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的新領袖和新形勢

論馬英九兩岸政策的局限性


去(2012)年,除了馬英九和歐巴馬獲得連任外,日本、韓國和中國大陸都換了領導人。新人新政而形成新的形勢。台海兩岸關係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國際關係的形勢中存在的,並受到其約束。

《醜陋的美國人》

人的思想是主體反映客體,馬英九的兩岸政策也當是主體對客觀形勢的反映。去年12月12日,馬英九接受美國CNBC亞洲台專訪時說:

「台灣這麼小,又在一個非常複雜的東亞地區,有中國大陸、日本和美國,在這兩強之間我們如何找出一條生存之路,而過去四年的發展證明這條路我們大致上是走出來了,但是要很小心地走才不會跌倒;所以我們走得很謹慎,但是走得並不猶豫,這點非常重要。」(《總統府新聞稿》2012-12-15)

2009年,歐巴馬總統上任,2010年1月開始「重回東亞」(或「亞太再平衡」),戰後,台灣向來是美國「西太平洋鏈島防線的中央環節」,作為「以台制中」的棋子。斯時,馬英九卻正在推動兩岸和解政策。兩岸和解,美國又何以「以台制中」。

在馬英九競選總統時,美國智庫就有人耽心馬英九當選後,可能有如金大中、盧武鉉,「又出現一個不能配合美國亞洲政策的民主國家」。果然,當歐巴馬「重回東亞」對中國大陸進行「新圍堵」的C型包圍時,卻出現台灣這一塊「戰略缺口」。

「不能配合美國亞洲政策」的金大中、盧武鉉都黯然下台,官司纏身。盧武鉉甚至自殺以明志。孫崎享在其新書《戰後歷史真相》中,也指名鳩山由紀夫、小澤一郎也均「不能配合美國亞洲政策」而以不同的方式下台。

不能配合美國政策的中東領袖,海珊兵敗身囚被押上斷頭台,格達費橫屍街頭,身死受戮。戰後東亞的南越吳廷琰呼籲南北越和談,即遭軍事政變亂槍打死。韓國的李承晚、張勉、樸正熙,都因主張南北韓和談而遭政變放逐、身囚、刺殺。故有《醜陋的美國人》乙書風行一時。

所以,我們不但認為馬英九自「八八風災」以後民調重挫不起,乃是肇因於「不能配合美國亞洲政策」,並且,他對自己黨綱和政見的「和平協議」食言而肥,不見得是其主觀意願,而當是對美國「重回東亞」的客觀形勢認知之反映。

歐巴馬連任後已沒有了民粹的壓力,他對中國「新圍堵」的「重回東亞」,是否還有主觀的需要,是否符合客觀的理性,更重要的是,美國能有多少實力來貫徹「新圍堵」。

勿讓北京覺得統一已經絕望

1月14日,前美國在台協會主席卜睿哲,在布魯金斯研究院網站上,發表其新書《未知的海峽》摘要。在書中,他批駁二類「棄台論」,第一類認為兩岸關係已大幅緩和,台灣不需美國保護;第二類認為台灣問題是美中關係的障礙,如今中國實力增長,放棄台灣,以利美中關係發展,據報導:

「卜睿哲指出,第一種觀點高估兩岸進展,因兩岸關係固然大幅改善,但台灣民眾目前不願碰觸政治和安全議題,因此短期只會有溫和逐步進展,甚至可能停滯。

關於第二種觀點,卜睿哲表示,他們錯估美國讓步的可能成本與效益。美中摩擦甚多,台海只是其中之一,就算美國在台海議題上讓步,也不能解決其他問題;且這麼一來,會不會讓中方以為也可在其他議題上對美國指指點點?

卜睿哲表示,如果美國不遺餘力反對兩岸統一,固然會被大陸視為具有敵意;可是如果美國不顧台灣反對就支持北京的統一方案,將是嚴重示弱。

相反,如果美國繼續信守目前的對台政策,固然未必能保證中方會在其他領域也維持現狀,但總會有些幫助。且會促使中方以更具創意、更有意義的方式解決兩岸爭議。他寫道:中國大陸無法讓台灣按照大陸的條件統一,『主要原因不在美國軍售,而在於其立場令台灣民眾無法接受』。」(《中國時報》2013-01-16)

但卜睿哲也表示,「台灣的首要之務是勿讓北京覺得統一已經絕望,免得北京孤注一擲,同時台灣也應強化自身的力量及信心以抗拒來自北京的壓力」。卜睿哲也理解到中國大陸實力的崛起,而替馬英九下指導棋說:

「優先要務是不要讓中方產生兩岸統一的大門永關閉的印象,這也是目前馬政府所做的;此外,台灣必須轉型為知識經濟以維持競爭力,並與主要貿易夥伴進行經濟自由化,而不是只依賴大陸;台灣也必須排除某些貿易障礙,這些結構調整才對台灣有利。

政治方面,台灣應改革政治體制,以因應台灣面對的真正挑戰,而不是聚焦在相對膚淺的議題;此外,也要讓台灣或中華民國主權實體的概念更清楚,不僅是在國際體系的角色,還包括兩岸關係的層面;軍事方面,台灣應該提高軍隊的嚇阻能力,以免一旦北京有意發動威嚇,才能提高北京當局的成本和不確定性。」(《聯合報》2013-01-16)

要主權實體的概念更清楚

根據以上的報導,可以概括成以下的要點:

(一)台灣固然不能統一,但也不能公開宣佈獨立,這正是「不統不獨」。「不統不獨」即可以「不戰」,而不把美國扯進戰爭去。

(二)美國不能「棄台」,為的還是「以台制中」,美國對中國大陸的遏制是多面的,不止台灣一面,因此留住台灣多一個遏制大陸的籌碼。

(三)台灣要能成為「以台制中」的美國籌碼,在經濟上必須「不是只依賴大陸」,而且要調整「這些結構」。這是暗示反對ECFA在內。但卜睿哲能讓美國給台灣經濟的依賴嗎?

(四)馬英九的政治改革在卜看來都是「相對膚淺的議題」,要因應「真正挑戰」,「也要讓台灣或中華民國是個主權實體的概念更清楚,不僅是在國際體系的角色,還包括兩岸關係的層面」。這不就是「兩國論」或「一邊一國」嗎?雖不宣佈台獨,或言「經台灣人民公投,不排除兩岸統一」,兩岸關係也必然回到李扁時期,即可造成「不和」,而要向美國買武器,美國才能以台制中。

(五)什麼是「促使中方以更具創意、更有意義的方式解決兩岸爭議」?其實就是企圖迫使北京承認台灣主權獨立的「兩國論」或「一邊一國」。這是韓戰後,大陸與美國有過163次大使級會議,都不能迫使中共接受的條件,最後還是美國接受「一個中國」原則,而中美建交。要迫使中共放棄台灣領土主權,當時中共一窮二白都不能成功,今天能迫使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第三大軍事體接受嗎?卜睿哲寧非癡人說夢。

卜的大著我們雖尚未看到,但根據其摘要的報導,卜的對台政策正是「不統不獨,不戰不和,以台制中」。只要不流美國人的血,以台灣人的錢,以台灣人的血,為美國「以台制中」,美國又何樂不為?這是卜睿哲這位台灣問題專家的「如意算盤」。但必然成為反映到馬英九兩岸政策思維的「客觀事實」。

卜睿哲的「如意算盤」可以是馬英九的「客觀事實」,但問題在卜睿哲的「如意算盤」反映的是否是美國實力的「客觀事實」。

最近美國情報機構發表一份預測2030年全球狀況的報告,報告體現了美國16個情報機構的一致判斷。報告中預測「中國經濟會在2030年的前幾年趕超美國,包括哥倫比亞、印度、尼日利亞和土耳其在內的地區力量將對全球經濟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並言:「美國在新的全球秩序中所扮演的角色很難預測,因為它繼續在全球體系中發揮主導作用的程度會發生巨大的變化。」「『單極世界』時期結束了,從1945年開始的美國強權下的世界和平局面也在迅速消失。」(《新華網》2012-12-12)

在中美實力消長的對比中,歐巴馬的「新圍堵」和卜睿哲的「如意算盤」或能得意於一時,但終於是難以為繼的。我們曾經指出過,60年前杜魯門的「圍堵政策」和60年後歐巴馬的「新圍堵」已經時移勢異了。

聯美制中 狐假虎威

美國「新圍堵」的急先鋒當為日本,安倍晉三上台後,釣魚台「國有化」的爭論愈演愈烈,從船艦的對峙到戰機的對峙。歐巴馬的「新圍堵」鼓舞了日本右派安倍乘勢崛起,以「聯美制中」狐假虎威,還走訪東亞各國企圖對華建立一個日式圍堵。一連串的右派言行,已將中日關係推向了戰爭邊緣。

19世紀70年代以後的美國亞洲政策,支持日本佔領台灣而「以日制中」,除太平洋戰爭時期外,戰後又是「以日制中」不變。

「以日制中」和「以台制中」一樣,美國只能以日本人的錢和日本人的血去「以日制中」,不能把美國扯進中日戰爭中。美國不肯為台灣獨立打仗,會為一個比台灣更小的釣魚台打仗嗎?

安倍極端挑釁的右派言行,已到了北京忍耐的極限,而引起了美國的不安。美國助理國務卿侃貝爾就坦承,美國對日本右翼言行保持沉默是不智的。美國也開始強調要重視中美與韓美的戰略互惠關係,美國主流媒體也開始批評安倍的軍國主義言論,並婉拒安倍此刻訪美。

主張對華強硬的國務卿希拉蕊已經下台,換上了對外戰略溫和務實的克裡,再加上國防部長哈格爾、國安顧問多尼隆。美國新的國安思維可能不再依循新保守派思維,以中國為假想敵,轉而理性的強調中國是未來的合作夥伴,而向季辛基、布熱津斯基的方向調整。

老實說,中美大戰,中國打不起,美國也打不起。根據功利主義哲學「打不倒,就入伙」,否則玉石俱焚的代價誰也付不起。中美合作當是美國最終的理性選擇,但在這之前,美國一定會把能佔的便宜佔盡。

美國不肯付出玉石俱焚的代價,日本的狐假虎威就只能有限了。

樸正熙之死遂成歷史之謎

韓國是一個民族意識極強烈的民族,連首爾街頭的婦女都知道「民族統一不是做買賣」。雖歷代領導人主張南北韓和談的都沒有好下場,但南北朝鮮的民眾和政府均堅持朝鮮民族終究要統一。樸槿惠的父親樸正熙政變推翻主張南北和談的張勉而取得政權,獨裁大政而創造了韓國的「漢江奇跡」,打下韓國經濟發展的基礎。後亦呼籲南北和談,首次遭刺殺而喪妻,又青瓦台辦公桌下竟發現竊聽器,終遭韓國中央情報局頭子金載圭槍殺,接著現場金又遭槍殺,槍殺金者亦中彈被逮處死刑。時漢城大亂,38度線守軍全斗煥在美軍同意下,揮軍進漢城,而發生「光州事件」。樸正熙之死,遂成歷史之謎。

樸槿惠少女時期,家遭慘變,父母雙亡,從公主到落難,人生際遇坎坷,性格堅忍多疑。還曾親晤北韓金正日,證實樸正熙之死並無「北韓因素」。

樸槿惠當選咸認除其自身的魅力外,還有老輩選民懷念「漢江奇跡」至今。她這次當選的政見中又包括南北和解。

中日之間有釣魚台之爭,韓日之間也有獨島之爭,樸槿惠能配合美日對中國大陸「新圍堵」嗎?她的和解主張能配合美國對北韓的制裁政策嗎?至今,我們不得而知,只能拭目以待。

東協諸國,除了越南、菲律賓與中國有南沙群島之爭外,其他各國都在仰望中國市場,且華人經濟實力強勁,又有什麼理由參與「新圍堵」?

中國大陸自「改革開放」後,揚棄了紅、白西化派的意識型態,「摸著石頭過河」,以「實踐檢驗真理」。從社會主義看,非社會主義;從資本主義看,非資本主義。可以被譏為「非驢非馬」,但不能不是新品種,而自稱「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這個「特社」已在2010年超過日本而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據前述美國情報機構估計在2030年之前還將超越美國居世界第一。各項物資建設、軍事科技、文化體育均居世界前矛,而成為不發達國家爭相傚尤的新典範。「飛龍在天」了,「四小龍」只得黯然失色。

或曰,大陸沒有西方式的自由民主。請以「實踐檢驗真理」,近一百多年來,自「康梁變法」起,中國試驗過多少制度,請問那種制度超過今天的「特社」?當然,「特社」也必須「與時俱進」的不斷改革,是不是要改成政黨民主制,或者協商民主制,那也不是由西方意識型態來決定的,而是要由中國社會經濟結構的發展來決定的。

在中國大陸經濟還能持續發展成長,表示「特社」還能運作正常,改革也只有量變的改革,而不可能出現質變的改革。根據美國情報機構的報告,至少至2030年,「特社」還能運作;據林毅夫的估計,得到2050年,中國的高經濟成長率才會趨緩。

共產黨萬歲辯證法就不靈了

當年在「文革」中,「共產黨萬歲」的口號響徹雲霄,唯毛澤東有言:「共產黨也不能萬歲。共產黨萬歲,辯證法就不靈了!」「特社」當然也不能萬歲,而必然的隨著中國具體的社會、經濟、政治的量變而質變。

或曰:貪污腐敗。這確實是中共亡黨亡國的大事。習近平上台後,已宣示必以霹靂手段加以整肅,效果如何,且拭目以待。

人類自有權力以來就有貪污腐敗,或造成貧富不均,受害者椎心刺骨,遇有天災人禍,鋌而走險,而一呼百應,終至政權瓦解,王朝傾覆。

今天大陸的貪腐達到什麼程度,據美國喬治梅森大學經濟學家拉米雷斯教授研究,「中國的腐敗現象20年來惡化了」。並且,他說: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提供的中美兩國人均收入的數字,當兩國人均收入都在2,800美元時--也就是1996年的中國約1870年代早期的美國--就報紙上報導的腐敗而言,美國比中國嚴重七至九倍;兩國人均收入達到7,500美元時--2009年的中國和1928年的美國--兩國的腐敗程度大致相同。拉米雷斯得出的結論:『中國腐敗值得關注,但與美國的歷史經驗相比並未達到令人恐慌的水準』」(《中國網》2012-12-14)

所以,在可預見的未來,只要整肅貪腐有一定的成效,經濟能持續成長,社會維持安定,政治保持團結,美國情報機構預言的2030年就可能出現。那時還有什麼力量可以迫使中共放棄堅持中國領土主權完整?

未來的十年,中國仍然需要穩定而和平的內外關係,兩岸和平發展以至和平統一的進程能加速發展固可樂觀其成,只要台灣不宣佈台獨,和平統一仍存有希望,爭取兩岸的和平穩定仍是中國大陸和平建設之必需。

馬英九的任期雖還有三年半,但2014年即進入五都與縣市長及議會改選;之後,進入2016年的總統和立法院改選。能處理兩岸關係這樣高度政治敏感議題的時間,已不到一年半了。

由於歐巴馬的「重回東亞」和「新圍堵」,馬英九的兩岸政策,可能已經無力攀登「和平協議」和「軍事互信機制」的高峰,只能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和「先經後政,先易後難」上停滯,而很難有所突破。

最近兩個月,在台北和北京分別舉行了「台北會談」和「夏合研討會」,有兩岸三黨的高層人士和退休外交官參與對談。其立意良善,用心良苦,令人感動。但國民黨是受制於美國的好學生,民進黨是美國的「乖兒子」(戰後台獨運動即誕生於美國遠東戰略小組),任何的會談沒有美國同意都是沒有作用的。並且,我們認為在2030年以前,美國並無撤除「新圍堵」的絕對必要,何況馬英九的任期只剩三年半了。

造時勢的英雄才是真英雄

馬英九的兩岸政策不能有質的突破,但仍可尋求量的進展。即馬英九所說的,擴大和深化兩岸人民交流,修訂兩岸人民交流條例,兩岸互設辦事處。

但兩岸關係若無白紙黑字的協議,一旦2016年再度政黨輪替,馬英九兩任八年推動的兩岸和解,很可能像金大中、盧武鉉之後的朝鮮半島,一夕之間化為烏有,馬英九的歷史評價又將何在?難道馬英九的歷史定位只能是「十三趴總統」嗎?

今天兩岸的分治是近代中國衰落的結果,所以,中國的統一也是中國崛起後的歷史必然,其中雖有曲折,但「黃河九曲終向東流」。認清了歷史的潮流,所以,我們還是期望,馬英九在僅有的三年半任期內,能瞄準時機,奮力一搏,設法簽訂民意支持度最高的兩岸「和平協議」,為兩岸和平及中國統一立下百年功勳,這才是造時勢的英雄,才是真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