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殖民主義強盜邏輯的歌仔戲《1624》
肯定殖民主義強盜邏輯的歌仔戲《1624》
立法委員高金素梅3月27日質詢文化部長史哲的影片,在網路上廣為流傳。內容是她質疑史哲親自擔任藝術總監、耗資新台幣8,000多萬的歌仔戲大劇《1624》,把歐洲殖民者海外掠奪的強盜史觀,美化包裝為「海洋史觀」,藉此推廣其「台獨理念」。
影片中只見高金素梅有理有據的控訴,而史哲則不斷皺起眉頭,其臉部表情說明了一切,他聽不懂高金素梅在說什麼,而在心裡默默為自己抱屈:「讓全台灣人重新認識台灣,認知台灣早於17世紀就已成為『世界史』的場所」,「籌備過程長達一年,為了是留給台灣一個見證400年歷史的機會」,我到底錯在哪裡?
史哲臉上流露出來的大問號,絕對不僅止於他一人,上至蔡英文政府的文化新貴,下至受去「去中國化」洗腦的台灣民眾,肯定都有著一樣的問號。「台灣400年史」的說法,在台灣社會由來已久,前有「台獨教父」史明的《台灣人四百年史》,近有台大經濟系名譽教授吳聰敏的《台灣經濟四百年》,都是被獨派奉為「聖經」級的著作。
問題是,如同高金素梅所質問的,「如果要談台灣歷史,為什麼一定要從1624年算起?為什麼不是從兩千多年前的十三行文化和蔦松文化算起呢?那樣不是更悠久?更深刻嗎?」那麼「台灣400年史」的說法,究竟從何而起?
自李登輝與杜正勝合力推廣「台灣主體意識」教育伊始,為了「打破」舊有國民黨的「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固有認知,從而把大航海時代歐洲殖民者「發現台灣」做為台灣歷史的起點。台灣有家知名的書商,早年出版過一套上下兩冊的「發現台灣」,便是一例。
可是做為中國東南沿海島嶼的台灣,並不是因為葡萄牙人的一聲「福爾摩沙」才橫空出世,更不是因為1624年荷蘭人為了與中國貿易而登陸台灣南部設立據點才一夕出現。「福爾摩沙」這個殖民者的驚嘆聲,如今給學舌殖民者拿來廣為代稱「台灣」的用語,並以荷蘭人登陸台南為起點的史觀,完全是站在西方殖民主義者的立場,既無法代表台灣原住民,更完全抹煞台灣人的「主體性」。
事實上,「大航海時代」也是經過西方殖民主義史家修飾、美化後的概念。西方殖民者將「大航海時代」當成是「近代」的開端,其實是因為阿拉伯世界的崛起,當其原有航道被阿拉伯人控制後,在「無路可走」的情況下,不得不探索新航路。因此,「新大陸」一點也不新,台灣島更無須被「發現」,從歐洲殖民者「有色」望遠鏡看出去,美洲大陸才顯得「新」,「福爾摩沙」才為其所「發現」。
荷蘭人安平建城,當然不是要把台灣推上「世界舞台」,純粹是覬覦與中國做生意的龐大利益,所以他們派到台灣的不是殖民地總督,而是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貿易站長官。對荷蘭人來說,佔據台灣不過只是他們稱霸世界時,海上貿易史的一段過眼雲煙,如同作家徐宗懋所言,「我在阿姆斯特丹博物館看到的荷蘭海外殖民史,竟然一個字都沒有提到台灣,現在只剩下民進黨的單相思,成天自我幻想,史識低能,孤陋寡聞,其呆無比。」今天的荷蘭人要是驟然聽到民進黨政府如此珍視「1624」,八成是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
同樣「自我幻想,其呆無比」的,豈止史哲揮霍納稅人血汗之下的《1624》,還有黃偉哲執政下的台南市政府。自2022年開始,黃偉哲便開始籌備「台灣400年」的相關活動,宣稱「『台南400年』最重要的是,紀念400年來發生在台南這塊土地上的種種,並以此為基礎,展望台南城市的下一個百年。」
黃偉哲「台南400年」的「紀念」活動,可以說是踐踏台南與台灣歷史,對台南人傳統的「府城」光榮感更是一種嘲諷。台南府城的建制、文教、信仰,乃源自於鄭成功驅趕荷蘭人後的建樹。鄭成功在早期台南人的心目中被視為「開台聖王」,若無其子鄭經起用陳永華,又何來「全台首學」之設立?
台南自賴清德擔任市長開始,把台南的歷史底蘊改造為「台灣京都」,理應是全台中華文化根基最為深厚的台南,搖身一變為日本殖民統治時期風情,「林百貨」的修復活化便是一例,是對殖民統治的肯定,是在當代的台灣為「大和」還魂!台南已經被顛倒的中華古城,到了黃偉哲時期,又莫名的給灌輸荷蘭元素,台南的本來面目,被塗上日本與荷蘭兩款「殖粉」,面目全非,陰陽怪氣。
話說回來,從《1624》到「台南400年」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紀念」活動,本身就體現出民進黨政府與台獨人士既蒼白又虛無的「自我殖民」史觀。他們為了要抽空台灣人身上的中華民族DNA,到處「半路認老爸」,一下是荷蘭把台灣推上「世界島」,一下是日本殖民統治為台灣帶來「美好的年代」,一下是蔡英文跑到南太平洋島國「尋根」,竟還能臉不紅氣不喘地宣稱是在守護「台灣本土歷史」、「台灣主體意識」!
民進黨這些掌握文化資源的新貴們,根本連自己是誰都不曉得,跟隨東洋西洋已逝去的殖民者,飄浮在錯亂的時空中。當全球南方國家的主體意識覺醒,開始挑戰西方殖民者書寫的世界歷史時,台灣卻在民進黨的帶領下,反其道而行,自以為能「脫中脫亞入歐」。
台獨沒有歷史,只能四處胡亂拼湊,尋錯根、拜錯祖。其背後的邏輯,就跟其推出的「轉型正義」史觀一樣,台獨沒有烈士,所以只能把犧牲的中共地下黨而披上一層「自由民主」的外衣,扭曲成「台獨烈士」。與其要紀念《1624》或「台南400年」,不如紀念鄭成功誕辰400年,張學良生前曾寫下《謁延平祠》一詩,其中一句「確保台灣入版圖」,那才是真正的主體性展現!◆
社論
馬英九大陸行
中美關係
國際視窗
海峽兩岸
青年看兩岸
原鄉人的故事
海峽短評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