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呼喚著新青年

台灣青年的思想變化與寄望

張鈞凱
(《香港01》駐台灣首席記者)


台灣青年特質的兩面性

毛主席說過:青年人就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我把這句名言放進世界歷史的範疇加以理解,那就是青年的思想和行動特質,一向是最最為進取,身上最沒有包袱的。

放在台灣近現代歷史來看,確實如此。從風起雲湧的抗日運動,到光復初期「白色恐怖」年代加入中共地下黨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再到國民黨戒嚴時期1970年代海內外的「保釣運動」與「黨外民主運動」,都是以青年為主體所掀起的時代浪潮。已故的王曉波教授說過,台灣人民有著光榮的愛國主義傳統;我們也可以這麼說,台灣青年同樣有著光榮的愛國主義傳統。

然而,隨著「戡亂」意識型態的內化,以及「反共」、「去中」意識型態的結合上綱上線,台灣青年也有著保守反動的一面。如上個世紀70年代,與保釣運動對抗的是訴求支持國民黨政府所謂「安定」(偏安心態)的「一個小市民的心聲」;再到2014年的「太陽花」運動,更是展現出台灣相當一部分青年「形左實右」,與以中國崛起為主要元素的世界潮流背道而馳。

因此,兩岸青年的使命與擔當,首先可以從台灣歷史發展看到青年特質的兩面性,從而發揚光榮進步的那一面,揚棄保守反動的另一面。要做到這一點,第一步是要對我們所處的世界形勢有著屬於年輕人獨有的熱情,加上理性的清晰理解。

超克親美反共意識型態

作為一名來自台灣的「85後」青年,我深知「冷戰思維」是如何在今天的台灣社會以及兩岸關係之中,依然起著不可小覷的作用。兩岸關係雖然經歷了從對立到交流,尤其是疫情之後交流更是大勢所趨,但以所謂「民主自由」等西方價值所形塑出來的壁壘心態,無形中以此形成一種「優越感」的二元心理,又以此形成衡量一切事物優劣的標準。這麼多年來兩岸青年交流密切且頻繁,平心而論,我們還是可以看到如此心理至今還在起作用,成為了台灣青年從認識大陸過度到認同統一的一大障礙。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不只是一個政治理念,更是一個對世界變化的客觀判斷與描述。作為一名媒體工作者,更能從近期各種重大事件的背後,深刻體會到「東升西降」的態勢。在我的採訪過程中,許多曾經留學美國且「親美」的台灣知識分子,他們的年輕歲月在美國度過,帶著他們的「光榮與夢想」馳騁於美國;可是當他們離開美國返回台灣故鄉,隨著年紀和見識增長,很多人發出了「美國已不是那個美國」的感嘆,甚至撰文著書批判美國霸權的衰退與墮落,並將未來的希望寄託到他們年輕時曾嗤之以鼻的大陸。

這段不只有一人反思的採訪經驗,讓我深深地震撼。世界真的已經不一樣了,美西方自身的民主失能失靈,令其所謂「民主燈塔」的先進形象逐漸崩塌,而中國來自社會主義與中華文化雙重底蘊結合而出的「中國式現代化」,包括「人類命運共同體」、「全過程人民民主」等理念與實踐,反而給了人類世界一個新的道路選擇。世界不再是「超強獨霸」的美國說了算,而是有了多元又多彩多姿的可能性。

因此,台灣青年最重要的是要反省、揚棄囿限我們數十年的「親美」意識型態,不再「唯美是從」,才能從民進黨政客「不能懷疑美國」的緊箍咒中掙脫,看見新世界真正的樣貌。其次,台灣青年還需要從「反共仇中」的意識型態中徹底走出來,從國民黨到民進黨,妖魔化大陸幾十年,從「啃樹皮」到「高鐵沒有靠背」,兩岸民間與日俱增的莫名敵意,尤其是台灣青年對大陸的「心結」,無不是偏安政客虛構出來的假象。

青年面貌不是鐵板一塊

接下來我想進行自我批判。2014年太陽花運動爆發時,我們看著台灣社會的集體瘋狂而焦慮不已。在認識上也因此被「天然獨」的說法帶著走,把「太陽花」當成了我們看待台灣青年面貌的一種既定印象,一種刻板印象。

青年世代之所以令人寄以厚望,正是由於它是快速變遷的,而不會是鐵板一塊、一成不變的。像我這樣出生於1985年,已屆「奔四」的人,其實被稱為「青年」已經很難為情了。無論在台灣還是大陸,「00後」已經成為推動社會上升的主體,他們的思考和言行才是「青年」的代表,更是我們有志於兩岸關係、兩岸統一之士,需要關注乃至爭取的對象。

在我工作的雜誌,前(2021)年我曾經力推了一個封面主題,叫做「告別太陽花,小紅書世代來了」,受到不小的討論。Facebook與instagram在00後心中,成為落伍的平台,小紅書與抖音成了他們的生活重心,這個趨勢到今天可說是不減反增。台灣從北到南的夜市,都能看到販售「抖音、小紅書熱銷零食」的攤販;還有小朋友因此私下自習簡體字;PTT「八卦板」有篇熱門文章,眾網友熱議台灣KTV點歌排行榜前十名有一半是大陸歌手;到台灣書店逛逛,暢銷榜上也有相當多的大陸作家。此外,我的四歲侄子,特別喜歡跟我合唱「抖音神曲」《誓言版求佛》;最近台灣新聞也有報導,這首歌已風靡台灣的大學校園。

台灣「去中國化」教育的逆流,在台灣新世代中踢到鐵板,這是李登輝、陳水扁、蔡英文做夢也沒想到過的發展。跟各位介紹一套在台灣小學生及其家長界蔚為流行的歷史書,叫做《如果歷史是一群喵》,相信也有一些朋友知道,作者就是來自大陸廣東的圖文作家「肥志」。換句話說,今天台灣小朋友的中國歷史知識,既然台灣當局不教,那就由大陸作者來教,而且教得相當成功。

這一個客觀現實,讓人對未來充滿信心。也符合了習近平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紀念會上所說:「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在青年。兩岸青年要勇擔重任、團結友愛、攜手打拚。」

拉回到主題「兩岸青年的使命與擔當」,我認為兩岸青年特別是台灣青年,要從真正的歷史正視現實,看到世界格局與秩序正在發生的翻轉,看到新興世代的不同思想面貌,自然會對未來產生截然不同的想像和追求。國家統一是大勢所趨,對當代兩岸青年來說,這句話不只是兩岸結束分斷體制,更意味著中國理念和中國道路,將讓兩岸脫胎換骨,更將讓世界煥然一新!

戳破台灣「拒統」窗紙

最後的總結我想談三個面向。第一個是現象:不同的世代有著不同的中國觀,從而我們在認識上不應該將台灣青年「臉譜化」。如我的父母親那一代,接受大陸人民「啃樹皮」的教育;但我曾經遇過幾個大概是中學生年紀的學生,他們在吃麵時辯論著「統一」的議題,有人大加反對,卻也有人認為「統一沒什麼不好,至少可以把台北城市落後的樣貌煥然一新」,這或許可理解為「中國式現代化」在台灣新興世代最直接、最質樸的認知。

第二個是做法:我認為談台灣問題的解決,在兩岸要有不同的談法。在大陸,還是應該回到「打鐵先得本身硬」的道理,把大陸的軟、硬建設都做好,如在外交上促成伊朗和沙烏地阿拉伯握手言和,確實讓人耳目一新。台灣人的「慕洋」心理背後,多少帶著「慕強」心理,大陸如果真的能做到「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台灣人也會看在眼裡,相信台灣的社會矛盾唯有靠統一之後的大破大立才能真正解決。

在台灣,則應該體認到「說好台灣故事,就是說好中國故事」。長年以來台灣的「去中國化」教育,讓青年乃至整個社會「歷史失憶」,忘記了從日據時代以來的反帝、反殖運動,以及光復後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其實都是以青年為主的積極鬥爭。如果我們將兩岸的分斷理解為兩條現代化道路之爭,當年台灣犧牲的年輕前輩們,難道不正是為了「中國式現代化」而斷送花樣年華的嗎?因此,台灣故事就是中國故事,更是中國故事的血肉與肌理。

第三個是方向:解決台灣問題,宏觀層面的大國博弈,關鍵在於中央。微觀層面則在民間,台海的對立隔閡像是一扇用無數層紙糊成的窗子,需要一層一層的把窗紙戳破。在客觀上,由於戰爭風險的逼近,年輕人及其家人、父母「不要戰爭」的反戰心理油然而生,就是戳破了一層窗紙;在主觀上,應該看到世代與世代間的更迭與矛盾,如「00後」世代對「太陽花」世代的不滿與挑戰已經出現,因此需要從歷史與現實呼喚面向新時代的新「覺醒青年」,等於又是戳破好幾層窗紙。人心的變化是細緻且微妙的,唯有一層一層的把「拒統」窗紙撕下來,民意最終才會看清,原來「台獨」就是童話中那位穿著新衣的國王。

(本文為第三屆「攜手圓夢——兩岸同胞交流研討活動」第三場子議題「兩岸青年的使命與擔當」發言稿,2023年7月26日於江蘇南京;8月21日增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