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只道是尋常

憶我在台灣做交換生的日子

佑任


打開電腦裡命名為“wanwan”的文件夾,1,028張照片,51篇日記,半年的台灣交換生活如走馬燈般重映。

2019年,我報名了母校的秋季學期赴台交換項目。對台灣的初始認知,大抵是課本裡的「寶島台灣」,物產豐富、風景優美;是電視上熱播的台灣偶像劇、流行歌曲,90後青春的代名詞。作為一個成長於中部、求學在西北的女青年,對東南海島台灣,心嚮往之。尚未褪去暑氣的9月,我滿懷激動,拖著兩個行李箱,如約抵達台灣。一下飛機,我就被熱浪侵襲,開啟二次過夏模式。

台灣的風景是暖色調的

談到交換動機,左不過有一條是玩遍台灣。台中晴天多,適宜出行,我的一大愛好便是在沒課的下午來一場悠哉悠哉的city walk(城市漫步),比如在火車站廣場吃著太陽餅、在彩虹眷村漫步壁畫間、在高美濕地看橘色日落等等。抱著下次來不知何時的想法,我或獨行、或報團,特種兵式遊玩熱門景點,語文課本裡的阿里山和日月潭、碧水藍天的墾丁、古色古香的鹿港小鎮……還有大大小小的博物館、美術館、夜市。自然山海,丰韻人文,都是台灣廣為稱道的風景。當然不是每次旅行都順利圓滿,狼狽台南行,暴雨傾盆,差點露宿街頭,花東縱谷線上被蚊蟲叮得滿腿是包,可這些小插曲讓我真切擁抱到這個熱情的島嶼。

「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這句話大概每個來台的遊客都留有印象吧。「不好意思」、「謝謝」、「不會」的口頭禪聽來司空見慣,平和、友善、謙遜、有禮已是大眾對台灣人的「刻板印象」。台灣人好似具備自來熟的天性,他們熱烈歡迎每一位老遠迢迢而來的客人,不吝釋放窩心的善意。在學校行政樓辦理業務時,做清潔的阿嬤看到我受傷的膝蓋,招呼我如何防護傷口,避免發炎;逛夜市時,小吃攤老闆聽出我們是大陸口音,用台語教了我們好幾遍如何念「蚵仔煎」;在便利店和同伴討論出行計劃時,旁邊的食客向我們推薦必玩景點。低緯地區,夏季漫長,台灣人甚是熱情,但這種熱情是「有的放矢」,不至衝撞,如陽光普照,暖意融融。台灣的建築大多不高也不新,是懷舊的古早味;台灣的風景是暖色調的,帶有淳樸的人情味。

入鄉隨俗的磨合期

置身校園,對陸生的特別關照,經常讓我受寵若驚。學校國際處為交換生匹配了導師和學伴,協助交換生解決學業、生活上的困難,帶領交換生體驗台灣風土人情;陸聯會每月會組織至少一次團建活動,拉近台、陸生感情。有門必修課僅有我一位陸生,老師幾乎每堂課都會與「一枝獨秀」的我互動,結課後還請我喝咖啡,誇我上課認真,暢聊我的交換生活和未來規劃;老師邀請我們幾個陸生去他家中做客,搭配台灣米酒,吃著正宗的重慶火鍋。就連校外麻辣乾麵店的老闆可能識破了我的吃貨屬性,每次堂食都會多贈我小食,最後一頓買完單後對我說有機會再來玩哦。感恩這些不勝枚舉的小確幸,宛如盤旋平靜湖面的群鳥,激起圈圈漣漪,照耀著忽明忽暗的現實。

不可否認,交換生活中除了主基調的美好,也有諸多零零碎碎的不協調。工具性適應新環境是交換生的第一門課,要快速習慣兩岸差異,並順暢接軌台式生活模式。比如台灣的垃圾分類標準嚴格,過時不候,每次扔垃圾我都像要交作業的小學生,接受執勤生的監督;常用的手機軟件不同,我成為萌新學習如何使用台灣社交軟件;歷史專業書多是豎版繁體的,經常看著看著就串行了,一頁書要來回讀個幾遍;台灣移動支付不太普及,定期要去銀行取現金,出門忘記帶錢包就會食行不便……開學伊始的歡躍還沒散退,就已跌跌撞撞地陷入入鄉隨俗磨合期,新奇挑戰有之,夾雜著不自在感、不安全感。隨之而來的,是跨出舒適圈後,獨處異鄉為異客的情感性適應,想家、孤獨等思緒如雨後藤蔓瘋長。既來之,則安之,按步就班、結交新友是戰勝消極情緒的不二法寶。

交換期間,我很多次被問到「你們大陸怎麼怎麼樣」,有的是好奇,有的是質詢。有一次常去的快餐店老闆問我,「你們大陸是不是道路很壅堵啊,那麼多人,車子夠不夠坐啊」;我頓時詫異,隨即笑著解釋,「還好啦,交通蠻便利的」。聯想起網絡上的茶葉蛋和榨菜事件,部分台灣媒體的片面報導讓一些台灣民眾長期處於「信息繭房」中,因此還停留在大陸很落後的誤解。海峽淺淺一灣,兩岸民眾應要突破信息壁壘,增進瞭解,多多交流,促進心靈相通。

解鎖了很多「人生第一次」

交換生選課不受專業和年級限制。兩岸教學模式上大同小異,師講生聽,但台灣老師主走親民路線,課堂氛圍整體輕鬆自由。魏晉南北朝史的老師長於考證,一派嚴謹的學者氣質,卻會冷不丁地講個冷笑話活躍氣氛;中國古代經濟史的老師憨態可掬,時不時調侃下某個開小差的同學,早八的課也少有犯睏。

大陸課業考察,一般採取閉卷考試和論文相結合方式,個人接觸到的台灣老師似乎更注重學生對本專業的宏觀把握,而非知識性考察。印象最深的是,有一門專業課,期中作業要求按照史料性質儘量多地蒐集、匯總該時期的史料,期末作業則是研讀、整合至少一位名家的研究成果。這門課我花費了最多精力,先手忙腳亂地自主搭建起研究框架,再閱讀經典文獻,一步步完成「拼圖」,誠然也受益匪淺。

其他課程雖是開卷考試,老師會提前公佈題目,大多是幾道開放性論述題,但教案內容有限,學生仍需自行蒐集資料予以補充。我在興大的學習緊張程度並不低於在母校的,經常要光顧宿舍樓的24小時自習室,熬過N個通宵,馬不停蹄地準備彙報、作業和考試。所幸成績單上的全A也為我的交換生活劃上完美句點。

關注的公眾號有一篇推文是「2019年在台灣交換的日子過去了,我很懷念它」,亦道出我的心聲。20年代的人生好像按了加速鍵,歷歷在目的台灣交換經歷倏忽被時間釀成回憶。翻到最後一條定位在台灣的朋友圈,總結了我四個多月的修行,「我愛不期而遇的風景,一面之緣的朋友,順其自然的美麗」。整個4月斷斷續續地在寫這篇稿子,「台灣交換對我的影響」的命題作文,始終橫亙在腦海裡,五年後我補交了這份答卷。

一個人吃飯、旅行、到處走走停停,也一個人看書、看展,自己對話談心。我在台灣解鎖了很多「人生第一次」,發現一個人樂此不疲地探索世界,勇敢且有趣。

跳出井口,多元觀天。同齡人的破冰很容易,往往以學業、共同興趣起頭,話題便發散開來。不同地域、不同背景、不同專業的學生相聚一校,我們互相分享自己的在台生活經驗和對熱點事件看法。有交流也有碰撞,有偏見也有認同,學會以開放包容的思想心態接受不同的觀點。我還選修了一門「多元文化在台灣」的課程,老師幽默風趣地專題介紹台灣的方方面面,包括音樂、電影、諺語等等,用真實案例帶我們體味文化差異的樂趣。

一期一會,珍惜相遇。這場台灣漫遊,我收穫了太多意料之外的驚喜和感動。探訪台中文學館時,正趕上一場主題為民俗與推理的小眾講座,義工阿姨立馬引導我入座,我興致盎然地聽完全場,退場間隙還向主講人請教了幾點迷惑,不久後逛書店竟淘到了主講人的新作。途經花蓮時,路痴的我找不到要去打卡的教堂,一位本地老人主動為我帶路;參觀結束後準備返程,他還堅持要送我去車站,考慮到路程較遠,我一再婉拒,他才作罷。

台灣成了我生活學習的高頻詞

137天的交換,像是一場夢,長到台灣由夏轉冬,短到環島遊並未完成,但無論學業、旅行和社交,我都滿載而歸。2020年起陸生赴台就讀項目暫停,我算是趕上疫情前來台末班車的幸運兒,讀研時又因交換契機,來了與台灣一海之隔的福建攻讀台灣史專業。現在「台灣」成了我學習生活的高頻詞,我也結識了更多的台灣師友。當時只道是尋常,假以時日,故地重遊,想必另有一番體悟。

謹以此文,紀念我起起伏伏但熠熠生輝的台灣交換生活,以及我那迷茫但燦爛的2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