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重新發現孫中山

張鈞凱
(台大研究生)


一、前言:消逝在台灣歷史與記憶的孫中山

在台灣的中小學教室與禮堂內,過去必須懸掛孫中山的遺照,以及當時總統的「玉照」。近幾年來,台灣政府已經廢止了這個規定,因此馬英九的照片,已經不再是校園的必備品。但我們還是可以發現,多數的校園並沒有把孫中山的遺照取下。

從這個小故事出發,再加上台灣各地的「中山路」、「逸仙路」、「中山小學」、「中山國中」等等,孫中山的元素似乎充滿著寶島台灣。弔詭的是,孫中山在台灣人的記憶裡,卻是不斷在消退。

自李登輝執政末期,至陳水扁時期,大約二十年的時間,「去中國化」工程在中小學的教科書「大興土木」。當時的教育部長說,孫中山是「外國人」;高中的「三民主義」被「公民教育」課程所取代;而中學的歷史教科書,把1911年「武昌起義」,改為「武昌起事」。再加上教科書的用字把「我國」更改為「中國」,目的是要加深台灣學子中國是「他者」的印象。當然,來自「中國大陸」的孫中山,注定被認為是「外國人」。

對現在的台灣民眾來說,「國父紀念館」不是紀念孫中山的莊嚴殿堂,而只是一個提供市民休憩的「公園」;百元鈔票上的孫中山圖像,也不是感念孫中山領導革命的功跡,而僅僅是鈔票的代名詞。2001年台灣公共電視曾播出大陸拍攝的二十集電視劇「孫中山」,這部電視劇成為台灣電視史上的絕響,因為再也沒有關於孫中山的電視劇出現。去(2010)年11月12日孫中山誕辰紀念日當天,台灣媒體隨機訪問台灣民眾,多數人早已不知道11月12日有什麼重要意義。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之下,台灣媒體所訪問的結果,並不值得特別驚訝。

除了一般民眾之外,孫中山及其思想的研究,也快速在台灣學術界中消沉。在過去國民黨五十年的長期執政下,因為過於教條與僵化,孫中山思想及《三民主義》的研究,被視為是替國民黨意識型態服務的學術灰燼。幾所大學著名的「中山研究所」或「三民主義研究所」,近年來紛紛更名為「國家發展研究所」或是「政治學研究所」。在台灣的學術界,「孫中山」終究只是個名字罷了。

孫中山,逐漸從台灣的歷史與記憶之中消逝。

二、台灣歷史裡的孫中山

但是,在日本佔據台灣時期,孫中山卻是台灣人團結反抗殖民統治的旗幟與象徵。

日據下的台灣同胞,對祖國是聲聲呼喚。日據末期,只身前往北京參加祖國抗戰的台灣新文學作家張深切(1904-1965)曾言:「我想我們如果救不了祖國,台灣便會真正滅亡,我們的希望只繫在祖國的復興,祖國一亡,我們不但阻遏不了殖民化,連我們自己也會被新皇民消滅的!」台籍的《大公報》記者李純青(1908-1990)也曾說:「每一個台灣人尋求祖國的歷程,都像一首萬行的敘事詩。」台灣人林憲在日本留學期間,毅然決然奔赴祖國參加抗戰,後來擔任丘念台的秘書,他也曾回憶當初的動機:「我深深感到,只有祖國強大,同胞團結,才能將台灣從日本帝國主義的桎梏解放出來。」無論是張深切、李純青,還是林憲,我們可以明白,台灣人深知「自救救國」的道理,即欲台灣自日帝統治脫離,必先祖國抗戰成功。

台灣人對日本殖民統治的反抗,是與祖國大陸的革命共同脈動的。1920年代的台灣反殖民運動,由武裝抗日進到了政治社會運動的階段,被譽為「台灣孫中山」的蔣渭水(1891-1931)是這個階段運動的領導者,也是思想理論的提供者。東西方的思潮,不斷衝擊與影響著蔣渭水,尤其是孫中山思想與主張。據雲,蔣渭水床頭始終擺著一本《孫中山全集》。

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改採「聯俄容共」後,蔣渭水也在台灣鼓吹「以農工階級為基礎的民族運動」。台灣民眾黨時期,蔣渭水在相關文件中多次使用「台灣全民」,積極實踐根基於孫中山思想的民族運動。這裡的民族運動,當然是指日本殖民統治下,台灣人的中華民族運動。

1925年孫中山在北京病逝,消息傳來台灣,台灣民眾莫不哀痛萬分。對於孫先生的病逝,《台灣民報》發表社論《哭望天涯吊偉人》表達對孫先生最忱摯的哀悼。在日本高壓統治之下,台灣民眾仍然年年紀念孫先生的逝世。1927年,蔣渭水主持孫中山逝世二週年紀念會,他沉痛而凜然的說:「孫先生臨終時,尚連呼和平、奮鬥、救中國數十聲,希望今夜出席的人,深深接納孫先生最後的呼聲:和平、奮鬥、救中國。」場內外約四、五千位的台灣民眾,也在內心吶喊「中山先生雖死,中山主義決不死!」

台灣媒體曾經拜訪甫當選新北市市長的朱立倫先生的桃園老家,當記者一跨入老宅的廳堂,鏡頭裡出現的就是孫中山先生的照片。這幅照片從日據時代掛到現在。是的,孫先生在革命事業的偉大人格,以及孫先生使台灣人團結在中華民族認同之下,進而能夠對抗日本殖民統治,至今,仍然讓老一輩的台灣人銘感五內。

無奈,當代的台灣民眾,似乎已經忘了蔣渭水在孫中山逝世紀念會上的聲聲疾呼:「和平、奮鬥、救中國!」

三、當代台灣的孫中山

若將視野拉到1970年代的台灣,當時美日聯手侵佔釣魚台的事件爆發,海內外中國學生義憤填膺。但台灣卻有一批青年學子,非但不認為釣魚台事件與帝國主義有關,反而認定大陸才是迫害台灣的壓迫者,並主張要與美日等「先進國家」合作,發展成為進步、現代、民主的「國家」。這樣的觀點,在1972-73年的「台大民族主義論戰」中初試啼聲,成為往後台灣分離主義的思想根源。

面對台灣分離主義思潮的來勢洶洶,在這場民族主義論戰中,以王曉波、陳鼓應、鄭鴻生等人為代表的台大哲學系師生,開始以孫中山的民族主義,做為反擊的有利工具。以王曉波為例,他認為帝國主義對中國造成了武器、經濟、思想上的壓迫,也造成中國的貧窮。而孫中山「三民主義」的民生主義是要保障分配的平均,民權主義是要保障人民的權利,民族主義則是能夠保衛國家與國民的利益,因此「三民主義」是抵抗帝國主義壓迫的利器。王曉波也透過孫中山的民族主義指出,民族主義的功用,對外抵抗帝國主義,對內剷除「漢奸」,民族主義是被壓迫民族的權利與最後武器,只要對外有自立自強的民族精神,對內照顧農、工、漁、礦等基層民眾,則中國統一必會成功。

事實上,這一場發生在1970年代初的台大民族主義論戰,正是當代台灣發展的縮影。在政治發展上,由於台灣在國際的處境風雨飄搖,一些台灣民眾無法分清造成兩岸分斷真正的幕後黑手,相信「先進國家」的宣傳,走上「先進國家」鋪設好的進步、現代與民主道路。另一方面,在認同上,台灣民眾從「生活共同體」上綱到「命運共同體」,把大陸視為「壓迫者」,將「中國人」一分為二,使得「中國人」與「台灣人」概念最終從「同床異夢」走向了「分道揚鑣」。無論是政治發展,或是民族認同,其中矛盾分化的狀況,至今仍在台灣社會根深柢固。

唯有認識台灣社會的矛盾與困境,才能體會孫中山思想的重要性與前瞻性。戰後國際冷戰與國共內戰的「雙戰」結構,仍然深深禁錮著兩岸(尤其是台灣)的中國人。帝國主義搖身一變成為新殖民主義,在台灣問題上指指點點,孫中山民族主義的反帝內涵,便是破解此困境的鑰匙。其次,孫中山民族主義對基層民眾的強烈關懷,也是當前台灣民眾面臨認同難題的解決之道。

四、結語:在台灣重新發現孫中山

我們必須正視,儘管馬英九在2008年代表國民黨重新執政,台灣民眾對中國認同卻是不斷往「分」的方向前進。因此,值此紀念辛亥百年之際,必須先關心孫中山及其思想在當代台灣的重要性與影響,進而才能將台灣問題再度帶回中國之內來思考,甚至將台灣問題視為中國近現代史的中心來理解。

對台灣人而言,日據五十年的慘痛歷史,孫中山的人格形象,以及他所領導的革命事業,是台灣人民勇於反抗殖民,並致力於光復、回歸祖國的精神支柱。而孫中山民族主義對弱小民族的眷注與鼓舞,能夠促使台灣走出由於「雙戰」體制對戰後政治與認同發展的局限。

1945年10月25日,台北中山堂見證了日本投降、台灣復歸祖國的歷史時刻。1949年由雕塑家蒲添生先生創作的孫中山銅像,矗立於台北中山堂前,代表台灣人期待近現代兩岸的歷史苦痛能就此終結。這座孫中山銅像至今屹立不搖,台灣人應該重現孫中山的人格身影與思想精髓,找尋在歷史與記憶迷霧裡的孫中山,這才是在台灣慶祝並紀念辛亥百年的真諦。

同時,我們為中國大陸的成長茁壯感到無比光榮,但也為中國大陸發展帶來的社會問題感到憂心忡忡。孫中山曾說:「我認為一個國家的偉大,不在於它的人民富有,而在於它的人民幸福。」(《〈對外宣言〉,附:孫逸仙宣言》,1922年8月17日)孫中山這一句箴言,對目前中國發展有所鼓舞,當然也是警惕。(本文獲孫中山基金會、澳門地區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主辦「振興中華--紀念辛亥革命一百週年徵文比賽」青少年組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