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德」系統衝擊東北亞戰略結構

李明
(政治大學外交系教授)


一、前言:威脅中國安全的另一戰場

菲律賓向仲裁法院要求仲裁渠與中國大陸在南海的島嶼主權之爭,在北京拒絕參加仲裁之下,仲裁法院依然宣布對此事有「管轄權」,並裁決北京所主張「九段線」內區域資源主張歷史性權利「沒有法律依據」。「裁決」同時也認為中國大陸在南海的填海造陸和相關捕魚活動造成海洋環境的損害及導致南海爭端加劇。「裁決」也宣告南沙群島「無一能夠產生延伸的海洋區域」,據此以觀,就是無一能擁有200海里的專屬經濟區(Exclusive Economic Zone, EEZ)。言下之意,就連最大的太平島,也一夕之間被降格成為「岩礁」。消息傳來,海峽兩岸同時表示嚴重不滿與抗議。北京更表示無法接受,堅持一貫的「不參與、不承認、不執行」政策,嚴厲譴責仲裁法院一面倒向菲律賓的偏見荒謬裁決。台北則表示對「裁決」不能接受,理由之一是台北方面並未受邀參加仲裁,仲裁單位亦迄未實地瞭解太平島現況,因此堅持擁有太平島的主權。惟蔡英文政府卻並未提及11段線或U形線等中華民國當初劃設南海海域歷史,顯然只將重點置於太平島主權,其他則避重就輕。南海出現山雨欲來之勢,美國兩艘航空母艦戰鬥群在南海巡邏,中國大陸也提升戰備,稱南海是全球可能爆發軍事衝突的熱點並不為過。

在南海趨向情勢緊張的同時,朝鮮半島也出現爆炸性的發展。就在仲裁法院發佈「裁決」的前幾天(7月8日)美國和南韓同時宣佈將在南韓設置「戰區高空防禦系統」(THAAD,簡稱「薩德系統」),並指出雙方目的在於針對北韓日益快速的飛彈發展,該系統係作為防禦性武器,以護衛南韓以及駐韓美軍使用。是項消息已經引來中國大陸和俄國的同聲抗議,惟美韓設置薩德系統的心意已決,北京和莫斯科的反對恐無法改變特別是美國的戰略構想。檢視南海,中國大陸如今不但在南疆受到威脅,即使北疆也不平靜,薩德系統果真設置完成,將似一把尖銳的匕首,對中國的國土防衛造成嚴重威脅。

二、薩德系統功能初探

早在2008年薩德系統即研發完竣,目前為止已生產了24套之多,日本已經購買了一套,現存相當數量的薩德裝備,看來南韓是最好的買家,美國也有意願出售給南韓,作為抵禦北韓導彈威脅之用。進入2016年,美國在南韓設置薩德系統傾向更趨明朗。今年2月7日,北韓發射火箭之後的幾個小時,南韓宣布將與美國「磋商在朝鮮半島部署薩德系統」。不過就在2月12日,大陸外長王毅在慕尼黑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國對美國有可能在韓部署薩德反導彈系統的動向嚴重關切,中國堅決反對任何國家借用半島核問題侵害中國的正當權益」。顯然當時王毅早已注意到薩德一旦設置之後,將是直指中國。

根據專家詮釋,薩德是一種反導彈系統,目的在保衛美國和同盟部隊、人口密集區,和重要軍事設施不受短程和中程彈道飛彈的襲擊,且薩德精準度可靠,能在大氣層內外摧毀飛彈威脅。薩德也可與其他的飛彈防禦系統組件共同運作,如可與「愛國者」PAC-3型飛彈、「宙斯盾」彈道飛彈防禦系統、前沿配置的傳感器和C2BMC(指揮、控制、作戰管理和通信系統)等配合運用。薩德有強大的機動性,也可較快速地部署移動。它能填補僅用於大氣層內防禦的「愛國者」飛彈和僅用於大氣層外防禦的「宙斯盾」飛彈防禦系統之間的空白,軍事專家對薩德系統的效果較多稱道,認為薩德系統的優勢展現在其「動能殺傷技術」,它既可在大氣層40公里以上的高空,又可在大氣層外180公里以下的高空攔截來襲的導彈,因此可使飛彈攔截效果提升許多。

薩德反導彈系統的精密度高,據說一部雷達即可完成探測、搜索、跟蹤和目標識別等多項任務,它的雷達天線的作用距離超過500公里,號稱是當今全球最大、功能最強的陸基移動雷達,中國大陸的軍事專家推算薩德系統的雷達探測距離超過2,000公里(更有推測為3,000公里為半徑者)。中俄兩國對薩德系統耿耿於懷者,蓋在於它設置在南韓境內,將比它在日本,更向西、向北推進了至少300公里的距離,對美國而言是一大利多,可用薩德系統監視中國大陸大部分地區,以及俄羅斯遠東地區大部分的中遠程飛彈發射活動和各種參數,將使中國與俄國處於不利態勢,無怪乎中俄兩國堅決反對。倘若北韓不聽勸阻再度發射導彈,將立即給予美韓聯軍藉口,動用薩德系統。美國也可藉機將日韓兩個原先步調不一致的亞洲盟國拉到一起,修補美日韓軍事網絡,加重對中俄北韓的壓力。

三、朴槿惠接受薩德考慮再三

美國固然是全力慫慂南韓加入薩德系統,南韓敲定加入該系統,也是朴槿惠最近周折多次的考量,原因是中國大陸的壓力相當大,但與美國的盟友關係又不能不維繫,可想而知這是一個極為困難的決定。

本來在今年3月南韓與美國磋商時,關於部署的時間、地點和費用分攤等仍然喬不定,據稱到了6月初的香格里拉峰會時,南韓還有保留的態度。朴槿惠最終作出這個決定,歸納是幾項推力所促成。其一、是北韓的咄咄逼人,今年的上半年,北韓試射飛彈和「人造衛星」(一般相信是長程火箭)等共計超過10次。僅僅在3月,北韓至少發射了5次短程導彈,4月24日北韓成功發射潛射導彈、舞水端(北韓稱「火星10號」火箭)在幾次失敗後,終於在6月22日發射成功。南韓則受到「國際飛彈技術控制機制」(Missile Technology Control Regime, MTCR)的限制,一直無法望北韓項背,朴槿惠心急如焚,最終只有以國家安全作為最急切的考量,因此加入薩德系統。

其次、朴槿惠曾在北韓核武及導彈問題倒向中國,希望能得到北京的支持,以共同因應一個桀傲不遜的北韓。北韓在成功發射「火星10號」導彈之後,態度更是倨傲,北韓在北京舉行的東北亞合作會議上,其外務省官員直言不再考慮重啟,或進行六方會談了。北韓外長李洙墉更向習近平表明,北韓不會放棄核武器。北韓勞動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結束後,李洙墉再訪習近平說明會議經過。南韓相信中國和北韓之間的若即若離,南韓指望北京約束北韓的可能性消失,南韓轉而更傾向美國的提議。

其三、朴槿惠也受到國內的壓力,4月14日的南韓第20屆國會議員選舉當中,朴槿惠所領導的執政黨「新國家黨」慘敗,朴槿惠成了「跛腳鴨」。朴槿惠原先所說「對北韓政策不會過寬過嚴,要走第三條路」,但是這「第三條路」一路走來,看到朴槿惠的對北韓關係不但停滯,更是倒退。南韓加入了國際對北韓的各項制裁,也無法阻止北韓的一再測試核武與導彈。這就意味著,朴槿惠的北韓政策出了大問題,由於她的任期不多(2018年2月卸任),只能跟著美國的意向部署薩德系統了。

既然美韓合力部署薩德系統已成定局,那麼部署的地點究在何處,也已成為南韓上下爭議的焦點。南韓國防部在7月13日宣布慶尚北道星州郡的星山里做為部署的地點,預計在明(2017)年底完成部署並啟用。消息一出,當地立即有超過5,000名民眾集結抗議,不希望自己的居住地成為薩德部署地,或者是一旦雙方開戰的首要箭靶。

由於薩德系統的最大攔截距離為200公里,完成部署之後,位在平澤和群山的駐韓美軍基地和位於忠清南道的南韓陸海空軍總部、和江原道部分地區,都將在防衛範圍內。星州距離南北韓停戰線達270公里,超出北韓新型多管火箭砲200公里的射程,據稱也是考量的原因。正由於薩德飛彈攔截的200公里仍短,系統居然無法涵蓋南韓首都首爾市,南韓輿論因此譁然。為了照顧首爾的防衛薄弱問題,南韓計畫在首都圈增強部署新型愛國者飛彈。 由於星州當地民情激憤,朴槿惠在7月14日發表公開談話,說明薩德系統的重要性,她還說,薩德部署的位置很高(大約是在400公尺的山上),距離民居甚遠,不會有過量的輻射問題,不過她的說法並不能化解民眾的疑慮和反對的聲浪。雖然國防部也要求當地的45,000名居民「應以國家和國防為重」,但當地居民深怕南韓著名的瓜果城鄉就此葬送,目前政府與民眾仍在尖銳對立當中。

四、 結 語

薩德反彈道飛彈體系是美國研發的高度精密武器,薩德體系的軍事功能當然有利於美國壓制北韓,但是問題的複雜性,是美國在歐巴馬政府全力推動「重返亞洲」以及「再平衡」戰略的當今,把薩德帶到了朝鮮半島。今日很少有人會相信,薩德的配置不是「項莊舞劍、志在沛公」。以薩德的精密度,可以對中國大陸和俄國等相當地區的軍事動態通盤瞭解,薩德系統一旦啟動,等於是中國、俄國失去了國防縱深,這是極為嚴重的問題。倘若美國執意這樣做,南韓又完全加以配合,固然形式上的美日韓軍事聯盟看似緊密,也不見得日韓之間可推心置腹毫無嫌隙。南韓與中國大陸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中韓戰略夥伴關係」,將面臨極大的考驗,能否持續都成問題。

除了北韓,中俄兩國是美韓配置薩德系統最大的輸家。2017年薩德系統完成在南韓佈局後,美國在東北亞即擁有完整的導彈防禦系統,不但在戰術上享有優勢,在戰略上也造成對中俄兩國嚴重的威懾。不過,想必中俄兩國不會束手就擒,他們將會更緊密進行軍事合作,藉以扳回一城。雙方對美國的軍事對峙成為必然,東北亞地區將更有可能產生新一輪的軍備競賽,也將更刺激中國火箭軍的成長與壯大。

美國與南韓合作建構薩德反導彈系統,說明朴槿惠與其前任李明博類似,將南韓安全完全仰賴美國,有如將所有雞蛋放置美國的「唯一籃子」裡,如此不但刺激中國大陸、更刺激北韓。2010年3月在李明博任內發生南韓海軍天安艦被疑似北韓魚雷擊沉的嚴重事件,可謂殷鑑不遠。再者,南韓星州地區被選為配置薩德的地點,已經出現了極大的民怨,這對朴槿惠所剩的一年多任期,並非好事或易事,倘若南韓政府處理不當,朴槿惠恐承受不起,甚至可能爆發大規模的反美示威浪潮,從今而後,直到2017年底薩德系統正式啟用,南韓政局恐受其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