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繼續在崛起

我們對中國經濟潛力的五項誤解

Nicholas R. Lardy著 
孫訥 譯


過去二十年來,中國驚人的經濟成長讓各國刮目相看,同時也是個警訊,其中包括了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美國。但自從2019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長放緩,讓許多觀察家得出如此結論:作為經濟大國,中國的發展已經到頂了。拜登總統在3月發表的「國情咨文」演講中,也提到同樣內容:「這麼多年來,我聽許多共和黨和民主黨朋友都在說:中國正在崛起,而美國逐漸落後。但我認為他們把事情弄反了。」

那些對中國崛起仍繼續持有懷疑態度的人認為,問題在於中國家庭開支疲軟、私人投資下降,以及通縮問題根深蒂固。他們認為中國可能比美國更快進入長期的經濟衰退,甚至是「失落的十年」。(譯註:作者以日本Lost Decade比喻中國可能面臨的經濟表現)然而這種蔑視的態度,完全低估中國經濟的韌性。

的確,中國正面臨一些有跡可循的不利因素,包括房地產市場低迷、美國限制取得某些先進技術(如半導體技術)、工作年齡人口萎縮等。但不要忘記,中國在1970年代末走上改革開放這條路時,他們克服過更大的挑戰。雖然近幾年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但在未來幾年,中國的經濟成長速度可能會是美國的兩倍。

對數據的誤讀

人們對中國經濟的一些誤解,加深其對中國經濟潛力的悲觀情緒。舉例來說,人們普遍誤認為中國經濟追趕上美國的進度已經開始停滯不前。確實,從2021年到2023年,中國GDP佔美國GDP的比例從76%下降到67%。然而同樣也是事實的是,到2023年,中國的GDP比2019年(新冠疫情前)增加20%,而美國僅成長8%。 這個明顯悖論可以用兩個因素來解釋。首先,過去幾年中國的通膨率低於美國。去年中國GDP名目增長是4.6%,低於實質增長的5.2%。相較之下,由於高通膨問題,2023年美國GDP名義增長是6.3%,而實質增長只有2.5%。

除此以外,自從2022年3月以來,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簡稱聯準會)已將利率提升5%以上,從0.25%調升至5.5%,這使得美元計價的資產對全球投資者而言更具吸引力,並推高了美元相對於其他貨幣的價值。與此同時,中國央行將基準利率從3.70%下調至3.45%。中美兩國利率差距不斷擴大,扭轉了之前外國資本大量流入中國的趨勢,最終使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貶值了10%。在匯率疲軟的情況下,將中國的名目GDP換算成美元,相對於美國才會顯得有GDP下降趨勢。

然而這兩項因素大概是暫時的。目前相對於中國利率,美國利率正在下跌,從而降低投資者將人民幣兌換成美元資產的意願。受到這點影響,人民幣貶值的趨勢可能開始扭轉。據IMF預測,今年中國物價將會回升,這會對中國以人民幣計算的GDP有提振作用。以美元計算的中國名義GDP今年幾乎會回復與美國趨同,並且大概會在約10年內超越美國。

第二項誤解,是認為中國的家庭收入、支出以及消費者信心疲軟。然而數據並不支持這項觀點。在去(2023)年,中國實際人均所得比前一年增長6%(譯註:39,218元,比上年名目增長6.3%,扣除價格因素,增長6.1%),是2022年疫情封控期間增長率的兩倍多,而且人均消費支出也增長了9%(譯註:26,796元,比上年名目增長9.2%,扣除價格因素,增長9.0%)。若消費者信心疲軟的話,家庭應該會減少消費開支,轉而增加儲蓄才對。但去年中國家庭卻反其道而行:家庭的消費開支增長超過收入增長,而這種情況一般只有在家庭減少儲蓄佔收入的比例才可以實現。

第三個誤解,是認為價格通縮在中國已成為根深蒂固的問題,並認為這導致中國經濟衰退。確實,去年消費者物價僅上升了0.2%,這會引起人們擔憂,家庭會因預期物價進一步下跌而減少消費,從而會減少需求並加速放緩。然而所謂的經濟衰退也沒有發生,因為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意指食品及能源以外的商品和服務價格)實際增加了0.7%。

用於生產其他商品的工具和原材料價格,確實於2023年有所下降,這反映全球能源和其他國際貿易商品價格下跌,以及中國對某些工業產品的需求相對疲軟,這很可能削弱企業為擴大生產能力的投資。人們會認為,企業不會將資金投入其生產業務,而是利用降低的利潤來償還債務。但事情卻正好相反:中國企業增加了借貸,不論是絕對額還是佔GDP的比重。不論製造業、採礦業、公用事業還是服務業,投資都有增加。看來經濟衰退不會出現了。

此外,有一個誤解認為中國房地產投資可能會崩盤。這些擔憂並非毫無道理,有這種擔憂是因為看到新屋開工量,即已申報開工的新建築數字,2023年數字只有2021年的一半。但我們必須結合當時的脈絡來看。在同一兩年間,在同期的兩年時間內,房地產投資僅下降20%,因為開發商將更多的投資用於完成早年開工的房屋項目。2023年,房屋竣工面積擴大至78億平方英尺(轉換成台灣慣用的面積單位,約等於2.2億坪),首次超過新屋開工面積。這得益於政府政策鼓勵銀行,專門向即將竣工的房屋項目提供貸款。反之,如果普遍放寬銀行向房地產開發商貸款融資的限制,則會加劇房地產供應過剩的問題。

最後還有一種誤解,是認為中國企業家信心不足,正將資金轉移出國。毫無疑問,中國政府自2020年底開始,便開始整頓無序擴張的大型民營企業(特別是阿里巴巴),但效益甚微。從1978年改革開放到2010年代中期,中國私人投資成長速度就超過了國有企業。到了2014年,私人投資幾乎佔中國全部投資的60%,而1978年幾乎是0%。由於私人投資通常比國有企業投資更具效率,因此私人投資在總投資所佔份額不斷擴大,對這段期間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發揮了關鍵作用。2014年習近平就任中國最高領導人後,此趨勢發生逆轉,習將資源大舉轉向國有企業。起初私人投資放緩幅度並不大,但到了2023年,私人投資僅佔總投資額的50%。人們便會認為習近平削弱投資者信心;企業家也不再將政府視為可靠的經濟管理者。一般認為,只要習近平還在位,企業家就會抑制住對中國的投資,寧願選擇將財富轉移至國外。

但再次,這種悲觀態度同樣得不到數據支持。首先,2014年後私人投資佔總投資份額的下降,幾乎全部源於民營企業主導的房地產市場調整所致。如果不包含房地產,2023年的私人投資增長了將近10%。儘管一些有名的中國企業家離開了中國,但仍有3,000多萬家民營企業願意留下來繼續投資。而且,未被官方歸類為公司的家族企業數量,在2023年也增加了2,300萬家,企業總數達1.24億家,總員工數量約為3億人。

未來真正面臨的挑戰

儘管中國正面臨許多問題,包括習近平加強對經濟管控所導致的問題,但誇大這些問題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在面對中國持續經濟增長以至於非常真實地挑戰到西方地位時,誇大其詞只會導致自滿情緒出現。

對美國來說更是如此。中國對全球經濟成長的貢獻率大概將近達到三分之一(譯者註:IMF總裁語),這很有可能會持續下去,同時擴大其經濟足跡,特別是在亞洲。如果美國決策者低估了這點,他們很可能是高估了自己與亞洲夥伴,持續深化經濟和安全關係的能力。

(本文譯自Foreign Affairs, 2/April/2024;校定:傅大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