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插手台灣問題」

秦剛給到訪日外相劃下紅線

何思慎
(輔仁大學日文系〔所〕特聘教授兼日本暨東亞研究中心主任)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藉去(2022)年11月的「亞太經合會」(APEC)在曼谷舉行領導人會談後,雙方在「構建契合新時代要求的日中關係」上,未能有效推進,日本外務大臣林芳正訪中亦自去年12月延宕至今。今年4月1日,林芳正終於實現出訪中國,此為2019年12月時任外相茂木敏充訪中以來首次,對中日關係極具意義。

避免對立升高

林芳正在北京先後拜會大陸總理李強、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及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秦剛。秦剛與林芳正共進午餐,王毅亦以晚宴招待,彰顯北京對林芳正到訪的重視。林芳正出任外長前,曾任「日中友好議員聯盟」會長,為自民黨內的「知中派」,中國意在通過林芳正訪中,維繫對日關係。中日外長會談開始時,秦剛表示,當今世界變亂交織,中日關係既存在機遇,亦不乏挑戰,雙方應妥善管控分歧,為中日關係「排障減負」。林芳正即呼籲進行坦誠的交流,指出「日中關係面臨諸多課題和嚴重懸案,處於非常重要的局面」。中、日認知到中日關係處於關鍵時刻,須加強對話,維繫高層往來,構築建設性,穩定的中日關係。

李強接見林芳正時更表示,中國與日本是搬不走的近鄰,同為亞洲重要國家,「中日作為重要經貿夥伴,在實現各自發展方面相互促進、彼此成就,利益深度融合。雙方應該也完全可以做大經貿合作的蛋糕,在數位經濟、綠色發展、財政金融、醫療養老等方面加強合作,實現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贏」,呼籲日本共同維護自由貿易,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積極推進區域一體化進程,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共同減少不確定性、增添穩定性,為地區及世界發展作出應有貢獻。李強突出中日經濟關係的重要性。

「習岸會」後,岸田首相在外交上持續強化美日同盟,將中國視為日本安全「前所未有的挑戰」,並配合美國總統拜登的限制中國先進晶片製程技術,限制6類23種晶片製造設備的出口。日本經濟產業大臣西村康稔雖稱此措施並非針對單一特定國家,但主要在阻斷中國獲得先進晶片科技用於軍事目的。

中、日從安保到科技領域全面對抗,岸田似乎較安倍前首相對中外交更顯強硬,但雙方仍持續對話,以避免在對立中升高敵意,走向導致中日關係惡化的不可逆衝突。大陸改革開放後的中日關係雖跌宕起伏,但在政治關係不睦時,經濟關係亦能持續升溫,呈現「政冷經熱」局面。

中日經貿下滑「政冷經冷」

至2020年,赴中國投資的日本企業累計超過三萬家,此為中、日在面臨諸多歷史問題及海域爭端仍「鬥而不破」的基礎,但在新冠疫情及美、中競爭共伴效應下,去年日本對中直接投資(FDI)降至1.8796兆日元,較2021年衰退2%,對照日本對東協(ASEAN)、美國及歐洲的成長,相形失色。北京希望避免日本對外投資進一步遠離中國。

日本帝國徵信公司的調查數據顯示,截至去年6月,在中國的日本企業僅餘12,706家,創10年來新低。中日關係出現政治、經濟雙冷的勢頭,此不僅為中日和平投下負面變數,更因供應鏈離開中國,增加生產成本,不利日商在全球的貿易競爭,直接衝擊日本疫後經濟的復甦。對於日本配合美國晶片制裁,管制14奈米以下的尖端半導體製程設備出口中國,秦剛提及1980年代美國打擊日本半導體產業的過往,希望日本「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林芳正向中國解釋晶片設備管制「並非以特定國家為對象的宗旨」,日本致力於推進對中經濟合作,不會採取「去中國化」的做法。

在今年版《外交藍皮書》草案中,日本將對中關係形容為「重要的雙邊關係」,但對中國的外交及軍事動態,一改2022年版藍皮書的「安保上的強烈關切」用語,直言是「日本與國際社會的嚴重關切事項」,認為當前基於法治的國際秩序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最大戰略性挑戰」,指台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極為重要」,對中、俄加強軍事合作表示「重大關切」。藍皮書透露日本對北京可能以武力改變現狀的戰略不安,將一改過去的「中立」態度,著眼區域權力平衡,建構對中威懾力。

藍皮書定位去年為「歷史轉變期」,此不僅導因於俄烏戰爭,更是日本對當前國際局勢的研判,其理由有三:首先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發達國家內部貧富差距擴大;其次是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及發展中國家崛起;三為各國利害關係複雜化等。日本認為,中、美之爭為「對立、競爭及協作複雜交織」的局面,但在全球化進程下,「已不可能做到完全的經濟脫鉤」。

避免海域「不測事態」

中、日恢復外交對話雖不意味雙方問題迎刃而解,中日關係或可望回暖,展現共同維護好「建設性和穩定」雙邊關係的意願,徐圖改善。林芳正到訪前,中、日防務部門幹部間的直通熱線建置完成,此可防止中、日在東海等海域發生偶發性衝突的「不測事態」,增進雙方相互溝通、理解及構建互信。大陸國防部表示,該熱線將「加強雙方管控海空危機的能力,有助於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近期中、日將就早日啟用熱線展開協調。中、日外長會談時,林芳正提議舉行首腦電話會談以落實「建設性且穩定的關係」,並在「七大工業國」(G7)廣島峰會舉行前就俄烏戰爭情勢與習近平交換意見,日本敦促中國「應為維護和平與安全發揮負責任的作用」,而為解決中日關係中所存在的問題,雙方領導人的直接對話更是無可或缺。

在中共「廿大」後,中、日高層交流依序重開。繼今年2月22日,四年來首次舉行雙方外交及防衛官員出席的「中日安全對話」,4月10日,在東京舉行中、日「海洋事務高級別磋商」,雙方海事部門司局級官員等就東海等相關問題展開對話,以推進2008年達成協定的東海天然氣田「合作開發」,此為2019年5月後時隔約四年再度以實體方式舉行。日本對中國在日本周邊包括中、俄聯合行動在內的演訓日益頻繁表達嚴重關切,亦重申台灣海峽和平穩定的重要性。在中、日各高級別對話中,不時對台海等議題展開正面交鋒。

但關於「台灣問題」,秦剛對林芳正直言,「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的核心,事關中日關係的政治基礎。中方敦促日方恪守中日四個政治文件的原則和迄今承諾,不得插手台灣問題、不得以任何形式損害中國主權」。李強則呼籲,「歷史、台灣等重大原則問題事關兩國關係政治基礎,應該以誠相待、以信相交、妥善處之」。日本對台灣問題的應對為中日關係的最大變數,北京對此無模糊及退讓空間,明白要求日本信守1972年9月中、日建交時的外交承諾,「不得插手台灣問題」,明確劃出中日關係的紅線。

恢復交流重新點火經貿

此外,中、日因疫情中斷的旅遊可望在近期恢復,日本駐北京大使館為此舉辦活動,歡迎大陸觀光客重回日本,為岸田的《觀光立國推進基本計劃》奠基,以實現2025年日本海外觀光客人數創新高的目標。而中國亦為提振因新冠肺炎疫情而遭受衝擊的經濟,積極開展對日本招商引資,望日商回流,使經濟先於政治回溫,避免中日關係持續處於「政冷經冷」。

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今年4月10日率19個都府縣食品及工藝品等共38家企業參展在海口市舉行的「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為日商吸引新冠肺炎疫情後的中國消費創造商機,重新點火中、日經貿。日本駐北京大使垂秀夫今年4月8日為日本地方政府促進國際交流聘用中國青年項目舉行赴日壯行會時指出,赴日中國青年在日本編織美好的故事並匯聚起來的話,將使中日關係變得更好。

大陸新任駐日大使吳江浩表示,今年正值《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5年,雙方應提高合作水平,拓展共同利益,為中、日人民帶來更大福祉。吳江浩出使日本,將致力於促進中、日經濟活動,重啟停滯不前的人員交流。然而,對於以美國為核心的經濟排除中國的趨勢,吳江浩指出,「脫鉤斷鏈」及「陣營對抗」不符合中、日根本利益,違背歷史與時代潮流,中、日致力世界及地區的和平穩定,抵制「冷戰」思維,反對衝突對抗。

中、日建交半世紀,彼此經濟緊密相連,但當前面臨中、美的經濟主導權之爭的影響,處於歷史的轉捩點,雙方正在摸索新的交往方式,強調經濟安全的日本並非不與中國生意往來,而是如何去除經濟風險。岸田首相欲建立何種中日關係,牽動日商在中國的市場佈局,但肯定的是日本無法承受脫鉤中國的代價,其將使日本產品成本大增,失去價格競爭力。依據供應鏈研究企業Owls Consulting Group的估算,若家用電器及汽車等80種主要產品不再自中國進口,轉而在日本國內生產或自其他國家或地區採購,將使成本每年增加13.7兆日元,此所引發之國內通貨膨脹將遠甚於俄烏戰爭對物價的影響。

林芳正訪中為中日關係捎來春訊,但能否春暖花開,有賴日方不妄圖干預中國內政,雙方進而在經貿及觀光續添柴火。中日關係如此,民進黨又如何指望「台獨惹事」即「日本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