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繼2013年習近平「一帶一路」的策略提出之後,今年5月初,北京發佈《國家安全藍皮書:中國國家安全研究報告(2014)》,是由國際關係學院國際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編寫,這是大陸第一部國家安全藍皮書。〔注〕其中,大陸呼籲「聯俄、拉歐、穩美」政策,並強調以此來制衡美國。由此可見,歐洲對於中共的戰略地位,是介於俄美兩國之間,也是一個積極可以拉攏的對象。
近日,李克強在10月9日至18日訪問歐洲德國、俄羅斯、義大利三國,並參加在米蘭舉行的第10屆亞歐峰會,其中有不少突破性舉措與發展,引起高度關注。在此次訪問後,目前大陸已從上述政策更向前發展,以至於「聯合歐洲、振興亞非、對抗美日」的兩個世界(歐亞非vs.美日)大戰略雛形已現。易言之,這是否也是新版海陸權對峙的地緣政治論的出現?
因為大陸與俄羅斯同樣直接或間接受到來自海洋的箝制,在東亞,日本、越南與菲律賓首當其衝,在歐洲則是歐盟國家,而美國則是兩洋中的主力以及這些國家的主要支撐。相對的,這也對於亞歐大陸的整合注入了新的動力,再加上北京對於亞非國家的積極支援與領導,使得亞歐陸權與兩洋(太平洋與大西洋)海權再度對峙,這對於當前的國際情勢影響深遠。
此次北京APEC會上,雖然美、日對大陸表現甚為親善,但會議結束後,歐巴馬與安倍仍回歸原本立場,因而並未影響北京的大戰略。
1.內外情勢
去年11月中共舉辦十八屆三中全會,受到世界廣泛關注,因為此乃是以市場為導向的經濟改革,將深化內部的整合,大陸將走向後工業社會,將以消費為主導來刺激經濟增長,完全符合先進國家的利益。
此外,大陸也將努力加快創新,包括大規模的城市化計畫,特別是在三、四線城市,也可能吸引歐洲公司來投資基礎設施,其中還包括建築、房地產業。加上大陸的國有企業私有化,也將有利於大陸的國企在歐洲的投資。
最近剛推出的上海自由貿易區,以及尋求人民幣完全兌換,成為一個主要國際儲備貨幣,也一樣具有相當吸引力。易言之,外國投資者和金融機構都將歡迎大陸的門戶開放,以便搶食此塊大餅。
此外,在能源、資源和氣候變化的挑戰方面,大陸與歐洲都支持綠色能源和可持續技術的研發,雙方合作潛力巨大。
在對外方面,近年來由於大陸與美、日間的關係較為緊張與遲緩,因而為滿足上述大陸內部的需求,歐洲國家的地位就極為突顯,而歐洲國家當中,德國在這些方面都居於領先地位,更有利於雙邊合作。
執政黨 戰略夥伴關係實質內容 歷史問題 抗美效果 經貿利益 人權問題 法國 社會黨 合作共贏 印象模糊 較佳 523億美元 認同理解 英國 保守黨 重修舊好 較有印象 較差 700億美元 互信不足 德國 基民盟 互利共生 毫無印象 中間 1,616億美元 尊重協商
再加上,北京自2013年所提出「一帶一路」的大戰略,明顯就有結合亞歐對抗美日的態勢。更進一步言之,這也就是北京「聯合歐洲、振興亞非、對抗美日」的世界級戰略。
就以連雲港到阿姆斯特丹的運輸而言,陸運要比海運縮短9,000公里,時間縮短一個月,費用減少四分之一。
2011年,重慶、新疆到歐洲的鐵路開始運行,總共需要16天的時間,比海運減少20天,是空運五分之一的價格,十分具有競爭力。
2.德 國
今年3月習總訪問德國後,7月份梅克爾總理回訪,加上此次李克強訪德,如此密集的在一年內兩國三次高層互訪,前所未見。
此次陸方共有14位部長同行,德方派出12位部長共同舉行第三輪的雙方政府磋商,此乃大陸政府首次如此全面性的向西方國家出擊,也是德國除與法國之外的唯一。
此次雙方發表「中德合作行動綱領:共塑創新」,其內容共有110條,而今年3月習近平訪德時所發佈的建立中德全方位戰略夥伴關係聯合聲明,也總共只有10條。相較之下,此次的內容確實鉅細靡遺、無所不包,其中共分為平等互信、互利共贏、共塑未來、交流互鑒等四大項領域的創新合作,這也打破一般政府間協議的範圍與規模:
1.平等互信:更緊密的政治合作與共同責任,其中包括:
1.1.政治合作:高層互訪、政府磋商、一年一度2+2會議、深化互訪、烏克蘭、中東、伊朗、阿富汗、絲綢之路、政黨與國會交往、一中政策、亞歐各自整合;
1.2.安全政策合作:深化軍事交流、維和打擊犯罪、反恐、網路安全;
1.3.法律合作:人權法治、法律交流、法律人員交流、司法互助、公務員交流。
2.互利共贏:可持續的經濟發展和金融合作,其中包括:
2.1.經濟:中德經濟顧問委員會、公平待遇、改善投資環境、穩定法律框架、WTO政府採購協定、出口信貸對話、公平雙向投資、西部大開發、強化空客合作、中小企業、能源對話、食安、計量合作、提升服貿、海關合作、知識產權、開發第三方市場;
2.2.工業4.0合作:政府協助、4.0對話、掌控國際規範、IT合作;
2.3.金融:機制對話、全球金改革、金融互惠、避免雙重課稅、人民幣清算。
3.共塑未來:創新-現代社會的發動機,其中包括:
3.1.研發:創新夥伴、強化合作、法律保障、水資源保障、未來城市、人才培訓、光電合作、極地合作、生態土壤、生命科學;
3.2.城鎮化和交通聯繫:協調合作、城市治理、城際交流、交通系統、電動車、交通安全合作、綠色出行、貿易走廊、海事合作、航運合作、碳排放、物流合作;
3.3.農業和食品:現代化、動物衛生;
3.4.環境和氣候:氣候變遷、節能減排、環保、清潔空氣、水資源、生物合作、企業環境、高效環保;
3.5.衛生社會保障和就業:醫療機構管理、醫衛交流、公衛合作、勞動環境、殘疾人;
3.6.發展合作:其中包括:環保交流、公共政策對話基金、上海自貿區、全球問題交流、信貸合作;
4.交流互鑒,教育與文化合作,其中包括:
4.1.教育:科研合作、高校合作、教育等值、提高就業、職教合作、社科合作;
4.2.文化:語文合作、中小學生交流、文化中心、文化管理、體育合作、旅遊合作、智庫學術合作。
綜觀上述行動綱領,可以總括為深、廣、新三個特色。其中所謂深,乃雙方合作的深度有長足的進展,比如政治合作的部分還包含了政黨、政府與國會的合作,以及深化軍事交流等問題;所謂廣,則顯示了合作的範圍無所不包,除了2+2會議之外,甚至連殘疾人與中小學生交流等也都包含在內;而新則比如工業4.0的合作,此意謂未來10至20年的第四次工業革命,陸德雙方企圖藉合作掌握國際的領先地位等等。
此外,雙方並在上述綱領中提及建立「創新夥伴關係」,也是迄今僅見。此乃習總在今年3月訪德時提出,7月梅克爾回訪時雙方就曾進一步深入探討,已至於此次得以順利簽署。
若要達到陸德雙方如此創新合作的階段,開放也是必要條件,李克強還特別強調開放的重要性,就是有鑒於德國在一些產業部門的相對保守態度,並期盼德方對於陸方三中全會的大舉開放政策予以正面回應。比如,陸方將考慮提高德國大眾汽車在大陸一汽大眾公司的持股比例,而陸方也同樣要求德方允許陸方企業競標德國的高鐵項目。
在漢堡的陸德峰會中,李克強提出雙方要促進貿易發展時,要推動投資進入快車道,開闢合作創新進入深海區,也就是要多快好準地強化雙邊的經貿關係。此次,雙方協議的總金額高達181億美元,其額度雖不算最高,但仍是在近一兩年來之最。
2.1.涉台
在「中德合作行動綱領」的第10條,其中提及「德國重申堅持一個中國政策,尊重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支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此乃與今年3月習總訪德時,其聯合聲明中涉台的內容相似,當時稱:「雙方強調相互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德國重申堅持一個中國政策,支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只是德國並沒有相關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問題需要陸方來尊重,因而可見上回的立場還比較隱晦,而此次改為「尊重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其針對性比較強,但其中比較可能隱涉的是達賴喇嘛,因為梅克爾自2007年以來曾數次會見達賴,引起陸方憤怒,如今雙方關係進入新境界,不應該再有類似情況發生。
當然,所謂「尊重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必定也與台灣有關。可是綜觀德國的對台政策,總是四平八穩,始終緊守一中政策,比較不會令北京擔心,更不會造成雙方的困擾。至於兩岸和平發展,更是符合德國的利益。因為德國甚至歐盟都對兩岸的和平發展有高度期待,如此歐方才能與東亞無障礙地進行經貿活動,而在政治方面則交由美國處理,歐方確實力有未逮。
2.2.困難與問題
由於德國向大陸輸出的科技產品中,對於技術轉移的門檻規定比較低,因此產生了一些憂慮甚至副作用。其中,西門子公司的事例最引人關注。該公司在2007年交付了大陸60列時速350公里的高鐵列車,並附加技術移轉,如今大陸的北車集團與南車集團卻因此已成為世界最大的鐵路裝備製造商,並在全球範圍內與西門子公司競爭,這當然會使得德方感到憂心。
此外,陸德雙方對於創新的理解也有所不同。大陸方面多只重視科技的創新,但是德方卻還強調社會與政治領域的創新,其中包括言論自由與資訊自由等,這也與科技創新有很大的關聯。在此,雙方之間仍存爭議,但歧見並未影響大局。
3.俄 國
近來,由於俄國在烏克蘭問題上與美歐國家產生了嚴重齟齬,西方國家採取制裁措施,讓俄國損失甚大,但也因此而強化了其與大陸的關係。大陸已連續四年成為俄國的第一大貿易夥伴,今年1至8月的雙邊貿易也已增長了5.7%。
但是,對於大陸當前的科技與貿易方面的需求而言,俄國與德國相去甚遠,因為俄國只在部分高科技與能源供給方面的優勢較大,無法廣泛地符合大陸的需求。雖然如此,陸俄雙方也在上述這些方面可以互利雙贏,甚至可以與陸德關係產生互補的效果。
李克強此次也與俄方簽署50多項涉及核電、金融、衛星導航等多方面的協議與合作備忘錄。其中還包括修建橫亙大陸、哈薩克及俄羅斯三國領土,由莫斯科直達北京全長超過7,000公里的高鐵項目,以打造歐亞高速運輸通道。同樣的,李克強也在陸俄聯合舉辦「開放式創新」國際論壇。
更值得注意的,在貨幣互換方面,陸俄兩國央行已簽署為期三年、規模1,500億元人民幣/8,150億盧布的雙邊本幣互換協議。
當前的陸俄關係也甚為敏感,由於烏克蘭事件俄國與西方關係陷入僵局,普丁總統5月曾訪問大陸,雙方當時即簽下30餘份合作文件,也共同出席陸俄東海聯合軍演開幕式,突顯兩國軍事合作交流的深化。
此外,俄方表示將在2017年完成大陸田灣核電廠三號、四號核電機組建設,希望能夠進一步參與該核電廠七號、八號機組設施的建設。
陸俄亦積極討論共同研發長程寬體客機、重型直升機、衛星導航系統等戰略性項目合作。雙方並協議共同舉辦2015年第二屆陸俄博覽會,大陸將擔任2015年俄國創新工業展主賓國。
4.義大利
此次李克強訪問義大利,可分為三方面分析。首先,是與義大利的雙邊關係,第二、是在聯合國農糧署的演講,第三、是參與第十屆的亞歐會議。
4.1.陸義雙邊關係
大陸是義大利在亞洲的最大貿易夥伴,義大利也是大陸在歐盟第五大貿易夥伴。2014年下半年,義大利是歐盟的輪值主席國,自有其重要性。
陸義雙方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10年以來,兩國關係發展快速,雙方簽署多份合作協議,包括大陸購入50架直升機,並為義大利國家能源公司提供信貸額度等,涉及金額約80億歐元,未來雙邊的貿易、投資的規模,還會更加擴大。
這是繼義大利總理倫齊今年6月訪問大陸後,李克強的首次回訪,雙方政府達成新的《中意關於加強經濟合作的三年行動計畫》,此次雙方將在航空與金融等領域簽下多項大單,雙方簽署約20項商業協議以及合作備忘錄。
近年來,由於義大利經濟不景氣,因而對大陸產生了興趣,陸方不但作為投資方能解決義大利的資金短缺問題,而且巨大的市場也能解決義大利內需不足的問題。當前大陸提高其生產力,同時會在環境技術上進行大量投資,這對義大利來說將是具有廣大前景的新市場,尤其在創新領域。
在此次訪問期間,雙方一致同意加緊落實關於加強經濟合作的三年行動計畫,並在節能環保、農業與食品安全、可持續城鎮化、醫療衛生、航空航天等五個優先領域加強合作。由於義大利在這五個領域有優勢,因而可以配合大陸發展的需要。
4.2.在聯合國農糧署的演講
此次李克強訪問聯合國農糧署,正好是世界糧食日前夕,其演講向世界聲明,大陸確實有能力與信心自身來解決十幾億人口的吃飯問題,並期盼與其他國家分享經驗。在演講中李還宣佈,大陸將在未來五年,向聯合國糧農組織捐贈五千萬美元用於開展農業南南合作,加大對世界糧食計畫署和國際農發基金的支持。李還呼籲,應當減少貿易保護,加強對最不發達國家農業技術、資金等支持。
4.3.亞歐峰會
在此次亞歐峰會上,李克強就促進亞歐合作提三建議:
1.共同維護亞歐和平安全與穩定發展,反對戰爭。
2.共同推進亞歐互聯互通和貿易投資自由化。
3.共同促進亞歐人文交流和社會發展。
此外,李克強還在亞歐首腦會議上宣佈,大陸將對西非伊博拉疫區提供新一輪援助,明確表達了大陸對於國際事務的擔當。
李克強在發言中提出的「培育和凝聚亞歐共同體意識」,與「積極構建面向和平與發展的亞歐新型全面夥伴關係」等,明確表達了大陸的「亞歐觀」。
明年大陸將主辦亞歐互聯互通對話會,並適時啟動一批合作項目;建議各方舉辦亞歐貿易投資高官會;爭取盡快恢復亞歐經濟部長會議;倡議建立亞歐科技創新合作中心,以及將殘疾人合作列入亞歐合作框架。
在義大利期間,李克強還分別會見歐盟和亞歐一些國家領導人,推動雙邊務實合作。其中比較引人注目的是,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寒暄,似有緩和陸日雙邊關係跡象。
5.結 語
綜觀此次李克強訪問歐洲三國之行,其成果極為豐碩,是北京三中全會以來,進一步改革開放大戰略的具體實踐與向前推進,同時也明確了聯合亞歐對抗美日的戰略框架。
其中,尤以與德國的關係最為突出,陸德之間已建立了極為緊密關係,儼然超過目前最佳的陸俄關係。此因德國強勁的製造業,能提供大陸目前大部分的建設所需。
此外,陸俄關係也順著以往的軌道向前邁進了一步,這對於俄國與西方之間的對峙亦可產生一些正面影響。可以想像,德國政府必定因此向北京遊說,以便減緩衝突,提升大陸在國際政治中的地位。同樣,李克強在聯合國農糧署的演講,更可被視為一項信心喊話,對世界糧食安全的貢獻甚大,更提升大陸在國際上的地位,尤其是對貧窮國家的號召力。
至於亞歐會議,完全符合北京一帶一路的大戰略,目前亞歐53國更可進一步合作,以便創造佳績。
面對此一新形勢,台灣正進一步被邊緣化。只因兩岸官方經貿交流管道受阻,因而台商只能自求多福、自力更生。最後,台北必須突破困境,理順兩岸關係,才能搭上當前亞歐之間的大發展列車。◆
〔注〕中國發佈首部國家安全報告呼籲聯俄拉歐穩美,http://dailynews.sina.com/bg/chn/chnmilitary/sinacn/20140506/01495695648.html.
社論
國際與外交
APEC與中美關係
APEC與中日關係
香港占中
兩岸關係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