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意「反分裂國家法」的虛與實

李征


☆作者為研究日本問題的自由撰稿者,李征為筆名。

中國大陸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3月14日幾近全票通過,並立即實施《反分裂國家法》,這原本是海峽兩岸之間的事,卻備受國際矚目,而最關注的莫過於美國和日本了。

美國關注,是因為她長年以台灣的保護者自居,同時也是台灣的武器供應者,要是海峽兩岸開啟戰端,美國很可能會被拖下水,以目前美國在伊拉克陷入泥沼、北韓問題膠著的情況,美國實在無餘力處理新添的麻煩;日本關注──亞洲最在意,實質上恐怕比美國更在意,因為她距離近又是美國在亞洲日益倚仗的「代理」,況且此一發展牽動著東亞國際政治,近年日本自己和中國的摩擦也越來越多,該扮演什麼腳色,日本鐵定會仔細盤算。

日本報紙在3月8日《反分裂國家法》提案正式亮相之後,特別是右傾的《產經新聞》、《讀賣新聞》即開始大幅報導,雖然強調了「採取非和平方式」這幾個字,但還是把第八條:「台獨」分裂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造成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事實,或者發生將會導致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重大事變,或者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國家得採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依照前款規定採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這段前提條件如實地交代清楚,不像台灣政府和此地的獨派媒體只會緊緊抓著「採取非和平方式」大作文章、大搞活動,刻意忽視前七條積極、平等、善意的部分。

在分析時,日本媒體也提到大陸這回將名稱由「統一法」改成「反分裂國家法」,敏感用辭「武力」改成「非和平方式」,所以尚屬理性地判斷中國是意在「威嚇」,日本專家也認為該法「當前的目標是維持現狀」,綁住陳水扁政府莫續搞台獨。日本媒體也指出,04年台灣對大陸出口超過638億美元(是對美國出口的兩倍多),經貿出超高達450億美元。在大陸的台灣企業有十萬家以上,有超過一百萬台灣人經常住在大陸。04年台灣前往大陸的人次比03年增加了35%,達到368萬6000人,今年春節有48班直航包機〔註1〕。言外之意,日方非常明瞭,中台之間經貿和人員交流其實是很密切的。

當然,日本媒體亦點出,中國大陸堅持要制定《反分裂國家法》,戰略意義很大。他們很注意3月8日中國全國人大小組的討論中,大陸軍方的意見「失去台灣的話,對海洋戰略上的傷害將無法估計」。換言之,反過來如果是(中台)統一,那對美日東亞戰略就會有深遠的影響了。──這應該才是日本最擔心的。

認清日本的「真正意圖」

這次在日本的整個反應中,最特別的小泉純一郎首相針對大陸通過「反分裂國家法」,14日立即就此事發表談話,謂該法會對中台關係帶來負面影響,希望兩岸都能努力以和平方式解決台灣問題,日本「願意協助推動台海兩岸的和解」。在探討小泉的這個發言之前,請容許先介紹一下日本人乃至日本這個國家的一項性格特質。

日文中有兩個意義相對又很有意思的漢字辭彙,一是「建前(たてまえ,tatemae)」,中文之意為「表面的方針、原則,表面的意思」;一是「本音(ほんね,honne)」,中文之意為「實話,真心話,真正的意圖」。這在日本的人際關係裡是個很微妙狀況,日本人皆可運用自如,泰然處之,但外國人卻常常會被弄得摸不著頭腦。而日本在外交策略上,即經常玩這一手而發揮類似「聲東擊西」的效果,最近的典型例子可從一位美國的中國專家──現在為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研究員、到去年底還是美國布希政府國防部裡中國部門負責人的Dan Blumenthal,2月25日在華盛頓發表的一篇題目為《美日同盟復活》(The Revival of the U.S.-Japanese Alliance)的論文,其中「利用歷史:建立公眾支持與對中國的反彈少辯解」的一段,他論說日本小泉首相持續參拜靖國神社,中國方面就此集中抗議,於是沒注意到日本的安保政策基本上已改變,這是小泉對中國外交戰略的奏功。

DanBlumenthal該篇論文的概要是:日本要強化與美國的同盟關係,發動「有事立法」,深入參與美國的飛彈防禦系統,對中國的向台灣做武力威嚇表示擔憂等改變過去基本的安保政策,這種變化是美國會歡迎,中國會反對的。小泉就利用「參拜靖國」問題來當誘餌。

「對小泉首相來說,安保政策要因應中國的反應,必須先建構日本國內政治的支援,並克服中國的壓力。這兩個目標,日本便巧妙地利用中方所打的『歷史牌』──原本是日本的弱點,而使之轉變成政治的利點。小泉首相照公開的承諾持續參拜靖國神社,也知道參拜靖國神社有損日中關係,但此一象徵性的歷史事件岔開了中國的注意力,日本則趁機展開更重要的課題──建構新的對中戰略」。

「中國方面的媒體和官方聲明都對小泉參拜靖國投入過多的注意,國家主席胡錦濤甚至公開表示,不解決靖國問題,中日關係會繼續停滯。但這個狀態帶來了滿足小泉首相真實目的的效果。由於中國領導人持續一味地強調靖國這個象徵性的問題,便大大減少注意日本改變防衛態勢的實質問題」。

「中國當局過於抓住靖國問題來教訓日本,一般中國人之間的反日情緒也昂揚起來,甚至在去年的亞洲杯足球賽掀起反日暴動。結果,日本這邊也一下子增強了對中國的不信任和批判。這樣的政治環境對小泉首相在安保上採取強硬路線更容易被接受」。〔註2〕

照這樣來看,小泉的接二連三不顧中國的抗議,偏要去參拜靖國神社是「故意的」了,其實,除了轉移注意力之外,也有讓大陸媒體批判,再倒回來刺激日本媒體報導、反批判的作用,也難怪近年中日之間發生釣魚台、東海油氣田、潛艇進入領海等事件時,日本官員發言的頻率均比以前高、用詞重,媒體也大幅炒作,目的就是要製造輿論、鋪建便於右傾的政治氣氛。最後順理成章達到加強美日軍事同盟、挾美國對付中國的目的。

日本人一向「陰柔」,得了真正的便宜也裝作若無其事,美國人率直,一語道破日本外交策略的真正意圖。以DanBlumenthal過去的身份,他應該就是美日新安保政策的主要設計者之一,有長期和日本合作的實務經驗,自然瞭解日本在搞什麼把戲。因此,看日本的外交運作,要看得通「本音」才行哩!尤甚者,連媒體報導的一些細膩的「小動作」也饒富特殊的意涵。譬如:關於這次的《反分裂國家法》,美、日、歐盟皆有微詞,可是有兩個國家調子有點不同──俄羅斯表示寬容和理解,日本報紙不顯眼的登了幾行字;北韓官方發表「全面支持」聲明,由於北韓因核武飛彈、綁架問題與日本關係緊張,《產經新聞》就用大字標題來凸顯,給日本民眾中國、北韓是一夥的印象。

日本在意《反分裂國家法》是為台灣?

眾所周知,台灣前途有三個選項:與中國統一、維持現狀、宣佈獨立。而三種情況都會影響到日本。

長久以來,日本官方都說台海問題由兩岸自行解決。但今年2月19日美日在華府「二加二」安保協議後發表12項亞太戰略目標,有一項「鼓勵和平解決有關台灣海峽的問題」,即標誌者日本政策大轉換,要與美國攜手介入台海問題。《反分裂國家法》出爐,小泉又馬上說「願意協助推動台海兩岸的和解」,只是他都漂漂亮亮反覆冠上「和平、和解」之類的辭彙,可是另一方面又準備在極靠近台灣的下地島等西南諸島駐紮自衛隊和美軍。

上述Dan Blumenthal的論文也透露,台灣在某些領域已成功地跟日本建立了政治及軍事上的關係。日本小泉首相和負責執行的新生代政治人物自民黨代理幹事長安倍晉三都在拉近和台灣的關係,日本已認可和台灣的國安官員有某種的協調。小泉外交的特色確實是「實行而少說」〔註3〕,葫蘆裡賣什麼藥,還是要看其做什麼的表面和內面。

3月15日《每日新聞》的社論看得最深遠。《反分裂國家法》對日本原本是別人家的事。但原因出在,就中國的立場,尖閣諸島(中文名釣魚台列嶼)是中國不可分割的台灣的一部分。中國輿論民族主義高揚。就算有萬一,也不希望《反分裂國家法》的矛頭指向尖閣諸島問題!〔註4〕

原來日本真正在意的是釣魚台等本身的利益!事實上,《每日新聞》也是點到為止。由於日本不承認台灣是一個國家,台灣當局又不敢就釣魚台問題向日本表達立場,則中日在爭釣魚台列嶼時,中國不太好施展。又,日本在爭奪大陸架資源(台灣不是聯合國會員,不能申請大陸架資源範圍,自己主張日本也不會承認)、近海捕魚權時也可以完全無視台灣的存在,而偏偏台灣為了對抗中國,需要拉攏日本,對日本的予取予求毫無還價的餘地。一旦台灣與中國大陸結合,那麼釣魚台、大陸架資源,日本就得要面對與中國的「短兵相接」了,儘管日本知道,台灣總統即使宣佈獨立,大概也不會獲得其他國家的承認〔註5〕,可是台灣與中國處在分開的狀態,對日本著實是最有利的。

再就近期的國際政治來說,日本與ASEAN談判FTA(自由貿易協定)的進程落後給中國大陸,跟俄羅斯因「北方四島」鬧得有點僵,和北韓對立,與南韓因獨島(日本稱竹島)問題迅速惡化,日本在東亞只能抓住美國和台灣──乖順的台灣是牽制大陸最廉價、好用的一張牌,可是現在被大陸的《反分裂國家法》套上個緊箍咒,日本當然心裡毛毛的,不是嗎?

〔註1〕《台灣威嚇效果狙う》,《讀賣新聞》,2005年3月9日。《當面の目的は現狀維持》,《產經新聞》,2005年3月10日。
〔註2〕http://www.aei.org/publications/pubID.22027,filter.all/pub_detail.asp
〔註3〕早稻田大學教授,天兒慧,《中台關係の變化を見逃がすな》,《朝日新聞》,2005年3月16日。
〔註4〕《反國家分裂法 台灣への北風は日中も冷やす》,《每日新聞》社說,2005年3月15日。
〔註5〕同〔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