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選舉前後的政治情境
總統選舉前後的政治情境
二○○四年總統大選拚到目前來看,一般都看好泛藍的選情。平心客觀來看,各種選象確實有利於泛藍:準確評估,三個星期前,泛藍應該是領先百分之八;這一周來觀察(客委會預算效應加上總統辯論表現,泛藍可能流失百分之二),預計還領先百分之六。但如果要就此定論,恐怕為時尚早;如果此時泛藍就開始急於規劃「卡位」之爭的話,到時恐怕會無位可卡,豈能不戒懼謹慎?
在台灣的一般民眾大概都可以同意,選局就像球場,沒有到最後比賽結束,誰也不能斷言誰勝誰負。我們如果以棒球賽來比擬選情,現在的景況就如在九局上半泛藍以二比○領先,剛好進入九局下半,換執政的泛綠打擊,應該還不能就此大膽斷言比賽已成定局吧!此時的泛綠,「說不定」幸運地打出一支安打(有效爭取到客家選票及年輕世代的選票),接著配合短打(選情如果拉近,可能犧牲李登輝、將國民黨團隊一起拖下水)加上對方的輕微失誤(處理不當),至此分佔一、二壘,萬一又讓綠營「不巧地」打出一支全壘打(公投的負面效應得到解套),豈不再見了,「阿連」!
冷靜來分析選情,目前泛藍之所以能夠擁有二分領先的優勢,並不是因為選民對泛藍未來的執政抱有肯定的期許。這當中的一分是因為人民對「窮」有著深刻的感受,一旦「窮」,人們就必然想「變」,這是人性的自然反應,不管執政者用什麼理由來詮釋:國際因素也好,在野黨杯葛也好,或是中共故意打壓也好,都無法逆轉人們「窮則變」的傾向;當社會整體內感受窮的人超過一定的比例,很容易就會形成擴散的效應,求變的社會心理趨勢就很難改變,這就是所謂「人心思變」的泉源。泛藍不斷地運用文宣在選戰的過程中挑起人們對窮的感受,讓他們不時地被激起搏鱗之痛,確實發揮了一定的效果,這一分泛藍理當獲得。
其次,由於阿扁的大意及鴨霸的個性,本來是想以公投議題,配合制憲的主張,三振泛藍的打擊,沒想到這樣的「快速直球」,就在泛藍啦啦隊的鼓噪之下,無意中讓泛藍擊出了一分的全壘打。如果真正以「立場支持」的選民比例來算,藍綠雙方應該是旗鼓相當,然而綠營以執政的優勢,動用行政資源,必可吸收一部分中間選票,剛好可以平衡「窮則變」的效應,鹿死誰手絕難預估。其實這種運作本來就是西方式民主政治的劣根性,很難避免。
然而,根據公共選擇理論,政治人物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往往會不惜犧牲選民的利益;政治人物為了勝選以保住公職,常會採取迎合特殊的利益團體、換票、相互拉抬等手段,因而無法顧及其做法是否會傷害到更廣及更長遠的利益後果。不過,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想要發揮勝選效果,選戰路線就必須採取模糊而趨向中間的政治路線。阿扁原可以充分運用執政之利,有效地掌握民主政治的這一個劣根性,再度保住總統職位。殊可惜,他的「公投」和「制憲」完全背離了這種運作的前提--模糊且趨向中間的政治路線;這也就注定了他要失掉這一分的命運。由於「公投」和「制憲」交互形成了惡性循環的效應(不信的話,你可以問老美、老日或老歐,就可以得到明確的答案),許多對阿扁「既愛又不放心」的選民一直處於掙扎的矛盾情境中,游離於「中間選民」的框架內,不願表態。仔細再觀察這一群「中間選民」,有很大部分是屬於年輕世代的選票,如果這一群對阿扁不大放心的選票匯流入泛藍,則泛藍勝局將更趨穩固;反之,如果再匯流入泛綠,則勝負將趨於撲朔迷離了。
最後,知己知彼嘛!再來看看綠營是如何盤算的,尤其是阿扁是怎麼盤算的呢?儘管阿扁一再公開的表現和表示對選戰很有自信,其實早在「連宋合」形成定局之後,阿扁已經感受到衝擊,再加上政績表現一直都不如「人意」,「自信心」就已經掉了一半了,才會後來在公投議題上進退失據,難以收拾。但為了選後情勢的考量,只好硬幹到底,維持顏面,留下空間和伏筆,拉住激進的基本教義派,以待二○○八年東山再起。以阿扁的立場來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說不定像上次一樣,失了台北市長的連任,卻反而得到了總統的寶座;這次失利,二○○八年再選還可以干八年總統,屆時才真正是六六大順六十六歲「屆齡退休」哩!
阿扁的這一種考量確實是存在的,從他故意拖延選擇副手的時間,就可窺其心境。阿扁一直在評估自己的選情,如果連任希望濃厚,毫無疑義的,將選擇蘇貞昌作為其搭擋,反正只能再做一任,接下來不交棒也不行,為了民進黨,也符合自己的利益,當然由蘇貞昌接棒最理想。
然而,如果選情不樂觀,就必須為二○○八年的選舉預留東山再起的空間;一旦選擇蘇貞昌作副手,阿扁勢必會在二○○四年敗選之後,遭到清算,新潮流系可能會結合民進黨內部不滿阿扁的派系或人士,順理成章地聯合拱出蘇貞昌,將阿扁排擠掉。
所以,從長遠的考量,為了二○○八年還能在民進黨內立足於領導地位,就不能不選擇呂秀蓮作搭擋。呂秀蓮做過了副總統,一旦又加上一任的競選搭擋,再怎麼排也不該輪到蘇貞昌或謝長廷,呂秀蓮這位民進黨的「巾幗英雌」,豈能容忍這二個人擠到她的前面來;然而,呂秀蓮同時又是民進黨共同的頭痛及討厭人物,根本不會被拱出來對抗阿扁。屆時,呂秀蓮不是扮演打手,就是必須再與阿扁聯手共同鞏固黨的領導權(阿扁可能會失算,呂秀蓮事實上也可以選擇蘇貞昌或謝長廷合作〔謝長廷的可能性較大〕,排掉阿扁,這才是政治嘛!)。
所以說,當阿扁在最後選擇呂秀蓮做搭擋時,他對選舉的自信可以說已經掉了一大半了。然而,既然阿扁不惜落選也要咬住公投,顯然會在選後初期的在野角色上,採取激進、反動的路線,一直到他穩住他在民進黨的領導權,甚至穩住二○○八年的被提名地位,才會改變態度,逐漸轉移入中間路線。然而事實上,這並不是民進黨對抗泛藍的最佳策略,民進黨的上策應該是在選後初期採取溫和的路線,先讓泛藍消除「共同威脅」的意識,瓦解其凝聚力,進而爆發激烈的卡位鬥爭之後,再採取激烈的抗爭路線;如此一來,將可一舉擊碎泛藍的合作基礎。但是如果從阿扁的立場來看,為了掌握其黨內的有利情勢,可能無法等到那個時候,就必須採取激進的路線。
不管選後的情勢怎麼發展,台灣整體的政治情境對未來泛藍的執政決不會是坦途,這正是台灣的一大隱憂,如何去面對這樣的情勢,並規畫、執行選前所承諾的發展藍圖,更是泛藍的一大挑戰,屆時如果泛藍內部的卡位鬥爭無法得到有效的管理和平息,在內憂外患交相逼迫之下,將是「勝而非勝」的辯證情境。從人民的立場而言,雖然「窮」則變了,但「變」真的能通嗎?
關於上述的憂懼決非無的放矢,回顧國、親兩黨的關係,我們可能依稀還記得二○○○年總統大選時,雙方廝殺的景象,然而短短四年的時間,雙方卻能相互擁抱,合作競選。其理安在?
事實上,這並非偶然,也不是因為親民黨本來就是國民黨分出去的緣故。舉凡二個獨立的個體或團體能夠合作,歸納起來,應該只有三種情境:面對共同威脅,追求共同利益及霸權號召;三種情境彼此不僅不會彼此排斥,而且是越多的情境組合,合作的關係就越緊密,譬如德國與法國能夠跨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仇隙,共同組成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就是明顯的例子。
然而,一旦合作的情境消失,相關各方必將很快地轉為競爭、衝突或對抗。國、親兩黨的合作歷經從初期共同威脅(政治利益在民進黨的強勢執政下被剝奪)的感受,到後期共同利益(執政權)的追求,總算組成了選戰聯盟。而這一種選戰聯盟並不必然會走上執政聯盟,一旦二○○四年選戰勝利,主觀上雙方對共同威脅的認知立即消除,馬上要面對的卻是利益的分配(或曰分贓更為實際一點):不僅僅是國民黨與親民黨之間如何分配執政權的問題而已,還要為兩黨各自內部派系的利益分配傷腦筋,甚至還有個別的強勢分贓者。這樣一來,共同利益的意識一夜之間將轉變成「分食意識」。此時,人民的期盼和人民的感受在這種「分食意識」下可能根本找不到立足之處了。本來共同利益的內涵應該也包括了精神層面的意義,也就是透過執政權的共同運作,來達成共同的理念和政治理想: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如此一來,人民因「窮」而變,因變而通的期盼,才能如願。否則,二○○八年人民還是會在「窮則變」(窮與富乃相對的概念;長期維持某種財富水準,也會形成窮的感覺,所以社會的生存常常立基於發展,也就是說沒有發展就沒有生存)的效應下讓政黨再輪替,給政治人物足夠的教訓和反省,此乃民主政治之真諦也。只不過,這種真諦卻必須以人民反覆的「窮」作代價,真是「政治人物不仁,以生民為芻狗」,聖君或許不再,總可以來位賢士吧!阿彌陀佛!◆
社論
國際政治與外交
兩岸關係與大選
公投議題
台獨批判
歷史與學術
海峽短評
通訊
編 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