,呼籲北約摒棄冷戰時期意識型態,尊重他國主權、安全、利益及文明多樣性、歷史文化多樣性,客觀公正看待他國和平發展。雙方反對在亞太地區構建封閉的結盟體系、製造陣營對抗,高度警惕美國推行的「印太戰略」對本地區和平穩定政策的消極影響。雙方倡導並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新型大國關係,指出中俄新型國家間關係超越冷戰時期的軍事政治同盟關係模式。兩國友好沒有止境,合作沒有禁區,加強戰略協作不針對第三國,也不受第三國和國際形勢變幻影響。

2023年2月1日,俄羅斯外交部稱,應俄羅斯總統普京的邀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可能在這個月俄羅斯對烏克蘭實施「特別軍事行動」一週年之際訪問莫斯科。但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對此不予確認。有人認為,如果習近平此時訪俄,除俄烏戰爭外,討論的重點之一可能是去年12月俄羅斯國家安全會議副主席兼統一俄羅斯黨主席梅德韋傑夫訪華時提出的一項具有巨大誘惑力的計劃。梅德韋傑夫建議把俄羅斯西伯利亞給中國作為經濟特區。

中國外交部2月13日宣佈,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將在14-22日訪問法國、義大利、匈牙利和俄羅斯,並應邀出席在德國慕尼黑舉行的第59屆「慕尼黑安全會議」發表演講。時值俄烏戰爭一週年之際,俄烏戰爭當然是王毅此訪的主題。王毅訪問俄羅斯也可能敲定習近平訪俄的具體事項。

應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邀請,伊朗總統萊希2月14-16日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萊希總統率領一個由政經界人士組成的高級代表團,包括經濟、外交、農業、石油等四個部的部長以及央行行長等官員。兩國將簽署價值約100-200億美元的多項合作文件。此次訪問引起媒體的特殊關注。伊朗是單邊主義的最大受害者之一,被美國制裁封鎖40多年,國計民生受到極大影響。中國方面則被美國列為長期戰略打壓的主要目標。中伊兩國合作「抱團抗美」事出有因、順理成章。

1997年,美國著名地緣政治學者布熱津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出版《大棋局:美國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緣戰略》一書,就當時和未來地緣政治格局做了精闢分析。他指出:「最大的潛在危險是中國與俄羅斯或許還有伊朗結成大聯盟。結成這種『反霸』聯盟的原因不是意識型態,而是相互補充的(對美國的)不滿。」由於俄烏戰爭爆發後,美國與中、俄、伊三國關係均陷入不同程度的緊張,且中、俄、伊相互之間的關係取得一些新進展,媒體和分析人士據此認為布熱津斯基的預言正在變成現實。

在《大棋局》中,布熱津斯基指出,歐亞大陸就像一個大棋局,分布著諸多地緣戰略棋手和地緣政治支軸國家,如何巧妙處理同重要地緣戰略棋手的關係,以及如何同關鍵性的地緣政治支軸國家打交道,對於美國長久和穩固地保持全球首要地位至關重要。在布熱津斯基的分析中,中、俄是地緣戰略棋手,伊朗是地緣政治支軸國家。如今中、俄、伊三國均成為美國敵手,俄烏戰爭雖然會讓美國呈一時之快,但長期來看,可能會讓美國無法長久和穩固地保持全球首要地位。

《歐盟—北約合作聯合宣言》

據路透社報導,歐盟與北約於2023年1月10日簽署《歐盟—北約合作聯合宣言》,承認北約是「歐盟集體防禦和安全的基礎」,將雙方的夥伴關係提高到新的水平。專家分析指出,在安全挑戰加劇的背景下,《聯合宣言》突顯歐洲安全戰略轉向趨勢,歐洲正與其「防務自主」的目標漸行漸遠。《聯合宣言》首次將美國主導的北約稱為「集體防禦和安全基礎」,更為倚重北約軍事力量,歐洲安全格局「美主歐從」趨勢更加明顯。

烏克蘭危機極大改變了歐洲地緣政治格局和外交安全環境,成為歐洲迫在眉睫的安全威脅,歐洲需要借助美國軍事力量應對,歐洲「戰略自主」遭到邊緣化。《聯合宣言》首次以官方外交現實表達雙方對華共同立場,稱中國「帶來需要應對的挑戰」,這一強硬立場由美國方面推動,可能是美國向歐洲提供軍事支持的同時,對歐洲提出的「交換條件」。歐盟與北約強化合作,共同將矛頭對準俄羅斯,無疑將惡化雙方原本就緊張的關係。北約在歐洲「復活」,將使俄烏局勢更為複雜化。長遠來看,歐洲地緣政治對峙與衝突的局面可能長期存在。

歐洲的民族自豪感與歷史底蘊都要比美國深厚,但如今其國家安全處在美國的干預和保護之下,這對歐洲來說是典型的「難言之隱」:一是國家比較安全,但缺乏自我防禦能力;二是對俄立場無法做主。正如德國前總理默克爾所言,「歐洲只有在俄羅斯的參與下才能持久和平」。但美國對歐洲安全保障的前提則是驅逐俄羅斯,面對美國的「攪局」,歐洲只能默默吞下俄烏衝突的苦果。

應對俄烏危機升級要以犧牲歐洲為代價,毫無疑問,歐洲是俄烏衝突的「典型輸家」,輸在能源。安全、經濟、人道主義乃至自然環境等方面都付出沈重代價,這種代價將長期持續。美國製造的混亂讓歐洲整體失去凝聚力,因此歐洲短期內很難達成「戰略自主」的目標。一些分析人士認為,潛在的核衝突將是美、歐分裂的臨界點,一旦俄烏危機發展至核衝突的邊緣,或處於核衝突狀態中,那麼歐洲國家將在生存與安全保障等方面切實地考慮如何處理對美關係,屆時歐洲也將深刻認識到對美國一味的安全依賴將會是一幕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