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金正恩參加北京「九三閱兵」
評金正恩參加北京「九三閱兵」
一、前 言
9月3日是中國大陸官方設定的「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紀念日」。今(2025)年北京紀念「抗日戰爭勝利暨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閱兵儀式,已在9月3日盛大召開,這次「九三閱兵」,動員23,000名士兵,數百架飛機,地面裝甲、導彈等尖端裝備亮相,其中以AI驅動的無人系統、高超音速武器、信息戰裝備、電磁武器、水下戰鬥等先進武器,尤其吸引中外媒體的注意。
外界對解放軍實力的理解,可從這次九三閱兵瞭解梗概,但也未必全面,或有更先進的尖端武器,因場地限制不便參加,或因不願過分張揚,不願在此時此地曝光,尤其是發展成功的最新一代戰機、海上作戰武器如新型軍艦及航母,更無法盡入觀眾眼簾。總的來說,中國已從防禦性國防思維解放出來,正一步步走向包括空域和海洋等更為廣闊的藍色空間。
專家透露,解放軍現有200萬現役軍人,395艘艦艇(全球最大海軍),3,300架戰機(全球第三),600多枚核彈頭(預計2030年可達1,000枚以上),國防預算2,300億美元(全球第二),年增7.2%。今年九三閱兵是繼2015年「紀念抗日戰爭暨反法西戰爭勝利70年」閱兵後的最大規模軍力展示。這場閱兵是為「緬懷抗戰先烈、教育民眾勿忘國恥、銘記戰爭教訓、追求中國國家富強」的宣告。
這次九三閱兵,是習近平上任後第三次天安門閱兵。近年劇烈變動的中外關係、台海局勢、中國軍隊改革、武器研發等,都可藉著閱兵一窺端倪。至於中外關係,應邀參加的有26位國家元首,其中包括俄羅斯、北韓、柬埔寨、越南、寮國、印尼、馬來西亞、緬甸、蒙古、巴基斯坦、尼泊爾、馬爾地夫、中亞五國、白俄羅斯、伊朗、古巴、剛果、津巴布韋,以及歐洲的塞爾維亞、斯洛伐克等。最吸引世人注意的,仍然是普京和金正恩,不僅是因他倆閱兵時分別站在習近平一左一右,更由於他們滯留北京時的互動,突顯他們的意圖和動向,值得各方觀察。
二、多國元首參加九三閱兵的意義
俄羅斯與中國有「全天候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也是北京在複雜的國際關係,特別是應對川普第二任政府的戰略競爭、對等關稅施壓,以及南海及台海諸多問題下,必須爭取的重要盟友。普京以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世界超強之一的元首之尊,親自參加閱兵儀式,更是指標性的支持。
金正恩以北韓勞動黨總書記、北韓國務委員會委員長身分,搭乘專屬的防彈火車,以60公里的時速繞道遠來,經過24小時方抵達北京車站,金正恩的神秘毋庸置疑,光是這點便極為吸睛。金正恩帶著他女兒金主愛訪問北京,被視為是替金主愛累積海外經驗,外界揣測是否金正恩有意將金主愛列為未來接班人。對金正恩而言,參加中國閱兵儀式意義重大。北韓領導人上一次出席中國閱兵是在1959年,這次能夠受邀出席,讓金正恩得到較多的媒體關注,提升金正恩本人和北韓的國際能見度。並且,金正恩上次和習近平的正式會面,也已是2019年中朝建交70週年的事,距今也已六年。
中國外交部長助理洪磊表示,九三閱兵,有26位外國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出席,「不只體現各國對中方舉辦這次紀念活動的高度重視和友好情誼」,且遍及世界五大洲,「表明國際社會對中國抗戰歷史貢獻和世界意義的普遍認可。」
由於俄國對烏克蘭的戰爭仍在升高,歐洲國家多數因普京的出席而拒絕參加,僅有斯洛伐克總理羅伯特菲佐(Robert Fico)與塞爾維亞總統亞歷山大武契奇(Aleksandar Vucic)參加。斯洛伐克與塞爾維亞這兩國均與俄國維持緊密關係,武契奇反對各國針對俄國實施的制裁。
8月31日至9月1日,印度總理莫迪曾參加了在中國天津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天津峰會),並與習近平和普京有說有笑,《印度時報》報導三人手牽手畫面,象徵「三巨頭的團結」。意外的是,原已受邀的莫迪缺席。據BBC的分析,印度和中國存在著890億美元的貿易逆差,加以2017年、2020年的中印邊界衝突、中國支持巴基斯坦的愛恨情仇,莫迪選擇缺席,避免在印度出現爭議。另據《日本時報》,莫迪不出席九三閱兵,是「無意傷害日本」。莫迪承諾日本要深化「四方安全對話」(Quad)合作,用以制衡中國在亞太地區的擴張。《日本時報》分析,莫迪不出席,除了內政,還有對日外交考量。
日相石破茂並未受邀,官房長官林芳正說,日本政府拒絕發表評論,僅指出「我們正密切關注相關動向,保持高度關注。」倒是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出席了。鳩山曾在2009年至2010年擔任內閣總理大臣,任內主張「友愛外交」,2013年1月鳩山參訪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時,對日軍所犯暴行曾表示歉意。2015年8月,他參訪韓國首爾市西大門刑務所歷史紀念館時,也對日本在朝鮮的殖民統治表達懺悔之意,不過在日本引發了爭議。
川普在社群平台「真實社群」發文說,美國曾在中國抗戰期間幫忙過,「許多美國人在中國追求勝利與榮耀的過程中犧牲了生命,我希望他們的英勇與奉獻能夠被正確地紀念與尊重!」川普接著補充道:「願習近平主席與偉大的中國人民擁有一個美好的慶祝日,請代我向普京與金正恩致上最誠摯的問候,就在你們籌謀對抗美國的時候。」川普是沒被邀請,卻執意對九三閱兵表達意見的外國元首。
三、金正恩參加九三閱兵的意義
「九三閱兵」時金正恩和習近平、普京等同台亮相,前美國中央情報局分析家、地緣政治風險顧問金洙(Kim Soo)認為,金正恩是想對外正式展現中國、俄羅斯和北韓的三邊關係堅強穩固。金洙提到,「還有什麼比這個場合更能給全世界,尤其是美國、日本及南韓一個視覺信號,表明這將是美日韓即將要面對的三邊聯盟?」
北韓2006年以來六次核子試爆,遭受聯合國制裁,至今昂然挺立。北韓與俄國是傳統盟友,俄烏戰爭爆發後,俄朝雙方關係更加緊密,金正恩甚至派遣一萬餘名北韓官兵支援俄國作戰。金洙指出,這不僅讓金正恩贏得普京好感,還強化了金正恩和北韓的國際地位。透過與俄國強化軍事合作,金正恩得以擺脫北韓長期以來遭受聯合國制裁的孤立狀態。
尤有進者,金正恩到訪北京,也意味著他也想拉近和北京關係。甚至在「九三閱兵」專屬於社會主義陣營的大活動當中,扮演著一個三邊框架的要角。
川普曾公開表示他和金正恩「關係很好」,希望兩人未來有機會再見面。8月15日川普與普京在阿拉斯加就俄烏戰爭舉行峰會,普京臨走還拋下對川普的「期許」,希望在莫斯科再見。金正恩到訪北京,可望邀習近平在10月9日北韓慶祝國慶時「回訪」平壤,屆時金正恩也可藉以做國內外宣傳。這次金正恩首次登上多邊國際舞台,也是北京對他的協助。
總之,到訪北京參加九三閱兵,是金正恩外交的歷史性突破。北韓的外交核心,在於「不完全依賴任何一方」,卻不斷從對方身上掘取利益。金正恩深知北韓經濟高度依賴中國,但同時與俄國的軍事合作,改善軍事科技壓制南韓,恐嚇美國。2024年普京訪北韓期間,雙方簽署「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協定」,說明雙方關係的升溫,也提升了北韓在俄國眼中的戰略價值。不過俄國無法提供北韓長期經濟支持,中國仍是北韓經濟的關鍵支持者。金正恩在九三閱兵露臉,大幅修復和北京關係,成功地強化北韓在「反西方陣營」的戰略地位, 也向美國南韓發出警告,算是金正恩的「政治勝利」。
《聯合早報》引述新加坡理工大學李明江教授意見,他認為在中美競爭加劇之下,北京拉近中朝關係,意在打北韓牌,分散美國注意力和政策資源。對北韓而言,中美競爭可幫助北韓向中國爭取更多援助;中國牌也有利於金正恩接下來與美國打交道。
據報載,金正恩在北京大閱兵後,也與普京舉行會談,雙方就兩國未來合作計劃進行商討。兩位領導人重申「繼續推動雙邊關係向更高水準邁進的堅定意志。普京表示,兩國是可靠友好的同盟關係。他高度評價北韓軍隊的英勇表現。金正恩則表示,北韓今後仍將全力支援俄國政府、軍隊和人民為維護俄國主權、領土完整、安全利益展開鬥爭,北韓將此視為兄弟國家應盡的義務。
四、北京邀請金正恩的用意
對北韓來說,金的目的是穩固政權、平衡外交、積累籌碼等等;從北京來看,邀請金來觀禮,不僅僅是一種禮儀安排,也可被視為基於現實外交和地緣政治考慮的必然作為。
「德國之聲」中文網分析,北京邀請金正恩參加九三閱兵,係出於現實地緣政治格局的「防範」。至於防範誰,德國之聲指名為「莫斯科」。蓋俄烏戰爭爆發以來,俄朝關係不斷提升,金正恩多次派出高級官員與普京會晤。雙方交換各取所需的事物,俄國急需彈藥與軍需品以維持戰爭消耗、北韓則換取能源、糧食和部分軍事技術,互補關係使俄朝關係快速拉近。北京感覺,若聽任雙方深化合作,中國在朝鮮半島的主導地位將大幅削弱。
北京意欲為未來的美朝互動先做佈局。川普2.0上路,外交風格偏好「領導人對領導人」的直接對話或者交易。川普有意儘速與金正恩談判,未來川金會的可能性提高。金正恩需要在對美政策上拉住北京壯膽,北京藉此正告美國,半島事務沒有中國參加就不可能獲進展。
北京也想藉金正恩來訪牽制南韓。一個寄望和北韓和解,秉持不偏不倚的李在明剛當選就碰上自大的川普,給予南韓的「對等關稅」壓力極大,川普還威脅南韓加大對駐韓美軍的維持費負擔,要韓國將龍山區美軍基地所有權「交給美國」,都讓李在明難以喘息,李在明可能和尹錫悅一樣,外交政策做不到真正「中立務實」。
基於上述考量,金正恩赴北京便成為中國追求穩定朝鮮半島,維持北韓對中俄「雙重倚靠」的格局,突顯中國關鍵地位。金正恩受邀,抓住了10年一次的大閱兵場合達到多重目的,達成了他的願望。
五、朝鮮半島未來形勢蠡測
南韓東亞研究所所長全在聖指出,北京九三閱兵應與8月31日至9月1日的上合天津峰會一起觀察,這場在中國召開的重要國際峰會主要是針對美國領導的「自由國際秩序」,值得觀察的是印度總理莫迪出現在上合天津峰會。雖然中印之間仍有嚴重的領土爭議,但由於美國針對印度施加50%關稅惹惱莫迪,他決定在美印緊張關係當中,尋求一項平衡外交,特別是上合天津峰會發布了一項宣言,旨在對抗以美國為中心的國際秩序,印度似乎也加入了這個反西方國家的結盟當中。
全在聖指出,重要的是,上合天津峰會和九三閱兵都是「威權體制國家」的結盟,他們不僅僅提出外交合作的口號,更真正推動了國際治理的另類選擇,締造結盟的進一步鞏固。而九三閱兵也讓世人看到了中國的先進武器。中國和那些參加閱兵的各國領導人集結,告訴世人「威權體制」國家結盟已對現有國際秩序的合法性提出根本挑戰,他們要的是公允而平等的國際秩序。
金正恩參加九三閱兵,顯示北韓不但維持和中國、俄國的雙邊關係,更進一步形成「三國一體」的國際秩序以挑戰美國的霸權秩序。北韓加大努力,使它成為「威權體系」國家不可或缺的盟友,加大對美日韓「三國同盟」的壓力,再透過不斷發展核武,形同宣告國際核不擴散協議告終。預料北韓仰賴與中俄加強結盟,發展核武與發展經濟齊頭並進,對美日韓採激烈和挑釁的態勢。
果不其然,就在九三閱兵後不久,美國與南韓在9月15日至19日舉行以防範遏制北韓核武威脅為目的的「核、常規武器聯合桌上演習」(CNI TTX),代號「鐵鎚」。美日韓也同時展開多領域聯合軍演「自由之刃」。消息一出,北韓再度表達強烈不滿,金正恩胞妹金與正和北韓人民軍元帥朴正天相繼發表談話,揚言若美日韓繼續挑釁,北韓將進行更強烈的反制。至此,以兩韓為分界的兩組敵對國際勢力,壁壘分明,難望妥協。
社論
上合峰會與九三閱兵
中國與世界
太平洋與海峽兩岸
百年滄桑
兩岸青年園地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