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馬習會」始,以「馬習會」終

奕父
(大學教授)


一、平等未必對等

才在數週前,大家都認為當前的「兩岸關係」在明年台灣的大選之前,已經不可能有所發展的困局之下,「馬習會」的資訊像一枚重磅的炸彈,擾亂了已經乏人問津的馬政府,後繼乏力的兩岸關係以及缺乏懸念的台灣選舉,馬英九總統喜形於色地舉行了包括外國駐華的使節、代表參與的記者會,蔡英文也從好整以暇地,分官派爵的「優雅」中,驚呼「被突襲了」!台灣的媒體像是久旱逢甘霖般,開始鼓足幹勁地瘋狂忙碌地參與歷史,甚至世界的媒體也異乎尋常地關切事態的發展,台灣議題也罕見地成為世界多數媒體頭條。「馬習會」的歷史性、重要性和未來性,自11月4日曝光以來,評論、觀察、分析的文章從未間斷,幾乎窮盡了所有的面向意義,會晤之日兩岸領導人在場的各個細節,表情眼神,身材服裝,領帶佩飾,言談用詞以至餐敘氣氛,酒宴菜餚,鉅細靡遺地報導;全球的重要新聞媒體無一例外地幾乎全員到齊,全程報導,連線分析,專家釋疑,平心而論,過去的台灣除了戰火、天災之外,似乎還沒有受到國際媒體如此一致地重視,這使得台灣所想要的國際能見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一次集體的、正面的曝光。台灣在處理兩岸領導人會晤的所有細節上,也刻意在宣傳兩岸平起平坐,給人以沒有被矮化的觀感,處處講對等,事事要看齊,塑造在國際上兩岸完全平等,共同鞏固和平的同等角色。台灣充分地利用了此一機會,作了一次成功的、正面的國際推銷。

但是「馬習會」真正如同台灣所說的「對等」嗎?其實不太可能,在台灣碰到兩岸事務時,近乎是情緒性地追求「對等」,結果確實在細節上、在形式上得到了台灣所追求「形式化的對等」,也充分地得到自我安慰,例如在雙方參與的人數、座位的安排、簽字儀式的左右、與談代表使用的房間、記者會廳的大小、照像的位置等等細節都充分考慮。但是形式畢竟是形式,形式再對等,也只具有新聞的、媒體的、當下的效果,不等於真正在國際現實和國際法上的對等。以「馬習會」為例,雙方在人數、座次、稱謂、進場方式等等安排上,確實體現出在兩岸之間的「對等」,但是深入從兩岸領導人的星國之旅和發言內容來看,根本不存在「對等」:首先習近平總書記去星國是正式官方的「國事訪問」,馬英九總統則是專程赴「馬習會」之約,是以在星國奉行「一個中國」原則下,習、馬的被接待的規格無法對等;從雙方的行動意義來看,習近平總書記去新加坡是「祝賀建交」25週年,是國際政治之旅,而馬英九總統是去「感謝」星方,應屬於行政上的感謝之旅;在從前新加坡也多次在重要時刻對兩岸關係的突破提供了重要的協助和安排,不吝惜地充分發揮了她作為華人已開發的現代化國家,所獨有的角色和功能。其三從「馬習會」的互動內容來看,習的講話是以「我們應該以行動向世人表明:兩岸中國人完全有能力、有智慧解決好自己的問題,並共同為世界與地區和平穩定、發展繁榮作出更大貢獻。……兩岸雙方應該堅持『九二共識』、鞏固共同政治基礎,堅定走和平發展道路,深化兩岸交流合作,增進兩岸同胞福祉,共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主要在談責任、原則、方向和未來;而馬的講話當然也講九二共識、兩岸和平、振興中華,但是馬英九的重點更在於希望習近平同意儘快地通過「貨貿協議、兩會互設機構、與陸客中轉、設置兩岸熱線,處理急要問題。」提出「朱日和基地軍演還有飛彈方面的問題」,他說這是「反對黨常常用來批評兩岸關係的口實」,希望習能夠採取一些「善意的具體行動」,他還要求「台灣可以參與有意義的國際社會」,不阻止「台灣民眾到聯合國總部參觀,想用我們的護照換證被拒絕,專業人士參與非政府組織會議,或對我方參與雙邊、多邊經貿合作等」,也要求大陸開放「專升本」學子入台就讀大學,化解台灣的大學所面臨的少子化困境等等,在會晤的雙方,一方談大格局,大未來,不卑不亢,從容淡定;另一方則忙著在事務性層面,從外部事務到內部困境的各種要求,希望協助,請求好處,有求於人;格局高下,當即判定,可以稱「對等」嗎?習近平的民本主義的民族前途的思考,碰上馬英九(其實是整個台灣)民粹主義的政策思維,其實很難有「對等」。因此,北京以「尊重」體現給台北想要有的「尊嚴」,此次「馬習會」可以說是這種「尊嚴」的充分體現。也是在「一個中國」原則下,不否認台北為單獨「政治實體」的大膽地政治突破;換言之,對北京而言,大陸與台灣在兩岸之間可以平等,在國際上,台灣根本不可能與中國大陸「對等」。而且兩岸之間的「平等」,本質上就是中共對台灣的「讓利」的表現。

二、突破未必突圍

「馬習會」若非習近平要突破,可以斷言絕不可能實現,大家都知道馬英九總統在去(2014)年曾經傾全力希望促成參與APEC在北京的非正式領袖高峰會,遭到北京的拒絕,如今習近平則在兩岸關係已經乏善可陳,無人期待的情況下,遞出橄欖枝,使得兩岸關係平地一聲雷,出現了意想不到的變化,將兩岸關係的現狀大幅提升到民進黨搆不到的高度,直接打破了民進黨企圖以「維持現狀」,忽悠台灣人民和其他國家,以圖推卸其「破壞」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責任和罪名,當前兩岸關係的「現狀」是「兩岸領導人會面」的現狀。看似「將」了民進黨「一軍」,打擊了民進黨的執政,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習近平也留了一個缺口,供民進黨突圍,按張志軍的說法:「習近平指出,『九二共識』經過兩岸有關方面明確的授權認可……希望台灣各黨派、各團體能正視『九二共識』。無論哪個黨派、團體,無論其過去主張過什麼,只要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認同其核心意涵,我們都願意同其交往。……體現了對台灣各政黨、團體一視同仁的態度。」其中最重要的說詞就是:「承認……的歷史事實,認同其核心意涵」,習近平的潛台詞是「九二共識」四個字我們不堅持,但是事實是事實,如今民進黨只要承認「兩岸同屬一個國家」這個核心內涵,找到民、共之間認可的表述,民、共就可以交流交往,北京並不偏好那一黨,有了共同的政治基礎,對台灣各政黨、團體,都「一視同仁」。提醒了民進黨大突破難題的關鍵往往在頂層,在領導人,一念之調整局勢大不同,當然頂層突破也有極大的局限性和風險性,假如主事雙方的領導人不是同感需要,則事有難成;同時也有人在「馬習會」之後,就倡議會面或常態化,事實上,領導人會面的模式是一種由上而下突破,沒有議題的單純宣示性、儀式性領導人會面的模式,偶一為之,之後必須專注紮根,基礎牢靠至關重要,否則久生疲態,兩岸關係就不進反退,所謂紮根在兩岸關係中就是兩岸的相互定位,只能在定位之後,領導人會面的常態化才能真正有助於兩岸關係的良性發展。不過對民進黨而言,若能仿效,仍不失為突破重圍的良方,關鍵在民進黨能否有對內突破民粹包圍,對外突破美、日殖民洗腦的勇氣,敢突破尚須突圍才能維持「現狀」。

三、重大未必重要

「馬習會」毫無疑問從任何角度看,都是一次國際政治上的重要事件,其重要性在於兩岸領導人以「行動創新」「政治包容」提供開創全新的兩岸關係可能。

從行動創新來看:

首先「馬習會」是在兩岸之間,彼此身分未明,定位未清的情況下,開啟了主動和解的大門,傳統的政治學和中國文化的思考都是「先正名,後行動」,而今兩岸以模糊的共識或默契為基礎,推動了兩岸領導人的見面,故而此次的「馬習會」,在雙方的頭銜上是以非正式的稱謂,創造會面的可能。

其次不立文字直接行動的和解模式,也突破了國際間解決衝突、矛盾的既定依賴路徑,必須談判,必須簽訂和平協議的慣例,而是以領導人見面、握手、會晤、會餐等方式,沒有公報,沒有宣言,卻莊嚴地宣示和平的思維、明確和平的決心、確立和平的行動,而這些行動都在國際媒體的見證之下,這就完成了不立文字的和平保障。

其三是以相互尊重的行動,強化彼此的默契與共識,為營造雙方的政治互信奠定堅實的基礎,我們相信「馬習會」中領導人所呈現的一切,包括所有的細節,兩岸雙方的幕僚早就排練,反覆推敲,逐次修改,確認滿意,才會「公演」,然而畢竟雙方敵對逾一甲子,對真正的主角上演時,會否意外,有否突襲,不到落幕,總有疑慮,至今謝幕;應該說彼此安心,這對雙方日後政治互信的建立,奠定了可茲信任的政治基礎。

總之,「馬習會」在化解長期敵對的政治實體之間的敵意,運用了「模糊法則」創立了「先行動再定位」、「先行動固和平」、「先行動建互信」的政治運作的彈性模式,在此一意義上肯定是歷史里程碑。

從政治包容來看:

首先是透過國際媒體所展現的包容,「馬習會」的會場,雙方都沒有「政治符號」的標誌,雙方也不見突襲式的小動作,(台灣記者會的名牌安排,不確定是否在協商之內)這在台灣若干有心政客口中假意被矮化,以博民粹;然而以中國大陸的地位,不失信於台灣,應該也感受到對岸「以大侍小」的包容器度。

其次是全球的媒體都是以平等方式報導大陸與台灣,就是兩岸互不否認對方為「政治實體」的包容,這又為新世紀的政治學開啟了全新的「國家」研究的課題,當然行動層面「互不否認」的包容性,其本身就包括了多方的可能性,例如此一包容性是可以與時俱進,也可以因人、時、地、事而異。

其三是兩岸之間的包容,尤其大陸方面在國家自信、黨政自信、未來自信特別是領導自信下,對「一中各表」、對「中華民國」等所謂的敏感詞彙,均展現了相當的行動包容性,以央視出現了「中華民國國旗、總統」的桌牌畫面為例,不論是中共對兩岸政治的真正開放,或是非自覺的政治疏失,都代表了中共在兩岸關係方面存在或開放若干政治空間,而這一次在以領導人會面的高度來展現,自然意義非凡,影響深遠。

台灣方面立足憲法,回歸憲法的回應,也是中規中矩地表現「以小侍大」的智慧,從此一角度說,「馬習會」原本也可以被視為兩岸關係歷史上的里程碑。

但是「馬習會」的重要又不能以一次的「歷史會晤」、「驚天一握」來認定,而必須有續航力才有影響力,有影響力才是真正重要性。然而人們不免憂慮台灣明年的選舉,必然帶來的政局變遷,而以當前的台灣反對黨的聲勢和台灣內部的氛圍,基本上已經沒有懸念;主張分裂的反對黨一旦掌權,幾乎可以斷言他們不會,也不可能去繼承「馬習會」的資產,如果這樣則「馬習會」只是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史暫時的、璀璨的煙火,熱鬧有餘,成局不足。

從兩岸關係的發展來看,弔詭的、諷刺的是這樣一件重要的大事,究竟會是「里程碑」或是「紀念碑」,當下的決定權不在兩岸領導人的手上,而在台灣民眾的民粹情緒上,民本碰上了民粹,極可能使「馬習會」成為重大而未必重要的大事,不免令人無奈。

(2015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