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安會」後中日關係能辟新徑?

李中邦
(台灣日本綜合研究所總編輯)


今年北京舉辦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高潮迭起,過去,美國總統歐巴馬擬透過「再平衡」政策及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TPP)繼續主導亞太秩序,然而,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與歐巴馬演出合作削減碳排、建構軍事互信機制、開展投資談判等猶如「G2」的態勢之外,還與俄國接近、與韓國談成自由貿易協定(FTA),宣佈中國捐資400億美元推動設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在諸多雙邊會談中,習近平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11月10日的「習安會」是眾所矚目的重頭戲之一,只是,隔了將近三年,好不容易擠出來的中日領導人見面走過場了,卻很少人會覺得雙邊關係會就此融冰。

日釣島「國有化」掀對立

上一次中日領導人正式會談要回溯到2011年12月26日,當時大陸國家主席胡錦濤在人民大會堂接見來訪的日本首相野田佳彥;2012年同樣是APEC場合,9月9日在俄國海參崴,那時中日間已因日本當局擬將釣魚台島嶼「國有化」鬧得頗不愉快,沒有安排晤談,而野田乘隙在走道與胡錦濤站著對話,胡正告野田,「國有化」是非法的,要充分認識問題的嚴重性,不要誤判情勢。不過,野田仍於兩天後,照計畫進行「國有化」,進一步坐實侵佔釣魚台。從此中日領導人會談中斷。

堅定維護釣島主權的大陸從那時展開反制,公務船艦、飛機常態性進入釣魚台海域、空域。2012年12月中旬第二次安倍內閣成立,緊抱釣魚台「不存在領土問題」主張,並挾「美日同盟」威勢,與大陸對立。2013年11月23日大陸劃設涵蓋釣魚台的東海防空識別區(ADIZ),12月26日安倍參拜靖國神社,到今年還發生數次大陸軍機與日本航空自衛隊飛機近距離「照面」,國際社會早嗅到火藥味了。

主辦國不得不見來客

日本安倍政府發動「地球儀外交」、「積極的和平主義」政策,頻頻與北美、歐盟、東協、南亞、大洋洲國家來往,可是,跟東亞兩個最近的鄰國中、韓,一直未有正式的領導人單獨會談。因此,日本非常想利用APEC的機會與習近平、樸槿惠會談,將外交上的兩大缺口補上。只是,樸槿惠以日本未替慰安婦恢復名譽等歷史問題的理由,仍拒絕與安倍會談。這屆APEC的主辦國大陸則不能迴避。對習近平來說,最棘手的也正是如何對待日本的問題。主辦國如果忽視、冷淡對待特定國家,日本乃至國際社會一定會利用此機會作文章。

由日本的角度來看,如果沒有「習安會」,表示安倍外交沒有突破。日本媒體透露,中日領導人會談,大陸提了兩個條件:承認釣魚台有領土爭議,安倍承諾不參拜靖國神社。但釣魚台日本固不肯退讓,連參拜靖國,安倍也反應「不該跟外國約定去或不去」。大陸擔心,在日本未承認釣魚台有爭議之前就會面,會不會給日方一種中方默認了日本主張的印象,還有,萬一「習安會」之後,安倍又去參拜(上次參拜是去年12月26日),這些都會讓中方難堪。同樣的,安倍不肯讓步,也是怕在國內保守派面前威望盡失,右翼強烈反彈。

頻繁的公開與秘密交涉

趕在APEC前,中日間進行了一連串密集公開或秘密的折衝協商,以及一些猶如潤滑劑的表態動作。7月底,習近平與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有過秘密會晤,8月9日大陸外交部長王毅與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在緬甸首府奈比都會談,是第二次安倍組閣以來,中日首次外長會議,這應該是鋪陳「習安會」的前奏。9月23-24日雙方國防單位的實務階層達成協議,同意盡早重新談判設置「海上聯絡機制」;25日,中日外長在紐約再度會談。

10月7日晚間,由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和日本民主音樂協會主辦,大陸上海歌舞團在東京進行舞台劇《朱鷺》的首場演出。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會長李小林(前國家主席李先念的女兒、與習近平私交甚篤)、大陸駐日大使程永華以及日本政治、經濟、文化等各界人士到場觀看。安倍也偕夫人出席,並與李小林及中方官員交談,翌日在國會的答詢中,安倍特別提到該演出,且表現出希望積極與中方擴大交流的願望。四天後的10月11日,安倍的親信、日本國家安全保障局(國安局)局長谷內正太郎、外務省國際法局長(司長)秋葉剛男即秘密到北京協調中日領導人會面、釣魚台等問題。13日,大陸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副委員長張平會見來訪的日本執政黨自民黨眾議院運作委員長逢澤一郎等多位議員,從2012年中斷的議員交流重新開啟。10月16日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與日本首相安倍在義大利米蘭的會場上握手、寒暄;22日副總理張高麗與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在北京站著談話;29日習近平在北京再度接見日本前首相福田。10月29-30日由日本屜川和平財團主辦,大陸方面有現任空軍少將等七人參加,日本方面成員共八名,包括前航空自衛隊司令、退役軍官及大學教授等,在北京舉行防止突發軍事衝突安全對話。

「四點原則共識」是關鍵

11月2日大陸外交部亞洲司長孔鉉佑到東京外務省相關辦公廳秘密談判。同一時間,屢屢出現不利「習安會」成局事例,如:日本靖國神社10月17-20日舉行秋祭,先是前幾天有100餘位國會議員前往參拜,17日在國外訪問的安倍托人奉納了「真柛」,18日則有三位女性閣員前往參拜,惹來中、韓、台抗議。

關鍵轉折在11月6-7日,大陸主管外交事務的國務委員楊潔篪與日本國安局長谷內正太郎會談,儘管雙方針鋒相對,最後還是達成「四點原則共識」文件:一、雙方確認將遵守中日四個政治文件的各項原則和精神,繼續發展中日戰略互惠關係。二、雙方本著「正視歷史、面向未來」的精神,就克服影響兩國關係政治障礙達成一些共識。三、雙方認識到圍繞釣魚台等東海海域近年來出現的緊張局勢存在不同主張,同意通過對話磋商防止局勢惡化,建立危機管控機制,避免發生不測事態。四、雙方同意利用各種多雙邊管道逐步重啟政治、外交和安全對話,努力構建政治互信。

「習安會」、「王岸會」都冷淡

領導人會談之前,兩邊同時公佈同意文件,是極罕見的破格特例,顯見雙方既各有堅持,也有妥協。就最大爭議的釣魚台,雖然大陸與台灣不少媒體評說日方在釣魚台和歷史問題上有「讓步」,其實,7日當天就有日本外交官表示,「未觸及中國主張的領有權(主權),日方在主權上完全沒有讓步」。日方「釣魚台不存在領有權問題」的立場沒有改變。

中日艱辛談判,硬「熬」出來的「習安會」,習近平在鏡頭前的表情十分嚴肅,與事前跟普京、樸槿惠,事後跟歐巴馬等其他國家領導人合影時保持的和善笑容,顯著不同,不難看出,習近平是基於東道主的身份,不見不妥,但是,安倍亟欲會談,卻在「四點原則共識」上強硬不退讓,毫無誠意,因此,習近平把中方的感受全表露在臉上。應該是楊潔篪與谷內的折衝,「習安會」時沒出現釣魚台、靖國等字眼。美國歡迎「習安會」,並表示曾努力促成此事。

11月8日大陸外交部長王毅與出席APEC部長會議的日本外相岸田會談(兩人的表情亦很僵硬、冷淡),岸田提議恢復部長級的「高層經濟對話」,即可窺知,安倍強烈希望與習近平會談,是著眼於日本低迷的經濟。「安倍經濟學」的三枝箭陸續射出以來,除了初期日圓貶值,曾一度帶動出口增加、股市飆升,但隨後也引來輸入性通膨及進口成本增加,使日本由過去的持續出超,轉成連續入超,今年4月將消費稅由5%調升至8%後,經濟再度陷入停滯。日本銀行(央行)總裁黑田東彥10月31日突然宣佈擴大量化寬鬆措施,擬加碼以30兆日圓收購資產,企圖達到把通膨率推升至2%的目標,日圓重挫,此對日本出口業者固是利多,但對於進口商則是雪上加霜,這種強力特效藥,如沒有經濟成長、結構改革等營養灌注,是支撐不久的。況且,APEC期間,中韓宣佈完成FTA實質談判,對日本不利,日本感受到的壓力更巨大。日本經濟產業界,特別是在大陸有投資的企業,對「習安會」一直很期待。只是,參照「習樸會」的FTA、「習歐會」的27項主要共識和成果,「習安會」相形見絀。

中日關係可否改善繫於選後

這一回合,中日相互攻防的痕跡隨處可見,日本的心機尤其深,明明是安倍政府透過各種管道,事前一直傳達希望有「習安會」,但日本媒體卻解說,是大陸避免「形象惡化」,與其不見,倒不如用見面來導正形象是上策,所以,在「條件尚未釐清的階段,就朝會談佈局調整」。日方早就衡量,「習安會」能成固然好,但未來中日關係會不會轉好,還不清楚,未來大陸公務船等到釣魚台海域也不會減少。

自從日本將釣魚台「國有化」,中日關係即收縮到幾乎無路可走,大陸主辦APEC會議,給了中日「鋪路」的機會,「習安會」像是個「通車儀式」,但未來這條路能否暢通是另外一回事。「習安會」七天後日本政府公佈經濟數據,連兩季的GDP下滑,顯示經濟陷入衰退,11月21日安倍宣佈解散眾議院,舉行大選,恐怕選後日本新政傾向,中日關係可否改善才會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