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暗花明又一村 ?!

2024大選最後觀察評估

耿榮水
(資深政治評論家)


第16任總統副總統選舉,已於11月24日截止登記,計有民進黨提名的「賴蕭配」、國民黨提名的「侯康配」,以及民眾黨提名的「柯盈配」。12月5日中選會發佈審查結果,三組候選人皆符合參選資格,形成最後的「三腳督」局勢,至此2024總統大選基本架構確定,預料競逐將十分激烈,選情精彩可期。

藍白互信不足結盟失敗

在此之前,在野陣營三大主力的動向備受關注,尤以最大在野黨的國民黨與新興的民眾黨能否結盟,關係在野勢力能否整合,最受政壇矚目。幾經談判協商,最後以破局告終,過程跌宕起伏,充滿戲劇性,堪稱是台灣八次總統直接民選以來最為詭譎難測的一次。

藍白雙方最早於10月14日即進行初步協商,達成多項共識,唯對於民調方式各持立場,未能達成一致,國民黨提出採用美國、法國、南韓行之有年的所謂「開放式民主初選」尤為突兀,埋下日後雙方難以真誠合作的種子。

11月15日在前總統馬英九見證下,雙方舉行第二次政黨協商,最終達成六點共識,同意由雙方各推一位民調統計專家,各提供一份內參民調與最近10天民調結果,檢視評估決定究竟誰正誰副。聲明中雙方還承諾未來將成立聯合政府,「民眾黨主責監督制衡,國民黨主責建設發展」,藍白合作看似有望。

不意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在個人猶豫難決及內部主戰派強大壓力下,旋即在11月19日的群眾大會中推翻協議,逕自公開宣佈將以「民眾黨總統候選人身分拚戰到底」,雙方再度陷入合作瓶頸。最後在另一位參選要角鴻海創辦人郭台銘邀約下,藍白雙方同樣由馬英九見證,於11月23日登記截止前夕,在台北君悅酒店公開進行協商,吸引全球目光,終因雙方互信不足,各有盤算而宣告破局,翌日兩黨各自推出正副總統候選人登記參選,一齣張力十足的「藍白合」鬧劇至此結束。

檢視藍白結盟失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因素:

一是民眾黨柯文哲態度傲慢,自視甚高,自始至終都自認民調高過侯友宜,甚至在侯面前脫口而出「讓你選也不會贏」,一直堅持必須由他選正,不願屈居副手,包括在此之前與郭台銘數度私下協商談判,也自認他的民調高過郭,不願與郭合作而未能達成「郭柯配」。可以說,由於柯的目中無人與自信過度,乃是造成藍白合破局的根本緣由。

二是國民黨畢竟是百年大黨,不論基層組織、人才培育與過去執政經驗,均非成立僅四年的民眾黨所能望其項背,先天條件優於民眾黨甚多,自然不願屈居老二,所以委曲求全尋求藍白合,完全是為下架民進黨的勝選考慮,侯友宜甚至公開允諾,只要民調低就出任副手,但當他發現柯與郭兩人有結盟跡象,且欲設局請君入甕時,立即適時予以揭穿,而有了在君悅酒店公開其與柯私訊內容那一幕,充分暴露藍白雙方互信嚴重不足。

三是藍白合涉及各自政黨票的得失消長,若是侯正柯副,則須以國民黨的門票進場參選,民眾黨失去主體性,政黨票自是不利民眾黨。若是柯正侯副,則須以民眾黨門票進場參選,國民黨同樣失去主體性,政黨票同樣不利國民黨,在各自政治利益盤算下,藍白合破局也就不足為奇了。

郭台銘退選源自中共出手

郭台銘在「郭賴配」連署103萬份之後,宣佈退選,雖是普遍在政界預料之中,然一旦正式退選,仍在此次大選引起陣陣漣漪,餘波盪漾,勢將成為影響未來選情的重要變數之一。 原先郭台銘參選意願並非很強烈,但在今年2、3月間受到國民黨內挺郭派的勸進支持,加之誤信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整合泛藍的誠意與程序對他有利,才轉為積極投入。4月首次訪美,獲得若干華府涉台人士與企業界的支持,益使他對獲得國民黨提名深具信心,及至國民黨宣佈徵召新北市長侯友宜參選,他才幡然省悟,甚至有被欺瞞戲弄的羞辱感,乃不惜自毀承諾,決定自行連署參選。

當時郭的勝選構想是:先行完成100萬連署目標,以此作為其與國民黨、民眾黨談判協商的籌碼,但在評估「郭侯配」難度甚高之後,轉而寄望與柯文哲合作,盼能藉用民眾黨門票,以「郭柯配」方式進場參選。柯在政黨票最大化考量下,必然會接受「郭柯配」,不意仍然事與願違。

美方也曾一度對郭之參選密切關注,在8月初郭二度訪美時,秘密安排會見國務院高層,甚至季辛吉還成為郭擬拜訪請益對象,意圖規劃促成「郭柯配」,美方表面宣示不選邊站,保持中立,實則以雙保險方式維持其對台灣2024大選的絕對控制與影響力。但後來隨著郭的民調低迷與柯民調的居高不下,使得「郭柯配」難度升高,柯也在藍白合作議題上給予積極回應,明顯捨郭而就侯,郭有被柯背棄出賣的感覺。柯在藍白破局後,數度密集前往郭府拜訪,意圖以不分區立委席次的交易,尋求郭在財力上的大力支持,但郭已意興闌珊。

真正讓郭台銘萌生退選的關鍵,主要還是中共背後的積極介入。早在9月下旬「郭霞配」開始進行連署之前,中共涉台系統即透過管道告知,希望郭不要參選,全力支持國民黨提名的侯友宜,齊心團結下架民進黨,唯郭並不以為意,仍執意自行連署參選,直到10月22日中共喉舌《環球時報》釋出訊息,表示將對富士康企業進行稅務稽查及企業用地調查,郭才警覺事態嚴重,乃以維護企業利益為重,決定不再參選,經由海協會會長張志軍居中聯繫,明確表達退選之意,中共最後也象徵性輕罰兩萬人民幣了事。

「侯康配」何以後來居上?

在藍白合破局,雙方自行參選之後,出現一個奇特且為政界人士意料不到的選情變化是:「侯康配」民調後來居上,遽升8-10%,「柯盈配」則陡降至20%以下,究竟是什麼因素造成如此不合政治邏輯的怪異現象?

合理的解釋是:經過藍白一番聚散分合過程的折騰,讓藍營支持者由消極觀望轉為積極參與,由冷漠鬆散轉為憤慨團結,進而展現強大的凝聚力。依據多項民調顯示,藍軍目前歸隊比率已高達九成以上,與綠軍不相上下。深入剖析,大致不出以下幾點因素:

其一、藍營主帥侯友宜在「君悅酒店事件」中,表現沉穩鎮定,尤其在協商對話過程中,發揮探長辦案臨機應變的靈活機警作風,處置危機迅速得宜,一反過去予人被動、軟弱及溫吞的刻板印象,獲得藍營支持者極為正面評價,對其人設觀感有了極大改變。

其二、國民黨在不分區立委候選人名單中,朱立倫以大我無私胸懷,先將韓國瑜列為第一,贏得廣大韓粉支持,後又通過提名趙少康為侯友宜副手,此二人皆為深藍代表性人物,對外省族群具有號召力,尤其趙乃「政治金童」出身,又側身媒體經營近30年,擁有全台知名度,辯才無礙,國政議題論述能力極強,在都市藍、知識藍、經濟藍頗具影響力,與侯友宜形成強烈互補,堪稱是藍營史上最強的副手人選,他與韓國瑜兩人已成為侯友宜競選團隊最強的雙引擎。

其三、國民黨現在地方執政14個縣市,包括六都中佔有四都,縣市議員、鄉鎮長及村里長皆擁有八成以上優勢,形成極為強大的基層組織系統,加上本省藍精神領袖王金平又發揮善觀形勢、準確押寶特長,最後應允出任「侯康配」全國後援總會會長,更使藍軍凝聚力達到空前。筆者評估,由於王金平的出馬,完成藍軍團結最後一塊拼圖,最少可為「侯康配」增加50萬票。

其四、依據多數民調呈現,約有六成以上選民期待2024大選能夠政黨輪替,在藍白合破局後,這股強大民意迫使在野勢力自發團結,提前呈現棄保趨勢,選民自然選擇根基雄厚、人多勢眾的國民黨為支持對象, 「侯康配」水漲船高,亦是極為合理之事。

未來可能影響勝負變數

目前距離2024年1月13日投票日不足一個月,各家民調也呈多元各自發佈狀態,現在預估孰勝孰負,可能言之尚早。美麗島電子報第93波最新滾動式追蹤民調顯示,民進黨「賴蕭配」以37.3%暫居第一,國民黨「侯康配」則急起直追到33.4%,雙方只差3.9%,民眾黨「柯盈配」則跌至17.7%以下的低谷。《聯合報》19日的最新民調顯示,賴侯已打平,支持度同為31%,柯則為21%。未來還會陸續有各類民調發佈,選情也必有所變化。

未來可能影響大選勝負的內外變數不少。在內部因素部分,可歸類以下幾項:

1.組織動員戰:藍綠都將積極動員基層支持力量,發起組織攻略戰。就傳統基本盤而論,國民黨在苗栗以北佔優勢,民進黨在雲林以南佔優勢,中部地區則呈拉鋸持平狀態。12月5日苗栗藍營選前大造勢,湧入兩萬支持者,侯友宜進場花了近20分鐘,氣氛熱烈。10日侯、傅(崐萁)花蓮競選總部成立,現場湧入五萬人, 17日屏東場也來了三萬人,均呈現少見的熱絡景象,頃已引起政界密切關注。

2.文宣攻防戰:民主國家執政黨通常會有施政包袱,不利文宣攻防。今年以來民進黨內不斷爆發涉及兩性平權的Me Too風波,導致多人退選。近來發生的蕭美琴國籍問題與賴清德萬里老家「賴皮寮」違建風波,十分不利民進黨整體形象。國民黨則以攻代守,不斷對選民釋出利多政策,包括恢復四個月役期、青年免頭期款購屋方案、課後免費照顧學童和修正「無恥」的108課綱爭議等政見,都爭取到不少年輕與軍公教的鼎力支持,均可看出其選舉策略用心所在。

3.郭台銘退選後,其支持者預估有八成以上會回歸藍營,連署人中不少來自國民黨地方派系,此亦「侯康配」聲勢上漲的重要因素之一。且郭在退選聲明中,強調「人退,志不退」,呼籲支持者「完成政權輪替,改變台灣」,挺藍立場應已十分明顯,對綠、白陣營均不利。

4.在兩大黨夾殺下,民眾黨已逐漸被邊緣化,「柯盈配」居於老三地位已是不爭的事實,未來被棄保也是必然趨勢,關鍵在可能棄保到什麼程度,以及藍綠雙方各自能爭取多少年輕選票支持。若是「柯盈配」支持度掉到15%以下,代表至少有5%以上的原有支持者會跑掉,估計三分之二會轉投「侯康配」,三分之一轉投「賴蕭配」,對民進黨又添加一項不利因素。

5.未來電視辯論雖也有可能影響投票意向,但從歷次選舉經驗看出,距離投票日越近,選民投票意向越大致底定,政見辯論影響並不是很大。就12月20日首場電視辯論會表現,侯得分較多,賴、柯表現不如預期。

至於外部因素部分,四年前2020大選正好碰上香港「反送中」事件,「芒果乾」風潮席捲台灣,大大刺激影響到年輕選票的流向,有如天將神兵,導致蔡英文的大勝。今年則不再有類似風潮出現,除了投票率可能降低外,執政黨很難再專享此項紅利。加上中共近日宣佈貿易壁壘調查結果,伺機啟動制裁措施,再則宣佈取消ECFA中12項產品的關稅優惠,給台灣經濟發展造成不少壓力。另外在認知作戰上則大力宣揚戰爭威脅論,以此搏取年輕人支持特定候選人,也是不難想像的。

再者,台灣選民自主意識逐漸提高,對於類如八年前的「周子瑜國旗事件」,四年前的「王立強共諜事件」,多少已具有免疫力。其他有無可能發生突發事件,是否會再度對選情造成影響,則須再進一步觀察。

美方已一再宣稱中立、不介入選舉立場,雖然基本可信,但在2012年選舉中,前AIT處長包道格,在選前一星期公開表示兩岸確有「九二共識」,意外造成對「馬吳配」有利局面,殷鑑不遠,此次美方雖比較傾向民進黨繼續執政,唯必將格外謹言慎行,以防歷史重演。

「侯康配」勝算機率高

筆者綜合觀察評估,自藍白合破局,「侯康配」意外組成,民調如倒吃甘蔗,穩步上揚,正應了陸游詩句「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莫非是天意?若無特殊意外發生,研判侯友宜將在南部雲嘉南高屏六縣市意外少輸,中部中彰投小贏,苗栗以北中贏,花東離島大贏,最終以50萬票以上的差距,完勝賴清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