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台灣問題進一步國際化的炒作 胡

胡勇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說,「世界關注台海問題的原因之一是,這不是中國根據其主權所認為的內部事務,這是全世界都關心的問題。如果台灣因為中國的『侵略』而出現危機,將給世界各國和經濟帶來災難性後果。」新任外長秦剛隨後在全國「兩會」記者會上不點名回應道,「最近美國高官聲稱台灣問題不是中國內政,對此我們堅決反對並保持高度警惕」。

當年國共內戰帶來的台灣問題,本來就是外力干涉的結果。台灣問題遲遲無法得到解決,也是受制於外部勢力因素。自2016年以來,「政黨輪替」的民進黨當局拒絕承認「九二共識」,川普和拜登政府也不斷虛化「一中政策」,變本加厲「以獨制華」,進一步在台海拱火,逼中國出手解決台獨。

一、台灣問題國際化的炒作

台灣問題進一步國際化的炒作可概括為美國帶頭「挺台」,拉幫結派介入台灣問題。

1.華府挑戰「一中」原則

2016年12月,剛剛當選的川普便與蔡英文通電話,創造美台關係的一項紀錄。2019年5月,蔡政府國安會秘書長李大維訪美,與川普的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會面,被民進黨炒作為台美斷交40年來雙方國安首長的首次會晤。2020年7月,美國助理國務卿史達偉在國務院會見蔡英文的駐美代表蕭美琴,也是美台斷交以來破天荒的安排。2020年8月,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長阿札爾訪台,成為1979年美台斷交後訪台級別最高官員。不到一個月後,負責經濟、能源和環境事務的美國副國務卿克拉奇飛台主持美台經濟與商業對話。2021年1月9日,川普政府下台前夕,其國務卿蓬佩奧突然下令取消此前國務院關於對台交往的所有限制。此外,川普任內美國行政當局與國會提出和通過的涉台立法、決議,包括鬆綁美國對美台高層官員互訪自我設限的《台灣旅行法案》(2018)、幫助台灣「固邦」的《台灣友邦國際保護及加強倡議法》(又稱「台北法案」,2019)和支持台灣「有意義地參與」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台灣保證法》(納入2021年財政撥款法案)。

2021年拜登上台,雖然在許多方面與前任針鋒相對,但「以台制華」則是「川規拜隨」。當年2月,蕭美琴應邀走進美國國務院,與新任助理國務卿金聖會晤。3月,國務卿布林肯在國會聽證會上公開稱台灣為「國家」。10月,布林肯又以國務院政策聲明的方式支援台灣參與聯合國體系。2022年3月,拜登指派美國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穆倫率團訪台。8月,美國政壇三號人物,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訪台,成為25年來到訪台灣的最高層級美國政要,引發21世紀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台海危機。

2022年2月24日拜登拱火成功,俄烏戰爭爆發後,美方人士頻頻討論大陸「攻台」時間表,並將烏克蘭危機與台海局勢相提並論,使得台灣問題持續成為國際社會的熱點議題。

2.日本、歐洲跟隨拜登蹭「台灣牌」

日本是民進黨政府在國際社會的第二大支持者,其「挺台」動作引人注目。2017年1月,日本對台視窗「日本公益財團法人交流協會」正式更名為「日本、台灣交流協會」,日台雙邊關係進一步國際關係化。同年5月,台灣亞東關係協會更名「台灣日本關係協會」。同年3月,日本內閣總務副大臣赤間二郎訪台,成為1972年後訪台的最高層級官員。2022年12月,日本自民黨政調會長萩生田光一訪台。

蔡政府更多的「驚喜」來自歐洲。2021年7月20日,立陶宛宣佈允許民進黨當局以「台灣」名義在立陶宛設代表處,北京隨即召回駐立陶宛大使,將兩國關係降為代辦級。議會外交方面,2021年8月,歐洲議會主導成立的「福爾摩沙俱樂部」正式吸收加拿大「加台國會議員友好協會」共89位加拿大跨黨派議員加入,使其成為「全球性挺台」組織。10月,歐洲議會高票通過「台歐政治關係暨合作」報告,建議將歐盟駐台機構更名為「歐盟駐台辦事處」。同月,歐洲議會「外國干預歐盟民主程序特別委員會」(INGE)主席格魯克斯曼率團訪問台灣,這是歐洲議會首次派出官方代表團訪台。2022年7月,歐洲議會副議長畢爾訪台,是為歐洲議會高層首度正式訪問台灣。在歐盟各成員國議會中,數捷克議會最為「挺台」。捷克參議院議長維斯特奇爾於2020年9月赴台,成為近30年來歐洲國家赴台最高層級官員。2023年3月底,捷克眾議院議長艾達莫娃又將率領捷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訪台團到台北。在政府外交層面,2023年1月30日,捷克總統當選人帕維爾與蔡英文通了電話。

3.美國拉幫結派介入台灣問題

隨著美國加緊組建「抗中統一戰線」,在大陸最重視的台灣問題上,美國開始拉攏盟友介入。2021年3月,美日舉行外長及防長「2+2」會談,會後提及「維持台灣海峽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這是時隔52年美日再次將台灣問題納入兩國的聯合聲明。同年4月,日本首相菅義偉訪美,與拜登發表聯合聲明,首次就台灣問題表達關切。

此後,外部勢力聯手干涉台灣問題變得一發而不可收拾。七國集團(G7)外長會(2021年5月)、美韓首腦會晤(2021年5月)、七國集團峰會(2021年6月)、美歐首腦會晤(2021年6月)、美日韓外長會議(2022年2月)等均在會議公報或者聯合聲明中首次提及台灣問題。在美國的影響下,在日本與歐盟首腦會談(2021年5月)、日本與澳洲外長與防長「2+2」會談(2021年5月)、澳洲與法國外長與防長「2+2」會談(2021年7月)、日本與東盟線上峰會(2021年10月)、日本與加拿大防長會談(2021年12月)、日本與澳洲首腦會談(2022年1月)、澳洲與英國外長與防長「2+2」會談(2022年1月)等國際場合,台灣問題也受到史無前例的關注。此外,在2021年台灣參與世界衛生大會(WHA)問題上,七國集團、歐盟外長會議公報等均首度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WHA,美國、日本、加拿大、澳洲等國在WHA中「聲援」台灣。包括日本首相、加拿大總理及瑞典首相在內的40多個國家及歐盟領導人也在這個議題上公開「挺台」。

二、大陸的應對之道

針對炒作台灣問題國際化的外部勢力,北京採用軟硬兩手應對。

1.與外部干涉勢力展開堅決鬥爭

2022年8月佩洛西訪台後,北京對華府和佩洛西本人採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包括取消安排中美兩軍戰區領導通話;取消中美國防部工作會晤;取消中美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機制會議;暫停中美非法移民遣返合作;暫停中美刑事司法協助合作;暫停中美打擊跨國犯罪合作;暫停中美禁毒合作;暫停中美氣候變化商談等。

去(2022)年10月,中共廿大召開。習近平指出:「我們堅持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但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這針對的是外部勢力干涉和極少數『台獨』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動。」「外部勢力」被置於「台獨」勢力之前,成為大陸涉台鬥爭的首要對象。11月,習近平與拜登在巴峇島舉行首次面對面峰會,向美國發出清晰的信號--「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關係政治基礎中的基礎,是中美關係第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今年3月,外長秦剛在記者會上進一步挑明,台灣問題之所以產生,美國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北京之所以同華府談台灣問題,是要求美方不要干涉中國內政。台灣問題處理不好,中美關係地動山搖。

對於其他欲將台灣問題國際化的外部勢力,北京敲響了警鐘。如今年2月,北京駐歐盟大使傅聰接受採訪時指出,「歐方現在有些人總說『歐方的一個中國政策』,好像他們的一個中國政策和我們的一個中國原則不是一回事,或者他們有權單獨解釋他們的一中政策一樣。但我對他們強調,中歐建交時,歐方的承諾實際上包括了一項很重要的原則,就是歐盟關於台灣問題的立場必須得到中國的認可。」

2.與國際社會和台灣民眾積極溝通

2019年1月,習近平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之際講話,強調「中國的統一,不會損害任何國家的正當利益包括其在台灣的經濟利益,只會給各國帶來更多發展機遇,只會給亞太地區和世界繁榮穩定注入更多正能量,只會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世界和平發展和人類進步事業作出更大貢獻」。

去年8月,北京發表《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承諾「統一後,有關國家可以繼續同台灣發展經濟、文化關係。經中國中央政府批准,外國可以在台灣設立領事機構或其他官方、半官方機構,國際組織和機構可以在台灣設立辦事機構,有關國際公約可以在台灣適用,有關國際會議可以在台灣舉辦」。

對於台灣民眾,《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也做了耐心溝通,「外部勢力打『台灣牌』,是把台灣當作遏制中國發展進步、阻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棋子,犧牲的是台灣同胞的利益福祉和光明前途,絕不是為了台灣同胞好」。

未來需要進一步喚醒台灣民眾認識到台灣問題國際化的危害,並且以實際行動反對外部勢力與「台獨」勢力勾結亂台。

2023年3月19日初稿於滬上「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