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支持軍方推翻

民選總統
埃及變局及其所顯現的困境
孫若怡
(大學教授)


2013年7月3日下午5時,剛就職屆滿一週年的總統穆爾西(Mohamed Morsi),遭到被以國防部長為首的軍方罷黜並軟禁,為本就動盪不安的埃及政局,更增添了極大的不確定性。

2012年6月30日,穆爾西以51%的些微優勢贏得選舉後宣誓就職,成為埃及歷史上的首位民選總統。

7月8日,他頒布總統令,要求於6月中旬大選前被最高憲法法院解散的人民議會(俗稱眾議院),恢復立法工作直到新議會選出為止。24日,穆爾西宣佈了新總理人選;8月2日,由35名內閣成員組成的新政府宣誓就職。

8月12日,新總統解除了原國防部長和總參謀長的職務,並分別任命情報首長塞西(Abdel-Fattah al-Sisi)與第三軍團司令蘇卜希,為武裝部隊總司令兼國防部長及總參謀長。當天他還解除了海軍司令、防空軍司令和空軍司令的職務;同時,下令取消軍方6月發佈的補充憲法聲明,頒布了新憲法聲明,收回了立法權。11月22日,穆爾西再一次頒布新的憲法聲明,指出總統除應有權任命總檢察長、司法部門無權解散協商會議(俗稱參議院)和制憲委員會外,由總統發佈的聲明、法令和政令,在新憲法未頒布、新議會選出前,應被視為最終決定且任何其他人或單位均無權更改。

11月30日,在他主導下的制憲委員會,投票通過憲法草案最終版本;12月9日,穆爾西宣佈廢除11月22日頒布的憲法聲明。12月15日和22日兩天,按地域分兩階段舉行憲法草案公投。12月25日,埃及最高選舉委員會宣佈,憲法草案以63.8%的支持率獲得通過。2013年1月6日,埃及改組政府;5月7日,再次改組。此後,支持者與反對者兩派民眾示威遊行不斷,國內局勢益形惡化。

6月30日,反政府勢力要求穆爾西下台的抗議活動到達高峰;抗議者並要求他在7月2日辭職。

7月1日,國防部長塞西在國家電視台發表談話,強調政府應該滿足人民的要求;同時表示,為解決當前危機軍方乃設置48小時的期限,若期限過後危機仍未解除,軍方將進行干預並實施一個在其監督下的新路線。3日,穆爾西也在電視上發表談話,指出沒人有權改變憲法的合法性或建立一個新體制,他願用生命捍衛總統的合法性;嚴詞拒絕了軍方的最後通牒。當晚五時軍方乃採取行動,包括總統本人與穆斯林兄弟會多位高層在內,迄今去向依然不明。

7月5日,埃及的新過渡進程正式開啟。最高憲法法院院長阿德勒‧曼蘇爾(Adly Mansour)被任命為臨時總統,並於16日正式宣誓就職;他發佈了第一個憲法聲明,解散了原來由穆斯林兄弟會控制的協商會議,開始執行軍方和反對派所推動,以提前舉行總統選舉、暫停執行現行憲法為目標的新路線。

政變的導火線

作為民選總統的穆爾西,經由全民普選取代了以穆巴拉克為首的軍方權力。選舉是手段也是過程,但治理國家除合法性外卻需要穩固的基礎與實力。偏偏民主政治對勝選的一方,並未隨勝選而必然的帶來實權,更何況僅是以些微差距贏得的選舉。

為求政權有效運作,穆爾西執政後積極推動制訂新憲法、選舉出新議會,早早結束了軍方的代管期。但自去年先後頒布新憲法聲明、通過憲法草案後,數以萬計的反政府人士,就開始聚集在開羅的解放廣場,抗議總統「擴張權力」的做法。而造成騷動的表面原因之一,即在於高支持率通過的憲法草案,其參與投票的人數只佔總選民人數的32.9%。迫於示威壓力,去年11月22日穆爾西還一度廢除了自己頒布的憲法聲明;由此可見其統治基礎的薄弱與不穩定。

另一方面,作為伊斯蘭主義者、伊斯蘭運動的主要領導幹部,政府中許多重要的職位穆爾西多由兄弟會成員出任,這導致了以國際原子能總署前總幹事巴拉迪為代表的自由派「全國拯救陣線」,對他產生諸多的疑慮與積怨。儘管穆斯林兄弟會領導的是民選政府,即使在西方政黨政治成熟發展的國家,上述做法也是理所當然之事,穆爾西卻被塑造成「我是總統,我想怎樣就怎樣」的獨裁形象。自由派人士支持軍方發動反對穆爾西的政變,其實正是共組聯合政府的願望落空、權力分享不均所致。而作為權力新手的穆爾西,既然沒鋪陳好妥協的藝術,自然要承受背叛的惡果。

高失業率與經濟上的貧富不均,是導致穆巴拉克下台的重要因素。

推翻一個政權或許容易,但建設一個國家卻需要長久的時間和穩定的社會秩序。在示威活動不斷、政局不穩的情況下,新總統執政一年的經濟發展非但未見起色,反而使老百姓的生活較之前朝更加困苦。兄弟會原在貧苦民眾中原有廣泛的群眾基礎,直到2012年10月,民調顯示穆爾西的支持率仍占80%;但近來已降到不足50%。

另一方面,真正掌握埃及經濟命脈的是軍方;軍方不但擁有武力,也是埃及最大的地主與企業體,其所屬公司不但生產武器裝備,還提供民用消費品,在社會經濟生活中扮演著提供就業機會的角色。軍方擁有的產業和商業利益,依據不同的估算,高達國民總生產值的8%到40%。而退役的高階將領或軍官,往往出任政府機構或國營企業的負責人,其中包括省長之職、地產開發商。

軍方的說詞

7月14日,埃及國防部長兼武裝部隊總司令塞西向軍隊將領發表講話,指出埃及正處「十字路口」,所有埃及人都面臨著「選擇」,全體官兵只聽命於人民而不是對之發號施令。他表示,由於對總統的許多做法有意見,故曾通過協商向穆爾西提出建議,就其「去留問題」進行公民投票,但遭到斷然拒絕。塞西否認軍隊發動了推翻穆爾西的政變,稱僅是順應人民的意志和呼籲,以軍隊來解決所顯現的失衡問題。他要求所有埃及人和政治力量應摒棄暴力,強調所有人毫無例外地擁有參加政治活動的權力。

軍方不承認自己的作為是「政變」;而有些群眾組織的協調人,也替塞西的講話進行辯護,並對政局的發展持樂觀的看待。首先,他們認為塞西的講話明確的顯示,人民已經擺脫了穆巴拉克和穆爾西時代受美國「監護」的局面,現在埃及人可以在沒有外來干涉的情況下,確定自己未來的道路。其次,向世界表明埃及所發生的事是一場人民革命,軍隊只是順應了人民的要求,而不是國內外一些人所說的「軍事政變」。最後,軍隊與任何政治派別都不存在糾紛,它不關心由誰執政,意識型態和政治傾向又是什麼,只關心執政者為國家和人民做了什麼。如果執政者做得好,軍隊就支持;如果大失民心,人民希望推翻他,軍隊就支持人民的願望。軍隊對穆爾西政權的舉措,實在只是因為此前曾向他多次提出建議,但都遭到了拒絕的結果。

外力的影響

1954年11月,政變的要角塞西出生於開羅,1977年從埃及軍事學院畢業,1992年在英國聯合軍種指揮和參謀學院受訓。2006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陸軍軍事學院獲碩士學位並在陸軍軍事學院學習一年。

2012年8月,埃及《解放報》曾有一篇報導,指出塞西曾赴華盛頓進修,並在那裡多次參加軍事會議;近年,更頻頻參加與「戰爭和情報運作有關的合作」,就外交和軍事層面而言,與美國官員堪稱「關係緊密」。

美國被認為是此次事變的幕後推手;儘管在口頭上他一再表示不支持埃及任何一方,但是在行動上支持軍方打擊穆斯林兄弟會的政策,則十分明顯。美國不喜歡穆斯林兄弟會,視之為激進反美的伊斯蘭宗教組織;穆爾西的當選既讓美國人意外,也讓美國人棘手。在塞西軟禁穆爾西後,美國政府謹慎以對,始終不願承認這是政變;如此一來,也就可以順理成章地維持對埃及軍方所提供的援助。

7月2日,根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一位接近穆爾西的人通過短信說,如果沒有奧巴馬政府的支持,埃及軍方不會發出這樣的「最後通牒」。7月5日與6日,美國國防部長哈格爾與塞西多次通話,可謂充分掌握了情況的發展。

11日,根據路透社華盛頓電,自今年5月以來即巡弋在北非中東地區的美國海軍軍艦,最近幾天進一步向埃及紅海沿岸靠近。當日,美國海軍陸戰隊司令詹姆斯‧阿莫斯(James Amors)在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發表講話時指出:「埃及目前正處於危機之中,必要時我們會為我們國家作出一些選擇。」7月15日,美國副國務卿伯恩斯(Bill Burns)赴埃及訪問,並與臨時總統曼蘇爾和國防部長塞西在開羅舉行會晤,強調包容民主進程與不同黨派的重要性;《俄羅斯之聲》廣播電台乃引述伯恩斯的話指出,埃及的政治危機不會演變為武裝對抗。

待觀察的發展

軍方與美國的保證必然就能帶給埃及和平與麵包嗎?雖說穆爾西的倒台是由反對派發起、普通民眾推動、軍方順應「民意」出面促成的結果;而軍方的自我辯護似乎也在強化其行動的合理性,但現實局勢的發展卻不容樂觀。

3日,穆斯林兄弟會發言人即譴責新內閣「不合法」;並指出:「我們不承認其中任何人,更不承認他們有權代表政府。」

至今,穆爾西的支持者在埃及各城市的無期限集會已經持續了兩周;大批支持者聚集在清真寺外,高舉旗幟、高聲吶喊,強調這次不是軍方與兄弟會之間的對抗,也不是民眾與兄弟會之間的對抗,而是民眾與發動異變獨裁者之間的對抗。一名抗議者說:「我們要救出他(穆爾西)、釋放他,但不是為了讓他回家,而是讓他重新當總統;穆爾西是這個國家的總統,是經民主程序選舉出來的,我們要救出他,讓他回到自己合法的位置上」。

與此同時,親「基地」組織的聖戰者在西奈半島,發動了針對埃及軍方力量的襲擊;「基地」組織和兄弟會雖非盟友,但擁有共同的意識型態,兩者相互影響,該組織如今從此次事件中深受其益。「基地」組織領袖艾曼‧扎瓦希里聲稱:埃及人鬥爭得來的所謂民主是不值得的,真正的信徒--伊斯蘭主義者即使經由選舉掌權,仍受到壓迫。

當前,埃及軍方解除穆爾西總統職務導致的政局危機還在蔓延,穆爾西的支持者和反對者立場,都沒有退讓也無意妥協,暴力與流血衝突更是不斷。但如何解決高達13.2%的失業率、17%的家庭陷入食物短缺和以十數倍增加的暴力搶劫等問題,實在是所有政治人物無法迴避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