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統一從幫助台灣社會重建統一動力開始

楊劍
(上海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中心教授)


本文原刊香港《中國評論》二○○六年六月號,楊劍教授交本刊時另有增補。編者

令中國崛起的主張者最為不安的是,中國的和平崛起進程有可能與台灣獨立趨勢在21世紀的碰撞。如果台灣加入到中國整個崛起過程之中,在共同發展的過程中實現統一,在逐步統一的過程中獲得雙贏,那將是最好的情況;如果最高目標無法實現,那麼台灣應安於現狀不至於妨礙中國的和平崛起,統一問題讓時間和形勢決定。而台灣分離主義勢力將大陸領導層確定的和平發展戰略機遇期視為台灣和平獨立的機遇期,並使二者之間的衝突尖銳起來。這種狀況的持續,不僅各自的目標雙雙落空,和平都將成為犧牲品。

和平統一仍然是新時期中國戰略任務之一。從目前兩岸複雜的情況看,依照難易程度排列:最不難實現的是沒有統一的和平,較難實現的是沒有和平的統一,最難實現的是和平統一。

若平心並仔細考慮一下兩岸的關係,就會發現:儘管有一些外國的影響,但歸根結底還是兩岸中國人內部關係出現了問題。兩岸的中國人已經摒棄了外族的干涉,都積累了足夠的財富,都具備了自己作出決定的能力。因此說,是否統一實際上還是一個民族內部成員的責任與意願的問題。

一、幫助台灣社會重建統一動力的必要性

1、台灣一方統一的動力出現不足

自1979年以來,大陸方面積極推進兩岸和平交流,以期實現中國最終的統一。目前兩岸人員大規模往來,經貿交流已密不可分,台灣對大陸的經濟依賴程度日益提升。但另一方面,我方提出的以「一國兩制」實現兩岸統一的方案一直沒有得到台灣方面的接受。台灣島內的一些政治勢力借助族群情緒的反彈正試圖實現法理上的台獨。民進黨人在選舉過程中,推出了修訂憲法、建構「台灣民族」的時間表。

今天在台灣社會內部,出現了尋求兩岸統一的動力不足的情況。原先因內戰中止、親人團聚、兩岸和解而產生的趨合的熱情已經冷卻。隨著台灣的政治制度和選舉制度的變遷,台灣民眾的中國認同有下降趨勢,台灣意識有凌駕於中華意識之勢。再加上具有中華意識的老一代人的自然退出,台灣青年又是在去中國化的教育中成長,尋求中國完全統一的動力在台灣社會已經相當缺乏。在90年代國民黨當局提出的《國家統一綱領》也因為政權的更迭和社會中統一動力不足,被束之高閣,在2006年初被政治人物惡意終止。

反對分裂可以是壓迫性的,但和平統一決不是強迫的。除了歷史責任外,和平統一靠的是來自雙方社會內部追求統一的動力。因此,對於那些有志於致力和平統一大業者,一個艱巨的任務就是如何幫助台灣社會重建統一的動力。

2、和平統一的新任務——動力重建

回顧大陸實踐「一國兩制、和平統一」的過程,可以發現,當以制定好的政策和措施作用於台灣社會時,不時會出現作用力方向上的錯亂,以及阻礙力與驅動力相互抵消的情況。主要原因有兩方面。其一,反獨和促統兩種力量在親和力衡量尺度上的表現是不同的。在最近十幾年的台灣社會,往往「獨」的力量集中在權力的中心。對這種處在權力中心的獨派勢力的打擊,很容易被掌握權力的人將之轉化為台灣社會對大陸的敵對;其二,大陸方面對變化中的台灣社會需求和動力的確缺乏精準的分析。

如果還要繼續走和平統一之路,那麼我們就有必要對兩岸之間實現統一的新動力進行分析和整理。而且這些新的動力必須在巨大的阻礙力存在的環境下重建,所以我們必須有足夠的耐心。因為先有共同的價值觀念,先有共同的利益,才會有共同的認同和機構。

二、重建統一動力的可能性分析

1、兩岸和平統一是否具有基礎?

和平統一不同於武力統一,其信心不是來自統一的一方對自己實力的估計,而是來自對雙方是否都存有統一的動力的評估。如果一方的統一的動力出現空洞,那麼另一方和平統一的信心則來自對統一的動力能否重建的評估。

根據一體化理論,文化的同源、地域的貼近以及利益的共同性是兩個社會實現統一最良好的條件。兩岸文化同源,其文化的相近性是世界上任何一個走向統一或一體化的成員難以比擬的。地域貼近也是事實。台灣的地理處境,使它的經濟、安全以至人民生活都無法長久脫離與大陸的聯繫,無法超脫東亞地區。在中國大陸經濟迅速發展,東亞一體化進程開始啟動後,台灣當局的政治上分離政策,使之不能很好地利用中國大陸經濟發展的助力,在東亞整合過程中被邊緣化。台灣當局的這種脫離基本地緣要素的政治訴求已經給台灣經濟造成巨大損失,引起台灣各階層的抗議。大陸制定的和平交流政策已經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經濟和人員的廣泛交往創建了一個兩岸民間交流的平台。雖然這種平台還不至於立刻建立新的統一認同,但它的確促進了兩岸之間新的共同利益的成長。

從以上三個方面評估,兩岸之間經過一個過程最終走向統一是完全可能的。那麼如何提供某種環境讓台灣社會開始重建與大陸統一的內部動力是我們思考實現和平統一道路的重點。

2、台灣社會和平統一動力的起點在哪裡?

和平統一的起點應當建立在對台灣社會現存統一動力的評估基礎上。應當認真評估一下,今日台灣,在傾向統一的台灣團體和民眾中,真正以中華民族大義為價值標準來主張兩岸統一的有多少?以兩岸一體化等功能性議題為價值標準而主張統一或傾向統一的有多少?沒有現成的民意調查能說明這一點。目前我們只能對現有的一些民意調查加以修正來說明。根據現有民意調查,台灣社會有15%左右的人支持統一,其中以中華民族大義者只能小於15%。另外的,相信在15%以外還會有一些願意從功能性議題走向一體化,如果共同利益將最終導致統一,他們將願意接受過程帶來的統一。但這個數字似乎也沒有超過50%。

因此可以說:在台灣社會中以功能性議題傾向統一的人多於以中華民族大義為價值標準主張統一的人。而且國民黨現階段關於兩岸關係的基本主張就說明了這一點。隨著從大陸退台人員的自然消亡,這種情況可能更加明顯。

這樣一種狀況也就是我們幫助台灣社會重建統一動力的起點。起點不高,而且困難很多。民族大義的旗幟永遠是我們的核心,但不是起點。起點的意義還在於,它的定位有利於要讓更多的人願意開始統一的進程,而不論他傾向統一是出於何種目的。要讓台灣民眾和團體能從統一的過程獲得利益,在獲得利益的同時增強對統一的信心,在過程中,能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和團體加入進來。

三、幫助台灣社會重建統一動力的思路與方法

1、從「需要」出發重建台灣社會的統一動力

「需要」是個人和社會行動的原動力。如果我們要牽引台灣民眾走向統一,首先要瞭解台灣人民和台灣社會的需要。第二步應分清其中的長遠需要和近期需要。逐步擴大他們對走向統一的需要,減少他們對獨立的需要,實現矛盾性質的轉化。

台灣社會對走向統一的需要可以分成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台灣社會中的個體需要,如農民、學生、知識分子等個人的需要;第二層次是團體需要。團體不僅僅指政治和文化團體,應當包括經濟、宗教、行業等;第三層次就是台灣整個社會的需要,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當局對統一過程的需要。

近兩年,我們看到台灣企業界人士表現出來的支持統一、支持共同市場的願望,也看到原來的「挺獨」人物變成「反獨」人士。台灣農會和旅遊協會在往大陸銷售農產品問題或開放大陸居民去台旅遊問題上與當局的政治利益衝突。這些都是在不同層次上表現出來的某種「需要」。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如果沒有一個兩岸趨合的經濟基礎,很難建立一個與統一相適應的上層建築。在三個層次中,團體的作用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從層次上講,它具有聯繫民眾,上達當局的能力。團體需要的發展既代表了相當一部分民眾和階層的需要,也能通過台灣的政治結構表現出一種政治力量。

2、引起趨向統一願望的條件分析

如果我們明確知道能夠使台灣產生趨向統一願望的條件,我們就比較清楚,如何為這樣一個狀況的出現去創造條件。一般而言,以下條件的變化,會使整個社會產生趨向統一的願望:

(1)關於「統一」與「獨立」的選擇會使社會經濟和生活的狀況優劣差距十分明顯。在這種情況下,當局者很難做出差的選擇。兩岸統一的一個難點在於台灣執政者認為,大陸提出統一方案中能給予台灣的,台灣大多已經具備,或者說並不缺少。保持與大陸之間的獨立或獨立性,也不會使台灣有所損失。這說明在先前或目前的發展條件下,這種優劣差距還沒有顯示出來。這正是我們為什麼要發展經濟、振興中華的目的。

(2)社會民眾與團體對趨合的需要已經開始對執政者構成壓力。社會中多數民眾和團體已經因為利益和情感產生了趨合的需要,這時民選政府難以違背多數民意。

(3)雙方的力量對比以及雙方的經濟上的平等與差異出現有利於統一的局面。在世界歷史上的許多情況下,如果力量比較十分懸殊,另外一方只好選擇依附性的統一關係;另一種情況是,力量均衡平等的雙方在面對較強外敵的時候比較容易協商達成統一的決定。經濟的差異性與力量對比也不完全一樣。從力量看,大陸一直強於台灣,但在過去的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台灣的經濟特別是民眾的富有程度高於大陸,而在統一問題上也不是處於主動的一方,這時統一的願望會因為統一後可能帶來的經濟負擔而大打折扣。

(4)雙方權勢集團價值觀念開始趨同。和平統一最終是要靠兩岸的當局從政治上從法律上加以確定。因此,雙方權勢集團在價值觀念上是否具有較高的一致性對和平統一至關重要。意識形態的共通性有助於建立一種共同感,從而成為推動一體化的巨大力量。誠然,兩岸民間文化是同源同根,但政治文化差異很大。意識形態方面的巨大差異會使得統一的最終安排難以讓雙方社會內部各階層成員滿意。要形成一個難以挑剔的方案非常難。一國兩制方案恰恰面對這樣一個挑戰。一國兩制想解決的是台灣方面對統一之後是否會吞併該制度和基本生活方式的擔心,但強調的是還是兩制之間的差異。為此研究在兩岸間如何擴大意識形態上的一致性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這樣有利於彰顯兩岸間的「同」以及兩岸與「外界」之間的「異」。

(5)統一過程中多元體制的相容性。統一過程中能否制定出相互相容的體制對增加統一雙方的信心和信任非常重要。我們提出的「一國兩制」力圖體現的就是這樣一種相容性。在制度安排上,必須照顧到相對較弱的一方的心理。出於心理安全的考慮,相對弱小的一方會提出「進退自由」的問題。他們往往希望能夠掌握統一的進程,希望享有退出和中止進程的相對自由。除了制度安排外,在統一過程中以及統一完成後統一雙方角色的相互給予也十分重要。這種相互賦予的角色能夠讓雙方的權勢集團和人民都滿意。「井水不犯河水」的說法雖然消除了較弱一方害怕被干涉的擔心,但是對於那些願意為全民族利益貢獻智慧和提出批評者,又該如何為他們提供平台?

(6)雙方在重大對外立場的一致性。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在面對共同的敵人時,兩個文化一致、利益相同的社會很容易走到一起。發現「共同敵人」和「共同困境」也應成為實現和平統一的一個重要的課題。

四、幾個與統一過程相關的問題

1、統一力量的培養與台獨力量的化解

如上所說,現階段對台灣社會統一動力的培養是在巨大的阻礙力存在的情況下進行的。即使在統一的動力基本形成後,還存在如何養育問題。如何使涓涓細流盡快地成為主流。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克服阻礙力。從台獨力量的養育過程看,除了族群認同和利益誘發外,以「開放選擇」為武器化解「義務選擇」是一個有效手段。也就是說,在民主的名義下,將所有選擇都列為可以選擇的對象,反對將「統一」列為唯一選擇。當台獨勢力佔據上風以後,再將「開放選擇」轉化為「義務選擇」,霸道地將統一從選擇中排除。主張統一者的自由又被剝奪,甚至被扣上出賣台灣的帽子。以其人之道還制其人之身,我們也應以台灣的開放自由民主安排為由,從開放選擇為出發點,培養統一力量,並研究化解阻礙統一力量的手段,建立化解阻礙力的過程機制。

2、文化力對統一的促進作用

兩岸文化同源構成了統一的重要基礎,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對文化共同性的基礎作進一步的分析。兩岸在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方面存在高度一致性;在近代文化認同上因歷史遭遇不同而形成差異;而在當代兩岸文化問題上還存在抗爭的一面。民進黨當局推行的去中國化運動是企圖以台灣本土文化對抗中國現代文化,強調兩岸政治文化的差異和不相容。

如果我們僅僅以傳統文化作為武器,跨越近代文化的差異,從民族大義的高度批判台灣,讓台灣社會放棄文化方面的對抗,效果只能是事倍功半。共同的遠景設計對「分治和解」的雙方產生趨同的動力作用。中國人正經歷一個再創輝煌的年代,兩岸中國人曾經各自完成了對本社會的轉型。在現有的交流交往的基礎上,通過共同設計未來進而共同實現之的方式,完全可以創造出一段供後人分享的共同歷史。應當鼓勵台灣社會中關於創建「新中國人文化」的設想。創立「新中國人文化」應當具有以下條件:1、兩岸文化的傳播和思想的交流;2、兩岸文化人的存在;兩岸文化人指的是同時具有台灣和大陸的文化經驗的文化工作者。其文化的創建源於兩岸,並高於兩岸。3、兩岸共同媒體的創建。從目前的狀況看,缺少兩岸共同媒體。台灣的新聞媒體主要以台灣社會為對像,兩岸之間缺少交集,並容易形成文化圈的分離。香港鳳凰衛視有兩岸共同媒體的一個基本雛形。但從台灣看它還是更像大陸媒體而非兩岸媒體。可以稱得上是兩岸共同媒體的媒體應當將政治紛爭淡化,更加注意兩岸經濟的融合和文化的交互。也就是說這樣一個媒體應當是以文化和經濟為主要內容,以創立文化共同性為目的。

3、「內部動力生成」的「外部環境」

實現兩岸的和平統一要解決兩個「內部」的問題。第一個內部問題是前面一直在討論的如何深入台灣社會內部幫助其重新建立其統一的動力;第二個內部問題是如何將兩岸關係塑造成一個共同應對外部環境的內部關係。這裡說的「外部」乃兩岸之外。來自外部的刺激有助於人們期待共同體或統一的實現。面對共同的「敵人」時,最容易構建一致性的認同——利益認同和情感認同。內部統一動力的生成和發展需要適當的外部環境的支撐,在特殊的情況下需要外部的刺激。

所以說,實現和平統一,培養統一動力就應當加強對兩岸未來的「共同敵人」或「共同困境」的探討。應當深入研究台灣社會面臨的重大的生存與發展問題以及祖國大陸所能提供的解決能力。可以從三個層次來研究「共同敵人」和「共同困境」。

1、社會層次。在研究的基礎上來判斷台灣今後在對外關係的哪些方面對兩岸一體化有需要。面對需要,政治人物將確定在多大程度上、在何種範圍內處理這種彼此間的交往,或倡議建立什麼樣的共同機構。

2、行業層次。對兩岸成長性行業和領域所面臨的共同外部環境的分析。在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兩岸業者會受到世界其他地區特別是西方國家公司和行業的排擠以及不公正的利益分配。兩岸行業的聯合會使台灣行業有更強的討價還價的能力。目前兩岸資訊產業界所達成的關於技術標準戰略性聯合就預示著兩岸這一行業要從「台灣代工」、「中國製造」向「中國標準時代」飛越。這就是一個面對共同困境和共同對手聯合的需要。

3、民眾層次。台灣個體民眾面臨的外部威脅分析。在2005年發生的台灣漁民與日本海上軍警發生的漁業衝突中,台灣蘇澳港的漁民因為不滿當局的對日本的屈膝獻媚政策,提出如果當局不作為,他們將不排除懸掛五星紅旗出海打魚,就是這方面的一個例子。

4、要素流動與動力重建

台灣社會的統一動力的重建是在一個全球化的條件下進行。這給我們提供了許多在全球化之前沒有的條件。全球化提供的一個重要的條件就是要素在兩岸之間的流動。流動要素包括資本、商品、人力資源以及資訊等等。

從兩岸隔絕後的1949年到台灣開放到大陸探親的1987年為止,兩岸之間的關聯度極低,人員沒有往來,經濟上更不相關。1987年之後兩岸交流從探親開始逐漸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已經到了兩岸密不可分的地步。台灣居民大規模跨海西遷,近百萬人居留大陸。其中有投資的商人、有求學的青年、有求職的業者。目前兩岸人民的婚姻已經超過12萬對。兩岸的影劇小說、流行音樂、體育明星、飲食烹飪已經使兩岸民間交往成為台灣人生活中不可分離的部分。每年有300多萬人次的交流和700億美元的貿易額,兩岸的經濟發展已經使得台灣難以擺脫對大陸的依賴。

兩岸之間的貿易和投資的數額達到目前水平,基本上是由於大陸的開放和吸引政策使然,是全球產業分工的總趨勢使然。這樣一種狀況是市場的看不見的手在起作用。帶有一定的盲目性。這樣一種狀況是在台灣當局極力限制,大陸方面鼓勵下達成的狀況。這樣一種資本、商品和人力資源流動的數量和流動的方式是否最好地體現了兩岸的共同利益還有待於探討。

以統一作為目標來看要素的流動,我們就應當清楚如何在要素流動中合理地實現兩岸間的利益分配,進而建立利益共同立場。基於這樣目標的協商和安排將有助於喚起普遍的支持。另外迅速有效的資訊交流是一種巨大的趨合力量。資訊交流在統一過程中的作用應引起重視。它既是共同利益的傳播載體,又是認同建立的工具。

5、和平統一的過程機制

兩岸最終實現同一國家同一民族的統一結果,大概應當經過以下幾個階段:分治敵對——分治和解——和解趨同——立場趨同——共同機構——民族認同。兩岸的統一進程雖然不是以時間來劃分階段的,但我們畢竟還處在「分治敵對」向「分治和解」階段的過渡中。不信任和摩擦是這一階段的主要特徵。在動力分析的基礎上進行過程機制的研究將有助於減少過程中的摩擦,提高進程的速度和效力。

過程機制研究重點要考慮的問題有以下幾個:一是起點定位問題。起點定位束縛力過強,容易使較弱一方產生離心力,以獲取安全感,如果起點定位過於鬆散,容易使統一成為遙遙無期的過程;二是相互間利益分配的公平性問題,統一進程中相對弱小的一方一定希望統一的代價在初期很小;三是雙方對進程的階段認定和關係發展速度控制方面的一致性如何獲得的問題。統一進程中實力相對弱的一方對於進程的掌控力更為在意;四是如何確立一體化和統一過程的主要階段和時間含義問題。

這裡也不想迴避對統一過程中強制力量的討論。和平統一似乎與強制手段是無法共存的。但是在任何一個統一過程中,甚至是一體化過程中,強制力量始終存在,只不過表現形式有所不同。強制力量在近期兩岸關係中的表現是由單一方面對另一方面展示,是阻礙台獨發展的反制力量。這種強制力量同時對培養趨合動力也具有一些副作用。在未來如果有共同機構,共同機構形成的強制力量,將在雙方社會中形成主流,對分離行動構成制約。

五、結束語

沒有和平統一的中國崛起不能被稱為民族整體的崛起和復興,中國崛起的偉大事業應當將幫助台灣社會重建統一動力,將其作為崛起過程中重要的內容和任務。這是對兩岸中國人智慧、耐心和意志的考驗。為此兩岸中國人應當創建自己的「統一學」,研究統一相關的所有因素和過程問題。

在結束語中想說明一下,本文沒有討論具體的和平統一方案和路徑選擇,因為以往學界熱衷於討論統一方案和路徑選擇,而忽略了一個根本性的問題——對台灣社會統一動力的基本分析。

統一動力的培養要從「需要」出發,是本文關於統一動力思考的最核心的結論,這一思考也使作者覺得研究回到了它應有的原點。在結束語中想強調的觀點還有:對台灣社會統一動力的培養與阻礙力的克服是一對此消彼長的矛盾。當統一動力增長的同時就意味著獨立勢力的下降。動力的培養要從台灣社會的個體、團體和整體三個層次進行。台灣社會中各種團體和行業層次的動力培養在當今兩岸當局關係仍然僵持的情形下十分重要。台灣社會中的統一動力的重建與兩岸之間共同面對的生存環境緊密相關。內部動力的重建與外部環境的改造是統一過程內外兩個相輔相成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