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黎衝突與中東新局

張麟徵
(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名譽教授)


七月中旬爆發的以黎衝突,在雙方激戰三十餘天,造成黎巴嫩平民1300人及以色列160人死亡,黎南近百萬人流離失所後,終於在聯合國介入之下,暫時偃旗息鼓。以黎和平是否真能重建,其實頗有疑問。因為停火協定生效後才五天,8月19日以色列又對真主黨發動襲擊,同時在約旦河西岸擄走巴勒斯坦副總理薩耶爾。

一 以黎衝突緣起與發展

這次以黎衝突是由於在上月12日,黎巴嫩真主黨軍隊突襲以色列北部,殺害8名以軍士兵,綁走2人,以色列反擊所引起。真主黨何以主動挑釁?當然另有原由。

話說今年1月27日,被美國視為恐怖組織的巴勒斯坦哈瑪斯通過民主選舉勝出之後,美國與以色列立刻對哈馬斯政府實施經濟封鎖,導致巴勒斯坦經濟困頓。哈馬斯不滿,在今年6月25日襲擊了以色列一個軍事哨所,造成三名以軍士兵死亡,一名被綁。以色列反擊,逮捕並囚禁了哈馬斯政府的部長和議員,大規模轟炸併入侵加沙地區。7月12日真主黨對以色列的軍事行動,其實是為了聲援哈瑪斯。

以黎衝突爆發之後,美以雙方都宣稱以色列有自衛的權力。兩國都想藉此機會,一舉殲滅真主黨,並認為以以軍優勢,一到兩個星期就可完成目標,所以即使在傷亡與難民節節升高,國際呼籲停火壓力蜂至之時,美國都遲遲不願介入。美國國務卿賴斯雖然數度飛赴中東,但卻一再強調,在未獲持久和平的保證前,單純停火並無意義。

這場戰爭開打之初,美以兩國就認定是伊朗與敘利亞在支持真主黨,伊朗是想藉此轉移國際對伊核問題的關注,敘利亞可能想重建其在黎南的影響力。如果這真是一場代理人戰爭,真主黨背後是伊朗與敘利亞,以色列背後就是美國。美國全力支持以色列的軍事行動有其一石數鳥的考慮,即:藉以軍之手徹底消滅真主黨,重挫伊朗與敘利亞的銳氣,為以色列去除北疆外患,鞏固美國所支持的黎巴嫩政府。美國的外交作為,就是爭取時間,假手以色列去完成這些戰略目標。

只是,真主黨並不像美以雙方所估計的那麼不經一擊,以色列也不是外界所想像的那麼所向無敵。隨著戰事延長,黎南無辜百姓傷亡不斷增加,以軍爛炸造成的數十萬黎南平民棄守家園,四散逃亡,引起國際社會強烈的人道關懷。

二 國際社會的態度

國際社會並不否定以色列在受襲之後有「自衛」之權,但是自衛權的行使需與所受損害成比例。以色列所受損害是八名士兵被殺,二名被俘,但其軍事報復卻造成黎南百姓死亡超過千人,逃亡者超過九十萬;以軍爛炸黎巴嫩平民住宅,基礎設施,諸如機場、道路、橋樑、電廠、煉油廠等,造成處處廢墟,顯然自衛過當,引起國際社會撻伐也就不難理解。

與黎巴嫩關係匪淺的法國、教廷、歐盟、阿聯同聲譴責以軍暴行,伊朗、敘利亞、葉門則大力聲援真主黨。本來沙烏地阿拉伯、埃及、約旦這些親美的伊斯蘭國家都責怪真主黨的行為損害了阿拉伯利益,但隨著戰事升高,黎境傷亡損失加重,真主黨表現不俗,這些國家的態度轉而支持真主黨。

衝突爆發後,7月14日黎巴嫩總理西尼奧拉即致電布希,希望美國斡旋停火。7月17日,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和英國首相布萊爾呼籲派遣一支國際維和部隊到黎巴嫩,阻止真主黨在以色列的攻擊,給以色列一個停止對真主黨繼續攻擊的理由,但未獲美國支持。安理會也曾一再嘗試通過決議,如譴責以色列大規模轟炸黎巴嫩平民,毀壞民眾生活所需基礎設施;譴責以色列襲擊聯合國駐黎巴嫩觀察站,造成包括中國人杜照宇在內等四人的人員死傷,但都遭美國否決。美國態度激起阿拉伯國家普遍的憤怒,反戰示威活動不僅在伊斯蘭國家,如伊拉克、伊朗、敘利亞、巴基斯坦等國展開,在歐洲國家,如法國、義大利皆有行動的呼應,甚至於在美國與以色列境內也出現。

美國杯葛聯合國決議,一是爭取時間,讓以色列完成預定的戰略目標,二是在維和部隊問題上,爭取做出對以色列有利之安排。對於維和部隊,以色列總理奧爾默特堅持,至少需要一萬五千人的精銳國際部隊進駐黎南,再加上黎巴嫩政府也派遣一萬五千政府軍到黎南,方有利於執行解除真主黨武裝的任務。

經過法國與美國拉鋸式的磋商,在法美共同提案的基礎上,安理會終於在8月11日,也就是以黎衝突爆發一個月後,一致通過1701號決議,要求以色列和真主黨立即停止所有的軍事行動。授權聯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的力量可以增加到一萬五千人。一旦國際維和部隊進駐,以色列軍隊就必須從黎巴嫩南部撤出,真主黨武裝力量也必須退到利塔尼河北岸,其留下的真空地帶將由黎巴嫩政府軍填補。黎巴嫩政府和真主黨於8月12日宣佈接受這個決議;以色列於8月13日宣佈接受這個決議。停火協定於當地時間8月14日上午8點整生效。

三 聯合國決議真能解決以黎衝突嗎

這個決議基本上有利於以色,否則美國不會支持通過。第一,一萬五千人的維和部隊,將來會成為以黎雙方的人肉盾牌,有助於維護以色列的安全。第二,解除真主黨武裝,這本來就是美以兩國的戰爭目的。這兩點爭取到了,賴斯所謂的保證「持久和平」的基礎也就爭取到了。但事實是否真的如此呢?恐怕不能太過樂觀。

第一,一萬五千人的維和部隊如何組成是問題。本來聯合國在黎巴嫩境內的維和部隊只有兩人左右,新增的一萬三千人如何組成?美國擺明了不參加,除了不想做人肉盾牌外,美國也不願派兵入黎去牽制以色列後續可能的對黎巴嫩的軍事行動。法國也只肯派遣有限的軍力,從400人到1700人都有報導。法國是黎巴嫩以前的委任統治國,在黎巴嫩利益甚多,但是只要維和部隊的安全沒有保障,任何一個政府都沒有足夠的理由,將自家子弟送到生命威脅明顯的地方。這次以黎衝突中,聯合國駐黎巴嫩觀察站一再籲請以軍不要攻擊此一設施,但以軍仍然蠻悍攻擊,造成四人死傷,此一例證當然嚇阻了各國派遣維和部隊的意願。維和部隊的組成有問題,部署完成順利的話也要三個月,從現在到部署完成,有太多發生軍事衝突的可能。

第二,巴勒斯坦問題長久不得解決,是導致中東和平無法達成或鞏固的基本原因。美國奢談建立以黎之間的「持久和平」,而置巴勒斯坦問題於不顧,這是捨本逐末。以色列對巴勒斯坦哈瑪斯政府的敵意始終存在,以黎停火後五天,以色列又擄走了巴勒斯坦的副總理薩耶爾,真主黨會視若無睹嗎?

第三,聯合國決議能否獲得尊重很成疑問。一則以色列一向有不遵守聯合國決議的惡劣記錄;再則就這一次決議通過的背景來談,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就表示,強國在呼籲停火,擬定決議內容上所花費的時間,已經嚴重影響了外界對安理會的信任。果不其然,停火協定墨汁未干,以軍又對真主黨發動攻擊。

第四,這個決議表面上雖然順從了美以兩國的意見,要求解除真主黨的武裝,但是無論是黎巴嫩政府或維和部隊,恐怕都沒有這個能耐。真主黨經營黎南時間甚長,在此次戰役中重創了以色列本土,打破了以色列戰無不勝的神話,增強了阿拉伯人的信心,在黎巴嫩以及阿拉伯世界都建立了形象與口碑不說,其武力精煉遠超過黎巴嫩政府軍或聯合國維和部隊,後者要如何與一個既得民心,又有實力的政治力量為敵?

四 以黎衝突凸顯出的中東新情勢

以阿衝突已經糾纏六十餘年,在這期間,阿拉伯世界追求巴勒斯坦建國、大阿拉伯主義、確保伊斯蘭宗教文化的努力雖有起伏,但始終不挫,而這些追求與美以兩國利益嚴重衝突。其中巴勒斯坦建國問題最為突出,此一問題不得解決,阿拉伯國家與美以兩國間的對立將難以化解。

隨著國際情勢變更、阿拉伯世界領袖人物的更換、追求目的的難以實現,阿拉伯世界也出現了一些變化。阿拉伯世界裡有人有過與美國及以色列妥協的想法,但這種想法很難見容於兄弟國家。回顧歷史,無論是與以色列締定和約的埃及領導人沙達特,或是接受1947年聯合國分治計畫,承認以色列生存權的阿拉法特,在阿拉伯世界都遭人唾棄,前者被刺身亡,後者支持度下降。也因此,對美國態度強硬的伊拉克強人海珊曾一度被大阿拉伯主義者寄以厚望,只可惜現在他也身陷囹圄。

當弱勢的一方無法爭取到公平對待,絕望之餘,難免鋌而走險。無論是第三次以阿戰爭之後出現的激進巴勒斯坦組織所進行的各種劫機行動,或大阿拉伯主義遭到淡忘後,90年代以來基地組織所進行的各種恐怖攻擊,都是想藉此引起世人關注,還其公道。

這次以黎之戰已經是以阿之間的第六次戰爭,停火協定真能重建和平?恐怕無人相信。事實上,只要巴勒斯坦建國問題延宕難解,伊斯蘭宗教文化遭到不公待遇,大阿拉伯主義仍有支持者,即使聯合國維和部隊進駐黎南,以黎之間想維持「持久和平」恐怕還是奢望。

值得一提的是,經過黎南一役,真主黨的領袖納斯拉勒,已經成為繼納塞、沙達特、海珊之後,阿拉伯世界對抗美國與以色列的新希望、新領袖。納斯拉勒領導下的真主黨被譽為是全球最有效率的武裝組織,游擊戰術一流,不要說黎巴嫩政府軍望塵莫及,以色列軍隊在這次軍事衝突中也沒佔到太多便宜。雖然真主黨武器落後,只擁有伊朗與敘利亞所援助準確度極差的喀秋莎火箭彈,但也打了一場「不對稱」戰爭,造成了以色列方面罕見的傷亡,以色列人民的恐慌。

真主黨在黎南發跡,與黎南百姓水乳交融,深得當地民意支持。這次軍事衝突造成上千黎南平民死亡,家園破毀,損失難以估計,但真主黨承諾要提供資金,為這些百姓重建家園以及民生設施。停火之後,難民扶老攜幼重回黎南,真主黨也立即發放給他們美元現金補償,所以黎南百姓對真主黨沒有怨言。

真主黨是黎巴嫩正式的政黨,透過美國所標榜的民主遊戲規則,經由選舉取得黎巴嫩國會中14個議席。真主黨的武裝力量獨立於黎巴嫩政府軍之外,雖然聯合國1701號決議順應以色列及美國,要求黎巴嫩政府解除真主黨武裝,黎國政府也希望藉此消除黎巴嫩「國中之國」的現象,但事實上並無此能力。黎國政府宣稱,只有在真主黨軍人攜帶武器上街,才會令其繳械,就是一個取巧的作法,但也透露出這個政府的無奈。因此,真主黨民兵只要不讓政府部門看到攜帶武器,根本沒有解除武裝問題。但如此又難令以色列心安,所以以軍再度伺機殲滅真主黨民兵並不令人意外。

五 美國中東政策的再檢視

在這次以黎衝突中,美國的一石數鳥之策,就結果來看,都未能實現。真主黨雖然受創,但是實力猶存,並贏得民心以及阿拉伯世界的支持。只要真主黨地位無可撼動,以色列安全就不能無慮,黎巴嫩政府的地位也難以鞏固。而以黎戰事對伊朗核計畫而言,不僅未發生任何影響,伊朗態度反而更為堅定。

小布希上台以後,對伊斯蘭國家所採取之政策,可以稱之為「北風政策」,即:越是反抗美國,越要嚴厲打擊。美國自己則從不知自我檢討。

長期以來,美國對中東伊斯蘭國家的政策,有幾項核心目的:一是確保石油供應;二是確保以色列的生存;三是推銷美國價值,即民主制度;四是「九一一」事件後出現的強力「反恐」。但是這幾項目的之間卻存在著根深柢固的矛盾。譬如說,要確保石油供應,消除「恐部份子」對美國的敵意與攻擊,美國就該對以巴之間的衝突採取不偏不倚的公正態度,就應該尊重阿拉伯國家選擇其政治經濟社會等制度的自由權力。

可是檢視這幾十年來美國的中東政策,除了在卡特與柯林頓時代對以巴衝突態度稍有調整外,大部分時間美國都一味偏袒以色列。美國對以色列的偏袒當然與其國內民意有關。以佩尤全球態度調查(PewGlobalAttitudessurvey)在今年3月至5月進行的調查來看,在接受調查的15國民眾中,美國人最同情以色列,百分比高達48%,同情巴勒斯坦人的美國人只有13%,4%對雙方都持同情態度,14%對中東局勢毫不關心。這種態度在佩尤進行的歷次調查中少有波動。民意當然影響政府的態度,何況美國五、六百萬的猶裔牢牢掌控了美國的傳媒、金融與影視業,是任何美國政治人都不能忽略的。

至於強行對中東伊斯蘭國家輸出美國價值與民主,美國的標準顯然也有兩套。對於與美國友好的伊斯蘭國家,諸如沙烏地阿拉伯、阿聯酋、科威特、巴林、阿曼和卡達等,美國在這些國家都有駐軍,它們雖是美國的傳統盟友,卻不是所謂的民主國家,但是美國在這些國家中推動民主的作為卻並不積極。美國其實心知肚明:一旦這些國家「民主化」,反美的勢力就會抬頭,美軍就無法繼續駐留。

對於一向反美的國家或地區,即使遵照美國所定的遊戲規則,由人民選出來的政府也一樣得不到美國的讚許。譬如黎巴嫩真主黨、巴勒斯坦哈瑪斯政府,不僅沒有得到美國的祝福,美國反而處心積慮想加以扳倒。簡言之,美國政府在中東要的是建立親美政權,並非民主政治,「民主」只是包裝。

說到「反恐」,美國的作為是越反越「恐」。美國以反制「九一一」,行使自衛權,或禁止大規模毀滅武器,推翻暴政為由,先後揮軍入侵阿富汗與伊拉克,激起伊斯蘭國家與人民無比的憤怒,加上一貫對以色列的偏袒,「恐怖」事件遂越打越多。今天對美國、以色列等國來說,最麻煩的情況是,許多「恐怖」活動都是原出於內,防不剩防。威脅以色列最大的,不是其境外的敵人,而是其境內巴勒斯坦裔的以色列人;威脅英國最大的,也是其境內的伊斯蘭英國公民,威脅美國最大的,也將是其境內的阿裔美國人。美國由於政策錯誤,這個本土從未受過外來攻擊的國家,目前其國土安全反陷於空前的威脅。

美國在中東最重要的目的,即確保石油供應,也受到嚴重考驗。特別是1973年第四次以阿戰爭之後,阿拉伯國家啟用了石油武器,使世界經濟蒙受極大的衝擊。美國入侵伊拉克是另一次石油災難。目前石油供應雖尚未發生太大的問題,但是油價已經從伊拉克戰爭爆發前的每桶27美元,竄升到76美元上下,不僅使國際經濟重創,還牽動了大國間的能源爭奪戰,影響國際政治穩定。

六 結 語

為中東和平、以色列安全、美國利益計,美國的中東政策必須改弦更張。拋棄「北風政策」,改採「陽光路線」。走出「以色列迷思」更是必要考量。只有如此,美國才能公平看待阿拉伯人,伊斯蘭國家,建立中東「持久和平」,消除「恐怖」根源,確保石油供應。

完稿於2006.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