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5日,緬甸若開邦(Rakhine state)北部30餘處的員警哨所,遭到以「羅興亞救世軍」為主的伊斯蘭武裝分子襲擊,造成89人死亡,其中包括12名安全部隊人員。隨後,政府軍方面以反恐為名發動反擊,在此後10餘天上百起的攻擊行動中,除造成400餘位羅興亞人的傷亡外,更使逾62萬人流離失所。
若開邦衝突發生後,面對緬甸軍政府所採取的行動,西方輿論稱之為「種族清洗」;將羅興亞問題,視為多元信仰下的「人權危機」。9月19日,英國外交大臣強生(Boris Johnson)於紐約的聯合國大會場邊,就緬甸的羅興亞危機召開會議,參加會談者還包括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海利(Nikki Haley)及緬甸副外長;強生在會中警告,若開邦的暴力衝突是緬甸轉型為民主治理以來「國家名聲的汙點」。「國際人權觀察組織」駐聯合國主任夏邦諾(Louis Charbonneau),則敦促聯合國安理會,應針對緬甸軍方實施武器禁運制裁。英法各國更進一步將矛頭對準國務資政兼外交部長翁山蘇姬,指她「未善加利用自身的影響力來緩解危機,更未在講話中承認羅興亞人少數民族的地位」。因此,牛津市取消了她榮譽市民的稱號;西方媒體則開始把她描述成魔鬼,造勢要收回她諾貝爾和平獎的資格。
在西方媒體眼中,羅興亞問題既是少數族群的信仰自由問題,也是嚴肅的人權危機;軍政府的暴力使羅興亞人流離失所,國家錯誤的政策更使他們成為沒有國籍的人。不過,羅興亞人的問題其實是一個歷史的遺留,尤其與始作俑者英國的殖民政策關係密切;如今西方非但不深自反省,反而湧來無情的指責與制裁,對問題的認識與根本解決毫無助益。11月20日,中方提出《三階段解決緬甸若開邦問題設想》,獲得孟加拉國、緬甸軍方與翁山蘇姬的支持;孟、緬兩國還在中方的見證下,簽署了《難民遣返協議》,為雙方的政治穩定與經濟發展,帶來了光明的前景。
羅興亞人問題的形成與發展
在若開邦的穆斯林自稱是羅興亞人,為自古以來即混居於若開地區的阿拉伯人、波斯人、摩爾人、土耳其人與孟加拉人的後裔。然而,緬甸政府與緬境內的主流人士則認為,若開邦內的穆斯林群體,是英國殖民佔領期間,遷移至緬甸的孟加拉人,屬於非法移民。兩者間的認知差異可謂極大,其中王朝征服、殖民統治、宗教信仰與民族主義運動,是造成這種複雜狀況的多重因素。
信仰伊斯蘭教的孟加拉國,征服了今日若開邦的大部分地區並建立阿拉幹王國,統治長達300餘年;最早的羅興亞人即來自王朝征服所造成的人口遷移。1785年,緬甸人推翻了阿拉幹王國的統治,建立起自己的政權。1824-1885年,歷經三次英、緬戰爭,英國佔領了緬甸並將之納入英屬印度的一省。為擴大開墾,英國鼓勵印、孟境內的穆斯林,大量進入緬甸境內;緬甸人信仰佛教,英國為了有效達到控制若開地區,在官僚體系內對穆斯林大力拔擢,以稀釋緬甸在地菁英的發展。因此,對英國殖民者與穆斯林,緬甸人統稱之為外來者。
二戰期間,羅興亞人在英國的支持下,建立穆斯林的武裝組織,曾多次大規模屠殺佛教徒;故而緬甸的佛教徒視穆斯林為殖民者的「幫兇」。日本於二戰期間進佔緬甸後,建立「若開愛國武裝組織」,支持佛教徒對抗英軍。1942年,英國於吉達港成立「第五縱隊」,武裝孟加拉地區的穆斯林對抗日軍。兩者間互相殘殺,其中佛教徒數十萬被屠,受創慘重。
20世紀初,英國在緬甸推行「民族識別」政策;1933年,依據漢藏語系及緬語支系的劃分標準,確立了緬境內有135個族群;但其中並不包括羅興亞人,英國認為他們是屬於印歐語系孟加拉語支系的人。二戰結束後,緬甸自英國獨立。1947年,緬境各派系達成共識簽署《彬龍協議》;明確了少數民族在居住地的自治權和平等的公民權。1948年,進一步通過《緬甸聯邦入籍法》,在一定程度上摒棄了1933年的「民族識別」政策,給予羅興亞人作為少數民族的法律地位。
剛剛獨立的緬甸除迎來了羅興亞人的叛亂之外,執政的軍政府也力圖壓制他們在經濟、政治與宗教上的發展,故而雙方先後曾爆發了三次大規模的衝突。
1.第一次(1948-1977年)1970年代初期,在阿拉伯世界興起了一個具有強烈宗教與民族意識的「泛伊斯蘭主義運動」,影響所及「羅興亞愛國陣線」亦於1974年組成。該陣線與緬政府軍對峙衝突,到1977年造成高達20萬的羅興亞人流亡至孟加拉。
2.第二次(1988-1992年)1988年,緬甸軍政府由蘇茂執政,他提高佛教的地位,推行建佛寺、拆除清真寺政策;同一時間,佛教徒亦有所謂反政府的示威運動。軍政府乃引導佛教徒的宗教狂熱與民族主義相結合,進而轉移了反政府的目標,從而誘發了極端的佛教民族主義。在有「恐怖面孔」之稱的佛教領袖維若素(Wirathu)的帶領下,成立「緬甸種族佛教保護聯合會」,除煽動暴力反對穆斯林外,還積極參與選舉,企圖影響立法;1991-1992年造成25萬羅興亞人流亡。
3.第三次(2011-2012年)以三名穆斯林青年輪姦一位佛教徒女孩為導火線,造成幾達半年的宗教種族的衝突,10萬人因此流離失所。
此外,1982年緬甸軍政府在奈溫的領導下,還頒佈了《新公民法》,主要在內容上只承認1933年所確立的135個民族的法律地位。這無形中否定了《彬龍協議》和《緬甸聯邦入籍法》的精神和法理依據,使羅興亞人的公民權遭到「合法」的剝奪;而這也成為緬甸軍政府,借用英國殖民者的遺產,打擊羅興亞穆斯林的一種手段。所以,在緬甸當代的法律與政治體系中,羅興亞人始終是處於移民者的地位;面對英國的殖民政策,羅興亞人更是緬甸民族國家的外來人。
三階段解決緬甸若開邦問題的設想
2017年11月19日,外交部長王毅在內比都與翁山蘇姬舉行會談。關於若開邦的問題,王毅表示:這個問題有著複雜的背景,只能由緬、孟雙方通過友好協商妥善解決,國際社會應為此營造必要的條件和良好的環境;中方建議:分三階段解決若開邦問題。
第一階段要實現停火,恢復穩定秩序,使民眾得享安寧,不再流離。目前,這一階段的目標已基本實現,關鍵是不要再發生反覆,尤其是不能重燃戰火。
第二階段各方及國際社會應共同鼓勵緬甸和孟加拉國,保持和加強溝通,通過平等友好協商,儘快找到解決問題的可行途徑。目前,雙方已就遣返協議初步達成一致,希望能夠儘快簽署並付諸實施,以取得可視成果。
第三階段是應直面問題根源,探討治本之策。貧困是產生動盪和衝突的根源,若開邦雖有著豐富的資源,但發展仍然滯後。國際社會應加大對該地區擺脫貧困的支持和投入,以脫貧帶動發展,以發展實現穩定。
王毅更進一步表示,中方始終主張由緬、孟兩國通過雙邊協商妥善解決若開邦問題。中方三階段解決的設想已得到孟方和緬方贊同,希望並相信能獲得更多國家的理解和支持。中方願繼續為推動這一問題的解決發揮積極作用。
翁山蘇姬表示,緬方珍視中方在若開邦問題上給予緬甸的理解,贊同中方提出的三階段設想。緬方願努力恢復現地的法治與秩序,通過與孟加拉國的對話與協商,儘快啟動遣返工作,推動問題早日妥善解決。緬方贊同中方從根源上解決若開邦問題的思路,並渴望通過發展幫助若開邦、乃至緬甸全國,實現和平穩定的用心。緬方希望中方繼續為推動若開邦問題的早日解決,發揮重要作用。
此外,考慮到緬甸各區域間的經濟協調發展,王毅還代表中方提出在緬建設「人字型」中緬經濟走廊計畫:這是一條北起中國雲南,經中緬邊境南下至曼德勒;然後,再分別向東西延伸到仰光新城與皎漂經濟特區的新經濟走廊。
其中曼德勒是緬甸第二大城,仰光是最大城市也是經濟最發達的地區,而皎漂則位於緬甸西南的若開邦境內,屬於緬甸最落後的地區之一;其中皎漂港又是中緬油氣管道的起點。這個新「人字型」中緬經濟走廊計畫,不但藉著曼德勒與仰光的繁榮帶動皎漂地方的發展,更打造了一個穩固的三角支撐的合作新格局。
配合密松電站工程的進行、穿山跨峽公路鐵路兩用大橋的完工,中緬間的鐵公路網將連成一片;在對接「一帶一路」的發展下,中緬經濟帶必將成為實力最強、潛力最大的經濟帶。
中方提出這「三階段」方案,之所以能夠獲得緬、孟雙方的共同認可,除了展現出調解者公平、公正、與人為善的態度,並積極落實人道救援之外,方案之內容實乃「切中要害、切實可行且立足長遠」!
緬甸國內和平進程問題的通盤考量
長期以來,緬政府軍對北部的客欽邦、撣邦、佤邦等地的地方武裝力量,時常進行圍剿,雙方的武裝衝突與大量流亡民眾,為中緬邊境帶來極大的不安。中國偉大復興的民族夢需要一個安寧的周邊環境,因此,與翁山蘇姬舉行會談的同時,中方同時表達了對緬甸國內和平進程的支持與願望。
王毅指出:中緬有著2,000多公里長的共同邊界,兩國是山水相連、休戚與共的友好鄰邦和命運共同體,中方比任何其他國家,更希望緬甸和平進程的順利推進。中國的立場很明確,我們一貫尊重緬甸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期待緬甸政府秉持《彬龍協議》精神,與各「民地武」友好協商,在聯邦憲法框架下,達成民族團結、高度自治的政治共識,從而實現緬北的持久和平與長治久安。中方願與緬方一道,繼續發揮好中緬外交國防2+2磋商等機制,就管控緬北局勢,維護好邊境地區穩定,保持溝通並加強合作。
基本上,中國認為若在《彬龍協議》的基礎上,緬甸真能實行具有高度自治的聯邦制,那麼一方面地方自治區政府接受中央政府的領導,另一方面則將各地方的武裝力量,藉由給予議員席位納入議會體制,以進行民族和解並投入經濟建設,則緬北持久和平和長治久安,必然可得。不過,這一關卡在軍政府手上,翁山蘇姬無從著力。
然而,羅興亞人問題的爆發使得問題的解決出現了曙光。緬甸軍政府受到美國武器禁運的制裁,與此同時,巴基斯坦卻同意向緬出售JF-17戰鬥機;使原本還試圖以西方或印度牽制中國的軍政府,有了180度的大轉彎。
11月21日,緬甸武裝部隊總司令敏昂萊兼程訪華;這一次接待他的規格非常高,先後見到了參謀長李作成、中央軍委會副主席許其亮以及習總書記。敏昂萊分別在22-24日與中國領導人的會見中,高度評價中方對地區和平穩定的幫助,表態支持南海地區的穩定與一個中國政策,感謝中方對緬甸和平進程與軍事合作方面的助益,進而表示要加強各領域的合作以造福人民。這無疑是於接受「三階段」方案後,進一步願意與其國內各方力量和解的基礎上,在「一帶一路」的倡議中發揮作用。
回想兩年多前,緬甸軍方還在緬北對各地方武裝力量進行圍剿,致使中緬邊境動盪不安。兩國合作的許多經濟方案不但被迫中止,媒體更是對中國醜化多有;中國修水庫會使魚滅絕、緬人餓死,建石油管道則會使緬人致癌而亡,高鐵有輻射汙染,路過之處村民都會得癌症,……這些謠言幾乎使大眾有談「中國」而色變的恐懼。
如今在不到兩年的時間,中國外交站在「一帶一路」國家發展戰略的高度上,藉由羅興亞人問題的節點切入,順勢而為,引導了「民地武」問題的解決方式,為緬甸國家的和平進程奠定基礎,更為「一帶一路」的經濟發展鋪平道路。不戰而屈人之兵,上戰伐謀此之謂也!也是繼釣魚島事件後,化危機為轉機的又一案例。◆
社論
國際政治
中國崛起
台灣民進黨的困境
南京大屠殺
保衛釣魚台
綠色恐怖
故人故事
海峽短評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