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算是台灣的1985世代,這一世代的特徵是在幼年時期懵懂地經過了兩岸政治經濟重新開放的時期,包括台灣解嚴與大陸改革開放。在義務教育階段,我們是國立編譯館版本的國文、歷史、三民主義教育的最後一年,隔年就是一綱多本的新課綱。在我們孩提時期,美麗島事件以來的黨外運動逐漸改變台灣多數人的政治認同,2000年前又經歷了第一次的政黨輪替。我們是夾在60、70世代與90世代的中間的一代,親眼目睹台灣的課綱、史觀、新聞媒體隨執政者的需要而隨意變化,因此我們也是認識到台灣的認同問題並非「天然」的一代。
在台灣讀大學與研究所期間,我越發意識到台灣的新聞播報如同今日台灣網友們說的「大內宣」的傾向,加上剛好遇到北京的王中忱老師在台客座,他在課堂上以區域的視角研究兩岸與日本,讓我在閉塞的環境中有了開放之感。這些感受共同推動了我想要前往大陸求學的念頭。我在北京待了六年,中間一年赴日本訪學。博士畢業後,在碩士時期的徐秀慧老師的建議下,前往離台灣僅一水之隔的福州的福建師範大學工作。
對於多數台灣人而言,比起泉州、漳州,福州可能相對來說沒那麼熟悉。其實我們課本上耳熟能詳的名人如林則徐、嚴復、冰心、林徽因、林覺民、郁達夫皆出身於此。福州也是漳州、泉州、梅縣以外移民台灣的一個主要城市。福州在清朝時期是閩浙總督府所在,總管福建、浙江、台灣事務,清朝時台灣人考科舉會前往福州的台灣會館休整,今天台北市福州街留下了福州人活動的歷史印記。也因為過去兩岸往來的歷史,今天的福州相對大陸多數城市來說較利好台灣人來此工作,像是今年出台的政策,台灣人來大陸工作可以申請免費住三個月的過渡時期的公寓。福州也是大陸研究台灣的重鎮,我目前在福建師範大學的文學院所屬的閩台中心開設碩士生課程,指導研究台灣文化、文學的學生,運用前述的區域研究的視野研究兩岸文學與歷史。我們文學院也定期會補助大陸學生前往台灣短期交換訪學。
在大陸求學與工作迄今已十載,雖然也通過各種學術會議、田野調查到過大陸各地,不過日常活動的地方還是以校園為主,因此我所能夠談的經驗或感受可能也主要侷限於大陸高校,也從中感受到兩岸的異同之處。
疫情以來,大陸流行的一個「卷」字,許多學生畢業後擠破頭競爭公務員與教師的崗位,這點跟台灣很類似。今日大陸高校院系也在「卷」,面臨各種指標考核,因此非常重視老師的文章發表與項目申請等科研考核,較靠前的高校還多有三年非升即走的規定,早已不是以前大學老師等同鐵飯碗的時代了。也因為入職、升等考核指標的趨同,使得全國的研究者一同競爭有限的CSSCI學術期刊發表,而期刊為了CSSCI的評鑑考核需要引用量,因此大多優先考慮已有名氣、自帶引用量的知名學者文章,導致缺少學界人脈積累的青年學者發表變得非常困難,這已是當前所有大陸博士生與青年教師面臨的挑戰。這些現象是行之有年的考核機制與生態使然,已非單一個人所能撼動。儘管如此,大陸高校仍然提供了許多台灣老師就職的機會。若是在台灣博士畢業後想繼續在高校工作,前往大陸尋找博士後的工作機會(還大多會有台灣高校博士的額外補貼收入),在博士後工作期間將自己的博士論文在各刊物發表,之後再通過發表成果尋找大陸高校的正式入職機會,這也不失為一種選擇。
除了人與人競爭的「卷」,大陸高校的另個表面特徵是填表格文件,這兩者時常相互交叉,共同體現的是規範化的生涯進路選擇。大陸現在常見網上引用《瓦爾登湖》的名言「人生是曠野,而非鐵道」,這可能可以適用於大陸的其他就業環境,但至少在高校的入職考核機制中,鼓勵的是本科碩士博士與就業每一個階段都在標準時限內完美銜接的學生。具體來說就是今日各高校35歲甚至是30歲以下的博士的硬性年齡要求。這種評價標準落實於制度,就是非常重視個人每一階段的檔案,各種考核以及碩博士論文的答辯的各個過程皆需要填寫許多文件。在高校工作時則有各種項目申報、政策表格、開設課程的教案、教師資格等等許多文件需要填寫。大陸學生從本科以後開始,就需要考慮課程分數,需要主動參與學生工作,以利於評優秀學生與獎學金申請,我們授課打分時多少需要為此考慮評分基準。也因為從小與科層組織之間的深度聯繫,比起台灣學生大陸學生大多更早社會化。不同於台灣的學生畢業後大多自己摸索出路,大陸學生的個人生涯規劃大多較為明確(這不一定是自身主見,也有很多是家長要求),高校各種考核中也有學生就業率的指標,我們作為老師必須要瞭解學生未來進路的概況,如根據學生們應聘教師崗位、考公務員、申請讀碩士博士等等不同選擇,分別給予對應的指導。
雖然有這樣的緊湊競爭與來自科層的繁重壓力,但對我這樣的文科博士而言,在大陸求學就業,我不用像在台灣的文學系所中陷入永無止境的認同問題。比起我成長時看到台灣20多年來的空轉以及文科因認同問題或是政治正確的多元主義而陷入內耗,大陸這20年來則持續發展,我想習慣用小紅書、抖音等軟件的台灣2000後也能更客觀的從大陸網民分享的日常生活中觀察到大陸社會各方面的明顯進步。這種進步也反應在大陸學生的狀態。儘管台灣上網沒有限制,但台灣的學生更多著眼點只在於台灣本身,即使說國際化也僅侷限於美國、日本。而大陸學生則普遍對於國際事務更有好奇心與關懷,也總會在課後積極地討論課堂問題,以及對於人文、世界的各種看法。這並非是兩岸學生孰優孰劣的問題,而是台灣長久的政治操弄與教育媒體在我們這些普通人的腦中建起了認知的牆。大陸社會穩步前行的安心感聽起來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但如今已是世界各地都難尋找到的。也期待台灣的青年多來大陸走走看,親身觀察,肯定會發現不同於台灣大內宣、認知作戰下的大陸。而一水之隔的福州,或許正適合做為第一站的落腳點。◆
社論
馬英九大陸行
中美關係
國際視窗
海峽兩岸
青年看兩岸
原鄉人的故事
海峽短評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