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的安倍政權
曾健民
(台灣社會科學研究會)
危險的安倍政權
曾健民
(台灣社會科學研究會)
以獲得眾議院三分之二席次大勝的自民黨,拉下了政黨輪替不到三年的民主黨,實現了再輪替,贏回執政半世紀以上的寶座。安倍晉三這位於2006年擔任首相的黨魁,前首相岸信介之孫,再度掌握政權。從他上台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敲鑼打鼓打出的政治牌來看,已徹底打破日本戰後格局,包含不顧歷史教訓拋棄和平憲法,走上危險的右翼國家之路。
自稱「危機內閣」的安倍政權,其實是一個「危險內閣」,有四個方面的危險之處:
1.以釣魚台為戰略核心,挑釁中國,拉住美國,以此對內鼓吹「中國威脅論」,激發日本民眾的反中愛國主義,推動右翼政策。
2.否定侵略歷史,宣揚皇國史觀和國家主義思想,推動修改和平憲法,進行擴軍。
3.外交上,追隨美國,拉攏東亞、東南亞、南亞諸國包圍中國。
4.大印鈔票大撒鈔票以通膨救經濟,以日圓貶值促進出口,進行經濟的豪賭。
安倍政權代表著日本戰後未死的國家主義右翼幽靈再度站了起來,正式接掌日本的政權。
在中日緊張對立時刻,前首相鳩山由紀夫冒著日本右翼勢力高漲之際毅然訪問中國,並刻意到南京大屠殺紀念館致哀,表達反省歷史和中日永遠和平的決心,卻被日本媒體和安倍內閣大罵為「國賊」。
一、從鳩山和平政權到安倍右翼政權
從2009年大勝自民黨的鳩山和平政權,到今天安倍的右翼政權,短短三年間,日本政治從一端擺到另一端,充分顯現日本社會和經濟的極度不安。
鳩山政權政綱有二:
1.向美國要求修改「日美地位協定」(這是日美關係的基礎),重新調整在日美軍基地。
2.建構「東亞共同體」,強化與中國、亞洲的和平關係。這個路線與當時的韓國總統盧武鉉相近,盧挑戰了美國利益,結果落得自殺。
鳩山想動在日美軍和其基地,想改善與中國的關係,走脫美入亞的自主路線,踩到戰後日本誰都不敢踩的「老虎(美國)尾巴」,而以琉球(沖繩)美軍基地的遷移問題被迫下台,前後執政不滿一年。1972年田中角榮首相搶在美國前與中國建交,踩「老虎尾巴」,結果以收受賄賂嫌疑被起訴,官司纏身,抑鬱以終。
拉鳩山下台,當然有「美國因素」,直接下手的是日本官僚、政客和媒體等,裡面有當時在野的自民黨和執政的民主黨內派閥。
接替鳩山的菅直人首相,重新擺回追隨美國路線。此時,美國重返亞洲戰略已著手佈局,先是忽然爆發釣魚台撞船事件,日本強勢拘押了中國船長,在釣魚台點了第一把火,接著,美國大張旗鼓推出TPP,菅政權大讚TPP是「日本第三次開國」。其實,釣魚台烽火和TPP都起著離間中日關係,阻止日本倒向中國,讓日本繼續扮演美國戰略利益的扈從角色。前者,使中日在軍事外交上對抗,後者,除對抗中國十加三自由貿易區,還阻斷中日經貿、金融的合作,納日本經貿社會入「美規」系統。
菅直人任內發生大地震、海嘯和核災,因處理不當黯然下台。這位學生時代屬激進左翼的首相下台後投入反核運動,這次選舉落敗。
接任的野田本來就是民主黨內的青壯鷹派,上台後擺出右翼陣勢。積極推動加入TPP,但遭到農林和地方產業的激烈反對而作罷;同時被石原極右翼牽著鼻子走,轉向挑撥釣魚台問題,炮製釣魚台國有化政治鬧劇,終於引發中日間戰後以來最大衝突,終於將政權斷送給更右的安倍。
安倍接收野田燒起的釣魚台火勢後,火上加油,把激化釣魚台緊張,挑釁中國,作為其右翼戰略核心。
二、以釣魚台烽火推動右傾
冷戰時期,日本統治者以擴大北方四島領土問題以及北朝鮮威脅,來塑造蘇聯和朝鮮的外敵,以統合日本國民反共反蘇反朝的意識維持統治體制。
冷戰結束蘇聯解體,特別進入21世紀美國911後,日本的外敵戰略則轉向西南方,以挑起釣魚台緊張局勢挑釁中國為戰略核心,獲取最大的政治利益。
只要釣魚台烽火燃起,日本統治者就不斷透過媒體散播中國侵犯日本領土的消息,叫嚷「狼來了!」製造「中國威脅論」,激起日本民眾反中感情和愛國主義情緒。反中感情有助於麻痺日本民眾的歷史反省意識,偷換歷史意識,美化侵略歷史,培養日本民眾的皇國史觀。愛國主義情緒則有利於右翼政治勢力推動修改和平憲法,掙脫「和平」的束縛,重新武裝擴充軍備把自衛隊換裝成國防軍,實現海外派兵對外武力交戰的夢想。
打造皇國史觀和重新武裝,正是日本右翼60年來夢寐以求的目標。現在,正由安倍政權之手急速推進中,所謂「西南防衛」是其墊腳石,而其戰略槓桿就在釣魚台烽火。然而,不管是冷戰時期的北方四島或是今天的釣魚台,都是在美國戰略利益下「相生相剋」的產物。
三、危險的「右翼內閣」
安倍內閣成員幾乎全是長期投身右翼活動,積極鼓吹皇國右翼思想的人物,可說是名副其實的右翼內閣。
內閣中14人系參拜靖國神社的國會議員,13人為「日本會議」成員。「日本會議」前身是「保衛日本國民議會」,1983年成立,曾編撰《新編日本史》美化日本的侵略戰爭,1997年改名「日本會議」,在全國各縣市建立支部,具濃厚右翼色彩,有二百多國會議員加入,主張:「尊崇作為全體國民中心的皇室,培養國民同胞感。推進『新憲法』。在教育中恢復日本的傳統情操,培養對祖國的自豪感。」
還有掌管意識型態教育的文部科學大臣,向來主張廢除1995年村山首相為日本侵略歷史道歉的「村山談話」,甚至要宣告戰後初期審判日本戰犯的「東京大審」無效。
在有關教育的競選綱領中,安倍批評日本教科書存在許多「自虐歷史觀」(指記述日本侵略暴行的歷史)的偏向內容,因此要修改教科書,並且,要從根本上改革教科書審查制度。15日,安倍成立了首相直轄的「教育再生直轄總部,任命多位極右人士加入。其中有位一向積極推廣美化日本侵略歷史的高崎經濟大學教授八木秀次。八木是安倍的智囊團成員,曾擔任新歷史教科書編撰會會長。該組織成立於1997年,得到大企業和財團的鼎力支持,會員超過一萬人,幾乎網羅了所有右翼學者。每年要組織上百場否認日本侵略歷史,攻擊現用教科書的集會和演講,並出版了近百萬冊否認侵略歷史的圖書。在八木擔任會長期間,該會編撰的《新歷史教科書》(扶桑社)分別於2002年和2006年通過了日本文部科學省的審查,正式成為日本高中歷史教科書。該書否認南京大屠殺、七三一細菌部隊、慰安婦、三光作戰等日軍重大罪行;顛倒是非地鼓吹侵略有功論,宣稱日本發動戰爭的目的是為了生存自衛,是要將亞洲從歐美統治下解放出來。
日本的右翼勢力產生於20世紀初,30年代前後在世界經濟大蕭條和日本經濟危機中壯大,並與大財閥和少壯軍人結合,這使日本右翼從理論思想發展成為重要政治勢力,以恐怖、暗殺、政變等手段主導了日本政治和社會,強行推進法西斯主義和侵略戰爭。戰敗後,佔領日本的美國為了冷戰利益並未根除日本右翼的社會經濟基礎,使日本新右翼勢力得以滋長。60年來,日本新右翼隨著時代有不同的變化和內容,形形色色,但思想上有其共同點:
主張皇國史觀:以皇道、神道為中心的皇國思想(靖國神社即為其象徵),大和民族是「優等民族」論。
否定侵略歷史:如把敗戰稱為終戰,稱東京戰犯大審為勝者的審判等等。
90年代冷戰結束後,日本右翼勢力有了新變化和發展。在理念、口號上,不再提反共反蘇,轉而回歸主張大和民族傳統,建設皇國民族國家;歷史認識問題上,美化侵略歷史;具體作法上,從修憲和改變教育、修改歷史教科書著手:在中日關係上,大肆宣揚中國威脅論。新右翼的另一特徵是:許多大企業、財團成為其經濟後援,且不斷與政治、文化、媒體界結合,有大量的政客和右傾化知識分子加入:因此,走上街頭的右翼與政壇、教育和文化媒體等思想右翼互為呼應,急速擴大組織對政治社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力,使日本政府、輿論思潮、國民感情意識急速右傾化保守化。
再加上90年代以來的經濟衰退,造成失落的20年,社會貧富差距擴大;再遭逢大震災、大海嘯以及大核災的巨大打擊,整個社會瀰漫著不安全感和焦慮,使右翼思想急速擴展。安倍政權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登上政治舞台,成為右傾化社會的政治總代表。
四、危險的對中國包圍網
對外關係上安倍也採取誇張的危險作法。
2006年第一次擔任首相時,安倍曾提出「自由與繁榮之弧」的安保戰略構想。這種思維與冷戰時期美國在東亞構築東亞島嶼鏈鎖並沒有不同,恰恰是構建一個對中國包圍網。
安倍一上任便放言:只有強化與周邊鄰國的合作,才能遏制中國的抬頭,才能讓中國「回歸國際秩序」,完全學舌美國。所謂強化周邊鄰國合作不外是以美日聯盟為軸心,追隨美國的戰略利益,發展日、美、印、澳四國的安保合作,拉攏東亞、南亞諸國牽制中國的發展。
日本歷任首相就職後首先必定訪問美國,覲見美國總統。安倍自不例外,一上台便大言將於一月訪問美國,結果遭歐巴馬推遲,只好轉訪越南、印尼、泰國。在那之前,外相已前往訪菲律賓、新加坡、澳大利亞和汶萊,旨在增強經濟和安保合作,其實就是介入南海風波。而副首相兼財務大臣麻生太郎(2008年首相,吉田茂之孫)早在月初就飛訪緬甸;緊隨歐巴馬扶植翁山蘇姬「民主演變」緬甸之後,提供緬甸500億日圓貸款,並表示將放棄緬甸5,000億日圓的債權。二戰時,緬甸曾是日本迂迴包圍中國切斷國際援華的戰場,為了保衛這條通路,中國派出的十萬遠征軍曾與日軍在滇緬展開激烈戰鬥。今天日本又追隨美國重回緬甸,企圖封住中國西南的通道。
安倍接受日本媒體專訪時表示:中日兩國關係不能僅從兩國之間進行考慮,要從全球角度來看,首先要強化美日關係;其次要強化東南亞各國合作,使東南亞成為日本的發展據點。不僅在經濟與文化領域進行合作,同時在安全保障和能源問題上,也要加強合作,在這基礎上與中國改善關係。
這顯示安倍的對中國戰略構想,即作為美國的馬前卒,從東北亞、東南亞到西南亞先築構對中國的包圍弧,孤立中國,再與中國交往。
五、危險的經濟豪賭
被美譽為「安倍經濟學」的安倍經濟政策,大膽採取通膨救經濟的手段,進行一場充滿危險的經濟豪賭。
所謂「通膨救經濟」,是針對長期陷入通貨緊縮以及高日圓的日本經濟現況,採取大撒鈔票的方法,通過政策性通貨膨脹,刺激經濟起死回生。它包括三方面:首先,要求央行大印鈔票,學習歐美的量化寬鬆(QE)向金融市場撒鈔票;其次大舉發行國債,政府舉債擴大財政支出:再次,人為強力誘導日圓貶值。安倍經濟學的如意算盤如下:一面由央行釋放大量貨幣,買政府國債並提供政府財政資金,通過政府公共投資刺激經濟;另一方面,提供企業資金進行擴大設備投資,推動國內需求使經濟復甦;結果企業利潤和員工薪水增加,進一步擴大國內消費,最後會增加政府稅收並增大央行利益。再加上日圓貶值,驅動出口產業的經濟引擎,帶動需求。
為此,安倍特別成立了「日本經濟再生本部」,由他親自發號司令,強力介入央行決策,以不惜撤換央行總裁向央行施壓,大印鈔票。同時安倍一口氣通過20兆日圓的緊急經濟對策,使日圓兌美元匯率速由78圓貶到90圓。
這種高度政治介入的經濟政策,是一劑強心劑,還是毒藥呢?只有待一年或半載後才能分曉。然而,只要稍具經濟學知識的人都可看出其中隱藏著極大的危險。
第一、安倍所描繪的經濟美景,如果有一個環節出問題,不但功虧一簣,甚至有泡沫化的可能。譬如,企業的收益增加並不保證員工的薪水會隨之增加,過去十年,日本企業總利潤增加13%,但企業員工的平均收益卻只增加3%;如果工資不漲反而面臨物價上漲,消費大眾必定荷包緊縮,經濟就不可能照安倍如意的盤算走。這樣,過剩的資金就可能流向股市、房市、匯市,造成泡沫經濟。
第二、安倍不顧日本政府嚴重的財政危機,大舉借債,債留子孫,擴大財政危機,不負責任地把日本財政推到懸崖。以國際主權債務指標(債務占GDP比的60%,財政赤字占GDP的3%)來看,日本財政已瀕臨破產邊緣。據IMF數據,今年日本債務總額占GDP比已達230%(遠超出美國的100%,也超過希臘等南歐各國),總金額將達1,000兆日圓,相當歐元區債務總額,另外,政府財政赤字占GDP比接近9%,財政收入的一半全靠發行國債籌措。平均每一國民將分擔753萬日圓,是舉世最高水平。然而,這種全球最危險的日本主權債務卻維持著相當穩定的循環,蓋其80%皆為日本國內主體所持有,如保險基金、銀行、央行等。然而弔詭的是,維持這種穩定的結構性條件,卻是日本的長期經濟不景氣和通貨緊縮;在迄今的通縮結構下,企業不借貸個人不消費,致使大量現金盈餘和儲蓄全流入國債市場,支持著財政危機的穩定循環。
換言之,是日本的經濟不景氣和通貨緊縮維持著日本的大量國債和財政赤字免於破產。安倍的大手筆舉債和通貨膨脹豪賭逆道而行,可能導致國債利率走高,破壞現時國債和財政赤字的穩定循環,恐將使財政崩盤日圓崩潰。
第三、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貿易大國,美債第二大持有國,日圓又是國際四大貨幣之一,日本經濟對世界經濟有舉足輕重影響,日圓大幅貶值必定牽動全球經濟,助長各國競貶,必將引發新一輪貿易保護主義風潮,進一步惡化全球經濟。美國當然最不高興,日圓貶值不但不利美國振興出口計畫,而且可能出現日本拋售美國國債的情形;拋售美債等於挑戰美元霸權,等於踩了美國的老虎尾巴。
安倍的通膨救經濟,重點在日圓貶值促進出口救經濟。然而,日本的主要輸出國並非歐美而是東亞的中、韓、台、港。這地區就佔了日本總出口的40%,特別是中國佔了20%,是日本的第一大出口國,日本卻逆道而行,在釣魚台放火與中國搞對立,使日本對中國的輸出大幅萎縮,重創日本經濟。據統計日本已從對中國輸出國的第二位跌到了第五位;世界銀行報告稱:去年6到11月,日本對中國出口額下降17%,拖累了日本整體經濟;報告也指出:日本經濟似乎正在萎縮,一部分是由於島嶼主權問題導致與中國關係緊張。
不論日圓怎樣貶值怎樣促進出口,只要日本繼續與中國搞對立,就不可能有成效,安倍經濟學很難期望救起日本經濟。
六、美國對安倍踩煞車?
安倍上台一個月演出的右翼暴沖,不但引起周邊國家的警戒,甚至引起美國的疑慮,跡象顯示美國開始對安倍踩煞車。
美國為何推遲安倍的訪美呢?主要是對安倍的還未煞好車,美日利益也未談好,譬如有關TPP的問題,那麼踩什麼煞車呢?
美國最擔心的是日本的過度右傾化將造成日本極端民族主義和國家主義抬頭,走獨自強國路線,逐步脫離美國利益的框架。從否定侵略歷史鼓吹皇國思想到改憲、擴充軍備並口口聲聲要恢復「正常國家」,就是要掙脫美國束縛走獨自軍國之路。從安倍的高民調支持率來看,這種可能性愈來愈高。
在釣魚台問題上美國也開始踩煞車。安倍一上台就放狠話說,「釣魚台是日本固有領土沒有談判餘地」,其防衛大臣更揚言「對侵犯日本領空的中國飛機發射曳光彈警告」,安倍還增加千億軍事預算,擴充18,000名兵力,購買潛水艇、預警機,派戰鬥機進駐最接近釣魚島的石垣下地島等等,等於擺明了準備與中國對干。在美國眼中,這已是麻煩製造者。
美國宣稱日本擁有釣魚台行政權,日美安保條約適用釣魚台,但這不是空白支票,美國只是要日本與中國維持適度的緊張關係,從旁助美遏制中國,同時用釣魚台拉住日本不要傾中,繼續為美國利益服務。他們不希望日本因釣魚台問題與中國擦槍走火,把美國捲入與中國兩敗俱傷的武力衝突,這將是美國最大的噩夢。對美國來說,吠吠可以,咬,絕不可以。
美國認識到這危險,立即派駐日大使和助理國務卿向日本表示嚴重擔憂,要日本自製並盡快把事態冷靜化。希拉蕊也向日本外務大臣表示希望日方與中國接觸開展對話。19日,希拉蕊與日本外相會談後,日外相岸日表示「日中關係是日本最重要雙邊關係之一」,針對安倍將派公明黨黨魁訪中之事,希拉蕊則表示讚許安倍與中國接觸開展對話,並宣佈安倍應邀於二月底訪美。
三年前美國拉下想與中國友好的鳩山政權,這次,美國煞得住安倍的車嗎?雖然安倍表面上可能配合美國的要求,暫時緩和與中國的關係,但是,從安倍的高支持率來看,日本已走到右翼主流的保守化社會,主導日本的右翼勢力,不斷地以挑釁中國製造中國威脅論來維持統治,並進一步推動其皇國民族國家的建設,鳩山由紀夫此時逆風訪問中國大陸並在南京大屠殺紀念館題字「友愛和平」,願中日兩國人民世世代代和平相處,卻遭到內閣官員以及媒體網民的粗暴的口誅筆伐,罵他「國賊」,戴他「親中媚中」的大帽,日本社會已經容不下任何與中國「友愛和平」的聲音。
60年前未死的日本右翼幽靈又站起來了,且衝著中國來,作為受日本侵略殖民之害最深的中國台灣寧不覺醒!◆
社論
美國與中國
安倍與樸槿惠
釣魚台問題
兩岸關係
歷史教育
台灣事情
敬悼顏元叔教授
海峽短評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