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無能力有脾氣」?

從吳豐山給民進黨政府的諍言談起

耿榮水
(資深政論家)


媒體人出身的前監察委員吳豐山,卸任後惜墨如金,甚少針砭時政。日前在報端難得見到由他署名大作《台灣其實不難走出困境──給總統和各方權力人士的諍言》(見《自由時報》11月28日A14版),引起筆者注意,拜讀之餘,深感他除了仍維持一貫的媒體人批判論政風格外,多少還存有點到為止,欲語還休的克制心理,尤其對基本理念相近的民進黨新政府,尚懷抱有不少期待,下筆自然溫和許多,與他在《自立晚報》時期對國民黨政府的辛辣筆鋒,自是不能相提並論。

倒是吳豐山在文中引用前總統嚴家淦對政治人才的說詞:「有能力無脾氣是一流人才,有能力有脾氣是二流人才,無能力無脾氣是三流人才,無能力有脾氣是四流人才」,引發筆者聯想:目前的新政府用人究竟是什麼樣的標準?蔡英文究竟屬那一流的人才?

嚴家淦是「有能力無脾氣」人才

嚴家淦的說法與人才分類,其實是以此自況,多少有點在自抬身價,依照他的說法,他自己就屬有能力無脾氣的一流人才,當年老蔣就是看中他個性溫和,卻有財經專才的特點,才從福建省財政廳長一路拔擢為台灣省主席、財政部長,再高昇為行政院長、副總統,老蔣去世後,再扶正為總統,意外成為台灣名義上最高領導人。世人皆知他是有名無實的總統,大權皆握在蔣經國手裡,但在諸多國民黨文武百官中,他以一介書生個性能爬到如此地位,殊屬不易,說他是個政治人才,當非過譽。

依嚴家淦的分類,當今民進黨所用之人,究竟多屬那一流的人才?依筆者冷眼旁觀,不是三流人才,就是四流人才,二流人才甚為罕見,一流人才更是鳳毛麟角。嚴家淦所謂的「脾氣」,按現今流行的說法,應是「政務官性格」,有脾氣就是有政務官性格與擔當,能為政策負責,不惜為政策成敗而去留的,應屬「有脾氣」的人才,依此標準,從5.20新政府成立以來,幾乎找不到這樣的人才。前金管會主委丁克華只做四個月即掛冠求去,並非推行金融政策有何失誤,而是成為綠營追究兆豐金弊案的替罪羔羊,並不屬於「有脾氣有能力」之流的人才。

林全頂多是「安全內閣」

林全又是那一流人才?當他組閣之初,筆者就論定他既不是「財經內閣」,更非「改革內閣」,他頂多就是「安全內閣」,亦即蔡英文看中的不是他那麼一點財經專業能力,主要還是他的溫文儒雅不爭個性最令蔡放心,最讓她有安全感。

林全缺乏掌握全盤施政方向的能力,在新政府上台後不足三個月即暴露無遺,民調支持度也直直落,蔡英文顯然也意識到,如任令林全內閣支持度一路下跌,勢必拖垮整個新政府,故而在10月起成立「執政決策協調會議」,廣納行政、立法、黨務、國安系統,許多重大政策都在這個會議上拍板定案。名義是「協調」,其實就是架空行政院會,成為「太上行政院」,蔡以總統兼行政院長的姿態,給林全下指導棋,有權無責,完全無視憲政的存在,無怪乎連自己提名任命的司法院長許宗力都覺不妥,認為「有違憲之虞」。

有趣的是,林全並不認為遭到削權或弱化行政團隊,反而覺得這樣很好,因為可以「集思廣益」,這就突顯林全政務官性格不強,已淪為蔡英文的執行長而不自知,這是典型的「無能力無脾氣」的政治人物。依筆者評估,「蔡林體制」若無重大事故發生,繼續合作無間,林全內閣說不定可撐完四年,至少到2018年底地方選舉之後才會改組。

蔡英文「無能力,有脾氣」典型

「執政決策協調會議」一方面暴露新政府上台後步調不一,決策紊亂的重大缺失,一方面也把蔡英文事必躬親,謹小慎微的個性彰顯出來,也是另一個髮夾彎的著例。過去民進黨曾批評馬英九每週一上午召開的五人小組會議於法無據,如今民進黨不僅擴大陣容,還變本加厲把民間人士也拉進來了(如邱義仁),主要目的表面是在讓蔡遂行她競選時提出的政見,實則是以集體決策來掩飾她的無能,正是典型的「無能力有脾氣」型政治人物。

另一著例是民進黨的大陸政策。蔡英文從獲得提名起,就打死不承認「九二共識」,不接受一中原則,不論在島內或到美國,頂多只表示願在現有憲政體制下處理兩岸事務,就職演說中加了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一度被認為有創意,也釋出善意,無奈北京不領情,直批是一份未完成的答卷。這不是北京有意找碴,而是蔡英文故意迴避兩岸究竟是什麼關係,企圖和對岸打迷糊仗,看看能否僥倖過關,殊不知中共也不是那麼好呼弄的,民進黨安的什麼心,豈能欺騙世人耳目?

蔡英文如果在爾後的文告或演說中加上這麼一句「中華民國憲法正是一中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一國兩區,也體現了一個中國的意涵」,相信對岸也能接受,兩岸關係就不致僵持到現在了。然而蔡既不願補充或修正此一說法,又無法提出替代方案,蹉跎至今仍無解,正是「無能力有脾氣」的典型。

不久前,中國社科院台研所所長周志懷,在研討會中提出兩岸可拋開「九二共識」,在一個中國原則下,重新建立新共識,這明顯是要給蔡英文台階下,是繼北京同意宋楚瑜出席APEC會議後,對岸又一頗有善意的舉動,只可惜迄今仍未見台灣有何相對善意的回應。筆者評估,以蔡的個性,她是會彆扭到底的,必然會一路走到黑,不見棺材不會落淚的。可悲的是台灣廣大無辜同胞勢必要與此錯誤政策一起陪葬。

一通川蔡電話福禍難料

對外關係方面,蔡英文「親美、媚日、抗中」的基本政策是不會變了,這也是極為冒進而缺乏彈性空間。「親美是60多年來台灣外交的主軸,即使馬英九時代也不可免。但仍要有個節度,仍須從整個外交大戰略來考量,特別是最近川普意外當選美國總統,他的亞太戰略仍在不確定中,我方卻迫不及待對川普新政府表態,一通禮貌性的川蔡電話,被渲染為台美外交37年來最大突破。殊不知如此接近挑釁式作法,無異挑撥了兩岸關係的敏感神經,逼得北京非討回面子不可,於是而有了日前聖多美普林西比宣佈與中華民國斷交,甚或可能開啟與台北雪崩式斷交的先河,那通川蔡電話究竟是福是禍,還真難下定論。

此次總統大選期間,蔡英文曾強力批判馬政府的「外交休兵」做法為喪權辱國,至少是無所作為,好像民進黨上台後就有什麼外交法寶似的。實則熟悉外交的內行人士早就認定,「外交休兵」是給台灣賺到了,也是大陸對台善意的體現,如今台灣又有什麼條件回復到阿扁時代的「烽火外交」?顯然,這方面蔡英文的表現仍只有「無能力」一詞可形容。

「媚日」的作法也是自取其辱,與日本的漁權談判延宕至今不敢召開,因台灣「還沒準備好」,顯然對於沖之鳥是礁或島的認定還未達成共識,日本在領土主權這點上是絕不會讓步的。圓滑狡黠的駐日代表謝長廷,大概迄今也想不出兩全的辦法,既可向台灣人民交待,又可討日本人的歡心,首鼠兩端,台灣當局自陷窘境,怪不得別人的。

「媚日」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漁權談判沒進展,反倒打算開放具有食安顧慮的農漁產品進口,激起了廣大民怨、反彈,連自己綠營執政的嘉義市長涂醒哲都開第一槍反對,目前國民黨正進行反對「核食」進口的公投連署,已獲得社會熱烈的迴響,逼得林全宣佈暫時不進口了。「媚日」未謀其利,先受其害,若蔡政府不趕緊修正此一錯誤政策,將來必自食更多的惡果。

內政問題也不遑多讓,處理得「離離落落」。以國民年金為例,只是開了幾次公聽會,距離明年的國是會議還早得很,就已鬧得沸沸揚揚,惹得10多萬軍公教人員上街抗議。民進黨也許可以視為是傳統藍營的群眾運動,殊不知不少軍公教人員為維護自身權益,都是第一次走上街頭。

一例一休問題也是一樣,蔡英文自以為聰明,企圖推翻過去在野時周休二日的的主張,改以配套版的一例一休,引起勞團的強烈抗議。蔡曾表示政府不是輪流討好各方利益集團的,於現實政策制訂上,倒真成了夫子自道,結果勞資雙方都不滿意,無異拿石頭砸自己的腳。至於因此案而引發大綠、小綠的互槓,甚至可能分道揚鑣,那又是另一個問題了。

黨產會的成立原本是落實轉型正義的一著好棋,也有相當的民意基礎,不料卻因操之過急,又找了一個急功近利的顧立雄來負責,弄得滿城風雨,國民黨向行政法院提出控訴,法院三次駁回黨產會的裁定。蔡用人不當,也正是「吃緊弄破碗」的著例。

最近的另一大風暴是同志婚姻合法的問題,在社會嚴重分歧、缺乏共識的不利情況下,冒然推出這類違反傳統家庭價值觀念的修法,自然引起沈默多數強烈的反彈,許多原本立場中立、不涉藍綠的中間選民,至此才幡然悔悟,原來他們都被民進黨騙了,假借改革之名,卻行驚世駭俗之實,蔡政府成立半年多以來,民調一路下滑,良有以也。

蔡英文在就職演說中,曾豪氣干雲地說他們是來「解決問題」的,好似民進黨具有特異功能,可以一籃子解決所有問題,經過這陣子實踐檢驗結果,印證新政府只是打開台灣所有問題的潘朵拉的盒子,卻無一得到真正徹底的解決,以致今日台灣依然經濟蕭條,年輕人低薪如故,社會依然對立分歧,台灣還是看不到明天在那裏,一切的一切,都源於蔡英文「無能力有脾氣」個性使然,哀哉!

「德不配位」

近來筆者嘗有感嘆,今日台灣政壇有兩人非常「德不配位」,一位是國民黨主席洪秀柱,另一位就屬蔡英文了,只是洪影響的僅是國民黨一黨的成敗興衰,蔡英文影響的則是2,300萬全體台灣人民的福禍存亡,就更應嚴肅以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