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擁槍控槍陣營都離不了槍的社會

評柯克之死與槍擊

李本京
(中華戰略學會理事長)


前 言

年來「白人至上主義」興起,與之同時出現的還有「中國威脅論」,這是因政治歧見日見加深;白人至上主義引起對不少其它族群之歧視,社會上分歧現象由而產生。極右派之保守分子與極左派自由分子分裂了美國的社會(拙著《傳奇‧爭議:川普與分裂之美國》)。

由是可知今日美國病於各走極端的左、右兩派。如來自麻省之參議員華倫(Elizabech Warren),自稱為「自由民主黨人」。她的門徒,即當今波士頓市長吳弭,加碼自稱為「自由,自由民主黨人」,這就是左、右派人士鬥爭不已之現象。

共和黨的少年極右派最為積極,他們打著「美國至上」口號,走向極端保守,以示其與民主黨不同之處。雙方已無相融合的可能,文化上,他們反對民主黨之「覺醒文化」,政治上,就是「美國第一」。

就民主黨而言,其左派年輕人走得更左,是為新派民主黨,與共和黨之新右派已是水火不容,競爭加深社會撕裂。個人化政治領導也在共和黨內盛行,川普就是這樣一位,兩黨人士在各個方面均有明顯不一樣的行為及言論,人們已因思想分歧而各走各路,衝突不可避免。一場躲不開的悲劇就在2025年的9月發生。

事緣年方31歲著名極右派共和黨倡言者柯克(Charlie Kirk),於今(2025)年9月10日在猶他州立大學演講時遭槍擊而亡,立刻在美國掀起巨浪,原因在柯克非一般政論家,他是美國今日極端保守派之領袖。簡言之,柯克是一位不凡之共和黨右派領航人,一位為人尊重之年輕思想家。在共和黨及青年之中有不凡身影,這次槍擊事件因此引人注意,影響深遠。

柯克死訊傳來,川普十分痛心,宣佈公家機關降半旗四天,又親自參加了喪儀,並聲稱要置凶手於死刑,對柯克之死極度哀傷。所以如此,在柯克對川普明年11月期中選舉有至大影響。去年11月大選中川普得到的青年選票超乎想像的多數,奪得大位,柯克功不可沒,因此明年的期中選舉,川普對柯克寄望甚深。這樣支持川普的行動,在2026期中選舉時如再次出現,川普將輕易度過期中選舉這關,這就是為何川普在柯克事件上如此傷心之主因。

柯克之功在於他與其妻倡議組織「美國轉捩點」(Turning Point USA, TPUSA)。他以青年為對象,走向大學校園,是大學生尊重之政治分析師,成為當代最受大學生歡迎之草根網紅,而他創立之TPUSA也頓時成為學生的聖地。這位受到大學生尊敬之年輕導師18歲時離開學校,成為大學生之思想領航者,卻在31歲時因槍擊喪生。其妻艾瑞卡(Erika)矢言繼承夫遺志,帶領TPUSA的學生們續向前行。

TPUSA將持續扮演重要角色,與熱衷右派共和黨年輕學子共同努力,維持既定步伐前行,美國極端右派將更為強大,對川普2026年11月期中選舉大有助益。民主黨當前缺少領袖,民主黨選民對歐巴馬與拜登均有不滿,又看不到未來領袖之身影,想在2026年扳回一城,難也。

射殺柯克槍手之真相

刺殺柯克之槍手羅賓遜(Robinson)是極右派民主黨員,不湊巧的是今年適逢9‧11恐攻24週年,在此敏感時刻,凶手很可能被處以死刑,以嚇阻暗殺行為。民主及共和兩黨均有不少極端之黨員,這不是新鮮事,就在三、五年前,美國已出現一些極端左右之團體,不幸的是,這些極端分子已成各黨主體之一部分,即黨中主體不乏極端分子。

兩黨各走極端,日形嚴重,左派愈來愈左,右派愈來愈右,此一現象愈演愈烈,以至槍口相向,悲劇終場。柯克之死讓人們認識到黨爭後果之嚴重。雙方如不自檢點,復仇當道,則柯克之死很可能是另一波不幸的開始。

槍手羅賓遜已承認作案,極有可能被判死刑,同時TPUSA收到新會員入會申請,這可是大事一樁,明年11月期中選舉共和黨當可輕鬆獲勝,為當今美國兩黨政治翻開嶄新一頁。

持槍文化永存

美國人愛槍程度高居世界第一,擁槍之多也是世界第一,由於近年美國境內之「幽靈槍」層出不絕,以致無法記錄美國人擁槍之總數,因為人們可輕鬆買套零件,自行組裝殺傷力高之各式長短槍。所以今日美國究有多少槍枝,是永遠無法取得正確數字的,不過面對34,000萬國民,有人猜已達七億。

不過一年約多少人因私有槍而奪命是可以查到的。據「槍擊暴力檔案」網站最新統計,2024年以來,美國已發生491起大規模槍擊事件,超過1.61萬人在各類槍支暴力事件中喪生(按2011年之死亡人數為31,224)。

在如此惡劣環境中,人們希冀得到祥和之居住地區,問題是百分百安祥地是不可能的,換句話說,為何百般槍枝管理法卻無濟於事,授權管理得不到成功,難道這「槍枝管理注定失敗嗎 ?」

美國槍枝管理法是部管理失敗的歷史。每當事故發生,人們多企盼看到一個有效用之政府舉措,事實是一再讓人們失望,既或有小小改進,也擋不住一波又一波的槍擊事件。《經濟學人》2015年6月19日有篇深刻的專論,《為何美國槍枝管控注定失敗》,作者的分析是要想槍枝管理法令成功,「犯罪者必須守法」。這是最難實施的一部分。時至今日,這篇「古老」的文章仍可再版流傳,因為當前的槍枝問題就在於朝野無能也無力控槍。

簡介步槍協會

「全美步槍協會」(National Rifle Association, NRA)成立於內戰時期,兩位退伍軍官於1871年在紐約成立,其宗旨最為簡約,即打獵、射擊訓練、收藏等目的,槍枝氾濫問題始於1960年代,管控槍枝言論亦漸升溫,人們開始重視用槍安全,於是有了「管控槍枝」主張。

這些主張卻敵不過「修憲第二條」,堪稱「帶槍者」護身符,是以擁槍及控槍二大集團於焉成立,各有說詞,各擁信徒。由於修正案第二條載明個人有攜槍權,人們乃以此為合法根據,購槍及擁槍風氣自此興盛,及今此二說法互不相容,各有支持者,每年雙方投入近億大鈔,就在選出擁槍或控槍之民意代表。

NRA支持之民意代表候選人,當選機率很高,成功率約達80%,NRA自此成為民意代表競選時之寵兒。

NRA:巨大的組織,超大之影響

NRA當前會員近千萬,隨著時日人數只可能上升。該會在具有關鍵民意代表選舉上有著無與倫比的影響,他們的武器就是人見人愛的「綠背鈔」(Greenback,喻美鈔)。

NRA不但影響國會議員選舉,遇有機會可直接影響到大法官之任命,所有民選官員對NRA均有得罪不起之感覺。

談及NRA就應提一提該會至今最令群眾心服口服的神聖領導者--卻爾登‧希斯頓(Charlton Heston)。該會至今最令群眾心服口服的神聖領導者--希斯頓,他的一生就在以數部聖經為故事主體之暢銷史詩電影而為人尊崇為「史詩之人」。

他與《聖經》有緣,所拍製之巨作有《十誡》,《賓漢》等巨作,他以正直、宗教身分與這些名片合而為一,他在銀幕上以正直聞之於世,1998年當選NRA主席,帶給該會更多掌聲與聲譽。

希斯頓2008年4月5日病逝,時年84歲。這位「生命超強者」,銀幕上的聖者完人,給予NRA無限的能量,使得這一引人爭議之機構,在這位完人的引導下發光發亮。他是名演員,演過數部好來塢有關基督教的故事,如《賓漢》、《十誡》。他登高一呼,無數信徒就會從命。他擔任NRA會長時,是該會最盛之時,歷任總統也有數位擔任該會貴賓,如雷根、小布希、川普均是。

NRA會員們堅信,是人在殺人,槍不會殺人,NRA迄今依然盛況不衰,誠為全美最大之人團也。會員們堅信唯有持槍者方得有效地擋住槍擊,因此他們均是和平使者,他們都是「好人」,非壞蛋也。

對持槍者而言,傳統是一個重大且必不能少之恆念。18世紀初美國開墾者開始「走向西部」時有二大天敵,一為天候、野獸,一為印地安人,要保命,要衛家園,只有訴諸武力,婦孺也不例外。因為缺乏警力,只有自己武裝以對,為了生命,為了明天,能說此時腰間掛著手槍犯法嗎?有人說西部電影是在美化武器,尤其是手槍,這一說法有其根據,因為手槍隨身攜帶,掛在身邊,自有英風。在西部開墾時代,槍枝如同農耕工具,家家擁有,它是保家護命之必需品,美國人脫英獨立就是靠著槍桿子。

當時13州的移民與英國拚戰至1776年宣佈獨立,再打到1814年與英簽訂和約,才算真正的獨立。可以說,這個新興的美利堅共和國就是靠槍依炮立國,槍枝對美國人有極深的感覺與依靠,去槍說法不可能取代持槍的老規矩。

每次槍擊事件後,社會必有下述各項反應,其一,控槍運動再度熱門,以民主黨人為主之社團極力聲援此一運動。然而社會上卻另有一番景象值得注意,其二,購槍者人數大增,目的在保身衛家,其中令人注意的有兩個現象,一是婦女購槍者增加,另一是亞裔購槍者增加,還有就是“Ghost Guns”(自行組裝的槍枝)增加。

你家門口有槍店

在美國買槍再方便不過,可說已到「你家門口就有槍店」了,這一方便買槍現象,就是今日美國社會上槍枝氾濫難以解決的一大原因。各類行銷方式中,暢行的是郵購,而自行組裝槍枝甚為方便。

槍枝使用者可以在年度經營之「槍枝嘉年華會」上選槍、購槍,在一些中小型市鎮,多有此類年度售槍盛會,買者可盡情挑選,會上還對購買者提供槍枝訊息,買者可買到心中那一把(或者那好幾把)槍,快快樂樂帶回家。這種現金交易,買者不留任何紀錄,就此而言便利的購槍通路給與愛槍者一個方便。一有機會就到盛會現場買個痛快。

被槍擊之國家領導人

此外,還有數也數不清的槍店,槍店就在家門口,這是社會的進步,還是社會之悲哀?然而,真正的悲哀是國家領導人也不斷地被槍殺及槍傷。茲例舉說明之:

美國建國兩百餘年遇刺總統名單--

1.林肯,1865年4月14 日遇刺身亡。

2.加菲爾,1881年9月19日遇刺身亡。

3.麥金萊,1901年9月14日遇刺身亡。

4.甘迺迪,1963年11月22日遇刺身亡。

5.羅斯福,1933年2月15日遇刺。羅斯福無恙,同行者芝加哥市長身亡。

6.杜魯門,1950年11月1日遇刺,行刺失敗。杜魯門未受傷。

7.福特,1975年9月5日遇刺,行刺失敗。

8.雷根,1981年3月30日遇刺受重傷,經手術救回並完成其總統任期。

9.川普,2025年7月13日右耳受傷。

民主黨主政時,政府對擁槍大肆抨擊,卻也無對策。共和黨執政,就根本不會提及控槍。於是生產火器及販售槍枝者又可趁著購槍潮擁進槍店買個快樂。槍枝氾濫真的是個無解的問題?答案是誰也解決不了。因為持槍就是美國文化的一部分:一個去不了,改不了的文化。

最簡單的問題是哪些人樂意持槍,第一個就是共和黨籍者。凡反對持槍者多為民主黨,因為民主黨人多反對持槍,是禁槍者。最支持擁槍的是NRA會員們,他們有組織的號召,有志一同,共同為持槍而努力。他們認為持槍傷人者必須處置,不得輕放,然而這一做法並未減少持槍者犯案的可能。

人們最感到重要的課題是,美國是否應該逐步走向一個兩極化的社會。那就是民主黨主張禁槍,共和黨人贊成持槍,這已是兩極化之社會,法令無力改變這一事實。於是人們如有爭執,還出惡言,在爭議的項目上火上加油。

柯克之死會帶來深思,還是更多拳頭?難於判斷。不過,從9月17日於華府大廣場參與紀念柯克之龐大人群,可知年輕人已然有了選擇,那就是跟著柯克之腳步繼續向前。看來,美國兩黨政治的發展,共和黨將因此有了更多的支持者,這是柯克之遺願,是民主黨極不樂見之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