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所面臨的新問題

孫若怡
(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副校長)


阿富汗全名為「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Islamic Republic of Afghanistan),屬於亞洲中西部的內陸國家。位處東西貿易交流要衝,自古即為兵家必爭之地。

二次大戰結束後迄今,該地一直是俄、美兩國爭霸之地。冷戰期間,阿富汗始終為親蘇政權掌握,直到1979年9月14日,奉行獨立民族主義路線的哈菲祖拉.阿明(Hafizullah Amin),推翻親蘇聯的塔拉基(Nour Mohammad Taraki)政權。此舉不但引發蘇聯出兵,也招致阿富汗反抗軍長達近10年的抗爭,得到美國、沙烏地阿拉伯、伊朗與巴基斯坦等國的金錢、武器支援。蘇聯入侵使自己陷入無法自拔的泥淖,除了沉重的經濟負擔外,死亡、受傷、失蹤與被俘官兵將近25,000人。在這場戰爭中,阿富汗三百多萬人逃離家園,百萬以上平民死於炮火之中,數十萬戰士命喪沙場。蘇聯敗退又為美國進駐西亞地區開啟了大門。

1992年,反抗軍建立「阿富汗伊斯蘭國」(1992-1996),短暫的全面統治了阿富汗地區。1994年,發源於坎大哈地區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運動組織之一的塔利班,逐漸發展成政教武力團體,1996年攻陷喀布爾,建立「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又稱神學士或塔利班政權,性質上屬政教合一的酋長制。

2001年911事件發生,美國認為藏匿在阿富汗並受到塔利班政權庇護的基地組織領導人奧薩瑪.賓.拉登(Osama bin Laden, 1957/3/10-2011/5/1),是恐怖襲擊的主謀。10月,美國派遣第一批海軍陸戰隊自巴基斯坦秘密潛入阿富汗,開啟對塔利班政權地面作戰的先聲;12月初,塔利班政權垮台。為防止其勢力死灰復燃,布希政府敦促聯合國採取行動,並提議在阿富汗建立國際安全部隊。2001年12月,在聯合國安理會授權下,由北約領導、來自35個國家共約6,500名士兵組成的國際安全援助部隊,進駐阿富汗。

美軍的入駐與撤離

2001年,「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在美國支持下成立,以北部為主要統治區。2004年10月9日,在美國的主導下,哈米德.卡爾扎伊(Hamid Karzai)成為阿富汗的第一位民選總統。但由於長年的戰爭,大量基礎設施被破壞,軍閥割據的現象極為嚴重,不同派系的聖戰者又彼此殺戮不斷;1994年,喀布爾約10,000人在教派衝突中被殺。地震與人禍紛至沓來,阿富汗陷入極度貧窮境地,極端組織得以有生存發展的空間。

2009年1月,歐巴馬當選美國總統後宣佈對阿新戰略,主張要向阿富汗派遣更大規模的兵力,擴大阿富汗安全部隊的規模,積極爭取其國內所謂「溫和派」武裝力量的支持等。12月1日,歐巴馬在紐約州的西點軍校發表全國電視講話,宣佈對阿富汗戰略的調整方案,並進一步向阿富汗增派三萬名軍人。隨後,義大利、英國、波蘭和格魯吉亞政府,也承諾向阿富汗增派分別為1,000人、500人、600人和900人的軍隊;北約秘書長則宣稱將向阿富汗增兵7,000人。9日,北約發言人宣稱,總計有36個國家向阿富汗增派大約6,800名士兵,以支持北約在阿富汗的行動;而由北約領導的阿富汗國際安全援助部隊的總兵力,則超過8.3萬人。2014年,北約駐阿的國際安全援助部隊已增達13萬士兵,其中美軍約佔九萬名。

據英國《衛報》消息,塔利班武裝在赫爾曼德省多次襲擊駐阿富汗士兵,造成美、英軍傷亡慘重。13年來共有453名在阿英軍遇襲身亡,而美軍人數則更高達2,000餘人。美國雖以無人飛機或地面襲擊等方式,對塔利班組織進行攻擊或圍剿,卻無法將之徹底消滅,他們仍控制著西南部地方,且不時發起報復行動。

2009年12月16日,美國眾議院通過6,363億美元的《國防撥款法案》,用於支付2009年10月1日開始的國防計畫與戰爭費用;其中約650億美元用於阿富汗戰爭。但據美國有關機構估計,阿富汗戰爭的耗費實際上已達上兆美元。面對這個巨大黑洞,歐巴馬表示:「這不是一個完美的國家,美國也沒義務使其完美。」在多年軍事行動收效甚微的情況下,美國最終決定自阿富汗撤軍。

2014年10月26日,英軍駐節部隊在阿富汗南部赫爾曼德省,向阿軍舉行軍事基地的移交儀式。27日,最後一批美國海軍陸戰隊隊員亦悄悄地撤出赫爾曼德省。至此,象徵美、英軍在阿國長達13年的軍事行動宣告結束。

新政府面臨的挑戰

美國撤軍前,歷經長久磨合促成派繫妥協;由阿什拉夫.加尼.艾哈邁德扎伊(Ashraf Ghani Ahmadzai)出任總統,他並任命對手前外交部長阿卜杜拉(Abu DuLa)為行政長官,才使新政府得以在9月29日組建。

《紐約時報》稱,這場久拖不決的總統選舉,歷經兩輪票選、八個月敵對,以及一場權力分享的談判,終告一段落,但兩人都不得不面對聯合執政的挑戰。自很多方面來說,這個國家的現狀遠遠不如競選之前。這個新政府會面臨怎樣的問題?會不會重蹈伊拉克與利比亞的覆轍,陷入紛亂無解的困境?

首先,基地組織的攻擊不可能中斷。就在英美撤軍的第二天,阿富汗北部昆都士省就發生了一起自殺炸彈攻擊,造成11人死亡、10人受傷,塔利班武裝宣稱製造了這起襲擊事件。

阿富汗政府需集中精力規劃各項經濟、社會與政治政策,盡快化解各派系間的矛盾,建立一個具包容性的社會。另一方面,應力圖與塔利班握手言和,這是新政府要重建、要長治久安的首要考量;否則塔利班組織若捲土重來,抑或與「伊斯蘭國」結合後奪取政權,都會是阿富汗無法承受之痛。畢竟,阿富汗的問題還是要靠阿富汗人自己解決。

其次,帝國主義的勢力欲離還留。2012年5月1日,歐巴馬總統訪問阿富汗,與阿總統卡爾扎伊簽署美、阿戰略夥伴關係協議。根據這份協議美國承諾:在2024年前,對阿富汗提供相關經濟建設、國防安全、社會制度等方面的協助。阿國則承諾美國可以在2014年撤軍期限後,仍可繼續在阿駐紮部隊,訓練阿軍並打擊基地組織。2013年11月,阿富汗大支爾格會議(大國民會議)通過阿、美《雙邊安全協議》草案。根據草案,阿富汗將給予駐阿美軍人員刑事豁免權,並明確了雙方軍事合作的具體方式和細節。有此可見,美國雖然名義上撤出了武裝駐軍,但留一手的做法也早早預謀。

10月29日,俄國「世界戰略聯盟科研中心」主任努裡(Khalil Nouri)向媒體表示,美國要在阿富汗保留一小部分士兵,以便軍事行動正式結束後執行監視俄羅斯、中國和伊朗等國的任務。努裡並指出,阿富汗曾為俄、美間的「緩衝國」,如今卻變成了特殊的「監察站」。北約方面也表示,到2015年初,將派駐1.2萬名外國軍人出任國際安全援助部隊,其中包括一萬名美軍和大約2,000名來自北約國家的軍人。

中國的努力與角色

10月28日至31日,剛宣誓就職的艾哈邁德扎伊總統,應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邀請,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中國在國際上形象正面,近幾十年來埋頭建設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而雙方在地緣戰略上也有極大合作的空間,都是促成阿富汗新總統選擇為外訪首站的原因。印度媒體更直陳,挑選中國作為首次外訪的國家,表明了「北京對這個飽受戰火蹂躪的國家有多麼大的影響力」。

28日,中阿兩國共同發表《關於深化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中方重申支持阿富汗和平重建進程,將一如既往地向阿富汗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雙方同意,2014年,中國政府將向阿方提供五億元人民幣的無償援助;未來三年中方還將向阿富汗提供總額15億元人民幣的無償援助。中方也將積極支持阿方強化建設能力,未來五年將持續為阿富汗培訓3,000名各個領域的專業人員。

中方考量到阿富汗當下的經濟情況、現實需要與長遠發展,因此,所有的援助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以利於該國全面推動重建進程。另一方面,由於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對促進阿、中合作和地區互惠具有重要意義,阿方表明願意積極參與;加強雙方在油氣、礦產、基礎設施建設與民生等領域的開發合作。

艾哈邁德扎伊總統訪華期間,出席了由中方承辦的「伊斯坦布爾進程」第四次外長會議。「伊斯坦布爾進程」是目前唯一由區域內各國主導的涉阿合作機制,此次會議的召開,充分展現了中國對阿富汗欲實現平穩過渡和重建發展的支持。

根據路透社的報導,阿富汗、巴基斯坦、中國和塔利班高層的代表們,在會議上就中國提出的「和平與和解論壇」倡議,進行了坦誠的對話。相關可能性雖還在研議階段,但這的確是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長期以來,阿富汗將其國內的不穩定狀態,歸咎於巴基斯坦隱匿基地組織武裝分子;因此,阿富汗希望借助與巴基斯坦有傳統且長久友誼的中國,協助解決這一問題。相關人員咸信,中國在解決阿富汗問題上定能發揮重要作用;英國媒體更直接指出:「欲幫助阿富汗重啟和談,較之美國、中國擁有更大的勝算。」

「韜光養晦」是長期以來中國處理涉外關係的重要原則,隨著「一路一帶」經濟戰略的規劃與推動,我們樂見中國更能以「因地適宜」的態度,積極面對處理與自身周邊有關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