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重建統一動力問題的思考

毛鑄倫


今(二○○六)年六月號第一○二期的《中國評論》雜誌,其開卷的兩篇論文,刊出上海章念馳先生的《「台灣主體意識」辨析與構建新型的兩岸關係》,以及楊劍先生的《中國崛起與台灣社會統一動力的重建》,是大陸研究「台灣問題」和「兩岸關係問題」滬系學者的最新論述,內容提出一些此前未曾涉及的觀點,頗值重視,也應為兩岸或全球關愛國家前途和主張兩岸和平統一的人士來共同討論,並作更深入與宏觀的思考,藉此形成共識,為今後兩岸關係的進展,奠下思想理論基礎。

以下文字應為筆者個人拜讀章、楊二先生大文後的心得淺見,借《海峽評論》篇褔拋出,就正於各界方家。

李登輝澆北京的冷水

首先,兩篇論文都指出,「和平統一」政策的思想背景,有敦請台灣參與中國大陸改革建設大業的用意,因此,它應該包含對台灣(經濟)發展經驗或路線的肯定,也透露出願意借重的善意。必須看到,在一九七九年和八○年代前期,執政的蔣經國國民黨當局,對這一點是理解的。但另一方面,大陸改革開放早期,所呈現的路線爭議以及在現實中產生的一些問題,也提供台北當局卻步觀望的理由。事實上,當年的國民黨仍自陷於華盛頓、北京關係全面正常化後的疑懼中,本能的提防中共的「和平笑臉統戰攻勢」,「吃掉台灣」。而同時台灣內部洶湧崛起的以「民主運動」、「本土化運動」包裹「台獨運動」的政治反對運動,在華盛頓與東京明的暗的扶助指導下,國民黨已左支右絀苦於因應無力。因而有兩種對台灣前途的構想極待選擇:國民黨是把台灣交給台灣還是中國?

對蔣經國與國民黨政權而言,不論是把台灣交給台灣(人)還是中國(北京),前提是仍須保留、維繫住一九四九年以來,中華民國所堅持或自認為的意義。然現實卻是,一旦將權力交出,便只能依靠接受者對這一前提之是否瞭解和有多少善意了,人們可以看到,蔣經國與當年的國民黨權力階層,寧願選擇或更相信他們所培養提拔的「台灣菁英」。但李登輝的接班掌權被賦予的意義,卻是一九四五年或四九年之後的台灣,從此時開始新的階段,逐步的去與中國做切割。大陸當局對此一情勢當然十分警覺,但卻很難苛責接下蔣經國與其國民黨大權的李,因為北京所高舉的「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對台政策,建築在比例極高的對台灣當局的寄望上,期望台灣當局的理解與合作,以協力完成兩岸的統一。李的言行簡言之就是澆北京的冷水,將兩岸關係保持在分離的「現狀」上,直到北京當局改換其「和統」的對台政策。

這整個過程所帶來的思考課題是,「李登輝現象」是蔣經國生前的苦心計劃還是蔣經國的無力無奈?人們至少可以相信,蔣經國固然對大陸或中共的「變」頗具信心,但仍然全不相信中共的「變」也可能包含「愛中國」與「對人民負責」的成份。因此,「李登輝現象」便是使台灣盡可能的不會跟大陸合併的一種設計。它的弔詭敗筆,在於這種目的的設計,如須使之(始終)有效,便只有把它交給「全無中國感情」的人負責執行,而「台獨」以及那些不惜賣身投靠反中霸權的「台灣分離主義分子」,就是蔣後在台灣權力接班嬗遞戲碼舞台上必然的角色,即使他們以不同臉孔先後出台。

一九九○年之後,北京的對台政策已經失掉了在台灣可資操作的槓桿,其補救之道只得是頂替蔣氏的國民黨挺身保衛中華民國(所代表的意義),以固定住中國主權的完整性。

但此一事實也讓兩岸中國人漸能看清楚,「台獨」的複雜性,以及蔣經國時代國民黨與「台獨」運動與勢力間的詭異關係,總的來說,它仍是蔣氏國民黨在面對中共問題時的想法與做法的反應。必須承認,至少在政治上,九○年代初始以來的台灣,已由「台獨法權」掌政,但他們始料不及的是,大陸中國的「一中原則」卻益趨強有力的迫使他們須困屈於中華民國的名號下,並茫然困惑的扮演一個中華民國(所代表的意義)的角色。注意到這個問題的人應該探究和思考,這樣子的「台獨」會具有怎麼樣的心態和人格?

仍不能不考慮「國際因素」

當大陸的論者提出「台灣社會統一動力的重建」論點或方案時,所想的是在台灣社會「台獨法權」以外的範圍重建統一動力,還是也將「台獨」現實包含在內?如果是前者,大陸可做須做的是擴大與深入對台灣社會的介入,像美國、日本長期以來的工作一樣,在台灣培育建立認同今天中國的各方面人脈和力量,並支助有代表性的政黨與社會團體,使之足以通過台灣的政制運作掌握政權,從根本扭轉兩岸關係;如果是後者,就要明確的表示接受台灣在中國主權內的獨立地位與其權限,讓台灣類似中國這個大企業的加盟店分公司,在假設上,有權分享大企業所獲利益好處,也有權在大企業經營不善或侵犯其利益時提出解約。不過依當前相關條件看,不論前者後者,皆無法不考慮「國際因素」。而如果美、日的對中戰略,其核心只在破壞中國所欲達成的主目標,則台灣都不可能在上述二者上發生跟大陸協作的關係。這將使得大陸論者的想法無由落實,而停滯在善意的願望上。

其次,中國的崛起對全世界來說,都是不得了的大事,因為人類歷史上從未出現過一個十三、四億人口的超級強權,一旦中國坐穩了超強的位子,PaxSinica給各國帶來的利與害是什麼?那是各大國現在就在評估的問題。而中國當然應很努力的化解各國的疑慮恐懼,但也應該警覺到它們所進行的各種破壞,作好有以防範和挽救的準備。

台灣是中國神聖的領土,但從一八九五年到一九四五年,淪為日本的殖民地五十年;二十世紀五○年代迄今,則為大美霸權圍堵中國的戰略基地,尤其是蘇聯崩解消亡後,地位更為重要,這說明了,長達約一百一十年的時間,台灣跟中國大陸的關係處在分離敵對狀態。其間台灣曾出現兩種跟祖國在心靈上的接近,那就是在日據時期,抗日的台灣人對中國的孺慕渴盼;以及在一九四九年之後,蔣氏國民黨統治下,在台外省人以「反攻大陸、解救同胞」為口號的中國認同。但是人們也應注意到除此之外的這一歷史過程中,在台灣發生的異化,否則它不會有所謂「李登輝現象」,以及接續上來的民進黨扁政權。而這才是造成美、日等反中霸權認為台灣其實是它們的根本原因。因此,即便是大陸有心避免在「台灣問題」上與美、日直接衝突,致損及通盤建設發展的大局,而期望台灣能從自身產生「統一的動力」,解決這個難題。但事實上,從一九八○年到現今,中國所遭遇到的國際反中鬥爭,主要即在台灣政治、社會、文化等方面的「去中國化」與「實質台獨」發展上。甚可說,就在大陸當局對台近四分之一世紀以來的「和統」政策下,台灣卻在相反的道路上已走了更遠。這一期間,「台灣問題」裡的關鍵,應在「統一動力」的日益被扭曲和消蝕。它不僅止是兩岸(關係)的問題,它也一直是中國追求完成國家復興與統一的歷史使命上無法避免的掣肘挑戰,因此,當台灣的統一動力不再,大陸必須加以重建它時,便有必要兼顧到「台灣社會」以外的因素有些什麼。在八○年代之後,這些因素已躍登決定性的地位。這也就是說,不管北京當局是否決心「重建台灣社會的統一動力」,都應該知道這是一場跟反中霸權在台灣的鬥爭。雙方的角力,將直接影響台灣,要由台灣來付出代價,因為它是由台灣人民分裂敵對來執行衝突。

中國只有不懈的努力進步

最後,經歷了李登輝主政的十二年,陳水扁主政的六年,「實質台獨」已是台灣的現實或現狀。章念馳與楊劍二位先生在此時發表的宏論,可能只是滬系學者的看法主張,但也不無可能反映了北京當局在現階段的想法。坦率言之,譬如《海峽評論》,或者「中國統一聯盟」等,莫不是「台灣社會的統一動力」,但這些動力似乎不足以推動台灣走上統一的軌道,這一漫長的奮鬥仍看不到希望的曙光。不過,我們揣測,《中國評論》刊出這兩篇論文,應該是反映出他們的樂觀自信,亦即在今後的台灣社會「重建統一動力」是可能與可行的。它主要建立在三個基礎上,其一是大陸經濟力量的益趨壯大,可以提供台灣的實利,將促使台灣社會棄獨向統;其二是跟美國的多年磨合後,中方相信美國已接受被要求的維持台海穩定的角色責任,形成跟中國「共管台海」現狀的合作關係,因此不可能容許台灣進一步「法理台獨」,「台獨」在台灣已走完了它的路,沒有前途了,這將使台灣社會去尋求其他的可能,而有統一動力的重建機會;其三是二○○八年的總統大選,國民黨的馬英九看來最有勝算,而他不是「台獨」,那麼何不大膽假設馬英九至少是一消極性的「統一動力」?

我們不反對這些看法想法,但也不敢小看它們的脆弱和不確定性。應該看到,美、日在過去的近二十年中,在台灣已經擁有了一個「台獨政府」,它們為什麼要從這一利益退卻?說白了只可能有一個理由,那就是中國在逼迫它們退卻。即使真的這樣,台灣的「非台獨」政府以及這一政府的支持者--台灣社會的統一動力,爾後能不能頂得住台灣社會中美、日指揮的「台獨」、「反中」、「反共」力量的夾擊?台灣因此將陷入長期的動亂,人民之間的分歧對立將加深加劇,除非大陸付出足夠的力量,在重建台灣社會的統一動力的同時,也取得能維持台灣社會秩序與安定的威信。

我們認為,台灣已成為中國(大陸)的巨大負擔。「台灣問題」的解決已越發複雜和困難。沒有人能預估這個問題將在什麼時候解決,但它唯一的好處是,中國為了妥善的解決這個問題,只有不懈努力的進步和強大自己,而在這一自強不息的過程中,中國的敵人終有讓步服輸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