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灑塞北山城的台灣青年呂芳渝
血灑塞北山城的台灣青年呂芳渝
李子秀,原名呂芳渝,台灣台北縣板橋人,1922年出生。幼年家貧,自知上學不易,所以一向刻苦學習。1940年中學畢業後到東北(偽滿洲國)建國大學讀書。入學不久,即在進步力量影響下,秘密閱讀進步書籍,認真研究中國現狀和歷史。大學尚未畢業,於1942年冬被日軍強徵入伍,分配到日本炮兵學校受訓,結業後任炮兵少尉排長,駐軍和歌山縣。李子秀身受殖民壓迫的痛苦,不甘忍受亡國之恨,更不願意作日本人的炮灰,於1945年春夏之交,離開剛剛懷孕的年輕妻子和白髮蒼蒼的父母,懷著滿腔的愛國熱情,毅然離開日本軍營,經大阪,潛入九州。他騙過日本海陸重重封鎖,輾轉逃回祖國大陸,經上海到達北平。
李子秀是經蘇子蘅的幫助到晉察冀根據地參加八路軍的。據蘇子蘅之子蘇民生回憶:「父親在北京大學任教時,曾動員過在醫學院任教的同鄉林耀堂先生去解放區工作,所以林先生知道父親和解放區有聯繫。1945年6月的一天,林先生急急忙忙來到我家說,他在長春時結識的一位台灣青年呂芳渝,剛剛由日本九州日本軍校逃出來,經過朝鮮來到北平,現在藏在他家,想要參加抗日,希望父親儘快幫助他去解放區。第二天晚上,父母親到林耀堂家中看望呂芳渝,對他表示歡迎和慰問。呂芳渝說他不願意為日本侵略者當炮灰,決心到大陸解放區參加抗日,因而逃出日本。他穿著日本少尉軍裝,用假的證明,瞞過途中日本憲兵的檢查,才來到北平。父親很佩服他的愛國精神和勇敢機智,但是,他藏在北平,危險性很大,必須儘快去解放區。父母親隨即向八路軍城工部聯絡員報告了這個情況。經過幾天周密的準備,由地下工作人員帶著呂芳渝離開北平去了晉察冀根據地。」
到了根據地,呂芳渝改名李子秀,成了八路軍的一員,解放區人民熱烈歡迎他,他的投軍殺敵願望迅速得到實現。不到兩個月,日本宣佈投降,得知這個消息,李子秀興奮異常,他參加了慶祝抗戰勝利的盛大集會。他認為從此祖國將進入和平建設,被日本霸佔了50年的台灣,自然要回歸到祖國的懷抱裡了。於是,他積極做好了到平津和南方的準備,爭取儘速返回故鄉,為復興台灣而奮鬥。但是,萬萬沒有想到,內戰硝煙再起,國民黨軍隊向解放區進攻。這一嚴酷的現實使他的美好願望破滅了。他堅決要求參加晉察冀軍區剛剛組建不久的炮兵團,懷著滿腔怒火,投入到自衛戰爭中去。
據當時炮兵團的團長高存信和政治處主任陳靖回憶,當時,炮兵團的幹部、戰士,絕大部分是從步兵中抽調來的,對炮兵技術很不熟悉。同時,炮兵團的火炮,都是從日本軍隊中繳獲來的,裝備殘缺不全,不但沒有牽引車輛,甚至連馬匹鞍具也很難找到,器材更是非常缺乏。當時擔任炮兵團軍事教員的李子秀,面對眼前的一切困難,毫不氣餒,迎頭而上。他以驚人的勤奮精神和頑強的毅力,夜以繼日地搜尋器材,為做好軍事訓練和教學準備而忘我工作。由於表現突出,曾被炮兵團軍政委員會評為優秀教員。李子秀曾向領導建議,晉察冀地區除山地外還有不少平原和丘陵地,今後作戰要充分考慮到敵人使用坦克和戰車,應使部隊儘快掌握反坦克的戰術和技術。經研究決定,部隊任命李子秀擔任反坦克武器教員。他利用1945年末到1946年元旦的假期,連續五個晝夜,突擊編寫出兩本反坦克教材。同時,著手研究日制盤式反坦克雷的構造和性能。1946年2月13日,李子秀在張家口賜兒山下進行講授反坦克雷所能承受壓力問題,並進行實際試驗。當按計算可能承受的壓力標準進行試驗時,反坦克雷沒有爆炸,在這最危險的時候,他以忘我的精神,親自前去檢查原因。此時,反坦克雷卻突然爆炸,李子秀不幸光榮犧牲,年僅24歲。
當時,晉察冀軍區炮兵團,為李子秀烈士召開了隆重的追悼會。軍區首長和當時在解放區工作的十來位台灣籍同志也參加了追悼會,致悼詞的是蘇子蘅,還有另一位台胞代表全體台灣籍同志表示:一定要化悲痛為力量,為建設包括台灣在內的新中國而奮鬥。追悼會的情況,晉察冀軍區《子弟兵報》曾予以報導,稱讚李子秀是「台灣的革命青年,亦係我軍中寶貴的軍事人才」。
〔後記〕:為表彰李子秀的愛國主義精神,教育後代,1984年9月,張家口市人民政府專門在察哈爾烈士陵園修建了紀念碑。中央軍委副主席,原晉察冀軍區司令員聶榮臻元帥為紀念碑題詞:「愛國台胞李子秀烈士千古」。1991年10月,李子秀烈士的妻子許寶秀女士和兒子呂峰政先生專程從美國、台灣來到張家口市,悼念他們的至親。市民政局、市台辦的負責同志陪同她們到察哈爾烈士陵園李子秀烈士紀念碑前祭拜。面對著蒼松翠柏環抱中的李子秀的漢白玉陵墓,望著烈士的遺像,許寶秀女士將掛著自己親筆書寫的「尋覓」輓聯的花圈獻於丈夫墓前,呂峰政也將掛著自己親筆書寫的「父親大人靈古,永懷千古」輓聯的花圈獻於父親的墓前。許寶秀女士含著眼淚對陪同人員說:「真沒有想到還能夠見到親人,沒有想到政府對李子秀烈士的墓修建得這麼好」。當她們參觀了烈士的事蹟後,在留言簿上,許寶秀女士寫下「四十年尋覓,今得一見」九個大字。呂峰政先生寫下「英名千古」。◆
社論
馬英九大陸行
中美關係
國際視窗
海峽兩岸
青年看兩岸
原鄉人的故事
海峽短評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