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跨國公司何處投資

評中國的四大優勢

花俊雄
(旅美政治評論家)


1978年,鄧小平開啟了「改革開放」政策,利用西方的科技和專業知識促進中國的發展。這是政治上非常冒險的舉動:共產黨內意識型態強硬派認為這隱含著社會主義下中國經濟落後,和西方資本主義優越的假設,他們對此非常不滿。但鄧小平認識到,中國的現代化需要務實和謙遜。

今日,角色正在逆轉,雖然還很難說中國的模式是否優於西方模式,但中國模式具有不可否認的力量。根據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的數據,如今在64個關鍵技術領域,中國有53個處於領先地位。這種成功建立在集中規劃和調控基礎上,同時還具有激烈競爭的特點,這種競爭造就了能在價格和質量上與發達國家和新興經濟體的競爭優勢。中國的市場規模和消費者對最新技術的熱情是其他任何國家無法比擬的。

《哈佛商業評論》網站8月26日刊載了由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訪問學者米切‧普雷斯尼克(Mitch Presnick)和他的研究助理詹姆斯‧埃斯蒂斯(James B. Estes)合寫的一篇文章,題為《中國經濟四大優勢及其對跨國公司意味著什麼》。作者認為,跨國公司領導人必須採取鄧小平式的務實和謙遜,才能在今日的中國取得成功。跨國公司若能抓住中國經濟四大優勢中的機遇,就不僅能在全球實現盈利增長,而且也能在本土市場取得優勢。這四大優勢分別是:中國的創新生態系統;中國在「全球南方」的投資;中國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國的14億消費者。

1.中國的創新生態系統

中國的創新生態系統獨特地將自上而下的政府與產業協調與自下而上的中國企業家驅動力結合在一起。與政府選定的未來增長行業相符的初創企業可以通過優惠政策、法規和科研的集中投資而繁榮發展。

「全民」創新模式調動了幾乎無限的國家資源。根據荷蘭「拉特瑙研究所」的數據,從1995到2021年,中國的總研發支出從182億美元飆升至6,201億美元,增幅為3299%,而美國僅為277%。中國已成為全球領先的先進科學研究中心。《經濟學人》報導,中國科學家目前在發表的高影響力論文,發表的經過同行嚴格評審後入選的科學出版物方面,目前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最能顯示中國科技實力的領域莫過於清潔技術。中國目前在11項關鍵技術中佔全球產能的80%以上,其中包括太陽能硅片和鋰離子電池組件。此外,中國還主導著稀土供應鏈,佔全球稀土礦開採量的70%和稀土礦加工量的90%。

就像中國公司曾經受益於西方公司數十年來在汽車和化工等傳統產業的投資那樣,美國和歐洲公司現在也應從中國在清潔技術領域的巨額支出中獲利。

如在太陽能領域,西方公司試圖競爭幾乎沒有意義。過去20年中國對大規模太陽能電池板製造業的投資,使得2010至2020年間的價格下降了85%,從而帶來了全球經濟的指數級增長和顯著的氣候效益。

美國最大的可再生能源開發商Invenergy抓住了中國機遇與中國隆基綠能科技公司合作,開設了美國最大的太陽能工廠。福特汽車公司是另一家認識到中國技術對其綠色雄心不可或缺的美國公司。為實現從耗油高的運動多用途汽車和卡車向電動汽車的艱難轉型,這家底特律巨頭與中國電動汽車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進行合作,投資35億美元在密歇根開設工廠,製造電動汽車電池。

2.中國在「全球南方」的投資

中國擅長根據當地需求,量身訂製經濟實惠的創新解決方案。如中國智能手機,到2021年,以傳音控股、小米和華為公司為首的產品已佔據印度76%和非洲超過60%的市場。同樣,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在拉丁美洲也佔據主導地位,佔有驚人的86%市場份額。此外,華為在非洲供應了約70%的4G網絡基礎設施。

中國在全球南方的主導地位得益於其耗資萬億美元的「一帶一路倡議」,目前已得到超過150個國家和30個國際組織的簽署。

全球領先的動力解決方案供應商康明斯公司很早就認識到這種合作的價值,它與中國領先的卡車和工程機械製造商如東風公司等在1995年和2018年間建立了六家合資企業,康明斯公司貢獻了發動機技術和製造專業知識,中國合作夥伴則分擔風險並購買相當一部分的產品。

如今,中國已成為康明斯最大的海外市場,康明斯中國的夥伴關係在康明斯成功的歷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康明斯公司副總裁兼康明斯中國主席的內森‧斯托納(Nathan Stoner)說,「通過合作形成的規模經濟,使得康明斯能夠開發本地化的供應鏈,並在中國增強工程能力。這反過來又幫助康明斯開發出適合市場的強大且創新的解決方案,這是在中國競爭並取勝所必需的。」

至關重要的是,康明斯在中國率先開展的技術創新使其得以在印度、南美和東南亞等發展中市場擴張,這些市場的性能、質量和成本要求與中國更為相似。與康明斯互補優勢和合作,使中國卡車原始設備製造商在2023年出口超過30萬輛重型和中型卡車,約佔國內總產量的30%,大致相當北美重型卡車市場的規模。

3.中國競爭激烈的市場

中國市場常被形容為「角鬥場」,在生死搏鬥中倖存下來的企業往往會成為全球冠軍。看看寧德時代(電池)、比亞迪(電動汽車)、通威(太陽能)、金風(風能 )和華為(信息和通信技術)等公司的奮鬥就知此言不虛。

一旦北京決定發展一個新興產業,地方政府就會競相提供補貼和其他支持。數百家公司加入。這需要精益創業思維和快速的產品迭代,公司可利用來自現實世界的實驗數據來領先競爭對手。這是一個極其浪費的過程,但同時也極其有效。

特斯拉的埃隆‧馬斯克(Elon Musk)2014年起在中國市場銷售汽車後,參與了這場激烈競爭。事實上,北京鼓勵特斯拉的到來正是為了引發這樣一場競爭。隨著特斯拉擴大業務規模,蔚來、小鵬和比亞迪等本土製造商開始以極具競爭力的價格生產高質量的電動汽車,挑戰特斯拉的市場地位。六年內,中國湧現出約500家電動汽車製造商,但經過激烈競爭,到2023年僅剩100家。2023年,比亞迪汽車銷售量超越特斯拉,成世界最大電動汽車製造商。

德國奔馳和其他汽車製造商曾將內燃機技術轉讓中國合作夥伴,現在正向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學習,顛覆了師生關係。去年10月,奧迪和中國「一汽集團」宣佈,在長春投資48.7億美元建設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今(2024)年4月,寶馬投資27.6億美元更新在瀋陽的工廠,從2026年開始生產其新型系列的電動汽車。針對奔馳投資數十億美元生產電動汽車,公司管理委員會主席奧拉‧凱倫紐斯(Ola Kaellenius)告訴「路透社」:「你必須在這裡,你必須成為這個創新周期的一部分。」

4.中國14億消費者

中國擁有龐大的精通技術的消費者群體,受到不斷擴大的中產階級和不斷增加的可支配收入的推動,帶動了從高科技電動汽車到最新奢侈品等各類消費需求的大幅增長。美國全球管理諮詢公司「貝恩」的一份報告顯示,到2030年,中國的奢侈品消費預計將佔全球奢侈品消費的40%。

特斯拉、康明斯、Invenergy和福特等公司都調整了數十年來西方技術領導所塑造的世界觀,認識到儘管中國面臨種種宏觀經濟挑戰,但仍擁有可利用的必要優勢。

第五屆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於今年8月27-29日成功舉辦。本屆峰會邀請到來自37個國家和地區的451家跨國公司領導人,其中包括世界500強企業中140家、行業領軍企業311家,首次參加峰會的跨國公司達到99家。

峰會依然接續一個主題,聚焦「跨國公司與中國」,8月28日峰會開幕報告《跨國公司在中國:共享「中國式現代化」新機遇》。

報告認為,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為跨國公司提供廣闊的市場;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商品消費市場,為跨國公司在華投資提供了超大規模市場空間;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促進跨國公司優化佈局;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為跨國公司提供優質營商環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推進跨國公司更高質量發展;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為跨國公司提供更高的開放平台。

報告稱,跨國公司不斷優化在華投資行業結構、地區佈局,持續深耕中國市場。2023年,中國高技術產業的引資規模達到4,233.4億元人民幣,佔中國吸引外資比重為37.3%,比2022年全年提升1.2個百分點,創歷史新高。中國的中西部地區成為外商投資「新熱點」,2023年,甘肅、寧夏、山西等七個中西部省份實際利用外資增速均高於10%。

報告顯示,中國的「外商直接投資」趨勢與全球、亞洲基本同步,去年,中國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額1,633億美元。跨國公司對中國的投資也在「加碼」,去年,中國新設外商投資企業53,766家,同比增長39.7%。另一數據統計,今年1-2月,中國高技術產業新設外商投資企業1,865家,同比增長32.2%,實際使用外資714.4億元,佔全國實際使用外資比重達到33.2%,較2023年同期佔比提高1.2個百分點。

多位參與本屆峰會的跨國企業領導人有這樣的共識:中國市場對外資的吸引力因素正發生轉變,過去中國以產能規模和成本優勢見長,如今完備的產業鏈和供應鏈、充足的高級技術人員供給以及日漸提升的創新能力帶來新的吸引力。

中國被認為是全球變化最快的市場,跨國公司在中國呈現出不斷分化、演進的趨勢,有的將低端產線遷至東南亞,追求更低的成本,有的去而復返、重新加大在華投資,更多的則是在根據中國產業結構的變化,優化投資佈局。

近年來,新冠疫情、地緣政治緊張、全球通脹以及地區衝突等因素正重塑世界,跨國公司也在調整全球業務佈局--尤其是在中國。在華跨國公司面臨一個緊迫問題:如何在應對日益複雜風險的同時,繼續享有中國市場機會。能否成功應對這一挑戰將決定跨國公司下一時代的發展。誰能解決它,誰將成為未來贏家。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最新報告《跨國公司進軍中國的必要性:重新配置機遇和風險》探討了這一議題,並給出破局思路。「過去幾十年,中國與跨國公司建立起互惠互利關係」,麥肯錫全球研究院聯席院長華強森(Jonathan Woetzel)表示,「現在一些跨國公司已經開始重新評估他們與中國市場的關係。若要把握住中國市場機遇的同時管理好各方面風險,跨國公司需要重新規劃在華戰略。」

「當全球投資者和企業家尋求增長機會時,大家都好奇:下一個『中國』在哪裡?」麥肯錫中國區主席倪以理(Joe Ngai)稱,「如果你正在尋求增長,那麼我們的答案非常明確,下一個『中國』,在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