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定台灣,心繫中華

「阿港伯」兩個壯志未酬
耿 榮 水
(資深政論家)


政壇大老林洋港先生,於4月13日晚間11時,病逝於台中市大坑家中,享年86歲,噩耗傳出,震撼全台。翌日台灣各大媒體都在頭版顯著刊登,甚至還接連二、三天都有後續新聞,以一位最高官職僅及司法院長的政壇人士而言,逝後能享有如此大篇幅報導的待遇,可說是前無古人,足見其聲望之隆。可以大膽預估,即使將來李登輝百年之後,也不可能有這麼多的版面和新聞量。

包括筆者在內,都知道林洋港這些年來身體越來越差,記憶力也嚴重衰退,一些老友去拜訪時,連名字都叫不出來,馬總統年前去看他,竟一時也認不出來,鬧了不少笑話。然而驟聞林洋港去世,仍然令人深感震驚與不捨,畢竟他生前鮮活的影音形象,早已深植人心,他不單是台灣政壇聞人,更是台灣社會的典範式人物。他的逝去,代表台灣一個世代典型的結束,以後再也不會出現第二個林洋港了。

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

筆者尤其對林洋港的告別人間,心有慼慼焉,比起李登輝的依舊健在,令人不禁油然而生「好人不長命,禍害一千年」之感。回憶1978年他擔任台北市長時,筆者以「綜合月刊」編輯身份訪問他,與他建立初步的工作關係,當時他引用孫中山先生的名言「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自勉,也有點評當時政壇歪風的用意。以後他不斷爬升,我也多次再去訪問他,最後雙方發展出超越工作的關係,成為忘年之交。

82年我發表「誰是蔣經國接班人」,轟傳海內外,當時我把林洋港列名五個接班人之一,排在孫運璇、蔣彥士、王升之後,卻排在蔣緯國之前。多年後的主流與非主流之爭,竟為了「蔣林配」或「林蔣配」而爭嚷不已,王升半認真半開玩笑的說:「徐策不是早就排定林洋港在蔣緯國之前嗎?當然是林蔣配了!這是後來一位曾參與政爭的非主流要角告訴我的秘辛,應有幾分真實性。

我與林洋港建立較密切的關係,約在95年前後,當時他擔任司法院長,正醞釀參加96年的總統直選,他的一些擁護者也積極為他部署,或者準備燒這口冷灶。記得有一次旅日知名學者戴國輝返台,素知我與林洋港有交情,便要我聯繫與林見面,林也素仰戴的道德文章,便安排與戴在林森北路六條通一家日式料理店「王子辨慶」餐敘,由副院長汪道淵與我作陪。戴將一份日本最新政情分析的大作當面交給他,林頻頻感謝,還不斷說:「回去一定拜讀,一定拜讀」。後來李登輝聘戴國輝擔任國安會諮詢委員,享政務官待遇,不明究裡的林洋港,有一次碰到我時打趣說:「看來戴教授那篇大作不只給我一個人。」我聞之撫掌大笑不止。

實則當時戴教授確是真心實意支持林洋港,兩人的政治理念也較為接近,在競選期間,戴多次到林郝競選總部關切打氣,當時李登輝氣勢很旺,林郝明知不可為而為,而戴竟也雪中送炭,可見戴的道德勇氣。後來李登輝拉攏戴到國安會任職,應系權謀操作,而戴竟也天真到意圖改變李登輝的政治理念,兩人最後不歡而散,應是可以料見的。

陳履安不顧江湖道義

96年2月投票前夕,張友驊幫我出了一本專書《林洋港邁向總統之路》,與當時《遠見》雜誌出版的《誠信》,是坊間專為林助選的兩本選舉書籍,兩本都賣得很好,我分得一筆不少的版稅,選後我請林洋港吃飯,一則感謝他,二則也安慰他,希望他不要氣餒,四年後再來。林有點喪氣地說:「孔子說五十知天命,我都快七十了,到此為止了!」據林坦言,若不是陳履安出來攪局,他雖然不一定能打贏李登輝,但得票一定會超過彭明敏,不會輸得那麼難看。且他本有意找陳搭配,想不到陳不但不接受,還出來扯他後腿,他對陳的不顧江湖道義十分失望,也加速他退出政壇的決心。

事後真相逐漸明朗化,據曾任職總統府參議的陳振盛在TVBS公開表示,當年陳履安確是收受了李登輝兩億的捐款,名義上是給陳主持的宗教基金會,實際上是要陳出來壓低「林郝配」的得票率。果不其然,陳以獨立參選身份,竟分去了一百萬票之多,非主流自亂陣腳,被李登輝個個擊破,時也!命也!林洋港除了認命退出政壇外,似乎也沒有第二種選擇!

敗選後林洋港心灰意冷,與外界殊少接觸,不久就搬到台中大坑山區,與台北友人就更少聯繫了,我自己也忙於自己的工作,有時一、兩年都沒見到一面。但我仍不時透過陳毓鈞、郭俊次等諸好友得悉林洋港的近況,知道他的身體每況愈下,近年走起路來都是步履維艱,記憶力也嚴重衰退,令我憂心如焚。去年夏間,馬總統在總統府邀宴幾位在2012年大選時登報力挺他的政壇大老,包括郝柏村、張豐緒、邱創煥、陳田錨、許水德等人都來了,唯獨林洋港缺席,有人誤會他耍大牌,實則當時他的身體已十分衰弱,早就不能出遠門了,我也正計劃春節後再去看他,不料從此竟天人永訣。悲乎!

林洋港壯志未酬,因素很多,以筆者所見與貼身觀察,一半天意,一半人為。以言天意,當年若不是蔣經國中道崩逝,李登輝斷無機會繼任總統,蔣經國若有第三個總統任期,也未必再找李登輝當副手,李若接不了大位,則在往後的政爭中,未必能脫穎而出,更遑論還有什麼「李登輝時代」了!

林洋港的得意政壇,一般都說受益於蔣經國「吹台青」的本土政策,實則真正關鍵是由於謝東閔的大力舉薦。蔣經國於72年組閣,啟用謝東閔出任台灣省主席,張豐緒出任台北市長,李登輝出任政務委員,林洋港僅為台灣省建設廳長,還不是第一梯次的檯面人物,直到四年後謝再舉薦林為台北市長,才算是熬出頭了。一直到升任台灣省主席、內政部長,都還算是一帆風順,他的民間聲望也在此期間快速累積,成為蔣經國面前最被看好的台籍菁英。然而在84年的一次黨代表大會上,李登輝被蔣經國發表為副總統搭擋,林洋港的仕途從此變得被動,林與李的政治競爭也於焉開始,卻處處居於下風。

「二月政爭」暴露政治性格弱點

論者以為,90年的「二月政爭」是林洋港政治生涯的轉捩點,由於林的謙讓,退出總統大選,使得李登輝輕易贏得最後一次老國代的總統選舉。在筆者看來,這倒是一次徹底暴露其政治性格弱點的一場戲碼。在此之前,林洋港總是不斷遇到貴人提攜,還看不出他的政治性格與手腕如何,直到蔣經國辭世,包括謝東閔在內,都缺乏臨機應變與縱覽全局的策略性思考能力。

以言「二月政爭」,先是謝東閔主持臨全會,未能運用主席優勢,竟讓「起立派」得逞,推舉李登輝為總統候選人。後來非主流派擬推出「林蔣配」來對抗李登輝,只要林堅持選到底,以利誘聯結當時掌握軍權的郝柏村,則李勢非知難而退不可。無如林竟聽從蔡鴻文的勸告,並許以六年後李會支持林接任總統,以此接近「密室政治」的方式私相授受,本就不是民主的正道,更要命的是林竟然還真的相信李會信守承諾,正是「君子可欺之以方」,也說明林洋港對人性的觀察過於一廂情願,當六年後再著書質疑李的誠信時,已於事無補,反而突顯林的宋襄公之仁而已。

林洋港未能體察天下形勢,伺機採取必要行動,以致一再貽誤先機,終化主動為被動,如此鬥爭手腕,其能不敗者幾希?

96年的首度直接民選,當時李登輝羽翼已豐,又改為直接訴諸選民,林的政治資源本就不多,六年間又遠離權力核心,基層實力更難與李匹敵,那是一場不公平的競賽,可說勝負早定。林以「不忮不求」為那場選舉定性,說了等於白說,選民不但不會同情,也無法鼓動支持者的熱情,加上同屬非主流的陳履安,如前所述接受李登輝的利誘出來攪局,更使「林郝配」選情雪上加霜,最後以不到15%的得票率收場,也算是情理之中了。

兩岸和平發展的先驅

林洋港的另一個壯志未酬是關於兩岸的最終極關係,亦即台灣的歸屬問題,這必須從他晚年創立的「海和會」說起。

當96年大選結束後,林洋港自知他在台灣的政治生命已結束,人生也步入晚年,宜有一個較為從容且能體現政治理想的生涯規劃,於是他於97年創立了「中華海峽兩岸和平發展策進會」,簡稱「海和會」,自此以會長名義,遊走於兩岸四地,會見當地領導,參觀台商工廠,徜徉於中華錦繡大地美麗山川之間,對於他在台灣備受煎熬的鬱悶心情,的確有極大的洗滌作用。唯由於身份敏感,他和郝柏村一樣,活動地區自限於華中、華南一帶,祭黃陵、謁中山陵,游長江、珠江,拜福建閩南漳州平和祖籍地,就是從未到過北京,也從沒見過中共中央領導,僅管江澤民、胡錦濤等人,多麼希望在人民大會堂會見這位台灣民間聲望最高的政治人物。

應該說,這是林洋港有意的自我設限。90年「二月政爭」最終被勸退,源於當年唯恐被冠上「台奸」的罵名,雖然他未必服氣,而人言可畏,即使十年後,林洋港還是很在意他的身後歷史評價,有人可能會不滿他的矯情和做作。實則設身處地為他著想,在充滿短視浮淺的寶島民粹社會,若林洋港在總統敗選後,即頻頻進出大陸,住釣魚台國賓館,暢飲茅台酒,成為中南海座上賓,則台灣人民作何感想?對他又將如何評價?早年的陳逸松殷鑒不遠,黃順興也為此蒙上不白之冤,則「阿港伯」的劃地自限,應是不難理解,也應予同情同理心看待的。

然則「海和會」的主張和觀點,卻呈現了林洋港內心最深處的政治理想和目標,甚至以兩岸發展大方向的角度而言,他是非常有遠見與前瞻的,可稱上是今日兩岸和平發展的先驅與先行者。他懍於台灣主流民意應是「和平」,而非「統一」,故堅持以和平發展為宗旨,與後來梁肅戎成立的「和統會」宗旨,雖僅一字之差,卻體現了兩位政壇大老不同的出身背景與手腕意境。肅老直接、爽快,道地的東北人本色,林洋港則腕約、細膩,充滿本土氣息,兩人都滿懷中華心,林洋港則多了一份台灣情。

以「大中華國協」取代「一國兩制」

在台灣的最終歸屬問題上,林洋港最早主張在兩岸現實基礎上,宜仿造「大英國協」性質,成立「大中華國協」,如此對外符號相同,名義上兩岸已統一,只是各自為政,互不干涉,這是一種比較鬆散的統一方式,和「大中華邦聯」「中華聯邦」差不多,自不為對岸的「一國兩制」所接受。後來他又提出一種新模式「台灣自治邦」,比港澳模式更開放,自主性更高,來為台灣尋找新的出路。不過林洋港畢竟不是政治學者,對於所謂「台灣自治邦」的具體內涵與形式,都沒有進一步的闡述和定義,隨著他體力日益衰退與兩岸交流新形勢的出現,此說也漸為人所淡忘。

以筆者多年來的理解與體會,林洋港是堅決反台獨的,此點不容置疑,與「說一百遍統一也沒人相信」的李登輝,自是不可同日而語。然而對於統一的模式,確實自有其主張,他從務實角度出發,認為要兩岸各自取消現有國號十分困難,甚至私下評論江澤民所謂「簡單化」(Simplifying)國名為「中國」,連中共自己都做不到,遑論台灣,可謂是洞若觀火,一針見血。他希望在兩岸既有的基礎上,制訂一部新憲法,維持一種統一的形式,各自保留原有的制度與生活方式,如此或可為兩岸人民所接受,相信多數台灣人民也能認同他的主張。無如林洋港已駕鶴西歸,他的政治理想也隨著他的離去,留給後人無盡的想像與思考空間。

蓋棺論定:悲劇英雄角色

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林洋港已走完他86年多姿多彩的一生,從歷史角度言,他雖是政治鬥爭的失敗者,卻是成功的政治人物典型,他演了一出從絢麗歸於平淡的悲劇,卻儘是英雄角色;他留下勤政、誠信、廉潔與幽默風趣的為政之道與行事風格,為戰後凝重、枯燥與無趣的台灣政壇,注入一股貼近人性的草根氣息,使政治變得接近一般家庭,並融入台灣社會,他為台灣的民主發展留下極為漂亮的身影。可以說,他雖輸掉選舉,卻贏得民心,吾人不以成敗論英雄,台灣社會終以暱稱「阿港伯」還給他一個公道,林洋港確是不枉此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