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後


李扁20年「去中國化」的台獨思維透過教育、輿論不止影響下一代,今天的馬政府也難逃其魔咒。大陸護照印上日月潭與清水斷崖風景,竟引起馬政府「嚴正抗議」;另外當選聯合國官方組織青年代表的張良伊同學,以「台灣,中國一省」參選,也令馬政府「不能接受」;中研院研究員陳昭倫入一NGO組織見國際欄是Taiwan (China) ,竟怪外交部沒有積極作為。朝野似皆聞 「中國」 而色變,沒有中國會有中華民國嗎?會有中國國民心黨罵?針對這些光怪陸離的舉措 , 本期社論撥開層層李扁台獨思維迷霧 , 並籲馬政府揚棄之 。

台北日本交流協會去年選在南京大屠殺紀念日為其天皇慶生,立法院長王金平與外交部長林永樂同往祝壽,此已不是陷於「去中國化」的台獨思維而不自覺,簡直就是日據時代皇民化在今天的還魂,見王仲孚教授的短評。

有心人士煽惑學生炒作的反媒體壟斷運動,同樣是「中國」因素作祟。壟斷就是讓讀者沒有選擇的自由,然而正如王曉波教授大作指出的,只准有「反中國因素」而不容有「反反中國因素」,讀者只能看到「反中國因素」,哪來的選擇與自由?余英時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形下 , 公開就一宗對壹傳媒收購的普通商業行為嚴厲指控中共操控台灣媒體,這位歷史學者連歷史學研究的ABC都拋到九霄雲外了,見本期張海鵬教授的評論。

日、韓大選為去年世界多國政府換屆劃下句點,日本右翼得勢尤其令人關注,見本期李明、李中邦與李庚嬉大作 。 新年伊始 , 在此謹向我們的讀者 、 作者與贊助者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