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議「一個中國的未來」

不是「未來的一個中國」

李哲夫
(美國天主教大學教授)


台灣菁英習於美式思維

今天在美國華府歡迎並參與,由海內外到來的愛國同胞,包括祖國大陸、港澳、台灣的先進同仁,和全球各地的華僑、華人朋友,共同來倡議「反獨促統」的盛會,個人感到非常榮幸、高興和驕傲。我們在此敦促中國的早日完成統一,因為團結所有中國人是廿一世紀振興中華的前提和先決條件。同時,我們在此一起「反獨」,是為了讓相對少數迷途者知返,返回到「一個中國」的原則上,早日放棄不得實現的「分裂祖國」的妄想意圖,加入必贏的「和平統一」的陣營來。

事實上,「促統」的運動已經歷經了幾近三十年。今天在座的有不少是七○年代參與保釣運動和統一運動的一代「遺老遺少」。因為至今中國仍未完全統一,這些人的餘熱仍得持續地發揚出來。相對地說,「反獨」的運動工作比較年輕,認識到「反獨」的必要性,可以說在近十年來才凸顯出來。過去,台獨運動被隔絕於海外,長期間這個政治運動,尤其對台灣島內是不成氣候的。是李登輝主政後,海外的台獨份子紛紛搬他們的陣營回鄉,不只與在野的民進黨共振,還受到在朝的所謂國民黨「主流」的暗中培植。這是政治上台獨的可見性在台灣島內逐漸上升的過程。

可是,我們應該看到在台灣由政治主導而產生的「文化和意識的台獨」更是深層而嚴峻的。如果不迫切地面對,假以時日,將給在台灣的下一代人混淆認同,甚至帶來災難性的後果。致使在台灣有國家民族認同複雜化的,已經不再是那些常提的歷史原因,如割台讓日、二二八和白色恐怖等的創傷情結。更重要的是二次戰後,以美國為主的西方霸權(包括日本)在國際上的經濟、文化、認知等多方面的新殖民政策。

美國的國際學術交流政策,就是一種長期眼光的政治征服政策,要使來美留學的學生回國後變成當地的政治社會菁英,他們將是親美而以西方價值為準則的,而且這樣的政策方針,在台灣產生了全世界最成功的碩果。今天在台灣的各界菁英,以會說外語為榮,姓氏上掛個洋名,三不五時到外國跑跑,到「宗祖國」去充充電,這些等等的典型行為,都標誌著他們擁有菁英「工會」的會員卡。在國家、民族甚至自我認同都非常脆弱的情況下,「去中國化」就變成了在認同上脫殼蟬變,尋求地位提升的第一開步。

「去中國化」或稱「文化台獨」是一種扭曲歷史、炮製無根的文化的政治運動,這比單純的台獨政治主張的迷惑性和深層次的誤導性來得嚴重。而這種運動會在台灣島內產生,有它一定的海外因素。所以今天我們在海外「反獨」,包括消解這種「文化台獨」的迷思,進一步出口轉內銷,把這種「反獨」大會開到台灣島內,刺破「去中國化」的毒氣氣球。

下面轉向「促統」的方面做一些簡要的討論:

(一)廣邀海內外各界共同建構「一個中國的未來」

近日島內政情的變化,在在指向兩岸對話的一個轉機。當一個弱勢執政在兩岸關係上跳不出「沒有政策的政策」的怪圈,使得兩岸僵局不僅不能化解,還有惡化的危險。這時在野的黨團以及各方利益勢力只得「自救」自謀出路。我們看到在阿扁執政核心仍在抵制「一中」原則的態勢下,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聲音在島內呼籲回到「一中」原則和「九二」兩會的共識。在這個基礎上,我們也看到越來越多島內有頭有腦的人物組團訪問大陸。並且,在可見的將來,這個趨勢會是有增無減。

可以理解,許多在台灣有政治代表性的人,初訪大陸時不容易放下身段,總要向對方說,兩岸交流互動要有更多的「善意」、「包容」;更少的「對立」、「誤解」、「猜疑」等等。概括而言,即希望大陸方面照顧到台灣當前的既得利益。

事實上,任何談判達成的協議,都容有一定寬度的時間窗口,並不是隔夜實施。認識到這一點,就不必要把對話談判當成對於當代人利益的威脅。從此一觀點,我們應該更明白地提出「和平統一」的談判,主要是協商「一個中國的未來」。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共同來高瞻遠矚完全統一的中國的建設藍圖。

就像做經濟發展計畫一樣,只是更廣泛地包括在經濟上、政治上、社會上、人文上、福利上等,在多少年的未來,在兩岸四地的共同合作上,要達到什麼樣的標的。要建構這類龐大複雜的藍圖,絕不是一蹴可幾的。要有漸進的過程,積累修正而逐步完成。

過去幾近十年,在大陸上已經召開了不少有關「兩岸關係」的研討會。並且,許多這樣的會議都邀請兩岸港澳以及海外的學者專家參與。這樣的交流會議已經使很多的關係和立場,從生疏、猜忌甚至對立轉移到友誼、諒解及合作的良性互動。我們認為在這個基礎上,今後對於「和平統一」的研討會,可以擴大空間──在海內外召開,擴大時間──按各地各方的方便時間,擴大參與──海內外各界,各團體──包括像今天成立的「反獨促統全球聯盟」。

為了使這種多重的,不同地點、不同時間和不同人物參與的研討會能發揮積累性、文獻性及擴散性,我們可以考慮設立一個核心電子網站(全球和平統一聯盟可以扮演的一個重要角色),讓所有會議成果在這裡集中資訊,成為一個智庫中心。

今天關注中國完全統一的中國人、華僑華人遍佈全球。可以說這是循孫中山先生曾經提出的「國民會議」的偉大概念的現代化實施模式。讓振興中華的偉大事業,不局限於海峽兩岸的格局,而是擴大為全球熱愛祖國的中國同胞一齊來共同努力。

以上構思蘊含著一個認識,「和平統一」極可能是一個「放長線釣大魚」的艱鉅工程,要能長期持續發展良性互動,積累認知上的互惠互利的前景,需要一個和平穩定海峽局勢。

(二)定期談判結束台海敵對狀態的協議

所謂「和平統一」沒有時間表,是因為這是能夠對話談判,構造出一個中國未來的藍圖之後,才能就達成的標的來訂定時序。但是,非常清楚的是,在江澤民先生提出八點建議的首要工作,就是兩岸談判,就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達成協議,並且共同負擔國防的責任。這樣的可能是基於「一個中國原則」的前提。

台海的危機無法解除,亞太地區的穩定不得保證,只要兩岸仍保持敵對狀態。今天,我們「反獨促統」的重要工作之一,要向美國呼籲停止向台售武。可是,更迫切地是要兩岸當局,都切實有效地走向談判桌,就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達成協議。

從一九八二年的中美《八一七公報》以來,美國一直違背這個公報的承諾。而中國方面仍表現無可奈何。我們應該呼籲北京當局,在這方面對美、對台都能做出一些有效的措施,制止兩岸武備競賽的惡性循環。

(三)籌備「台灣基本法」的草擬

相對於北京「一國兩制」的和平統一構想,很多人提出其他的設想,如「聯邦」、「邦聯」或「歐盟」模式等等。這裡有待理清的是一個時間上的終極性和過渡性的問題。

所謂「一國兩制」是維持現狀的最好保證,或說「一國兩制」可以實行五十年甚至一百年,都隱含著這個構想的過渡性。而相對提出的「邦聯」、「聯邦」等則屬於前面所說的「一個中國的未來」的終極性。有了這樣的認識,就不必把後者各種模式的提法當成與「一國兩制」的設想相互對立或矛盾。

在追求一個中國未來長遠目標的期間,以「一國兩制」的方式來統合兩岸的關係。為使「一國兩制」具體化、實質化,能讓相關利弊拿到檯面上來讓人討論、商榷乃至接受,要應用「一國兩制」的基礎,「台灣基本法」就得盡早實際地籌備草擬。

這樣的籌備工作,有台灣當局的參與更好,但沒有它也並不是不能開始。籌備的工作總要有個起點,有個常務工作的核心,然後才能逐漸擴大,廣邀參與,「基本法」內容的草擬也就逐漸完善起來。可以想像得到的一個衝擊,就是使領導台灣當局的人,領會到和平轉移台灣政體與政制的必要和時序。

以上所提三項「促統」的工作,並無什麼先決條件,也不是有了統一的曙光才能做,之所以在此提出,因為這些工作的開始、落實,本身就有促進和平統一的效能。

美國華府「全球華人反獨促統聯盟大會」講稿
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