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扁宋會、胡四點和《反分裂國家法》

蠡測今後兩岸關係發展

花俊雄
(旅美政論家)


一、台獨是兩岸最大公敵

2月24日扁宋會簽署的「十點共識」和2004年12月17日啟動,2005年3月14日最後通過的《反分裂國家法》粗看之下似乎互不相干,但細究起來卻有一定關聯。促成扁宋會與促成《反分裂國家法》的制定與通過的民意和國際背景竟然如此若合符節;扁宋會聯合發表的「十點共識」和兩大所通過的《反分裂國家法》的十條案文,儘管仍有一些分歧,但是它們所要對付的竟然是同一個對象,那就是海峽兩岸最大的公敵:台獨!所關注的竟然是同一個目標,那就是攸關兩岸人民福祉的兩岸關係!

對於醞釀已久的2月24日會面,儘管陳水扁和宋楚瑜各有各的盤算,對於會面的結果也必然各取所需,但促成會面的最大動力,無疑是台灣人民歷經近年來歷次選舉的政黨惡鬥以及因泛綠陣營為了撈取選票,肆意挑釁,製造兩岸矛盾,引起兩岸緊張,已經疲累不堪,厭倦已極,亟需政黨和解,兩岸和解,休養生息。2004年12月11日「立委」選舉的結果清楚地表達了這項政治信息,為扁宋會奠定了基礎,也為2004年12月17日大陸宣佈啟動《反分裂國家法》的立法程序,提供了較佳的時機。

對於扁宋會聯合發表的「十點共識」藍綠陣營各有解讀,也各有雜音,但顯得最痛心疾首,氣急敗壞的卻是泛綠陣營中的台獨基本教義派。因為「十點共識」以及陳水扁隨後為回應台獨基本教義派對他的抨擊所發表的講話明確無誤地傳遞了一個信息即台獨無望!

二、陳水扁戳破台獨夢幻

在「十點共識」中,嚴格來講除了第9和第10兩點涉及島內族群和諧純屬台灣內部事務以外,其餘8點都涉及兩岸關係。其核心內容就是扁宋雙方達成國家定位為「中華民國」的共識,提出現階段兩岸關係的最高原則應為「遵守憲法」、「維持現狀」、「共創和平」;陳水扁重申在任期內,不會宣佈獨立、不會更改國號、不會推動兩國論入憲、不會推動改變現狀的統獨公投,也沒有廢除國統綱領與國統會等「四不一沒有」承諾。扁宋共同承諾憲政改革的推動不涉及國家主權、領土及台海現狀的改變,並依憲法規定的程序修改,憲改的目的在於提升國家整體競爭力與政府管理效能。任何台海現狀改變必須獲得台灣2300萬人民的同意,並在兩岸善意的基礎上,不排除兩岸之間未來發展任何關係模式的可能。在接受傳媒提問時,宋楚瑜強調,台獨只會帶來災難,台獨絕非可行的政策選擇。他還補充說明,美國政府已清楚表明,「拜託台灣不要搞了,不要再增添困擾」。陳水扁也明白指出,他講的「正名」和「制憲」和一些人主張的「改國號」有些出入。3月1日陳水扁藉與歐洲議會議員進行視訊會議,反駁扁宋會後,台獨基本教義派對他的抨擊時,措辭強烈地表示:「要把台灣國名改為『台灣共和國』,他任期內做不到就是做不到,前總統李登輝過去12年沒有做到,即使現在總統讓李登輝做,也一樣做不到」,徹底戳破了台獨的夢幻。

三、一中保護台灣

李登輝抨擊陳水扁「抓鬼反被鬼抓去!」台聯及基督教長老教會反應激烈,認為陳水扁「向統派投降,向一中屈服」。衡諸情勢,陳水扁向統派投降則未必,向一中屈服則勢非得已。宋楚瑜強調,在他與布什政府官員會談的過程中,他所獲得的明確信息是:兩岸關係嚴峻,但美國不會為台灣和中國打一仗。宋楚瑜說,台灣不要自己騙自己,片面認為沒有美國幫忙,台灣可以自己和大陸打一仗。前美國總統克林頓於2月27日訪問台灣時,針對兩岸問題指出,如果台灣選擇獨立,中國即使與美國翻臉也不惜對台動武,所以,「一個中國」是保護台灣。從現階段國際和台灣局勢來看,兩岸關係穩定是美國和中國利益的最大公約數,扁宋兩人都清楚地瞭解這個政治信息。陳水扁曾是美國頭痛的對象,因此亟予修補與美國的關係;而宋楚瑜在「立委」選舉新敗後,也亟予尋找重歸政壇的途徑,因此,兩岸關係的突破遂成為扁宋兩人利益的最大公約數。宋楚瑜在扁宋會後接受《中國時報》專訪時明確指出,「如果沒有美國,你認為陳水扁會與我會談嗎?」反過來,陳水扁應該也可以明確指出,「如果沒有美國,你認為宋楚瑜會與我談嗎?」因此,可以說當前美中兩國的共同利益,決定了扁宋會的劇本和戲碼,台灣島內的局勢決定了它的票房,而幕後的主要導演則是美國,而中國則是間接的副導演。就某種程度而言,扁宋會不過是美國導演,讓扁宋兩個政治演員,互相背書,演出在非統、非獨的情境中,保持現狀的一齣戲!陳水扁在扁宋會後的記者會中,首度提出「中華民國」國家定位「三段論」即「『中華民國』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中華民國』的主權屬於2300萬台灣人民;台灣前途任何的改變,只有2300萬台灣人民才有權利做最後的改變」。相對於民進黨《台灣前途決議文》,「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主權領域僅及於台澎金馬與其附屬島嶼。台灣依目前憲法,國號為中華民國,但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任何有關獨立現狀的更動,都必須經由台灣全體住民以公民投票的方式決定」,實質上等於從台獨退卻到獨台。

四、胡四點與扁宋十點共識

大陸涉台官員表示,陳水扁的「中華民國三段論」顯然是回應北京提出的「一中新三段論」,即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儘管兩岸迄今尚未統一,但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從未改變。3月4日胡錦濤提出新形勢下發展兩岸關係的四點意見對此作出回應。他首先重申「一中新三段論」,並且特別指出,這不僅是北京當局的立場,同時也見之於台灣現有的規定和文件。既然台灣和大陸同屬一個中國,就不存在所謂大陸和台灣誰併吞誰的問題。胡錦濤特別闡明,中國是包括2300萬台灣同胞在內的13億中國人民的中國,大陸是包括2300萬台灣同胞在內的13億中國人民的大陸,台灣也是包括2300萬台灣同胞在內的13億中國人民的台灣。任何涉及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問題,必須由全中國13億人民共同決定。從而雄辯、有力地駁斥了陳水扁的「中華民國三段論」。胡錦濤對台灣當局仍然抱有期望,他在講話中首先指出,當前兩岸關係中出現了一些有利於遏制台獨分裂活動的新的積極因素,台海緊張局勢出現了某些緩和跡象。胡錦濤希望,台灣當局領導人切實履行2月24日重申的「四不一沒有」承諾,和不通過憲改進行台灣法理獨立的承諾,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向世人表明,這不是一句可以隨意背棄的空話。

扁宋會的「十點共識」中對發展兩岸關係著墨頗多。其中如第四點指出,為促成兩岸關係正常化,並建立和平穩定架構,雙方將凝聚朝野共識,共同推動兩岸和平機制與法制化。第五點強調將加強推動兩岸經貿文化學術等交流,並以春節包機成功模式,透過與對岸協商談判,逐步推動貨運便捷化,乃至全面三通。第八點表明,將積極推動建立「兩岸軍事緩衝區」及建構台灣軍事安全互信咨詢機制。對於以上幾點,胡錦濤也給予了積極的回應,前提是承認「一中原則」,回到「九二共識」,既往不咎而且什麼問題都可以談,包括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和建立軍事互信、台灣地區在國際上與其身份相適應的活動空間、台灣當局的政治地位、兩岸關係和平穩定框架以及在實現和平統一過程中需要解決的所有問題。胡錦濤指出,對於維護「一中原則」和遏制台獨,必須堅決鬥爭;在貫徹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爭取台灣民心方面則必須積極工作。胡錦濤對廣大台灣同胞作出莊嚴承諾,只要是對台灣同胞有利的事情,只要是對促進兩岸交流有利的事情,只要是對維護台海地區和平有利的事情,只要是對祖國和平統一有利的事情,北京當局都會盡最大的努力去做,並且一定努力做好。其中包括切實解決台灣農產品在大陸銷售的問題,兩岸客運包機實現節日化並向常態化發展以及兩岸貨運包機的問題。

五、中國版的《與台灣關係法》

胡錦濤的四點意見涵蓋並進一步闡明了全國人大會議審議的《反分裂國家法》,對此,扁宋的回應並不同調。宋楚瑜強調,如果政治人物自己騙自己,申言台灣從來不是中國的一部分,歷史上馬關條約的簽訂,和日本打敗中國拿到台灣的歷史事實,要如何面對?宋楚瑜表示,全世界任何國家都不能容許分裂,美國也曾為避免分裂而發生南北戰爭,而北京《反分裂國家法》的英文用字(Anti-secessionLaw)就是援用南北戰爭。「中華民國」也有《反分裂國家法》,就是《國家安全法》,其中第二條明確規定,人民集會結社,不得主張共產主義及分裂國土。宋楚瑜指出,北京推動《反分裂國家法》,把過去所謂的「紅色底線」以法制化方式,形成集體決策,這不是激進派的作為而已。他說,會有這種結果,多少是過去台灣某些行動撞擊出來的,「是我們逼別人弄出來的」。陳水扁則表示,他擔心,這是北京為武力犯台尋找的法源依據,是對台法律、心理、武力等三戰之一,嚴重傷害台灣人民感情,讓兩岸漸行漸遠。事實的發展將證明兩岸關係的發展並不以陳水扁個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反分裂國家法》遏制台獨,為兩岸的和平、穩定與發展爭取到有利的時間與空間,中國的崛起將更進一步落實,台灣與大陸的關係將更為緊密,歷史將證明這部法律可能是兩岸關係發展的分水嶺。

《反分裂國家法》於3月14日以2896票獲得通過,經最後訂正的這部法律從十一條變成十條。從最後版本看來,這部法律可以稱是中國版的《與台灣關係法》,它開宗明義指出,根據憲法制定本法,是為了反對和遏制台獨,表明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絕不允許台獨分裂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把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統一,是中國的內部事務,不受外國干涉。同時楬櫫堅持一個中國原則,通過5項措施,主要包括推動兩岸人員,增進瞭解,加強互信;鼓勵三通,密切兩岸經貿關係;促進兩岸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及其他方面的交流,加強兩岸紐帶關係,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發展兩岸關係。主張兩岸通過有步驟、分階段、靈活多樣的方式,就6項議題,主要包括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發展兩岸關係的規劃;和平統一的步驟和安排;台灣當局的政治地位;台灣地區在國際上與其地位相適應的活動空間等,進行平等協商和談判。從這個角度來看,這部法律也可以說是通過逐步的融合,促進「和平統一」的《國內法》。它既不是《戰爭動員法》,更不是《對台動武法》。

六、連宋郝對《反分裂國家法》的反應

宋楚瑜在扁宋會後警告說,不要因為美日安保條約納入台海和平而沾沾自喜,台灣不需要作為強權的棋子,不需要作戰場,而是要成為市場,要成為樂園,不要做墓園。《反分裂國家法》通過之後,宋楚瑜於3月14日表示,目前正是化解兩岸問題的關鍵時刻,兩岸情勢未必不利;如能把握對岸欲降低衝突,對《反分裂國家法》進行調整的善意,同時落實扁宋會的十點共識,或許「現在就是去談的最好時機」。宋楚瑜認為,扁宋會後,兩岸已回歸基本面,並獲國際、兩岸高度肯定;政府不該錯失機會,回歸激情。扁宋會後,兩岸已往和解、和平方向邁出第一步,須持續下去,要有「抗壓的勇氣與道德堅持」,因此,他無意加入任何激情、情緒反應。

3月15日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就大陸通過《反分裂國家法》發表談話。連戰認為,台灣意識不等同於「台獨」意識;「台獨」份子不等同於台灣人民;本土意識不等同於分裂意識。他指出,民進黨政府推動「制憲」、「正名」運動,其目的就是要尋求台灣獨立,這根本是一場自欺欺人的騙局。在目前國際局勢之下,台灣絕對沒有獨立的可能性,台灣宣佈獨立不會獲得任何一個重要國際社會成員的承認,這一點當今的掌權人是非常清楚的,但是為了競選,創造危險的遊戲,提出「台獨」的主張,把全民帶到戰爭的邊緣。等到當選後,自知其主張完全不可行,再找一個下台階宣佈「四不一沒有」,如此再三反覆,使北京對台灣的未來走向,充滿高度不確定感。台灣目前主政者與部分具「台獨建國」意識的政治人物提出2006年「公投制憲」,2008年趁北京舉辦奧運無暇他顧,完成「建國」的「台獨」時間表,迫使北京為了警告台灣不可以尋求獨立,通過《反分裂國家法》。連戰回顧1992年的「九二共識」,1993年的汪辜新加坡會談,1998年汪辜上海會晤,曾開創新局,如今兩岸不但沒有導致和解,甚至有引起軍事衝突的可能。連戰認為,讓兩岸重回九十年代的交流協商,和解一點都不難。他主張兩岸應立即進行對話協議談判磋商,簽訂和平協議。

台灣前「行政院」院長郝柏村認為,北京會制定《反分裂國家法》,是因為台灣搞制憲,對台灣而言,「我不分裂,《反分裂國家法》又與我何干?」《反分裂國家法》其實表達了善意,將台獨、台獨領導人和台灣分開,「縮小打擊面」。他直言,台灣的諸多反彈,根本是「庸人自擾」。他提醒說,看《反分裂國家法》不要忽略「和平解決」,和平解決對台灣是好的,兩岸維持現狀,「中華民國」的法統才得以延續50年。

七、優惠政策、方便措施陸續出台

儘管陳水扁號召百萬人上街抗議,民進黨和台聯黨到處煽風點火,但是一般民眾相當冷淡、冷靜。根據《中時電子報》的調查顯示,在表達意見的受訪者中,與政府立場相反的民眾約兩到三倍,顯示民眾對於扁政府的訴求相當保留,既不同意兩岸處於戰爭之虞的狀態,也不贊成兩岸暫停交流。認同「行政院」院長謝長廷所說的「兩岸處於有戰爭之虞的狀態」觀點的民眾只有一成四;反對的有四成二;沒意見的有四成一。對於「行政院」宣稱「政府將暫停兩岸交流」的說法,贊成的只有一成八,反對的達四成,沒意見的有四成三。

胡錦濤的四點意見中特別提到,堅決鬥爭、積極工作。堅持一中、遏制台獨方面,必須堅決鬥爭;寄希望於台灣人民和爭取民心方面,必須積極工作。兩者相輔相成,只有堅決鬥爭才能為積極工作創造條件,爭取空間和時間;而只有積極工作才能為堅決鬥爭奠定更堅實、更廣闊的基礎。《反分裂國家法》在寄希望於台灣人民和爭取民心方面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確規定大陸推動兩岸關係的五大方面,以及兩岸可以協商的六大議題。3月14日溫家寶總理在記者招待會上就進一步促進兩岸持續交流,提出了一些具體措施:第一,要盡快將海峽兩岸的客運包機由「節日化」轉成常態化。第二,要採取措施,解決台灣特別是台灣中南部地區農產品到大陸的銷售問題。第三,要盡快恢復和解決大陸漁工到台灣勞務合作的問題。他還提到,北京還準備出台一系列有利於台灣同胞的優惠政策和方便措施。

國台辦陳雲林最近親自電邀台灣省農會理事長古源俊及有關縣市農會負責人在3月底、4月初組團到大陸訪問,並商討台灣水果銷往大陸的日期、數量及通關方式。古源俊指出,大陸已同意台灣12項水果,4月間可以免關稅,采專案綠色通關方式進入北京、上海市場銷售。首批銷往大陸的台灣水果,將裝成8個以上貨櫃。此外,上海市政府決定,定期內設置一處集散市場,專賣台灣農特產品。如果以此為契機,擴展和加強兩岸農業的交流與合作,不僅能夠緩解台灣加入世貿組織以後,農業面臨的極大壓力,還可以消除台灣農民對大陸的誤解,創造雙贏的局面。在胡錦濤主席和溫家寶總理為解決台灣農產品在大陸銷售的無意和加大兩岸農業交流定調之後,福建省農業廳宣佈將籌設「台灣農民創業園」,計劃用三年的時間,將該園建成福建省現代高科技農業的示範點。

八、兩岸和解大勢所趨

儘管《反分裂國家法》通過之後,民進黨在台聯黨的裹脅下又再次撥弄台灣民意,但是即使326的行動如預期那樣成功舉辦,其影響也是短暫、有限的。畢竟塵埃落定,激情過後,人們不難發覺,除了吃「台獨」飯的那些人以外,《反分裂國家法》與他們何干?如果靜下心來看看其中提出的交流五方面,協商六議題,與扁宋會達成的「十點共識」,就能夠理解兩者之間雖存在一些歧異,但也有不少大同,兩岸和解存在很大的空間,正如連戰所說的,為了台灣的生存與發展,兩岸和解遠比政黨和解格局更大、更有意義。連戰在泛藍319遊行集會上宣佈,他正在規劃以國民黨主席的身份前往大陸訪問,期能促成兩岸和平協議。宋楚瑜在扁宋會後指出,兩岸事務最重要的是要互相摸清彼此底線和建立互信,展開雙方間的穿梭互動。他表示,如有必要,他願意以親民黨主席的身份登陸溝通兩岸問題。已故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的侄兒辜濂松也很樂意繼承他叔叔,充當兩岸調人的角色。陳水扁對今後兩岸關係所持的態度以及兩岸關係的發展,是提供方便加以促進,還是千方百計設置種種障礙,將是檢驗他對扁宋會所達成的「十點共識」是否真誠的最佳試金石。

3月20日(星期日)晚上9時15分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