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祖歸宗 海闊天空

「仇中、反中」可以休矣

方毓
(資深媒體人)


在台灣當局及綠色媒體的操作下,台灣似乎只會在「仇中、反中」與「親美」的混水裡翻攪,渾然不覺世界的快速變遷,路越走越窄,走進了台獨死衚衕。

台美關係堅若磐石?

3月下旬至4月上旬,台灣「雙英」外訪登場。前總統馬英九往訪大陸,現任蔡英文則以訪中美洲「友邦」為名,實為「過境」美國,充當拜登政府遏制中國崛起的「道具」。

馬英九出訪前十分低調,只是與家人祭祖,帶領數十位台灣年輕人與大陸同齡人交流。馬英九在各地受到當地民眾熱烈歡迎,大家可用相同的語言說話,充分體現兩岸同根生,都是一家人,一切好商量。馬返台後說「九二共識活過來了」。

蔡英文行前則是大張旗鼓,一副會見到美國副總統賀錦麗、商務部長雷蒙多等高官的模樣,結果美國亞太助卿康達臨時喊停蔡英文的過境簡報,在哈德遜研究院的演講不得公開,拜登政府裡的高官一個都也沒露臉,連來過台灣多次的、拿了不少好處的前國務卿蓬佩奧與剛獲蔡頒獎的歐布萊恩也沒出現;蔡政府出資贊助的智庫在紐約頒獎時是閉門舉行,蔡英文的身分是「特別嘉賓」。

3月31日蔡英文到訪中美洲的瓜地馬拉,左一句台灣,右一句台灣,瓜國總統賈麥岱則一本正經地說,台灣是「唯一且真正的中國」。

蔡的重頭戲在回程的加州會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美方炒作「蔡麥會應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有19位跨黨派眾議員出席,邀來150家各國媒體。4月5日,蔡英文終於見到麥卡錫及出席的眾議員,雙方雖有互動,蔡在雷根圖書館的演講取消了,麥卡錫會後告訴記者美國的一中政策沒變。前議長佩洛西的選區在舊金山,也不來見個面。美國官方定義蔡是過境,屬私人的非官方性質。

美國不過利用台獨制中

「蔡麥會」前,大陸福建海事局啟動為期三天的「台灣海峽中北部聯合巡航巡查專項行動」,大陸執法人員可對兩岸直航貨船、作業船進行檢查,彰顯大陸對台灣海峽、包括中線以東的管轄權。

美國當前債務問題嚴重、銀行狀況頻出、通膨屢壓不下、民主共和兩黨惡鬥,拜登政府有求於北京,「堅若磐石」瞬間可轉成「私人過境」。在華府眼裡,蔡英文就是個打擊中國、扯大陸後腿的「道具」。

蔡英文返台翌日,仍不以為意,唾面自乾,繼續宴請接踵而至的一個又一個不來白不來的外團,這回輪到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麥考爾的跨黨派議員了。

麥卡錫會見蔡英文是公然踐踏中美建交三公報,因此共軍在蔡返台翌日的4月8日宣布於台灣海峽和台灣北部、南部、東部海空域展開為期三天的環島戰備警巡和「聯合利劍」演習。大批解放軍的機、艦在台島周圍航行、演習,「山東號」航母打擊群也開到台東外海演練,整個台島的防衛實際上已落到解放軍手裡。

習近平訪俄勸和促談

按下台島的戲碼不表,3月20日,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抵達莫斯科,展開為期三天的國事訪問。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要各國別相信中國的和平方案,說習近平不顧國際刑事法院追究普京的戰爭罪責,是在外交掩護俄國,必須捍衛烏克蘭的主權與領土完整;白宮國安會戰略協調官柯比則表示,如果中國支持原地停火展開和談,會使俄國獲益等。

大陸外交部精準回擊美國:中方不是烏克蘭危機製造者,又不是危機當事方,也沒有向衝突的任何一方提供武器,美方沒資格對中方指手畫腳。

儘管美國繼續在國際、國內搞反中,但美國以外的國家,包括美國盟邦、盟友的政要,在大陸「兩會」之後,接二連三訪華,大陸迎來了「春季外交」熱潮。

應大陸新任國務院總理李強的邀請,新加坡總理李顯龍(3月27日到,訪問六天)、馬來西亞總理安華(3月29日到,訪問四天)、西班牙總理桑傑士(3月30日到,訪問兩天)都出席了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並對大陸進行正式訪問,3月31日習近平分別會見這三國的政要,向他們表達了中國會不停地推進現代化與對外開放,願意與新加坡、馬來西亞合作,共享重要機遇;希望西班牙能為促進中歐對話合作發揮積極作用。

4月1日,日本外相林芳正到訪北京,與2019年12月時外相茂木敏充的到訪隔了三年三個月。儘管4月2日大陸新任國務院總理李強、中共外事辦主任王毅、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秦剛都與林芳正會見,但因中、日在歷史、釣魚台、台灣等問題上存在歧見,日本又完全聽命於美國,因此林芳正算是近期訪中的外賓裡,成效較差的,兩國關係進展極微。同一天,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與俄羅斯等夥伴國家突然宣布,從5月起原油日產量將減產逾164.9萬桶,沙烏地阿拉伯、俄羅斯減產最多,各50萬桶,國際原油價格應聲大漲,對美國通膨雪上加霜,沙國跟美國的裂痕更深了。

4月5-7日法國總統馬克宏(國事訪問)、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分別赴北京訪問,6日兩人一起與習近平會面,增進中國與法國、歐盟的經貿關係,有三邊、亦有雙邊會談。

相形之下,大陸明顯更重視馬克宏的來訪,馬克宏轉去廣州,習近平特地到廣州接待,兩人進行二度會晤。兩國達成相當豐碩的經貿成果:大陸與歐洲空中巴士簽約,採購價值約200億美元的160架飛機,法國達飛海運集團則向大陸中國船舶集團購買了16艘大型貨輪,金額達人民幣210億元,此為大陸造船業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性簽約貨輪金額紀錄;其他如法國鐵路設備商、海運商、核電商、化妝品集團、汙水處理商與豬肉商都和大陸簽署協議。大陸與法國雙方36家企業6日簽署了製造業、綠色、新能源、創新等領域18項合作協定。

4月12日是巴西總統盧拉率領數百名商業、政界人士到上海,展開四天的國事訪問,他第二天出席政治盟友、巴西前總統羅賽芙宣誓就任金磚國家銀行「新開發銀行」(NDB)行長的儀式,盧拉公開質疑「為何全世界一定要用美元」,他呼籲各國多用「人民幣作為兌換貨幣」;又參訪華為的上海創新中心;4月14日習近平與盧拉在北京會談,會後雙方發表《關於深化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內容多達49項,包括巴方重申堅定奉行一個中國原則與領土完整原則,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支持兩岸和平發展;兩國還簽署了貿易投資、數位經濟、科技創新、資訊通信、減貧、航太等領域的合作文件。

不單是政治人物,幾位美國科技業巨頭也絡繹於途,蘋果的庫克3月下旬訪華,同月27日與大陸商務部長王文濤會談;特斯拉的馬斯克4月8日也到了中國,翌日在上海宣布加碼投資,與中方簽訂要在當地建造生產超大型商用儲能電池的「儲能超級工廠」合約,並與電池大廠「寧德時代」高層談在美合作設廠事宜。

最諷刺且不可思議的是,美國在半導體業拉攏台、荷、日、韓組成圍堵大陸的聯盟,美國商務部亦推出《晶片法案》補貼細則,規定獲得美國補助者,如台積電、三星、SK海力士等業者,未來10年,如果這些廠拿到美國補助後又在中國、北韓、伊朗與俄羅斯等國發展半導體,美國就會收回補助,進行懲罰;受限制的製程,不限於先進,成熟製程也包含在內;另外,獲補助公司的營運機密、技術都要報告美國,多餘利潤得分給美國政府,還要依美國法令照顧員工托育等問題。然而就在這時候,4月11日美國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卻跑到大陸,表示今年想推出符合美國規範的中國版晶片,積極爭取大陸的市場。

另一方面,「股神」巴菲特4月中訪日時,除大談要投資日股外,竟透露去年買台積電ADR後才一季就賣掉86%持股,原因是「地緣政治緊張」。巴菲特此言一出,全球有哪家企業還敢來台投資?

隨後傳出,「日經亞洲」發自華府的報導說,大約25家美國軍火商代表團,將由美軍太平洋陸戰隊退役指揮官魯德爾率領,5月初來台灣討論合作生產無人機、水面和潛水無人載具與彈藥事宜;該代表團除了和台灣國防產業的代表交流外,也可望會見蔡英文。美台商會會長韓儒伯表示,華府正在探索各種方式,希望加強台灣的國防,「增進和台灣國防產業的合作」。美國的軍工複合體及其相關政客向來是流別人的血賺一己的錢。俄烏戰爭危及全球經濟,美國軍工產業倒是大發利市,如今俄烏戰爭的紅利漸減,腦筋就動到台灣頭上,開始為台海的戰爭拱火了。

台灣的路在大陸

大陸被以美國為首的集團打壓、誣衊,朋友照樣自遠方來,廣結善緣,締造新秩序。美國集團則不斷出現鬆動、貌合神離、各自顧性命的現象。蔡英文出訪中美洲前,宏都拉斯宣布跟台北斷交,轉與北京建交,美國無力阻攔。

蔡英文「過境」美國,華府高官、地方要員、議員皆避而不見,勉強見到麥卡錫。台灣向美軍購的資金倒是持續流向軍工產業及其相關利益團體。民進黨唯一的指望在華府,然而在「關鍵時刻」,蔡英文熱臉貼到美國的冷屁股。台灣前面還有路?當然有,馬英九以訪問大陸的具體行動告訴台灣人,路就在兩岸的中國人攜起手來,「和平奮鬥,振興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