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G20川習會與中美經貿關係展望

魏艾
(政治大學兩岸政經研究中心主任)


今(2018)年最受國際社會關注,並對世界經濟將造成相當影響的美中「貿易戰」愈演愈烈,特別是中美雙方各自宣佈將於9月24日實施相對應的高關稅措施,使中美貿易戰似乎沒有轉圜餘地之際,美國總統川普於10月1日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高層通話,並商定雙方將在今年阿根廷G20峰會舉行雙邊峰會,使中美貿易戰似乎有緩和的跡象。然而,隨後在亞太經合會(APEC)峰會中,美中雙方依然針鋒相對,導致APEC領袖宣言難產,同時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公佈對中國「301條款」調查更新報告,指控中國政府不公平貿易,並表示有意管制中國企業出口的14項新興科技,使兩國間的經貿關係再度陷入緊張狀態,為G20習川會中美間的經貿協商蒙上層層的陰霾。

一、中美經貿摩擦是「新冷戰」的開端?

自今年年初以來,特別是6月中旬以來,隨著中美加徵進口關稅的措施不斷加碼,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升級。歷經第一輪(5月3日至4日)和第二輪(5月19日)的經貿磋商,雙方的經貿緊張關係並未有所緩和。

6月15日,美國向5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25%關稅;6月16日,中國宣佈對美國659項500億美元進口商品加徵25%關稅。7月6日,340億美元進口加徵關稅措施相互生效;8月23日,剩下的160億美元進口加徵關稅措施相互生效。期間,7月10日,美國宣佈第二批關稅措施,對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進口加徵10%的關稅,2019年1月1日再調高至25%。8月3日,中國宣佈對600億美元美國商品進口加徵5-25%的關稅。第二批關稅措施於9月24日正式生效。

在中美雙方彼此加徵進口商品關稅的當日(9月24日),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佈《關於中美經貿摩擦的事實與中方立場》白皮書,此一長達36,000字的白皮書,分為中美經貿合作互利共贏、中美經貿關係的事實、美國政府的貿易保護行為、美國政府的貿易霸凌主義行為、美國政府不當做法對世界經濟發展的危害,以及中國的立場等六部分。在中國所持的立場方面,主要為堅定維護國家尊嚴和核心利益,堅定維護並推動改革完善多邊貿易體制,堅定保護產權和知識產權、堅定保護外商在中國合法權益、堅定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堅定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

中美貿易戰雙方立場僵持,引發是否陷入「新冷戰」的疑慮。在中美雙方宣布將課徵高關稅實施之日後的一週,川普10月1日與習近平通話,川普在推特表示,他與習近平進行了「長久而美好的談話」,並商定雙方將在阿根廷G20峰會上舉行雙邊峰會。隨後川普續稱「與中國就消除貿易摩擦的磋商取得諸多進展」,並透露在朝鮮問題上也有很好的談話。很顯然的,中美之間的政經分歧和爭議議題,涉及台灣問題、西藏問題、南海問題、貿易問題、科技問題、氣溫問題、恐怖主義問題等,絕非傳統的冷戰思維所能涵蓋。

二、近期中美經貿關係爭議的焦點問題

中美間的經貿摩擦如何緩解?美國掀起對中國貿易戰究竟是短期間為11月初美國期中選舉考量,抑或是為增加對中國經貿談判籌碼的策略運用,一直是普遍關注的重要議題。

從中國的視角看,中美貿易戰的爆發對世界經濟將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主要有:美國保護主義政策遍地開花引發國際社會對川普政府的信任危機;世界經濟增長將面臨成長的阻力;國際資金板塊將有所移動;自由貿易體制將因川普的貿易保護主義和雙邊主義而面臨嚴重的衝擊。對美國經濟而言,美國股市將面臨嚴重的衝擊,美國將面對通貨膨脹壓力;美國農業相關產業將受到影響,製造業回流存在不確定性,以及美國外匯儲備和財政風險將面臨沉重的壓力。

面對此一形勢的發展,中國政府已由「貿易戰奉陪到底」的強硬口風,轉而強調「中方願意通過平等、誠信、相互尊重的磋商,與美方妥善解決經貿領域的分歧」,對緩和經貿摩擦的中美磋商寄予「柳暗花明」的期待。

但是,美國對與中國貿易戰的策略卻採取較強硬的政策立場。今年11月17日在巴布亞紐幾內亞舉行的APEC領袖峰會,美國副總統彭斯便揚言,美國已斷然採取行動處理與中國間的不平衡,已對2,5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徵關稅,且還可以加倍。

10月中旬,美國商務部表示將對中國國有企業包括生物科技、人工智慧(AI)和機器學習,定位、導航和定時,微處理器,先進運算,數據分析技術、量子資訊和感測,行動電力系統,模型化和模擬技術,3D列印,微型無人機和微型機器人,神經控制介面,飛行控制演算、適應性控制演算、推進技術,適應性偽裝,面紋和聲紋辦試技術等14項敏感科技管制出口。

此外,11月21日美國貿易代表署公佈對中國「301條款」調查更新報告指陳,中國政府迄今未根本改變不公平、不合理及市場扭曲等措施,這種不公平貿易行為是美中貿易衝突核心,且中國在技術轉移、知識產權等議題上甚至變本加厲,繼續以網路竊盜、間諜、政府施壓等非法方式竊取美國技術,美國將持續嚴格監控。

三、中美經貿關係的結構性矛盾

美國發動此次貿易戰有其政治戰略和經濟利益的動因。長期以來西方先進國家均假定在經濟全球化的大環境下,將競爭對手特別是社會主義國家納入國際經濟體系內,使其轉向市場經濟為導向的發展模式,向先進國家的產品和投資開放市場,彼此間成為合作的夥伴關係,有利於世界經濟的發展。但是過去40年改革開放政策的推展,儘管中國經濟體制已逐漸與國際經濟體系相融合,然而中國的崛起已改變了國際政經格局,對西方先進國家構成了威脅,並認為中國故意操縱匯率、使用廉價勞工、竊取知識產權、提供非法的出口補貼,破壞了自由、公平、互惠的國際經濟秩序,對美國經濟造成毀滅性的影響,因此川普便主張必須採取貿易保護主義,以維護美國的利益。

但是從中美兩國長期的經貿關係看來,彼此間存在嚴重的結構性矛盾,其化解有其微妙的政策意涵。從表面的跡象看來,此輪中美貿易摩擦主要在中美間的巨額貿易差額,但是在此一經貿矛盾背後,潛藏的卻是2015年中國發佈《中國製造2025》,提出「積極利用全球資源和市場,加強產業全球佈局和國際交流合作,形成新的比較優勢提升製造業開放發展水平」。

此輪中美貿易戰,美國看似針對其對中國貿易赤字,實質的動因是要阻止中國製造升級,遏制中國產業從價值鏈的低端邁向中高端,以期能維持美國在全球貿易競爭的優勢,避免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引發全球利益的重分配,進而改變國際經濟的格局。

另一方面,從國際經濟發展歷程看來,強國必須先強幣。美元作為國際貨幣體系的既得利益者,為維護其霸權地位,美國必須極力遏制其他貨幣的國際化,正如過去日元、德國馬克或歐元的國際化進程,近年來人民幣國際化的發展趨勢,自然是中美貿易戰潛在的隱藏性矛盾。

四、G20中美經貿協商的影響因素

備受國際社會關注的阿根廷G20中美經貿磋商,從美國的視角看來,主要是要遏制中國製造業的升級,以維持美國的經濟霸權地位。在談判策略方面,美國將採取今年8月至9月間北美自由貿易區協定(NAFTA)的談判策略,以大國的經濟優勢來威嚇談判對手國屈服的方式,以期能達成美國優先的目標。

對中國而言,美中貿易戰確實將對中國經濟帶來深遠影響,但是正如《關於中美經貿摩擦的事實與中方立場》白皮書所陳述的中國立場,中國必須維護國家尊嚴和核心利益。問題是何謂國家的核心利益?「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過於寬鬆、過於抽象,並且難以操作的空洞概念。從經濟現實面和協商的具體條件和門檻而論,維護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以及近年來中國堅持多邊協議的自由貿易原則,基本上是中國經濟的核心利益。

G20阿根廷峰會關注的焦點在於習川會能獲得何種成果?從川普生意人的性格,正如重簽北美自由貿易區協定對墨西哥和加拿大磋商採取威嚇的政策立場看來,過去兩個月美國對中國在經貿問題上的強硬立場,以及最近揚言若WTO不改革,美國將退出WTO,或將中國驅離出WTO的說法,很顯然的是為增加與中國談判的籌碼。

G20阿根廷峰會將於今年11月底至12月初召開,目前的訊息顯示,G20公報草案將呼籲各國「認識到多邊體制的重要性」、「持續開放市場、確保公平競爭環境」,但是草案中並未明確提及自2008年G20峰會所強調的「對抗保護主義」。從此一訊息看來,習川會的中美經貿協商也將是彼此間的「折衷協議」,在課徵高關稅和對中國高科技的管制暫時減緩實施的強度,但卻不可能回復到貿易戰以前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