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對台政策:從讓利到惠台

楊開煌
(銘傳大學兩岸研究中心主任兼教授)


一、對台「讓利」政策分析

如果粗略地描述中共對台政策的核心精神,則在鄧、江時代,基本上是以政策優待為主,希望台灣企業家赴大陸投資。自胡錦濤總書記開始,「讓利」就成為對台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2005年的兩岸和平發展願景發表以來,台灣與大陸在兩岸關係中角色,就出現了微妙的轉變。台灣從施惠轉為受益者,大陸則反是,從受益者轉為施惠者。特別是馬英九執政時代,遇上了2008年全球性金融海嘯的衝擊,胡下令大陸各省市赴台採購,一年時間,大陸各省赴台採購團對台「進貢」的金額400多億美元,這個國際貿易的讓利使得台灣相對安全地脫離金融海嘯的影響;其次是溫家寶下令液晶板面去韓買台,而台灣的媒體報導,則是台灣板面產業大舉佔領大陸市場表現亮麗;其三是之後的服貿、貨貿協議,幾乎是讓利協商。中國國民黨此一協商的習慣,可以說迄今未改,或乎每次談判都是在要東西,希望中共在政策上開綠燈,名為利台,而主要是惠己。此一現象易導致台灣的媒體之關心:北京對台的「優惠政策」會不會改變?而如同眾所周知的那樣,從胡錦濤到習近平的「讓利」政策,成效有限;甚至在大陸比較激進的人士稱大陸對台讓利「教訓慘痛」。

客觀而論,「讓利」絕非「教訓慘痛」,兩岸關係中除了經濟賬,還有政治賬、社會賬、民族賬,本質上不是市場上「將本求利」的演算法,當然,必須計利,但要計戰術利,更要計戰略利,對台「讓利」,最大的「利」,是讓台灣回歸原本的地緣政治的位置。

台灣與大陸之間,原本就有地緣政治的密切相關性,也由此產生了歷史和地理的連結,冷戰的時代,兩岸關係透過國際政治的操作,人為地中斷了兩岸間的地理性關聯,致使台灣與大陸之間,中止了所有的經濟紐帶,兩岸的民間和社會剩了對抗式的文化紐帶,和相互否定的歷史連結,這就使得台獨的政黨和政客,只要輕易地改變台灣青年的歷史記憶,兩岸之間就可以作到「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或是「縱有往來,亦不相認」的地步。「讓利」的政策是引導台灣的生存和未來發展,「不可逆」地回歸原有的地理位置。根據《富比士》2015年所發布的Top 10 China Dependent Countries調查結果,在出口最依賴大陸市場的國家中,台灣位居全球第二,僅次於澳洲。因此,在大陸經濟成長放緩、需求降低環境下,台灣也成為經濟重災區。這意謂著北京對台灣「讓利」型的對台政策,造成中國大陸對台灣發展的便利性是無可代替,加上中國的崛起,台灣的未來也將與大陸密不可分。換言之,兩岸關係在人為阻隔近一個半世紀後,北京的「讓利政策」將台灣擺回了正確的地理位置,一旦位置擺正了,其他的事也必然逐步發生變化。

當然「讓利政策」也有其問題,但問題不是「讓利政策」本身,而是在當前兩岸關係的特殊情境下衍生的弊端:首先「讓利」政策是經由兩岸當局協議去推動,所以「讓利」政策是一種間接政策,是透過台灣當局去執行或配合的,這裡就摻雜了台灣官方的主觀立場和認識,特別在台灣特殊的政治生態下,結果讓利者的原意,必然被轉換成執行者或配合者的努力,結果讓利者自然不會被「感激」。

其次「讓利」政策在執行過程必然地出現「買辦集團」,「買辦集團」是利益的先知、先得者甚至是獨佔者,這就意謂著讓利者讓出的「利」,被他人所攫取,至少並沒有全部施與原本的對象,「買辦集團」是當前的兩岸關係必然有時也是必需存在的伴生品,在兩岸交流的各行各業中都存在,「買辦集團」既成事也敗事,成事固然好,敗事即歸咎讓利者。

其三「讓利」政策會改變兩岸的地緣政治關係,此一政策的戰略效果,大陸當局會做,台獨分子自然也不會坐以待斃,然而利之所趨,反對者在政策上無力橫阻,但可以在宣傳上下手不斷醜化、扭曲、攻擊,上綱上線,顛倒是非,從某種意義上說,2014年的「3.18學運」之興起和擴散,於此作為息息相關。

二、「惠台」政策之分析

習近平的第二任開始,在對台政策上看似一貫持續,堅持「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加大「促統反獨」的作為,與此同時最令人矚目的政策宣示,就是今年2月28日大陸「國家發改委」與「國台辦」等29個部門聯合公佈:《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簡稱《惠台31條》。此項針對台灣在陸投資的企業與居民的新措施,在學習、創業、就業、生活等方面提供與大陸民眾同等之便利條件,外界稱為「準國民待遇」措施,就其內容,粗略來看是以往個別措施的新整合和擴大,但是細讀之下,可以發現此一《惠台31條》與過去的對台「讓利政策」,在指導思想,執行方式和終極目的已與「對台讓利」完全不同。

首先從指導思想來看:相較以往有三點差異:一是從以往天女散花式的讓利轉為精準惠民式的思考,過往的讓利思考是以全台灣為對象,宣示性的意味很強,希望台灣人眾所皆知;如今惠民政策則對象明確,措施清楚。二是從以往間接落實的辦法轉為直接對口的作法,如上所言以往中共的讓利政策希望落實台灣,所以必須經由台灣當局,或是買辦集團,不僅誠意被打折,效果也被苛扣;如今政策首先落實在大陸,可以直接對口,立即解決,效率、效果自不同以往,從而達到「以台引台」的效果。三是從以往的協議推動轉為把握主動,以往在國民黨主政時期,雙方既有「九二共識」的默契,北京的對台、對台胞、台僑的任何作為,都顧及「默契」,於是每事是協商,一經協商,就會在利益上緇銖必較,在文本上,每字必究,結果是曠日費時,經久難決,時效盡失,善意盡失。如今換民進黨執政,兩岸當局沒有政治默契的束縛,北京對台政策無須協商反而有主動權,是以可以主動擇日,及時宣告,以此次的《惠台31條》北京就可能刻意選在「2.28」這一天,因為這一天對台灣人而言,是具「省籍情結」意義的一天,也是民進黨藉此分化台灣人民「政治認同」,醜化「兩岸一家親」,大力在文化上「反中」、「去中」的重要論述的原始依據。所以北京的「惠台」刻意在這天發佈,可以說是有針對性的意味。

其次是從執行方式來看:相較以往也有不同:此次的《惠台31條》在執行方式首先是從地理上區分了台胞,有在陸、登陸的台胞,有在台的台胞。當前直接工作的重點就是在陸、登陸的台胞,使他們在大陸感到平等和方便,從而習慣大陸的生活邏輯,理解中共的治理方式,破除對中共的刻板印象,去影響那些在台的台胞。今後在海外的台胞、新的兩岸族群也都是中共對台工作的對象,一步一步的擴大,一點一點的改變,一分一分積累,真正作到「春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原句「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的《春夜喜雨》,以其惠台之策,故曰「春風」)。其後又以身分區分在陸、登陸的台胞為台商和台青,分別優惠,按需投放,準確到位,令人難以拒絕。

同時針對台胞比較關心的《惠台31條》落實部分,據媒體報導,「大陸中央已要求相關主管機關及各省市分別訂定施行細則,貫徹落實《惠台31條》」。福建省於3月15日就發佈四大類21條惠台措施,廈門市於4月10日立即推出有針對性的《關於進一步深化廈台經濟社會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截至今年4月20日,「31條措施」已在湖北省落地24條。在江蘇、黑龍江、上海、浙江、四川、山東等地陸續推出實施細則,有些則已經開始執行。

三、結 論

中共歷年推出對台的政策,多被台獨人士嘲笑,然而《惠台31條》推出後,以台灣青年為例,媒體最近轉刊了社交媒體的一張照片,顯示正在大陸中山大學等候面試的台灣高中生排成長龍,有100多人。有人留言說,廈大也一樣,要分上午、下午兩場。有人說,今年報考南京大學的台灣學生也一樣多……,今年報考廈大的台灣學生人數劇增,有200多人提交申請,最後參加面試的有128人。」為什麼以往中共的惠台措施常不見效,這次例外呢?主要關鍵在蔡英文政府又不承認「九二共識」,又無法讓台灣發展,他們迷信只要將國民黨打倒在地,民進黨掌權就沒有威脅。結果青年不吃這一套。

大陸的《惠台31條》對台灣人而言,先是看到了機會:台灣不行了,我們可以去大陸發展。次是看到了資源:台灣民進黨政府使得台灣越來越孤立,越來越倒退,工資凍結了,退休金縮小了,台灣當局無法創造資源,而《惠台31條》許諾了台灣青年需要的資源。更是看到了未來:台灣處處走不出去,原以為抱美、日大腿,可以「抗中」,結果安倍改變了,川普說制裁中興公司,台灣當局方才以馬前卒身分發難,不料美國又不制裁了,有人覺悟了,台灣最安穩的未來,是通過大陸進入國際。

這樣能不去試試,更何況未來是全球化的時代,台灣不能參與,台灣人則不能沒有自己的前途,如今也只有大陸願意提供平等的機會。所以中共若能把握好此波大陸熱的趨勢,相信《惠台31條》會成為改變兩岸關係,重塑兩岸關係新格局,新時代的對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