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會談的漏網信息
吳行健
(台大國發所博士生)
台北會談的漏網信息
吳行健
(台大國發所博士生)
任何歷史評價都不能超越歷史階段,對馬克思而言,歷史應該是作為主體的人在現實生活中的歷史,這也是社會中生產生命的活動過程。又如同歌德說,歷史家的任務在於區別什麼是真實的、虛假的,確定的、不確定的,可疑的和不能接受的。為一個特定歷史階段做出定調,有助於吾人敏銳的辨識過去的重複經驗,以及探討未來的進化路徑。
在2012年12月11、12日,接連兩天由《兩岸統合學會》理事長張亞中主辦的「台北會談:強化認同互信,深化和平發展」研討會在台北市仁愛路三段的福華飯店舉行,大陸國台辦副主任孫亞夫、中國社科院台研所所長余克禮、全國台研會執行副會長周志懷等,率領大陸北中南各大學台研系統和對台機構的菁英學者與會。對立的一方,民進黨中央政策會執行長吳釗燮、前陸委會主委陳明通(台大國發所教授)以及綠營中壯派學者郭正亮、游盈隆、施正鋒則擺出大陣仗,在研討會各場次,民共之間針鋒相對,激烈駁火,成為台北政壇近日的大亮點。
不令人意外的是,長期以來籠罩在台灣天空糾纏不清的台灣意識和中國意識,在台北會談被體現成為綠營與紅營的交流平台,困擾兩岸關係多年的認同分裂和互信危機,成為今天民、共交鋒的回聲,而對岸積極鋪陳多年的對台交流工作,也透過台研系統學者在研討會各場次上,高調覆述中共十八大胡錦濤報告中提及的對台方針「厚植共同利益」,彷彿成為對台灣總結過去、面對未來的一種預示。
為什麼是預示?從國際政治、兩岸政治繼承、美國總統大選和歐元危機等四大面向,儘管各有成因、變數、主要角色和權力架構,但恰恰都具備一個預測跨議題、跨國境的共性,無一不在2012年──變局的開局元年──彰顯無遺。國際政治方面,日本12月16日舉行全國大選,韓國12月19日舉行大統領選舉,日前閉幕的中共十八大推選習近平接掌第六代領導集體的總書記職位,美國黑人總統歐巴馬有驚無險的連任重返白宮,歐元在希臘暫渡危機後仍處於不確定的地雷區等待南歐國家等未爆彈未來的引爆。更不用提中華民國馬英九總統連任以後,民意支持度驟降到15%以下,最近又被《經濟學人》雜誌冠上BUMBLER綽封號。
前述幾個重要國家的最高領袖的開局之年,從未有過像2012年這般帶有「二元悖論」的時代重大矛盾特徵──開拓新局的機會無窮,但也陷入了艱難的廣大困境;機會與困境互相有共時性,機會可能掙脫困境,但是困境也可能抵銷機會,構成既內含又排除的矛盾。
從矛盾理論的邏輯性而言,台北會談正是本文前述「開局之年──機會與困境」二元悖論的一種載體,其中乘載著必然性和偶然性,若吾人能清明的辨識若干沒有被新聞媒體曝光的漏網信息背後所寓涵的政治邏輯,也許較能看出必然性和偶然性對二元悖論特徵所造的細微影響。
(一)主辦方「兩岸統合會」扮演大公無私的超黨派仲介人角色。台大政治系教授張亞中搭建的兩岸對話平台,在台灣民調出現「國大退民小進」的必然性結果以後,大陸涉台單位加大力度對愈來愈可能重新奪回台灣中央執政權的綠營,加緊交流和施展懷柔「軟統戰」的工作。博弈的另一方,綠營眼看馬英九的民意滿意度降到新低點,自知自己在島內的政治份量日益茁壯,在民進黨的算盤上,民共加緊交流和對話,也是一種規劃「主場正面迎戰」的策略,重申其「捍衛台灣主體」的彈性策略。於是,民進黨主席蘇貞昌拍板定調為宣揚民進黨精神和愛台灣的宗旨,綠營學者應主動與大陸台研系統學者同台對話,不要迴避。
就在民進黨和中共兩黨的短期利益出現交集之際──綠營主要目的在反擊國民黨多年扣緊民進黨有反中傾向的大帽子,中共則想要在國民黨病入膏肓之際,把老盟友藍營的大敵綠營,轉型成為潛在的新盟友──從中因而出現民、共兩黨合謀交流的偶然性,這也才有了12月12日《中國時報》整版頭題斗大標題「台北會談 民進黨、陸官員首度公開交流」的交流結果。
(二)各場次會議引言人的安排,形成大陸學者vs.台灣學者,一前一後的制度性發言架構。這如同是馬戲團的經典戲碼,安排「獅虎同籠,獅虎鬥」的高潮情節,吸引與會者的高度搶答與各持己見的激烈對辯情境。例如:台大政治系教授左正東作引言說,台灣加入國際經濟組織整合仍有困難,自由市場可以化解地區主義和仇外主義。在自由討論階段,立即引來天津南開大學台灣經濟研究所所長曹小衡的反駁稱,2001年12月台灣加入WTO,是大陸最大的善意,因為WTO等是經濟聯合國,若當初共訂的遊戲規則要改變,會有碰撞;而陸資入台受限於台灣設下陸資參股上限和產業類別,困難重重,不知道如何談自由市場?
還有,東華大學教授施正鋒作引言時,直截了當的挑明了台灣民族運動的努力,在國際社會上要有一個獨立自主國家,對內要打造一個自由平等多元的民主共和國,目前對台灣的最大挑戰來自中國,當台灣有一天不想和中國同一國時,台灣民族就出現了。上海東亞研究所副所長胡凌煒反駁說,在台海緊張的年代,中共也出現過有聲音宣稱不惜犧牲經濟建設停頓20年,也要解決台灣問題,中共十八大報告絕大部分篇幅在講自己的社經發展,兩岸問題只是一小部份,兩岸關係也許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大陸的執政者壓力很大,如何在確保本身平穩發展之餘,促進改革,講到認同,台灣會產生一定的混亂,希望大家更加站在中國的立場來考慮。
(三)儘管台灣的平面媒體和電子媒體都把台北會談聚焦於民、共對話的平台意涵,高調報導吳釗燮和孫亞夫握手言歡的和諧鏡頭,但卻忽略了北京的一中國家立場和民進黨的台獨政治原則,依舊尖銳對立、沒有妥協空間的真相。鄧小平說「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這思維體現在對台政策上,就如同中國社科院台研所所長余克禮在引言中引述胡錦濤十八報告說,兩岸應正視政治議題,探討國家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政治關係,作出合情合理安排(一手軟);兩岸雙方應切實增進維護一個中國框架的共同認知(一手硬)。
中共既要繼續深化與台灣各黨派和人民的政經文化交流(一手抓物質文明),也會持續以經促統、促簽和平協議等政治議題的談判(一手抓和平統一大業的精神文明),其對台的既定一中總方針和統一的總路線,並不因為今天中國大陸台研系統針對民進黨交流派或綠營學者採取積極對口、登陸禮遇規格接待,而有所動搖或改變。
(四)古典馬克思主義向來強調下層建築的經濟決定論,此理論受到很多的質疑,因為上層建築的意識型態或意志,也相當有力的主宰歷史的進程。新馬學者阿爾都塞、葛蘭西等人強調意識型態對於人類社會的主體建構和國家機構的建立有著重要的角色。
此點認識,在世新大學教授王曉波於台北會談11日上午座談會的發言,可以得到一些啟發。王曉波說,包括在場的孫亞夫也應該知道,他長期鼓吹台灣同胞國民化的議題,如果不把台胞當成國民,憑什麼要求台胞來認同中國呢?好比凡是台灣同胞在國外出了什麼事,中國大陸的外館是會介入關懷的,協助解決問題; 兩岸往來,何必需要有台胞證呢?只需要出示國民身份證,身份證上的資料其實和台胞證是一樣的,就不用另辦台簽,就應該可以出入中國大陸,這更能體現兩岸一家的精神,希望大陸能與時俱進。
持用國民身份證進出中國大陸的建議,的確符合兩岸同屬一國的一中原則,而且能有效的降低兩岸在國族認同上的分歧隔閡。Ernesto Laclau和Chantal Mouffe在《文化霸權和社會主義的戰略》一書指出,我們可以推斷出文化層面的重要性,一種歷史性的行動只能夠通過「集體的人」來執行,這是多樣多種的意志,站在平等的和共同的世界觀的基礎上,以「文化—社會的」統一體為其前提的。准此,持用國民身份證代替台胞證進出海峽兩岸,其實寓涵有文化社會統合政治隔離的強大實踐意義。◆
社論
韓日選舉
中日關係
兩岸關係
余英時與反旺中
莫言與諾貝爾文學獎
海峽短評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