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歧與分裂:川普帶來的社會動盪及國際不安

李本京
(淡江大學國際研究學院榮譽教授)


前 言

在一片唱衰中,川普以選舉人票數領先而贏了這一場世界為之震撼的大選。這位從未涉身政治的地產商一躍而成世界首強之總統,令各界為之結舌。尤其在一路被希拉蕊追打之下,最後有如神助的勝出,看似奇蹟,實有所本。怪只怪知識分子太高傲,眼中無視「無聲的多數」,用盡文鬥方式取得輿論話語權,却忘了愈是如此,愈得意忘形。拙作將仔細扒梳到底是何因由,讓選舉在最後一刻翻盤,真的是上蒼在幫助川普嗎?

這一世紀大選後,美國社會將在一段時期內走向分歧之路,不認輸者上街抗議,這只是外在形象,然而內在的不睦,却不是時間可以彌補的。這種社會分歧在60年代曾出現過。當年為了越戰問題,整個社會框架為之改建。成為最喧囂、最多元的動盪社會。一直到70年代中期才將此一混亂時代結束。美國社會與此之前再也不相似。

就國際層面來看,美國大選成為萬眾注目之一長達年餘之肥皂劇。各國均有自家之盤算,或堅信希拉蕊必可勝出,甚至公開放言,若川普上台,則國際間當進入亂局。世上除了普丁心中與川普心心相印,暗中祈禱川普可勝外,幾乎他國領袖或保持風度,未曾公開表態,也有不少國家之領袖明白說出唯有希拉蕊上台,這個世界才有救,這種異常表態確使得國際禮儀,蕩然不存。

川普雖非政治人物,却是一個商場好手,從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畢業後,即跟著父親,一腳踏入營建界。父親給了他100萬美金,他就一步一步地建立其營建王國。事實上,他並涉及博弈、旅遊、娛樂等不同行業,他認為只要賺錢,任何行業都可一試,一句話可以形容他,這就是「川普天生就是生意人」。

也就是因為如此,他的中心思想不在政治領域而在鈔票,賺錢的行業。川普很自然地具有一個生意人必須有的特性,那就是在商言商,一本務實主義的祕笈就是他的聖經。他曾是民主黨,然而在思想上有距離,就改入共和黨。他不具民主黨之自由主義思想,也無純粹共和黨那般的保守主義理念。例如他與副總統當選人潘斯的理念就不一樣,潘斯為標準共和黨信念的保守者,川普可說是「修正主義者」。

川普是個生意人,務實賺錢才是王道。因此未來川普的施政方策必然走向務實大道,這可能也是美國人及他國人士擔憂之處。

現實主義的未來華府政策

對一個生意人來講,每一筆交易都要看清楚進貨及出貨價錢之差距。假如短期賠錢還可支撐,設若一定持續不賺錢則只有認賠退場。這在商場稱為務實,然而在國際政治上,則是現實主義。儘管川普在競選期間時或放言高論,然而却也有可能當選後對其所言有所打折,這種選舉語言與當選後施政時不同思維是可能的,然而其競選時的言論核心是不會消失的。

在如此的一個型態下,對川普需特別留意的國家不可存有任何奢想,認為川普會放棄其曾言及對某國外交政策,作翻轉式改變。

川普在外交上有其獨特看法。世人或以為川普一介平民,搞房地產者,毫無外交經驗,不可能搬出一套外交方策。此種如意算盤必致失敗,因為他的核心外交政策就是與歐巴馬迥然不同之方策。如今看來,他可能在內政上修改其競選時所言,然而在外交作為上則不可能放棄其競選時之言。

最令世界領袖擔心的有下述幾位,他們就是日、韓、中、歐盟及墨西哥。川普認為美軍在亞洲軍事花費是天文數字。如此花費在於讓日、韓得到保護。對生意人而言,保護費定要付出,否則美國大兵就撤出了。為今之計就是討價還價,總要給川普一個面子才行。如此看來,日、韓兩國就是川普現實主義下的第一梯次。第二梯次則是中國,就是迫使人民幣再升值,使得中國製造的貨品變貴,由此是否就可將工廠搬回美國本土,是一大問號。然而對川普而言,只要人民幣升值,就表示川普確實努力嚐試過將美國工廠擴充,能否如是,則不在考量之內。就歐盟而言,則團結就是力量,歐盟國家團結起來,川普將感到吃力,不過歐盟諸國也會給川普一些面子。倒霉的是墨西哥,當然不會付修建長城之費用,然而川普可能挾加拿大與墨西哥重新高談新版之「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如此,美加有利,墨會有所損失。

除了這些各有關國家感到之九級地震難題外,還有一些待觀察之現象,首先要看的「重回亞洲」政策之未來。華府將慎重思量是否仍要繼續此一由希拉蕊提倡,而由歐巴馬執行之政策。此一政策不僅關係金錢問題,也關係到未來美國是仍要負起維護亞太現狀之決心。假如以生意人來看此事,則其首先考慮之重點就在於是否對美方有利,如非百分之一百的好生意,則華府將暫時停一停腳步。

美國要維持「重回亞洲」政策必須執行下述兩大政策,第一是利用TPP作為美國以貿易範疇團結亞太諸國。如今川普上台後第一件事,就宣布廢掉TPP。安倍匆匆赴華府就會談及此事。可笑的是安倍在議會強行通過TPP,如今TPP尚未成形就融掉了,就此看來,TPP壽終正寢是不可避免的。

第二個問題是美國對南海將如何看待,是將南海看作美國的內海,還是離開南海。換句話說,南海爭端問題上,美國持何種態度。是帶頭反中呢?還是自掃門前雪?如果希拉蕊主掌白宮,則美航母艦群將再度來臨。事實上,這一大批軍艦來此,除了燒錢外,還是趕不走中國。按川普理念,南海問題如各國自行解決其爭端,則可不必再為此地區花錢。設若如是,則北京就可實現其南海諸國一對一的談判,避免以一敵眾。假如此案最終如是,則美國就在南海沒有今日這般影響力了。

事實上,歐巴馬執行「返回亞洲」政策就是要圍堵中國,然而今日已非冷戰時期。時移勢異,要圍堵中國是不可能的了。另外對北京而言,還有一個受歡迎之處,那就是川普不會像歐巴馬一見習近平就談人權。川普以生意人頭腦,知道談人權美國不可能得到任何紅利,則不談也罷。綜上所觀,川普與中國關係將有所改善。世界兩大經濟體對抗,對各自沒好處。互相比軍備,是在燒錢,對生意人,此事不可為也。

不過北京一定要與美在貿易過多順差上尋求解決之道,川普在競選期間或稱在其進入白宮後,當對中國製造物品課25%或45%之稅,此競選語言,不可忽視,假如真的如此,則美國在貿易平衡上就作了努力,對川普而言則是一大業績,事實上,美國自1976年始,每年均有貿易赤字,2016年會有5,000億美元赤字,此一數字如能自2017年有所縮減,對川普就是大事一件。

川普一直很認真的抱怨北京未能管制好北朝鮮。平壤的少年郎行事魯莽。對北京也擺高姿態,因此習近平對此應有所回應。如果金正恩再肇事惹禍,則華府就將此帳算在北京這裡,對中美關係自有負面影響。從各方面來看,中美雙方勢須聯手維護世界和平,亞洲安定。任何一方不得主動挑起不必要之緊張。站在生意人的立場,廢掉TPP 後,倒可考慮要否參加亞投行,因為隨之而興之一帶一路計畫將帶來無窮盡的生意,尤對先進國家有利,因為這些生意就可帶來利潤。

由於川普僅在選舉人票領先,却在投票人數上落後。自然有人起而反對,這與12年前小布希贏高爾同樣情境,不同的是當年高爾有風度退讓,民眾少有成群結隊連續數日上街遊行反對,今日之情形在有心人士煽動下野火燒至各地,將社會一分為二,此種分歧將有所持續,人們互有指責,互不相讓,美國民主標準還有嘛?按照美式民主,選舉之後,得勝者就是領袖。如此反對川普,是否有違民主人士一向自豪的民主精神。在互不妥協僵持之下,給下一代惡劣示範。假如百事不以投票結果解決,却執意上街頭,則選舉也就不需要了。另外一個看法是,誰站在正義這方面,假如勝選者不能作為選舉之代表者,那是否應由輸者代表。

美國國內社會分歧問題

此一看法衍生出另一個問題,就是輸者是否就可代表正義。目前上街抗議人士多以極端之行動來反對選舉結果,只是因為政見不和,還是本身之成見太深,2016年2月初選開始,媒體就一面倒的傾向民主黨,尤以《紐約時報》最為積極,此後其它媒體亦復如是,例如在全國性電視台除了FOX外,均傾向希拉蕊,而平面媒體全國性報紙,僅兩家支持川普,在「東部主流」有系統的組織下引導了一波波的妖魔化川普行動,這也就是為何川普聲言市面上有一股暗流影響選民,給選民提出對川普不利新聞。再加上文人意見領袖、藝人,甚至NBA的某些球員高姿態為川普競選,這也就是為什麼川普認為他被設了局。

事實上,平心而論,「東部主流」這次動員最大,是近代史上最令人側目,市面上僅某一派控制了所有媒體的報導,這是新聞媒體之恥。因為媒體之神聖使命是報導新聞,而不是去影響投票,美國式的新聞自由蒙塵,連帶美國式民主也為之蒙羞。

另外一個令人感到不尋常的是為何幾乎百分之一百的媒體均作了希拉蕊勝選之民調。為何這般離譜之民調如此普遍,令人好奇其真正原因為何,選後民調單位均找出101種理由申訴其所以民調失敗之原因,然而這種說詞很難讓人接受,是否民調也是「東部主流」負面行動之一,值得探索。

結 語

整體以觀,川普當選當然不是上天掉下來的禮物。其原因不能不作一交代,要點約有下述幾項。其一是歐巴馬健保案所致,由於此案加重人民付稅之負擔,有錢人不在乎加稅,窮人不怕加稅,因為他們的收入多為政府補助,不需付稅。那只有中產或中低產來付,他們扛此重擔,當然心有不甘。很多中產階級就是因此由中產降為中低產,而中低產更等而下之,他們多為未受大學教育,薪水中低者,他們說話没人在意。他們是美國被遺忘的一群,川普有鑑於此,就對他們說「被遺忘的人們將不會再被遺忘」。

在如此情境中,菁英為主之「東部主流」就控制了媒體,每天新聞都對川普不利,川普很自然地被說成是不夠資格當總統之花花大少,且把陳年往事一件件搬出來醜化。川普眼見情勢如此,乃在鄉村或工廠為主之美國心臟地區活動,吸引了這群被遺忘的人群,而他們也熱情,忠誠地擁護川普。最終出人意外勝出,這說明「東部主流」對美國社會塑造出的對川普虛而不實的形象。絕大多數美國人仍是努力工作,不是成天上街頭搞社運的。

川普另一項與「東部主流」看法相異的,是不認為美國應作一個世界警察,而應掂掂自己有幾斤兩,作多少事。他認為歐洲事,亞洲事應由歐、亞人民自己負責,美國不會再與他國作死對頭,這也就是他為什麼宣誓要與俄羅斯和平共存,為了美國富足,他決心要將美國基礎建設創新,不必為了作老大,拿白花花銀子浪費在海外。應與人為善,並與己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