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是正常的國家

馬國建交、患得患失

辛文菊


《中國時報》2月6日社論,把與馬其頓建交案各打50板,立論欠嚴謹,且也失之過苛。

首先,說「從來沒有一個案例像馬其頓這麼複雜」,這就有點誇大,從賴比瑞亞、中非,到尼日,都是因「內部政爭」和「經濟貧困」才會與台灣建交,台灣才會有機可乘。這些建交案例都很複雜,有的穩了下來,有的又變了。不能因成了就誇是「務實外交」的勝利,敗了就說是「金錢外交」的不當。

馬其頓總統聲淚俱下的說:「這豈是一正經國家所可為?」問題正是因為馬國「不正經」,所以才會有這種外交決策多頭馬車的現象,才會不顧國家安全而要冒險。因為她實在窮怕了。而其說服國人的最大依據則是「我們可收入10億美元」,而這種把一件冠冕堂皇的建交說成了赤裸裸的金錢交易,我們這一造還不好否認,免得讓十億美元的謊言拆穿了使「友邦」下不了台,這一切,也正如錢復在尼日建交反覆時所說的:「我們不是正常國家。」

也因為「不正常」,因為我們的「務實外交」和「金錢外交」就扯不清。今天事情複雜了,就來指責我們的外交當局「決策理性欠缺」並不公平,因為「外交當局」並非決策者,他只是執行者。決策者是總統和全體民眾,輿論也包括在內。君不見只要一有建交,輿論就一片叫好,還有把此次建交與衛星上天稱為雙喜臨門的哩!

追求建交是台灣追求主權獨立的必然邏輯,此必然導致與中共的零和遊戲,必然會很複雜,必然會雙方都「奉陪」到底。既然要玩,就要有志氣玩下去,不能贏了就眉開眼笑,輸了就埋怨罵街,那就是沒有牌品。

社論又指責我外交當局對「馬國憲法知識不足」,「輿論對此也無共識」,這些都是欲加之罪的馬後炮說法。我方又不是與馬國的騙子集團簽約,只要與其外交部長簽約,總理也同意就夠了。至於其總統反對、反對黨反對,這豈是我方所能管的?而且還沒建交,我們又何從知道其「輿論共識」?

我方外交當局就好像一個被民氣逼著到處去找妻子的男人,到好不容易找到了,女方也答應了,人民又在說她父親反對、兄弟反對、鄰里也有意見,打敗的情敵也不甘心,又來責此男人,那要他怎麼做啊?幸好李大維沒有入忠烈祠,否則為這種患得患失的國民而死,多麼不值得。

好啦,這板打完,為了平衡,為了安撫民氣,又給中國也打五十板,說中國的要用否決權也不對。中國有什麼不對?「零和遊戲」又不是從今天開始。這是為了維護國家主權,當然不能妥協。馬國可以不顧邊境炮火,要錢不要命,那中共為何不能奉陪?我們說中共反應過度,但我們又說馬國建交是我國突破歐洲的橋頭堡,有這麼嚴重,那中國當然要用否決權來阻止骨牌效應,美國也有吹縐一池春水的苦惱了。

此事找外交當局執行沒錯,中國的決策也沒什麼可以批評,牌桌上必有輸贏,套句王建煊的話:「三個人有二個會落選嘛!」這是馬國的決定,他們內部吵完了,要交則交,不交拉倒,我們也沒什麼損失。要交是會給點錢,但也不能給十億。給太多錢,或給了錢他們又變卦了,那才算損失。

至於外交決策對不對,那涉及新台灣人及新國家認同的問題,屬更高層次,不在此討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