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美國因兩黨鬥爭,政府因預算陷入僵局停擺,歐巴馬取消亞洲之行,為求彌補,今年4月訪問亞洲四國。歐巴馬前腳走,後腳菲、越在我南海生事,越南國內更在政府坐視下爆發大規模反華示威。張麟徵、湯紹成、李明、宋鎮照與李庚嬉五位先生從不同角度分析歐巴馬此行與後續影響。華府的司馬昭之心,如張麟徵教授大作中所說:「在南海爭端海域,菲、越、馬等爭端國早就在鑽井取油,美國從未指責他們的行為具挑釁性,唯獨對中態度不同。雙重標準,一覽無遺。」
兩黨政治是西方近代政治少有人質疑的一種制度,然而成立政黨的最終目的在奪取政權,執政黨如一心為民,作出福國利民的事業,在野黨就得永遠淪為在野,因此在野黨為奪取政權,先天就得為反對而反對,不會以個人的意志轉移,客觀上黨的利益已凌駕國家與人民的利益,這樣的制度,在中國不同於西方的一種「選賢舉能」制度對照下,已逐漸引起西方有識之士的反省,由本期轉載的貝淡寧與馬裡奧‧蒙蒂的大作可見一斑。
太陽花學運期間,網路上出現《破中立台—組建基進政治側翼之政治戰略思考》,咸認系近年來一連串社運學運的指導性文件,目的在於顛覆兩岸和平發展,實現台灣獨立。謝大寧教授大作認為戰術上必須重視這份文件,最終感想:「兩岸問題不解,台灣永無寧日」。本期社論亦評這份文件,拆穿其「倫理道德」,不過日本「皇民化」的復辟與美國帝國主義的「私生子」,為美國「以台制中」的馬前卒。
李本京回顧《台灣關係法》成立35週年大作,告訴我們美國是不可靠的,做美國「以台制中」的籌碼遲早會被出賣,被羞辱。◆
社論
歐巴馬的亞洲行
西方民主的反省
中國與世界
新台獨與學運
兩岸關係與中國事情
短評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