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獨、台獨──比翼雙飛或被一箭雙鵰

陳建仲
(台灣大陸高校學生協會理事長)


香港占中青年團體本土民主前線及青年新政發動「圍中聯辦」和「反釋法大遊行」激烈抗爭的隔天,中國大陸全國人大常委會議斷然決定主動釋法、審議通過關於香港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條的解釋,認定在立法會議員宣誓時涉嫌「辱華」、「宣獨」的幾名新任議員宣誓無效且不得再行補宣誓,再度點燃和香港泛民主黨派新的火線,北京展現鐵腕,但港獨勢力準備集結反撲;這個中國最早實施一國兩制、開著紫荊花的東方之珠,現在卻變成北京手上最燙手的山芋。

進一步說,這個被認為對台灣具有「一國兩制」垂範效應的香港,近年來從一波波拒絕愛國教育、反陸客到雨傘花占中抗爭,青年世代從呼喊香港本土浪潮到訴求香港獨立;並且香港泛民主黨派實際上和台灣的泛獨派早已互相串聯、聲援到透過網路連結合體運作,港獨、台獨取得前所未有的能量和機會。問題是,台、港合獨將是互相裡應外合,最終比翼雙飛;或者北京被迫不得不提前因應,快刀斬亂麻而一箭雙鵰?

立法局候任議員藉宣誓搞港獨

10月12日,香港立法會新一屆議員宣誓儀式上,青年新政的兩名議員身批寫有“HONG KONG IS NOT CHINA”(香港不是中國)的藍色橫幅宣誓,其中,梁頌恒在宣誓時故意把中國讀成「支那」,而游蕙禎則中英夾雜,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英文全稱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用髒話念成了“People's Re- f**king of支那”。另一名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候任議員姚松炎則在宣讀誓詞時,加入「爭取真普選」等語句,黃定光宣誓時漏讀了「香港」兩個字,劉小麗在宣誓時以默哀形式五秒讀出一個字,五人宣誓被裁定無效。

雖然香港基本法第23條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應自行立法禁止任何叛國、分裂國家、煽動叛亂、顛覆中央人民政府及竊取國家機密的行為;但目前香港並無相關立法,對於分裂國家等行為進行有效的規制和懲罰。梁、游兩人的舉動當即在全球華人中引發巨大憤慨,香港歷史文化界三百名學者在報紙刊載連署聲明抗議;香港城市大學學生也對兩人提起訴訟,並在臉書展開《連署譴責游蕙禎,要求公開道歉並收回侮辱及歧視中國人言論》的連署。17日香港市民聚集到香港立法院門前示威,要求取消梁、游議員資格;但梁、游辯稱不認為「支那」是辱華的詞彙 ,拒絕對此事道歉。

立法會裁定五位候任議員宣誓無效,安排在翌日會議重新宣誓,但演變成律政司申請緊急司法覆核,遭法官區慶祥裁定律政司的申請禁制令無效。之後,立法院多次爆發再宣誓和反對再宣誓的議事抗爭,直到第四次大會除梁、游兩人外,其餘三位議員陸續完成補宣誓。而梁、游兩人在此期間仍在電視節目上宣揚港獨,並多次發動支持者強闖立法會,引發議會抗爭。香港立法會不得不暫緩安排兩人重新宣誓,等待香港高等法院裁決。

人大釋法為壓制港獨

針對梁、游再宣誓爭議,香港法界人士有人主張游、梁兩人宣誓爭議應等候司法覆核案裁決,港府亦主張在香港範圍內解決宣誓的法律問題,日後再由香港法院向人大提請釋法,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委員並親自出席人大常委會表達意見。泛民主派批評香港本地法已有《宣誓及聲明條例》,相關爭議應循本地法解決,人大有權釋法但不應解釋本地法例。泛民、自決派、本土派等政黨和團體更發動高校學生會,以及法律界等數千人在11月6日發起「反對釋法大遊行」,從包圍終審法院演變成圍中聯辦行動,但中國人大常委會仍然在7日主動釋法、審議通過關於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條的解釋。

依據釋法明確規範宣誓是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條所列公職人員就職的法定條件和必經程序,未進行合法有效宣誓或者拒絕宣誓,不得就任相應公職,不得行使相應職權和享受相應待遇;同時宣誓必須符合法定的形式和內容要求,宣誓人拒絕宣誓,即喪失就任該條所列相應公職的資格;宣誓人故意宣讀與法定誓言不一致的誓言或者以任何不真誠、不莊重的方式宣誓,也屬於拒絕宣誓,所作宣誓無效,宣誓人即喪失就任該條所列相應公職的資格;對不符合本解釋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法律規定的宣誓,應確定為無效宣誓,並不得重新安排宣誓。15日,香港法院依據人大釋法要旨裁定梁、游司法覆核案,梁、游被取消資格。

儘管過去的人大釋法案多被香港人嘲諷為「災難」、會引發港人反彈,但北京當局仍決定主動釋法,顯示北京對於港府讓事件不斷糾纏已失去耐性,對港府能否解決問題也已失去信心。由於宣誓風波立法會無力處理,雖然提請法庭判決,但司法過程曠日廢時;最關鍵的是北京要藉釋法案彰顯不允許港獨分子進入特區政權機關的堅定立場,因而評估長痛不如短痛,認為主動釋法除有利解決宣誓違法爭議外,也有利於維護國家安全,打擊和遏制港獨勢力,確保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不走樣、不變形。

梁、游「支那」說辱華引眾怒

「支那」一詞是古印度對中國的稱呼,本無貶義;但後來為日本引用後,到清末時期,日本對中國展開大規模的侵略戰爭,對處於被侵略且已有國號的國民政府,不稱官方國名,依舊以「支那」稱呼。1913年,日本接受駐華公使的提議,決定日本政府今後均以「支那」呼稱中國,引起中國人的憤怒。1930年,國民政府還照會日本,倘若日方公文使用「支那」之類的文字,中國外交部可斷然拒絕接受。

「支那」一詞含有戰勝者對於失敗者的輕蔑色彩,且日本侵略者在日常使用該詞彙時,常直接將中國人呼作「支那豬」。「支那」一詞後來被其他國家引用,具有濃重的辱華色彩。直到日本戰敗,應中國代表團的要求,盟國最高司令部經過調查確認「支那」稱謂含有侮蔑之意,故於1946年責令日本外務省不要再使用「支那」稱呼中國;現在日本除右翼團體外,私下也甚少使用「支那」稱呼中國。

梁、游的宣誓明顯踩踏中國人民族尊嚴的紅線,此次北京強勢釋法,打擊香港獨派議員並藉此提升愛國精神和民族情感。香港雖然是英國殖民地,但卻是華僑之鄉,而華僑又是國民革命的革命之母,北京藉釋法將香港本土派打入港獨派、再將港獨打入民族的對立面,從而壓制了泛民主派要求特首普選的訴求。一旦普選議題被北京操作成民族和反民族、香港自治和獨立的戰爭,這將是北京最擅長的戰場。

爭正統 北京全面擁抱孫中山

今年適逢孫中山先生誕辰150週年,北京不但高規格舉辦紀念大會、學術研討會等活動紀念,大陸領導人習近平致詞時直指,1911年的辛亥革命沒有改變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中國共產黨成立後,孫中山先生與共產黨人真誠合作,在中共幫助下,把舊三民主義發展為新三民主義,改組中國國民黨,推動北伐戰爭,取得勝利;中國共產黨人是孫中山革命事業「最堅定的支持者、最忠誠的合作者、最忠實的繼承者」。

習引述孫中山先生當年勉詞:「以四百兆蒼生之眾,數萬里土地之饒,因可發奮為雄,無敵於天下。」「惟願諸君將振興中國之責任,置之於自身之肩上。」呼籲所有敬仰孫中山先生的中華兒女,包括大陸同胞、港澳同胞、台灣同胞、海外僑胞,把握歷史機遇,擔當歷史責任,把孫中山先生等一切革命先輩為之奮鬥的偉大事業繼續推向前進。

中國共產黨將自身和孫中山先生的革命接合在一起,把國父從革命先行者的定位,轉化成共產黨是最忠實的繼承者,「把舊三民主義發展為新三民主義,實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改組中國國民黨,推動北伐戰爭取得勝利,把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推向前進」;「在他生前,中國共產黨人堅定支持孫中山先生的事業。在他身後,中國共產黨人忠實繼承孫中山先生的遺志」。

習的談話顯然企圖取代國民黨成為孫中山傳承的正統地位,將國家統一和紀念孫中山結合、和民族復興結合;據此提出「六個堅決」。尤其香港和辛亥革命淵源流長,廣大海外僑社更多半是以粵籍老僑為主幹。北京藉尊崇孫中山先生,轉化自身的馬列主義外來色彩,不論是將中山先生共產黨化或者是共產黨孫中山化,中共藉紀念中山先生誔辰,全面吸納國父思想,運用民族情感爭取僑社向心。尤其原籍廣東省的中山先生,在港人和全球僑界地位崇高,北京擁抱中山先生,不但有助穩定香港局勢、壓制港獨,也為大陸和統會在全球僑界的運作增加正統色彩。

台獨、港獨難兄與難弟

此次美國大選前民主黨提出被稱為「亞裔細分法案」的AB1726提案,將亞裔和夏威夷島嶼等少數族裔細化分為21個族群,提案的目的是用種族配額的方法限制亞裔人口在接受高等教育、公司錄取和政府僱傭等層面的機會,點燃亞裔怒火。僅占美國總人口5.6%的亞裔原本參政意願較低,在競選中也不受重視,但這次大選熱情卻空前高漲。僑社戲稱針對搖擺州華裔拉票簡直可以稱得上是可歌可泣,成為關鍵少數。但民進黨政府卻押錯邊,旅美僑界早已成為北京統戰的重要對象,近年來返台參加雙十國慶的僑胞日減,今年尤其清淡;在北京熱切擁抱孫中山後,這股拉力將更強勁。

遺憾的是,國民黨自李登輝主席時代開始,打著本土化旗幟,失去中心信仰,相關國父誔辰、七七盧溝橋事件、台灣光復紀念日等等重大節目,不但官方冷淡,國民黨也甚少舉辦活動;國民黨人甚至對總理精神和黨的歷史傳承,越來越陌生。尤其在第二次大戰戰勝法西斯70週年,當時兼任黨主席馬英九總統,坐視北京大規模舉辦國際大型紀念活動,收攬對日抗戰的成果,國民黨最終因失去黨的中心思想、失去黨魂,而在選戰遭致接連慘敗,幾至走向分裂敗亡。

現在,國民黨還在為路線問題爭鬥不休,而民進黨政府口說中華民國,卻處處推動去中國的政策。在美國政黨輪替的敏感時機,北京展現一手硬:對香港基本法強勢釋法、對港獨強勢壓制;一手軟:尊崇孫中山、爭取僑界認同。顯見北京將從歷史的制高點出發,壓制台獨和港獨;從而,習近平在十九大後的對台政策基調似乎已然浮現,台灣放棄捍衛歷史傳承的正統地位,面對兩岸競爭,不但失去大陸13億同胞支持,更失去全球僑胞的向心,國、民兩黨競相將中華民國的正統地位推向歷史邊緣,終將讓台灣付出代價,台獨、港獨最終也難逃被北京一箭雙鵰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