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邦
(台灣日本綜合研究所總編輯)
李中邦
(台灣日本綜合研究所總編輯)
2014年12月接近歲末的14日,日本安倍政府又舉行了一次眾議員選舉,距上一次2012年12月16日產生自民黨安倍政府取代民主黨野田政府的大選,還不到兩年(差兩天),頻率、密集度比台灣4年選一次的總統選舉高,好像剛選完沒多久,日本國民又被要求再選一次,然而,安倍上次大勝奪回政權,兩年來施政屢有爭議,但這次更是狂勝,眾議院475席,小選區及比例代表自民黨、公明黨執政聯盟席捲325席(自民黨290、公明黨35),超過三分之二的317席,擁有可修憲的絕對優勢,安倍是怎麼贏的呢?
大、中小企業厚薄不一
選前,涉及民生的經濟政策「安倍經濟學」,是選戰爭辯的最大焦點。因為提出「大膽的金融政策」,推動了日圓貶值。2012年12月從第二次安倍內閣成立到2014年12月4日,日圓對美元匯率自85日圓對1美元,跌到120日圓對1美元,足足跌了35日圓。日圓貶值,對出口型大企業順風有利,譬如以SMBC日興證券上市企業的9月中期決算為例,汽車等運輸工具,2014年扣掉稅後,獲利都會比2013年同期增加11.1%,電器機械也會增加43.3%。可是,另一方面,受日圓貶值影響,2014年1月至11月,倒閉了301家公司,是2013年同期的2.7倍以上,全是中小企業。也就是說,中小企業由於進口材料等成本增加,未得出口之利,反而難以為繼。
近期國際油價大跌,但因日圓貶值,使得日本油品價格無法降下來,而跟2013年價格差不多,民眾享受不到國際油價大跌的好處。12月8日內閣府宣佈7-9月第三季國內總生產(GDP)的修正值,比預測值更差,為負1.9%,連續兩季倒退,顯示景氣失速,個人消費持續低迷,企業投資設備疲軟。唯獨股市上漲,恢復景氣頗為樂觀;還有海外遊客到日本旅行、購物變便宜了,因此到日本觀光的遊客及其消費大幅增加,只是,日本民眾的生活用品卻也漲價了,付擔加重。
「閃電奇襲」奏功
但儘管大企業與中小企業、都市區與地方的差別及進口商品價格上漲等問題,選戰期間都被拿出來論辯攻防,但由結果來看,「安倍經濟學」仍強烈被期待能澤及全日本。從2006年到2012年間,日本連續一年換一任首相,政局陷入泥淖、找不到方向,直到2012年12月第二次安倍內閣成立才止住這一亂象。兩年後的這次選舉,選民給了及格的分數,並托付給首相一個穩定的體制繼續經營國政,這是選民的判斷;原本預定2015年10月調升消費稅至10%,延後一年半才實施,選民支持。對照之前民主黨政府對日圓升值束手無策,兩相比較,選民大概覺得安倍的政策有一定的成效,「安倍經濟學」用日圓貶值,使得大企業出口活了起來,帶動股市攀升;就業情況改善,薪資調升也露出些微的曙光。
另外一個關鍵是,日本首相握有解散國會之權,可挑選有利於自己的時機。於是安倍11月21日「閃電奇襲」解散眾議院奏功,令在野黨措手不及,準備不足。譬如:最大在野黨民主黨,提名的候選人數只有198人,不到眾議員總數的一半238名(1998年創黨以來首次、也是最少的一次),絲毫沒有反攻、取而代之的企圖心,該黨黨魁、這回落選後下台的海江田萬里,遭批評怠惰、沒有隨時準備作戰。其他小黨也不行、維新黨等第三勢力則分裂,遂呈現執政的自民黨、公明黨突出,在野黨都不成氣候的「一強多弱」狀態。加上,在野黨失策,批判、對抗「安倍經濟學」欠缺說服力,對日本面臨的困境也提不出解決之道,選民選項少了,再說,自民黨的政策才實施到半途,根本沒到談論成敗的階段,選民只好再給自民黨機會。
根據後來流出的消息,其實10月初安倍就有解散眾議院的念頭,7-9月的GDP等經濟指標持續惡化,為防範景氣更糟,只好延後調高消費稅,而為了壓抑自民黨裡的增稅派和財務省的不滿,更得解散眾議院。安倍最早是跟官房長官菅義偉商量,10月底即指示幹事長谷垣禎一準備選舉。安倍在前往北京參加APEC領導人峰會之前的11月5日晚上,於首相官邸密會副總理兼財務相麻生太郎,磋商解散國會事宜,麻生沒反對。
沖繩地區全軍覆沒
日本政府12月15日公佈,眾議院小選區選舉有投票權的選民數是103,962,784人,而投票數為54,743,097人,沒投票的公民高達49,219,687人,投票率僅52.66%,創下戰後新低。當然,14日的選舉日當天日本東北、北部地區天氣酷寒,也有人覺得選戰不激烈、高下懸殊,沒必要去投等諸多因素造成投票率偏低,然而,投票率越低,對組織堅強的自民黨越有利,此一狀況便宜了自民黨。2012年投票率為59.32%,足足下滑了6.66%。換個角度來看,投票率52.66%,乘上執政聯盟逾三分之二的當選席次,則全體日本公民用選票來支持安倍政策的比率約三成六,這算不算高?還有深究的空間。
有一點外界沒太注意。這一次自民黨為主的執政團隊幾乎在全日本神勇大勝,但是在有普天間機場遷移問題的沖繩縣(琉球),四個眾議員名額所提名的候選人,卻是完全挫敗,一個也沒當選,因為自民黨主張讓普天間遷移到邊野古。關於遷移普天間,2009年民主黨鳩山政府一度提出遷到沖繩縣外,因美國反對而僵持、停擺,前縣知事(縣長)仲景真弘多2013年好不容易批准了邊野古沿岸填海案,才又動了起來。然而,2014年11月16日的縣知事選舉,反對遷移的前那霸市長翁長雄志,擊敗了仲景真弘多當選。12月上任的翁長表示,要重新研究撤銷邊野古沿岸填海興建基地案。日本政府及執政黨企圖以「振興沖繩預算」和「減輕(當地)對基地的負擔」措施,爭取翁長的理解與讓步,不過,2012年的眾議員選舉,自民黨在沖繩的四席還取得三席,這回則是全軍覆沒。雖然首相安倍14日晚間在NHK電視上強調「美軍重組跟美國的談判,因普天間並沒有加以固定,作為選項,只得遷到邊野古」,但沖繩縣的選票顯示,當地的抗拒力道很強,那麼,安倍政府要說服翁長知事就更難了。
未來還能輕騎過關?
某防衛省官員說「(普天間)遷移一定會耗費比預定更多的時間」。普天間機場是否遷移、如何遷移是美日間很棘手的問題,日本中央政府和沖繩地方政府立場相左、對立,持續延宕、不決也許又會惹來美國的不耐煩。
此役安倍政府「贏很大」,既曝露在野黨的孱弱,更通殺了安倍在自民黨內的政敵、競爭者,使這些人無話可說,打下安倍長期執政的基礎,間接會助長安倍的氣焰,這是「兩刃劍」。
12月24日第三次安倍內閣成立,9月甫做的第二次內閣改組的閣員幾乎都留任,只有防衛相,本來的江渡聰德換成中谷元。。然而,「安倍經濟學」上氣不接下氣,景氣前景不甚明朗,增加消費稅的政策不得不延後;持續29個月貿易入超,長期物價下跌、通貨緊縮,地方經濟疲軟;巨額的財政赤字,只得以精細的經濟政策和大膽的改革來恢復景氣;還有對中、韓的外交課題等,之後安倍是否仍能輕騎過關?拭目以待。◆
社論
美國人權
外交與國際
南京大屠殺77週年
「九合一」選舉
學運與選舉
其他
短評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