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社會變遷與文化

兼評《認識台灣》課本(二)

蔡子民
(台灣民主自治同盟名譽主席)


四、從移民、封建社會到定居、半殖民地社會

1645年割據閩台的鄭芝龍被清朝招撫北去,但其子鄭成功不從,於1650年以廈門、金門為基地,經略閩粵浙沿海,發展海上力量,進行反清復明鬥爭,在海上與荷蘭殖民者對抗。鬥爭受挫後,決定驅逐荷蘭殖民者,收復台灣,作為反清復明基地,致函荷蘭稱:「台灣者中國之地,久為貴國所據,今余來索地,地當還我。」1661年出兵台灣,第二年逼使荷蘭殖民者投降。鄭成功《復台》詩說:「開闢荊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復先基」(即收復先人鄭芝龍基業)。收復台灣得到台灣的漢人和原住民的歡迎和支持。有人稱明鄭政權是「外來政權」,是有意歪曲。鄭成功稱台灣為東都,設一府二縣,建立統治機構。隨即出現了大陸移民高潮,在台漢人達約十五萬人。明鄭政權設官田安置文武官兵及其家眷屯田,並設私田圈定土地,募民開墾,徵收田賦;立孔廟、設社學,施行科舉制度,選用官吏;保護原住民利益,幫助原住民提高農業生產力。明鄭政權奠定了台灣社會經濟基礎,社會面貌煥然一新,台灣從原始社會進入了封建社會。

1683年清朝乘明鄭政權內訌,出兵統一台灣。清治台初為防止台灣再成為海上「敵藪」,限制大陸移民到台灣。但大陸與台灣已統一,且台灣有廣闊的處女地,所以漢人衝破種種險難,成群結隊移居台灣。台灣漢人人口激增,從清治台初的15萬人到1811年增至194萬多人。隨著人口的增加,行政機構也跟著建立起來。清治台初,設一府三縣,隸屬福建省,至1875年增為三府八縣四廳,統治台灣澎湖全域,1887年從福建省正式分立台灣省。清朝在台灣建立封建土地制度,將廣大田野讓大墾首(大租戶)領取,大墾首則分地租給佃戶(小租戶),佃戶再分小塊地轉租給現耕佃農開墾種植,收佃租。大墾首獲得荒地的開墾權後,即回其大陸祖籍招募移民到台灣開墾。因而來自福建廣東兩省的移民往往以祖籍地緣關係聚居在一起,形成一村多姓的地緣聚落,不同於大陸一村一姓的血緣聚落。一個村落共有廟宇,供奉的神明往往是同一祖籍移民的保護神。媽祖則是民間最普遍信仰的神明,土地公是最基層的地域神,也是村廟經常供奉的神。村廟成為一個祭祀單位,也是聚會議事或調解糾紛的場所,人們通過村廟把全村結合在一起。祖籍地緣組合對於人們協作開發起了積極作用,但也助長人們以祖籍「分類械鬥」,起了負面作用。

由於農民的辛勤勞動,開墾面積迅速擴大,從清治台初的18萬多甲到清治台末(1894年)達約45萬甲。台灣盛產米、糖,運銷大陸各地,從大陸運返衣料、瓷器、紙張、藥材等日用品。島內商業繁榮起來,與大陸貿易也日益發展,19世紀初出現了稱為行郊的商業同業組合,從事島內外的貿易。隨著社會的發展,台灣在19世紀中葉後,從移民社會轉變為定居社會,主要發生了如下變化:

(一)居民的增加由以移民為主轉變為移民的後裔為主。清治台1685-1811年間台灣人口增加180萬人,年均增長率為2.65%,而1811-1893年人口才增加65萬人,年均增長率只有0.35%,可見人口的增加轉變為自然增長為主。

(二)隨著家族的發展,大陸原有的宗族觀念和家族制度也逐漸移植到台灣。社會結構由不同祖籍的地緣關係為主的組合,轉變為以宗族關係的組合,出現了新的組合形式。如宗族家廟、祖公會;以街莊、保甲為代表的鄉治組成;以團練為代表的地方自治組織,還有書院、社學等文教組織等。又因市鎮興起與人口流動打破畛域,融合了祖籍隔閡,祖籍「分類械鬥」,明顯減少了。

(三)清治台初,在府縣設教育行政機關--儒學,在各地設社學、義學(初等教育)和書院(中等教育),並施行科舉制度,經鄉試、殿試,考舉人、進士,選用官吏。清代先後設立37所書院,其中14所是在1860年後設立的。清代台灣人士中進士者有19人,中舉人者有251人,其中1851年至1894年(咸豐至光緒)中進士者達12人,中舉人者達106人。台灣轉為定居社會後,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儒家思想,對台灣社會的影響日益加深。

清代前半期,因中國國力強盛,西歐殖民主義各國在亞洲各地佔領殖民地,尚不能侵犯中國,台灣得以和平發展約150年,到19世紀初,清朝政治腐敗,軍備廢弛。英國於1840年乘機發動鴉片戰爭,侵略中國,其他資本主義列強也相繼入侵。台灣位於接近大陸的島嶼,可作為入侵的基地,且有豐富物產,因而成為列強垂涎之地。鴉片戰爭後,在與列強的不平等條約下,台灣被迫開放安平、淡水、打狗(今高雄)和雞籠(今基隆)為對外通商港口。英法美德等國商人雲集台灣,壟斷了台灣的對外貿易,進口鴉片,出口茶葉、樟腦,又通過媽振館(買辦)控制茶葉、樟腦的生產。台灣的「行郊」成為外國資本經營的經濟基礎。台灣和大陸一樣,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認識台灣》課本關於「開港與國際貿易」一節,讚美台灣對外貿易,因開港、「國際化」而興盛起來,卻不說在列強不平等條約下,台灣人被宰割,外國商人獲利的經濟結構。

在台灣半殖民地化過程中,繼英國之後,日本、法國相繼入侵台灣。《認識台灣》課本雖提到此事,並說:「日軍侵台,清廷改變治台政策,派沈葆楨到台灣整頓吏治,增強海防力量;丁日昌到台灣推行興革台灣措施;1883年台灣建省,劉銘傳首任巡撫,設西學堂、鋪鐵路、買艦船、通電信、設機器局建炮台等,創辦一系列近代化事業。但幾乎沒有提到台灣人民反抗外國侵略的愛國英勇事跡。還應提到:「內憂外患接踵而來,激起台灣知識分子保鄉衛土的激烈情操」,有些知識分子如丘逢甲、許南英抗日失敗後返回大陸,以文學作品,反映台灣人民的疾苦生活,發揚民族精神;也有如洪棄生(月樵)參加抗日義軍失敗後,留在台灣,杜門不出,「把台灣社會和歷史刻劃於詩文中,發揮了不屈不撓的抵抗精神」(據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筆者還記得小時候(30年代初)在台灣鄉間私塾(老師施先生是鹿港人,洪月樵的學生),看到父輩們讚賞洪月樵詩條幅的情境。可見中華傳統文化已生根於台灣社會。【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