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佩洛西的那道美麗風景線說起
從佩洛西的那道美麗風景線說起
抗議者焚燒汽車、打砸商店、衝撞員警,執法人員回敬以震撼彈、橡皮子彈、辣椒水,現場火花四濺,一片狼藉,宛如戰場。自6月6日以來,由於美國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 U.S. Immigration and Customs Enforcement)等聯邦機構突然在洛杉磯大規模搜捕非法移民,引發當地移民社群的激烈反彈。川普不但不加安撫,反而火上澆油,下令加州國民警衛隊甚至現役美國海軍陸戰隊進入洛杉磯平息騷亂,從而與加州州長紐森爆發正面衝突。全美各地的抗議示威更是此起彼伏。直到6月17日,洛杉磯市長巴斯才宣佈解除該市部分區域已實施一周的宵禁。
洛杉磯之亂的導火索顯然是川普強勢驅逐非法移民的政策,但短短數天內,一場局部騷亂升級為舉世矚目的「美國內戰」,也折射出長期以來聯邦權與州權間的摩擦以及背後日益白熱化的黨爭。從旁觀者的角度出發,這不正是美國政客當年幸災樂禍稱黑暴騷亂的香港那道「最美風景線」!
一、川普拿洛城非法移民開刀
眾所周知,驅逐非法移民是川普競選總統時的核心綱領,他曾在社交媒體上痛斥非法移民為「罪犯」,宣稱「如果不把那些罪犯趕走,美國就會國將不國。」今(2025)年1月川普又上任後,給予ICE更大抓捕非法移民的許可權,並每天公佈拘捕人數。3月,美國執法部門打擊「幫派分子」時將擁有合法身分的薩爾瓦多移民加西亞驅逐出境。在美國最高法院責令川普政府協助加西亞回美後,當局拒絕執行,在美國移民社群引發軒然大波。更有甚者,美國聯邦調查局(FBI)還抓捕了威斯康星州的一名法官,理由是她妨礙執法機構搜捕非法移民。
6月4日,美國宣佈全面限制阿富汗、緬甸、伊朗、葉門等12個國家的公民入境美國,部分限制布隆迪等七國公民入境。美媒報導,川普政府正在考慮進一步擴大旅行禁令,可能禁止包括埃及、吉布提、辛巴威、尼日利亞等25個非洲國家在內的36個國家公民入境美國。
然而,儘管川普承諾當選後將啟動「史上最大規模的驅逐計畫」,實際效果卻難以令其滿意。據統計,川普上任後的第一個月,美國政府大約驅逐了1.1萬名非法移民,對比拜登上任首月(2021年2月)還少了約1,000人。從遣返航班的數量看,自2023年以來,這個數值一直穩定在每月130個班次左右。據美國紐約州雪城(Syracuse)大學政府檔案交流中心(Transactional Records Access Clearinghouse,簡稱TRAC)的統計,由於人手不足、移民拘留中心飽和等原因,ICE每天抓捕的非法移民數量下降到1,000人以下後便不再定時發佈數據。另據美聯社統計,ICE在川普上台四個月內一共抓捕了78,155人,相當於每天抓捕656人。5月初,ICE曾在洛杉磯開展為期一週的搜捕非法移民行動,逮捕239名無證移民,但在川普政府看來,這個效率還是太低。
為此,白宮高級助理、總統移民議程制定者斯蒂‧米勒在5月底親赴ICE總部發表講話,要求他們每天逮捕至少3,000名非法移民。米勒還給ICE支招,即執法人員無需像以往那樣制定涉嫌非法入境美國的目標名單,而應直接瞄準「家得寶」賣場或「7-Eleven」便利店那些臨時工經常聚集的地方。不僅如此,作為川普的「欽差大臣」,米勒甚至威脅ICE的執法人員,如果無法完成目標,可能被解雇或調職。
於是,當地時間6月6日清晨,ICE在洛杉磯時尚區、華埠及「家得寶」賣場等地無預警開展大規模掃蕩,44名到這些地方尋找打工機會的疑似非法移民被押上了警車。這一突發狀況引起洛杉磯移民社群的恐慌與憤怒,當天就有數百名抗議者聚集市中心聯邦大樓外,要求釋放被逮捕的人。最激烈的衝突發生在洛杉磯市郊,拉美裔移民聚居的派拉蒙市。抗議者與執法人員對峙,現場彌漫煙霧。翌日,抗議驟然升級,聯邦特工及邊境巡邏隊使用催淚瓦斯、閃光彈及胡椒彈驅散人群,部分抗議者投擲石塊,點燃煙火,現場一片混亂。
ICE之選擇洛杉磯下手,主要係洛杉磯及其所屬加州是美國移民的主要聚居地之一,也是非法移民氾濫的「重災區」。據統計,加州目前是美國非法移民最多的州,總數約230萬人,其中洛杉磯市非法移民數量近100萬,佔全美約1,100萬非法移民總數的9%。美國的執法數據同時顯示,除了傳統的非法移民最大來源國墨西哥,薩爾瓦多、瓜地馬拉、洪都拉斯、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古巴、海地、厄瓜多爾以及秘魯等拉美國家的非法移民數量增長尤為明顯。其中,委內瑞拉籍非法移民佔2023財年非法入境外國人的10%,達33.5萬人。
當地時間6月7日晚上,川普開始親自介入,他簽署總統備忘錄,授權向洛杉磯部署2,000名國民警衛隊成員以「應對不法行動」。美國軍方8日說,當天共有300名國民警衛隊人員依照指令進駐洛杉磯地區。這是自1965年以來,首次有總統未經州長同意就派遣國民警衛隊進入州內。6月9日晚,川普宣佈再向洛杉磯派遣2,100名加州國民警衛隊隊員。同一天,美軍北方司令部宣佈,將調動700名海軍陸戰隊員「協助保護洛杉磯地區的聯邦官員和財產」。這是1992年以來,美國政府首次引用《叛亂法案》調動軍隊來平息國內騷亂。巧合的是,33年前美國陸軍第七步兵師和海軍陸戰隊第一師的部隊就是在洛杉磯處置暴亂。川普聲稱,此次派遣國民警衛隊和海軍陸戰隊進入洛杉磯,是為了防止這個城市「被外國敵人占領」。
6月10日傍晚,洛杉磯市長巴斯宣佈當地出現緊急狀態,對市中心約一平方英里的區域實施宵禁,以阻止破壞和搶劫。當天晚上洛杉磯警方便逮捕225人。6月13日,美國軍方證實,約200名海軍陸戰隊士兵已進駐洛杉磯,並開始對平民實施臨時拘留。川普政府不惜大兵壓境也要強勢驅逐非法移民的做派不僅激怒了洛杉磯的移民社區,也在全美引起軒然大波。6月10日,數千名抗議者走上紐約街頭,聚集在市政廳等地,他們高呼口號,手舉標語,反對聯邦政府的移民政策。芝加哥、西雅圖、三藩市、亞特蘭大、華盛頓特區等多個美國大城市當天也爆發了抗議活動。6月14日是川普79歲生日,他在首都華盛頓興致勃勃地舉行了閱兵式,但當天美國各地爆發約2,000場主題為「不要國王」的示威遊行,共計數百萬人參加。其中川普的移民政策是抗議活動的焦點,有示威者喊出了「關閉ICE」的口號。
二、洛杉磯之亂背後的政黨拉鋸
相較街頭的硝煙,洛杉磯之亂背後的廟堂爭鬥或許更有看點。在川普自作主張,直接派遣國民警衛隊進駐洛杉磯後,被繞過的加州州長紐森宣佈不徵求州長意見就調遣加州國民警衛隊是「非法和不道德的」,加州將川普告上法庭,奪回對國民警衛隊的指揮權。根據加州總檢察長辦公室發表的聲明,此案的起訴對象包括川普和國防部長赫格塞思,指控他們未經州長請求將加州國民警衛隊聯邦化60天的命令逾越了聯邦政府的許可權,同時違反了美國憲法第十修正案。加州總檢察長邦塔說,川普此舉是「試圖在當地製造混亂和危機,以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以這種形式將加州國民警衛隊聯邦化,既是濫用總統職權,又是侵害憲法所賦予的各州州權,損害了美國的立國根基。
川普政府毫不示弱,6月8日中午,邊境事務主管湯姆‧霍曼表示,將繼續在南加州地區實施針對非法移民的嚴打行動,「任何阻撓者」都將被逮捕,包括紐森和洛杉磯市長巴斯。當天下午,紐森在接受採訪時回應說,「過來抓我啊,我還怕他這個?這無法阻止我為加州發聲。」第二天川普隔空單挑紐森,「如果我是霍曼,我就去抓他,我認為這很棒」。隨後紐森在社交媒體發文,「美國總統剛剛公開談論要逮捕一名在任州長,我真希望美國永遠不會看到這樣的一天。」
表面來看,總統與州長圍繞州國民警衛隊的指揮權爭執不下,反映了聯邦權與州權的對撞。在川普政府看來,此次洛杉磯抗議已超出和平示威範疇,是一場有組織、有幕後黑手的反聯邦暴動。國土安全部助理部長特里西亞‧麥克勞克林在接受採訪時暗示,抗議現場有高度協調跡象,懷疑存在「金主」甚至外國敵對勢力支持抗議活動。按照《美國法典》第10篇第12406條和《反叛亂法》第252條的要求,必須存在「對合眾國當局的叛亂或無法靠常規力量執行法律」的情況,總統才能不經州請願自行出動軍隊。換言之,通過渲染抗議活動受到境外或地下組織操縱,川普政府試圖將其上綱成危及合眾國安全與法治的「叛亂」,從而論證聯邦出動軍隊具有的必要性和合法性。
但加州將川普調兵遣將的行為定性為聯邦對「州主權」的越界侵犯。在加州州長紐森和州檢察長邦塔提起的訴訟中,加州明確主張洛杉磯的動盪並未達「叛亂」門檻,軍隊介入逮捕等行為觸碰了《地方民團法》的紅線,聯邦化州國民警衛隊削弱了州公共安全能力等。6月12日傍晚,聯邦地區法院法官佈雷耶簽發36頁裁定,認定川普以「叛亂」為由聯邦化加州國民警衛隊的舉措違反第12406條程式,超越授權並侵害第十修正案;同時向州政府授予臨時限制令,要求總統在6月13日中午前將部隊指揮權歸還州長。但在川普政府上訴後幾小時,上訴法院陪審團便阻止了佈雷耶的裁決,並安排於6月17日就此事舉行聽證會。
司法較量的背後其實是兩黨圍繞移民政策的政治拉鋸戰,以及共和黨共主川普與民主黨新星紐森之間的權力鬥爭。在川普及其支持者看來,非法入境挑戰了美國的法治精神,非法移民卻被漏洞百出的法律體系保護著。他們認為非法移民中夾雜著恐怖分子和罪犯等,嚴重破壞了美國法律和秩序,如果不及時制止和治理非法移民問題,美國可能「國將不國」。另外,川普曾猛烈批評美國是唯一將其他國家公民的利益置於本國工人階級利益之上的國家,並堅持對當前移民體系中不利於國家利益和國家安全的部分進行改革,將「美國工人第一」的理念置於移民政策之中。
多數民主黨人則認為非法移民多因生活所迫、家庭團聚、躲避暴力戰亂等原因才選擇長途跋涉,冒險穿越美墨邊境。從人道主義角度出發,他們普遍同情追求「美國夢」的非法移民。他們認為川普政府建設邊境牆和採取「零容忍」政策不符合美國作為移民國家的國家特性,是對「美國信念」等傳統價值的背叛。其實除了幾乎被殺盡的印地安人,現在的美國人只有先來後到,沒有是不是移民之分。在民主黨政府看來,非法移民為美國補充了廉價勞動力,促進了經濟和社會發展,優化了人口結構。比如,加州經濟就高度依賴移民群體。數據顯示,去年加州上百萬非法移民創造了1,510億美元經濟產出,佔加州GDP的4.9%。移民群體構成加州近三分之一的勞動力,他們在無法享受合法居民福利的情況下,收入的35%用於繳納聯邦和地方稅款。因此,在川普與紐森之爭中,20餘名民主黨州長在民主黨州長協會網站發表聯合聲明,表達對紐森的支持。
說到加州、民主黨和紐森,川普不惜被起訴也要強力介入平息洛杉磯之亂也有權力鬥爭的因素。因為加州是民主黨的大本營,是典型的「藍州」,川普三次競選總統從未贏得加州的選舉人票。川普試圖以搜捕非法移民這樣一個議題,打擊民主黨人主政的加州,為2026年美國中期選舉拉抬共和黨選情做鋪墊。面對從他第一任期就開始唱反調的紐森,川普在社交媒體高呼「解放洛杉磯」,也是為了彰顯自己是「鐵腕領袖」,反襯紐森是「無能之輩」,從而打擊這位下一屆總統大選民主黨熱門候選人的氣勢。當然,紐森也樂於塑造自己硬剛川普的形象,從而增加曝光率,為自己進軍2028大選積累籌碼。另外,還有分析人士指出,川普再次執政半年來,發起無差別「關稅戰」、調停俄烏戰爭未取得實際效果,還引發各界劇烈反彈,因此川普急需對內展示移民政策的「成果」,對外高調介入以伊衝突,以求轉移輿論方向。
三、又一道「最美風景線」
佩洛西等美國政客曾將2019年香港黑暴暴亂稱為「一道美麗的風景線」。然而,這幾年美國街頭頻見這道「美麗的風景線」。有媒體指出,這次發生在洛杉磯的騷亂,居然與之前美國在中東、東歐等地區主導的「顏色革命」有「異曲同工之處」。原本是精心策劃針對其他國家的「顏色革命」套路,成了「迴旋鏢」打到自己身上。如洛杉磯之亂的導火索也是移民政策這一內政問題。又如洛杉磯的示威者頭戴面罩,身穿黑衣,修築街壘,攻擊員警,與2019年香港「修例風波」時的場景如出一轍。美國大使館在各地屢試不爽的「顏色革命」,這回居然在沒有美國大使館的洛杉磯出現。套用《莊子》的話:「善騎者墜於馬,善水者溺於水,善飲者醉於酒,善戰者歿於殺。」莫非「善顏色革命者亡於顏色革命」乎。至少今天佩洛西在香港黑暴暴亂中幸災樂禍看到的「美麗風景線」已出現在她的地盤加州。
社會撕裂、黨爭激化、通脹高企、債台高築、流民滿街、毒品氾濫、公共設施年久失修……美國境內亟需處理的問題堆積如山,對外卻仍不知收歛,不論民主黨還是共和黨,爭相干涉他國內政,透過金融霸權不斷劫掠世界窮國之窮以濟盎撒、猶太頂極富豪之富,更以軍事霸權力壓這種極端的財富兩極分化矛盾。洛杉磯部街頭出現的那道「最美風景線」,或為這樣一個兩極分化的社會拉開了走入歷史的序幕。
社論
美以入侵伊朗
中外關係
國際視窗
台海兩岸
台省史事
兩岸青年園地
編後與新聞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