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孫中山的民國理想
王平
(大學教師)
實現孫中山的民國理想
王平
(大學教師)
孫中山的革命,集合了民族、民主、經濟三大性質,其格局之宏遠、氣勢之磅礡,都遠超越美國(純粹為了向殖民母國抗稅)、法國(反抗貴族與教會階級的特權)、俄國(反抗沙皇與貴族階層的專制)三大革命。 渠建立民國的理想,是百餘年來中國苦難的唯一解答,是真正的理想國度。站在人類文明的角度上,當時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為了自己生存的權利,奮力掙脫君主專制、滿族特權與帝國主義的三重壓迫,不惜犧牲、前仆後繼的大無畏運動!
但由於近年來台灣如火如荼的去中國化逆流以及過去以來許多政治上的禁忌,使得今日中華民國的國民對於自己國家的開國歷史反而不甚清楚。本文試圖在有限的篇幅中將辛亥革命的前因與早其成就作一次敘述,希望能給讀者一個比較清晰的輪廓。
一、晚清軍事改革與袁世凱的崛起
談辛亥革命必先談晚清建立新軍的努力。
光緒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後,淮軍望風崩潰而遼東盡失,北京又受到戰火的威脅。故原廣西按察使胡燏棻奉清政府之命,在天津小站用西法編練十營定武軍,分別為步兵三千人、炮兵一千人、馬兵二百五十人、和工兵五百人,一共四千七百多人。胡燏棻本為文員而不曉兵事,而且次年初(1895年)即調任平漢鐵路督辦,故在榮祿(不久後擔任直隸總督北洋大臣)的保薦下便由出身營伍的袁世凱接手編練,並將「定武軍」改名為「新建陸軍」。袁上任後認真辦事,不分寒暑,勤加督訓,一切依照德國與日本的制度,聘請以德國人為主的洋人教習,更把規模擴張至七千人。
這之後,榮祿麾下各部隊被編為武衛軍「前後左右中」五路,而袁部為武衛右軍,並跟隨袁世凱到山東去戡定義和團暴動。在那裡袁世凱將三十四營舊軍改編,命名為「武衛右軍先鋒隊」,令武衛右軍擴大至兩萬餘人。義和拳「扶清滅洋」引起八國聯軍入侵,使得原直隸總督榮祿麾下各軍在戰火中灰飛煙滅,袁這支武力卻逐步壯大,進而成為戰後中國唯一真正的現代化武力。1901年11月,繼李鴻章署理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次年實授,袁世凱一躍而成為中外矚目的實力人物。
《辛丑條約》後清政府迫於內外形勢,開始施行新政,袁世凱表示極力擁護。1902年袁世凱兼任政務處參預政務大臣和練兵大臣,在保定編練北洋常備軍(簡稱北洋軍)。次年,清政府在北京設立練兵處,慶親王奕劻為總辦大臣,袁世凱任會辦大臣,掌握實權。創辦各種武備學堂、陸軍中小學,並聘請大批日本軍官擔任教習,大量購買德國陸軍的武器裝備。至1905年北洋六鎮編練成軍,每鎮仿照日德陸軍編制一萬二千五百餘人,除第一鎮系滿人貴族鐵良所統率的旗兵外,其餘五鎮都在他控制之下,其中重要將領幾乎都是小站練兵時期的嫡系軍官。
1906-1907年的幾次秋操,歐、美、日等國都派遣武官列席觀察,對北洋陸軍的裝備與訓練,演習時的佈陣調度表現都給予很高的評價,認為是最接近歐洲列強水平的中國軍隊。同一時間,署理兩江總督的張之洞也聘請德國教官編練了一支名叫自強軍的新軍,也依照歐洲軍隊的標準編練,編製卻仍仿舊制,步兵、炮兵、馬兵、工兵十三營一共二千餘人;張乃書生出身,練兵之事自然無法與北洋相比,故進度緩慢。後來自強軍由劉坤一接辦,劉逝後不久也被袁世凱收編進其武衛右軍。
至此,主導晚清與民國命運的北洋軍系已具雛形。
清廷於1903年之後原本計畫各省成立督練公所,負責訓練新軍,同時裁減原有舊軍(防軍、練軍、綠營),剩下的精選若干營為常備、後備軍及巡警營(即憲兵)。清廷並打算以袁所部之北洋新軍為中央軍、各省的新軍為地方軍,一共在全國編練三十六鎮新軍,總兵力達五十萬人之譜;這可以說是自20世紀以來中國第一次大規模的全面軍事現代化,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到辛亥革命成功而清朝將要傾覆的時候,全國已練成新軍十六鎮和十六個混成協(一說為十四個鎮、十八個混成協),其中裝備與訓練屬袁世凱的北洋六鎮為最佳,大致上以直隸、山東與東北為多,其他系統的新軍則以長江流域與西南地區較具規模。其防區規畫如下:
第一鎮 北京仰山窪
第二鎮 河北保定、永平
第三鎮 吉林吉林、長春、寧安、延吉、奉天錦州
第四鎮 天津馬廠
第五鎮 山東濟南、濰坊、昌邑
第六鎮 北京南苑
第八鎮 湖北武昌
第九鎮 江蘇南京
第十鎮 福建福州、福寧、延平
第十七鎮 四川成都
第十九鎮 雲南昆明
第二十鎮 奉天瀋陽
第二十一鎮 浙江杭州
第二十三鎮 吉林
第二十五鎮 廣西桂林
第四混成協:駐河南
第二十五混成協:駐湖南長沙
第二十七混成協:駐江西南昌
第三十一混成協:駐安徽安慶
第三十九混成協:駐陝西西安
北洋軍的編制基本上以德國與日本軍隊為師。新軍以鎮為最大之野戰單位,戰時則設立軍來統一指揮各鎮,鎮以下依次是協-標-營-隊-排-棚。其中每鎮轄步兵兩協,附屬騎兵,炮兵各一標,工程、輜重各一營,軍樂隊。步兵協每協下轄步兵兩標,每標又轄三營,每營轄三隊,每隊轄三排,每排轄三棚。附屬的騎兵標轄三營,每營轄前後左右四隊,每隊二排,每排二棚。附屬炮兵標轄三營,每營轄左中右三隊。隊以下編製同步兵。工程,輜重營以下編製同騎兵。到1909年後,新軍還在步兵標內增設機關炮隊(主要為馬克沁水冷重機槍)。最基本單位棚約有兵員十四人,全鎮共有軍官與司事(文職人員)約七百餘人,兵員約一萬人,伕役約一千五百多人,全鎮總兵力約一萬二千多人。 清帝退位民國北洋政府正式成立後不久,袁世凱通令陸軍部將軍隊編制更改為師-旅-團-營-連-排-班。以上的編制與指揮階層的確定是中國軍事現代化的又一件大事,這代表中國軍隊在組織上已經脫離晚清地方團練的窠臼,真正邁入與歐美日列強同步。
而其中所有相關人員均從軍事學校內遴選出任(如北洋六鎮自北洋武備學堂選人,其他系統的新軍則自省內的軍事學堂),當然也有大批參謀人員自外國留學回歸,尤其以留學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居多。不過北洋軍系之內的官佐留學者比例較低,其主因與袁世凱深知留學生自1905年以後加入革命陣營者甚多,尤其是留日就讀軍校的學生中擁有革命思想,或者本身就是革命黨人者比比皆是,袁擔心自己辛苦肇建的部隊遭到革命黨人的滲透。
而其他系統的部隊則較無此顧忌,如雲南、湖北等地的新軍則大量啟用日本陸軍士官學校之畢業生,故潛伏的革命黨人勢力也就較大。日後也證明袁的顧忌並非無據,而這樣的差別對於其後的辛亥革命與民國的建立有重大影響。
二、武昌起義一舉成功
歷史常常充滿諷刺,滿清政府在1903年之後所費不貲,大力投入的新軍建設,其最大的成果就是推翻滿清統治;1911年的革命之火,終於在滾滾江水畔的湖北省會武昌城裡打響。
湖北地區在張之洞的多年經營下教育普及,工商繁榮,各國租界林立,更重要的是新軍第八鎮之中的基層軍官留日者眾多,與年輕士兵們大多具有革命思想,文學社和共進會兩個革命團體即在湖北新軍中開展革命宣傳工作,發展新軍中的革命力量,積極準備起義。1911年初,兩團體領袖會見密談,準備起義,文學社社長蔣翊武為革命軍臨時總司令,共進會孫武為參謀長,以文學社的機關為臨時總司令部。
1911年春夏,隨著立憲運動的頓挫與隨後四川保路風潮的開展,長江中游地區的革命條件漸趨成熟,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同盟會也與上述湖北新軍同志密切聯繫,全國已經是風聲鶴唳,大革命的火種即將點燃。1911年9月14日,文學社和共進會在同盟會的推動下,建立了統一的起義領導機關。9月24日兩個革命團體召開聯席會議,本來決定10月6日將發動起義。革命黨人的活動被清政府察覺,所以處處提防,再加上同盟會的重要領導人黃興、宋教仁等未能趕到武漢,在群龍無首下起義被迫延期。10月9日,因設在俄國租界內的革命黨機關發生炸彈意外爆炸事件,湖廣總督瑞澄開始下令逮捕新軍中的革命黨人。新軍中的革命黨人只好自行聯絡,約定以槍聲為號於10月10日晚起義。10月10日晚,新軍工程第八營的革命黨人熊秉坤打響了武昌起義的第一槍,並進而奪取位於中和門附近的楚望台軍械所,吳兆麟被推舉為臨時總指揮,一舉繳獲步槍數萬支,火炮數十門與炮台兩座,子彈數十萬發,為起義的勝利奠定了基礎;隨後城外各部隊中的黨人亦紛紛舉事,向城內集中。
10月10日晚上10點30分,革命軍軍分三路進攻總督署和旁邊的第八鎮司令部。經過兩個多小時的圍攻,總督瑞澄棄職逃跑,第八鎮統制張彪仍舊在司令部頑抗。革命軍經過反覆進攻,終於在天亮前佔領了督署和鎮司令部,張彪隨之退出武昌。漢陽、漢口的革命黨人聞風而動,而清廷官員也紛紛潰逃,故分別於10月11日夜、10月12日光復漢陽和漢口。起義軍掌控武漢三鎮後,湖北軍政府成立,與革命素無淵源的協統黎元洪被硬推舉為都督,決定國號為中華民國,以鐵血十八星為旗幟,並得到原立憲派地方仕紳湯化龍等人出面支持,順利掌握了省政。
革命黨的一舉成功,大大震撼了北京的滿清朝廷。1911年10月12日,清政府撤銷瑞澄職務,但不久即又令其署理湖廣總督;停止永平(今河北盧龍縣)秋操,令陸軍大臣蔭昌迅速趕赴湖北,所有湖北各軍及赴援軍隊均任其節制;令海軍提督薩鎮冰率領海軍和長江水師,迅速開往武漢江面。14日清政府編組一、二、三軍,以隨蔭昌赴湖北的陸軍第四鎮及混成第三協、十一協為第一軍,蔭昌擔任軍統(也稱總統);以陸軍第五鎮為第二軍,北洋大將馮國璋為軍統;以禁衛軍和陸軍第一鎮為第三軍,親貴載濤為軍統。但此三軍中,以馮國璋所部第二軍作戰最為賣力。10月18日,兩軍激戰於漢口,湖北新軍在裝備與訓練上自不可能與北洋精銳相抗衡,故而雖在黃興等人到達擔任都督後士氣大振,但仍然節節敗退。到11月27日漢陽失陷,前後共戰鬥41天,史稱漢口、漢陽保衛戰(又稱「陽夏之戰」)。
三、早期的共和成就
11月初,宋教仁、居正、劉公、孫武、張知本等商議,認為湖北方面僅有政府組織法還不夠,尚需有一個根本法類型的法規。眾人推宋教仁起草,他為鄂軍政府草擬的約法,定名為《中華民國鄂州臨時約法》,簡稱《鄂州約法》,是一個三權分立的法律,共7章60條;這是革命黨人在中華大地上第一次奠定新國家的基礎。但真正基於公意而成立的民國政府,是南京臨時政府。12月,十七省的代表齊聚上海,推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孫組織內閣,成立南京臨時政府。1911年12月2日,各省都督府代表聯合會議決由雷奮、馬君武及王正廷起草《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直隸、山東、江蘇、浙江、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安徽及廣西十省代表共二十二人在大綱上簽名確認,並議決以五色旗為國旗,青天白日旗為海軍軍旗,鐵血十八星旗為陸軍軍旗。12月14日奉天、山西、江西及廣東四省代表簽名追認此一大綱,民國到此可以視為具備全國合法性的政府。
南京臨時政府時期不是內閣制,而是總統制,因此並未設內閣總理,參謀總長則由黃興兼任,負責一切軍事事務。在政府中,孫中山全權掌握軍政大權,下設九位國務委員,陸軍總長黃興,海軍總長黃鐘英,外交總長王寵慧,司法總長伍廷芳,財政總長陳錦濤,內務總長陳德全,教育總長蔡元培,實業總長張謇,交通總長湯壽潛。
隨者南北之間的僵局與多次談判以及列強的斡旋,最後革命黨人與北洋領袖袁世凱達成默契,以迫清室退位為條件而全力進行讓渡。但是1912年3月8日由參議院通過《中華民國臨時約法》,3月11日公佈實施取代《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政府體制又朝向內閣制轉移;這種情況充分表明革命黨對於即將要把權力交付給北洋系的強烈不信任感。而北洋系自然也不願意接受如此被架空的中央政府體制;此埋下了之後南北分裂與中國內戰的種子。
四、結 論
辛亥革命雖然最後在妥協下宣告落幕,但其中所楬櫫的反帝、反封建、五族共和的平等自由精神當歷久彌新。百年後的今日,我們追懷這一場革命盛會,遙想前仆後繼奮戰犧牲的先烈,更該珍惜今日台灣的民主成就,並期待民國的理想能早日在全中國得以實現。◆
社論
國際視窗
外交問題與台灣地位
台灣事情
南疆與香港
辛亥百年
海峽短評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