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習歐會: 一山二虎?二虎一山?

中美關係新走向

李本京
(中美文化經濟協會理事長)


前 言

2013年的世界大事排名錄中,中美兩國元首於6月7-8兩日的「加州莊園會談」可以算得上名排前列。這是因為雙方為了相見,各自排除百忙專程赴「安那伯格莊園」相會,兩天中,雙方會談時間加起來有八小時,而其中一次長達50分鐘的會談則在散步中舉行,陪同人員兩名和翻譯。種種不尋常的顯現,均表示出這一次的高峰會確不尋常,美方籌辦人國安會顧問唐尼侖,則多次提到這次會議實屬一次獨特的會議。對注意國際事務者而言,這次的峰會確是有著獨特的氣氛。

中美建交一瞬間已有34年。在這段時日中,雙方關係時冷時熱,在競爭對抗、互助、妥協中度過。然而其未來的關係走向仍令雙方焦慮與關切。事實上北京拜十年前的「九一一事件」,利用華府傾全力從事反恐鬥爭,而得以盡其在我的發展對外關係。在這一個十年當中,華府的第一敵人是恐怖份子,當然無力也無暇顧及到任何針對北京來設計的招式,誠所謂西線無戰事。雙方也就互相忍耐地度過了這個面雖不和,心也在斗的日子。如今反恐鬥爭不再是歐巴馬的首要對外政策,對華方策就成為今天的首要關切之處了。要能看清這一步,我們需要深一層瞭解兩位既不同床更有異夢的巨人們各自有怎樣的算計來應付對方。

歐巴馬看中國

歐巴馬2009年上任時的美國對外情境仍處在對抗恐怖主義鬥爭中。選民雖深知反恐之重要性,然而也不耐煩白宮花了大把納稅人的錢在阿富汗作戰,面對這一聲浪,他除了當機立斷決定逐年撤軍,且在利比亞革命時採取「讓賢」作法,不再作領頭羊對敵利比亞。迄至今日對敘利亞內亂仍採取不沾鍋方式,這種方式允稱其為「歐巴馬主義」,也就是一項謹慎自製式的海外出兵方式,與小布希一比,可說小布希繼承之老羅斯總統「船炮政策」將不再作為美國對外關係之主軸。

歐巴馬在其第一任結束時即意識到亞洲之重要性,再經國安全會顧問唐尼倫獻策「返回」亞洲,於是在其第二任一上台,就風起雲湧地制訂了新的亞洲政策。他的這一方策有著多樣的含義,識者或認為這是一項新的平衡戰略,美國不僅在太平洋設置「亞洲主軸」政策。種種說法不一而足,事實上,美國今日在亞被稱為「重返」,然而美國並未曾退出亞洲,只不過是在過去十年中無暇來此罷了。是以歐巴馬心中對亞洲當然重視,而一定會將此一區塊認真應對,從此「重歐輕亞」政策將會蛻變為「歐亞並重」了。

從整個地緣政治學以觀,美國在亞洲之對手就是中國,然而中國近30年崛起之速,也確實令美國人心中難以接受。清末美國傳教士、商人及知識份子前來中國,面對的中國是一個封建、無知、排外、腐敗的社會。他們來此的目的或為予以救贖,或從商發財,或者來探險,看看這一個不一樣的國度到底如何地不一樣。當然早年到美國淘金的華工更遭遇非人的待遇,美國移民史上的排華法案成為一個唯一排斥外籍移民的鐵證,至今雖有國會通過議案向華人致歉,然而行政單位卻未見任何汗顏後之知過良心。

就是在二戰時期,中美並肩作戰,然而仍是一項不平等的關係,戰後的四強或五強,也是美英蘇的虛幌一招。事實上從1970年尼克森之走向中國到卡特在1979年與北京建交,我們在台灣就嘗盡了華府的不計情義行為。中國人在美國的心目中,仍被疑為詭異的民族。

如今北京突然能與華府並立並座,一時之間要讓一向自認高人一等的大老美接受,確是不易,然而事實擺在這裡,美國人礙於現實也只好伸出橄欖枝了。

習近平看美國

習近平是第五代中國領導人,他在青年時期看到中美的矛盾。然而卻無與對方鬥爭的經驗。自理論上來看,習較易接受美方所表示的友誼,這也就是為什麼在他前往中美洲訪問時,特別應邀於返北京時至加州與歐巴馬舉行兩日之「莊園峰會」了。

雖然中國今日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然而就其國力而言,是否就是第二大國,仍是在考驗時期。因此當老二就是高抬了,決不思與美作長期對抗。當年蘇聯就是與美國擲鈔票、武器競賽,導致解體。中國仍在崛起時期,當在成長階段,和平共存才是王道。習近平深知與美的關係一定要保持原則是朋友,個案仍對立的情境,成為一個標準的「對立哥們」關係。

為了防止美國再度成為世界盟主,中國一直認為國際強權政治應有所改變。「霸權主義」應走向「多元政治新世紀」。與華府妥協至為重要。有些國際關係學者認為今日國際政治只有中美兩國說了才算,於是有識者或曰G20人多音雜,只是頭頭們藉此吃喝。而G8則忽視了新興國家,除了八個領導們互相擁抱以取暖外,也不可能發揮任何影響。倒是中美二國正因相異性大於相同性,任何國際疑難雜症,只要他們OK,就會一切OK。這一理念前後引領了怕恩斯汀(C. Fred Bergsten, Director, 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D.C.)在2009提出「G2」這一說法。

這一說法引起中美雙方人士不同的反應,中方認為實力重要,是不是老二無所謂。美方則認為此事不易成真,大有仍「沉醉往日」之情懷。不過常理度之,華人豈不立即暗中心喜。如今習近平與歐巴馬在此峰會中從事了史上鮮有的八小時會談,兩日間近身相會,均再再說明這一會議對中方加了不少分數,對消除美國人對華人之「制式歧視」定有幫助。

新合作模式,新大國關係

峰會在全球注視下,於6月8日閉幕,這次會議是歐巴馬實現其外交理念之結晶,因為這次會議是歐巴馬所邀請及設計的,這次峰會有了幾項成就,其一、中美將有新的合作模式。在過去30多年中,華府一直視中國為終極對戰之對象,不但禁售敏感性之科技產品,其軍事院校,廣收台灣去的學生,卻禁收大陸學生,等等防範措施,很明顯地將北京視為潛在敵人。而其一貫施行之「干涉性外交政策」,更是其「英雄愛國主義」之精確表現,這一種政治生態之華府政策,當然不可能與中方有任何誠意之合作表現了。如今通過這一次雙方開誠會議,對未來合作有益。

雖然中國迄今自認為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然而再看看這次峰會,白宮主人會對一個發展中國家領導如此戮力招待嗎?是否是大國,不能由北京決定,而是由美國所定。如今的峰會正式宣示中國名列大國行列了,而且是與美國一樣的等級。在此一平等原則下,兩個國家互相真誠合作始有可能,而這就是雙方所追求的。這也就是習近平所稱,中美將進入一個大國關係,這一明示,不僅說明了中國不再故作謙虛地聲稱自己僅是一個開發中國家了。當然要為大國,有其及身而榮的光輝,也有義不容辭的責任,更要尊重普世價值,例如民主與自由等,習近平得到桂冠,然而他的權杖不僅震地有聲,卻也應勇往直前帶領中國走向大國應有的境界,不喜歡他人對自己指手畫腳,卻也應該不要留給他人指手畫腳的機會。

結 語

面對中美兩大國揚起萬丈風帆,航向時而寧靜,時有風浪的大海,除了兩國人民將因舵手的技術而親身體驗到這次出航成或敗的經驗,全球各地區亦將因此受到大小不一的影響。我人身居寶島,卻只有觀看旁聽的機會,施不上勁也無從施勁。面對島內反對黨凡事皆反對,國力亦一再下降的事實,我們看到此一完全不同以往之國際政情,既感無力,也感無奈。過去李登輝大言不慚地高唱「台灣經驗」、「台灣第一」,確實麻醉了不少人,如今理應甦醒,面對現實,如仍陷於內鬥局面,自我陶醉,還以為自己是四小龍之首,則前途堪虞。因為在此一新世紀來臨時,就應認清自己是誰,不可盲目地自己誇言是什麼。

事實上,中美雙方留待解決之問題仍有幾籮筐,非一時能蹴其功。這之中最敏感之問題如國防安全、貿易、開發、能源等大的核心所在。另外如台灣及近日中國到美國後院如中美等地之活動亦是不可忘懷的問題,就拿台灣問題而言,雙方在會談時未成話題,不代表不重要,而是說其重要性較為次要罷了。

未來中美兩大國關係將建在雙方共同利益上,依此看來,台灣的重要性在此一全新建構的關係上,勢必有所動盪,究竟是向上升或是向下降,則唯有時間可以證明。弱國處於兩強之間勢必更為無奈,也更為無力。而中美二國是否能經此一峰會後得能真誠合作,終使得一山可容二虎。然而世事難預料,雙方若關係走樣,則可能再度演變成二虎爭一山,惡鬥替合作,世局為之動盪,和平再受挑戰,就非吾人所願了。

然而不能如此悲觀,因為相互之間的矛盾,有的可以去除,有的則可以自然消失,然而終有些依然存在,只是不會再肇致大動亂耳。世人不可期盼中美之間關係有日美般堅固,然而也不必見縫插針,期盼中美來場軍事鬥爭。美國名政論家李普曼(Walter Lippmann)曾說「當政者一定要將承諾及實力」搞清楚,說明白。也就說大國對世人的表現一定要符合其國力,有多少國力就作多少承諾,如今儘管北京有大把現款,華府則是赤字。然而北京仍應對世人謙虛以恭,而華府亦應經此峰會後,不必再將北京當作第一號假想敵,妄想再以冷戰期間之「圍堵政策」以對付中國。在美國面對高速升起之雙赤字,必須放棄「炮艦政策」,禮讓更多國家參與世事。不可再既扮演世界法官,還要像約翰韋恩般戴上牛仔帽以世界警察模樣在21世紀舞台上出現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