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上台後對南海可能採取的新舉措

鄭海麟
(香港亞太研究中心主任)


特朗普當選後,採取了一些試探性的作為,美國的地區夥伴正睜大眼,等著看特朗普上台後,美國何時、如何採取自由航行行動(FONOP)。特朗普的亞洲政策幕僚,例如Alexander Gray與Peter Navarro,強調美國對亞洲自由秩序與傳統角色的堅定承諾,但特朗普雖然說要將海軍船隻增加到350艘,面對中國的擴張,卻未必能保證不立場鬆動。2016年3月特朗普在《華盛頓郵報》的訪談中說,他不認為美國會為了南海與中國作戰。而其「美國第一」的強調,更顯示他具有孤立主義傾向。

亞洲海事透明倡議(AMTI)11月30日葛來儀(Bonnie Glaser)與Peter Dutton、Zack Cooper等合著文章《美濟礁:特朗普總統的第一次自由航行行動?》指出美國若採取無害通過,就不會挑戰中國的主權與領海主張,但若是在人工島12海里水域內進行演習,就可以彰顯其無視於那些不應享有領海的人工島嶼的地位。 在2015年11月,美國政府人員對路透社表示,美國在南海的自由航行行動將以每季大約兩次的頻率持續進行,但在2016年並未達到這一標準。國務院助理國務卿羅素(Daniel Russel)表示有些事不宜公開,而2016年針對中國的三次自由航行,公眾知道的時間間距達95天、101天與164天,平均達120天。

文章稱,由於最近一次自由航行行動的時間點2016年10月21日,距離特朗普上台已經不到120天,預期下一次自由航行行動會是在他就任之後。按照西沙群島與南沙群島的順序,下一次行動會在南沙群島,而由於南海仲裁庭宣稱美濟礁並非島礁,因此美國可能判定其不應享有領海與經濟水域,因而駛入其12海里水域內。此事事關法律。

除了自由航行行動,美國也在南沙群島採取了許多海軍行動,包括各種演習、情報蒐集等。但這些行動頗多是為了施展政治影響,因此更多是關於政治、而非法律。但這些行動也可能造成誤解,因此建議海軍在當地也尊重國際法與行動慣例而行動。

文章稱,目前中國雖然提出了其對南海的各項權利主張,但並未劃定水域界線、作出清清楚楚的權利聲張。因此就算美國採取了自由航行行動,也很難說真的保護了南沙水域的航行自由。與此相較,中國對西沙群島的法律主張就非常清晰,到那兒去進行自由航行行動,也比較能判斷是否是對過度的權利主張的挑戰。

文章稱,雖然到西沙的挑戰更大,不過若下一任政府派軍艦前往美濟礁水域,其影響仍不能低估。北京可能進行干預,或者以此為由,派駐戰鬥機或其他武器到南沙群島。美國已經來不及改變這些,但如果沒有一點動作,那些人工島將逐漸傾覆國際法。

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斯(Admiral Harry Harris)上將,2016年12月13日在雪梨發表演講時說,中國在南海繼續施行挑釁行動,美國已經做好回應的準備。他說:「無論中國在南海人工島上修建了多少基地,我們都不會讓南海共治單方面結束。如果可以,我們將合作;如果必須對抗,我們也毫不猶豫。」

路透社2016年12月14日報導,哈里斯認為,如果中國繼續在南海進行過度的領土聲索,美國已經準備好與中國進行對抗。美國估計北京在過去三年間在南海填海造陸的面積達到1,300公頃,並建造了飛機跑道、港口和通訊設備。美國的回應是在南海實施自由航行,最近一次是在2016年10月。

哈里斯同時宣佈,將於2017年派遣美國第五代戰鬥機F-22,與澳大利亞皇家空軍舉行聯合軍事演習。他還稱,澳大利亞對未來的航行自由活動作出了貢獻。但澳大利亞學者指出,該國對於是否介入南海非常猶豫。

外交官Claude Rakists在15日發表的文章中指出,特朗普當選後,雖然第二通電話就致電澳大利亞總理滕博爾(Malcolm Turnbull),但他對自由貿易與跨太平洋夥伴關係的強調,並未得到特朗普的回應;澳大利亞的左派則開始反思美澳新防禦公約(ANZUS)的存續。文章稱,澳大利亞慶幸早在2005年就與美國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因此不會受到TPP瓦解的太大影響,且特朗普團隊也從未聲稱要改變該協議,但那是由於該自貿協定對美國較為有利。

但是特朗普正要求其在全世界的盟國增加軍事開支,雖然澳大利亞與美國關係深厚,但特朗普的政策方向,仍然在澳洲引起了國家該向何處去的爭論。例如左派的工黨前總理基廷(Paul Keating),以及前外長Gareth Evans與Bob Carr都建議澳洲採取更獨立的外交路線,基廷甚至建議澳洲要切斷其美國外交政策的標籤。工黨外交事務發言人、參議員黃英賢(Penny Wong)也建議澳洲在同盟的框架內採取獨立外交政策,論者聲稱這種政策是只要同盟的好處,但不要那些瑣務。不過右派的保守陣營,包括自由黨與國家黨,目前與特朗普關係尚佳,認為特朗普是一位商人、會採取務實的路線。澳大利亞駐美大使Joe Hockey表示「特朗普的那些人很愛澳大利亞」。不過,在澳洲也有一些人將特朗普比喻為雷根總統,但是中國不是20多年前的蘇聯,當時的蘇聯正在衰落,並將在10年後瓦解,而中國正在崛起,其政權幾乎不可能突然崩潰,要以軍事力量應對中國也更加困難。因此要澳大利亞在南海與美國一同對抗中國,讓澳洲非常焦慮。

針對日前美國一艘無人水下探測器在南海國際水域被中國海軍取走一事,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17日早上透過推特發文回應聲稱:中國在南海國際水域取走一艘美國無人水下探測器一事,「這是瘋狂的,將會使美中之間的外交危機升級。」在得知中方表示願意把水下探測器還給美國後,特朗普又發了一條推文:「我們應該告訴中國,他們偷走的無人探測器我們不想要回來,他們可以留著!」

美國官員則稱,該個水下探測器屬於美國海軍,但當時正由平民操作,用於監測水的鹽度和溫度以繪製水文地圖。這個探測器在南海海域合法進行測量,享受主權豁免保護。美國官員還表示,美方的探測船常被跟蹤,因為對方總是認為探測船是用來偵察敵情,但這次放置探測器純粹探測海洋情況。

對於此次爭端,美國亞洲問題專家奧斯林(Michael Auslin)發表文章指出,事件屬於「艦對艦級恐嚇」,顯示北京將採取風險越來越大的行動。他說,中國今次舉動是公然藐視國際法,危害美國軍人在海上的安全,是向奧巴馬政府及組成中的特朗普政府施以「朝鮮式懲罰」。他認為奧巴馬政府應強硬要求中方歸還探測儀,否則便報復,包括對中國企業進行制裁。

美國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亞洲資深顧問葛來儀判斷,這不僅僅是中國海軍指揮官的行為,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行動,意圖警告特朗普政府,美國不能挑戰中國的核心利益而不損及自身。葛來儀表示,中國經常在美國新任領導人甫上台時多方試探。2001年布希剛上任時,中國護衛艦便曾對「鮑迪奇號」射擊雷達。2009年奧巴馬上台時,美國海洋科研船「無暇號」在海南省附近與中方船隻相遇,美方表示必須緊急下錨避免對撞,中方船員卻用長竹伸到海中,試圖破壞「無暇號」拖曳的聲納陣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