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沒輸民主黨沒贏選後美國對立如故

花俊雄
(旅美評論員)


11月6日美國期中選舉,一般都視為是對特朗普執政兩年來的一次公投,因此共和與民主兩黨激烈爭奪,舉世關注。經過10餘日的紛爭擾攘終於在17日底定。民主黨在八年之後重掌眾議院多數(民主黨231席,共和黨198席),但民主黨殷切期盼的「藍色浪潮」並未如選前預期的那麼兇猛,因此,共和黨不僅固守住參議院,而且還增加了三個席次(共和黨54席,民主黨46席)。這樣的結果,顯示特朗普沒輸,民主黨沒贏,兩黨都能自慰地宣告成功。

自1826年以來的47次期中選舉,有41次總統所屬的政黨都喪失席位,只有1934、1988和2002年這三次例外。就以近年來歷任的總統為例:克林頓擔任總統時,民主黨在1994年的期中選舉中丟掉了國會參眾兩院。小布希任職時,共和黨丟掉了兩院;奧巴馬在任時,民主黨於2010年丟掉眾議院(喪失了63席),2014年丟掉參議院。第115屆眾議院中共和黨占239席,民主黨占193席,在2018年的期中選舉共和黨丟掉了41席。特朗普可以自詡他並沒有失敗,更何況他力挺的候選人均獲勝,而與他特意保持距離的候選人都遭敗北,因此,有人認為共和黨已經「特朗普化」。

儘管特朗普不在選票上,但他毫無疑問是這次期中選舉的核心人物,整個選舉大體上可以說是挺特朗普和反特朗普兩大陣營的對決。雙方都卯足全力一決雌雄。民主黨方面借助數十萬婦女志願者組成的成千上萬的草根性基礎組織,掀起了一股反特朗普的「藍色浪潮」,而特朗普陣營也積極應戰,特朗普本人在選前的一個星期,更是馬不停蹄,參與了20幾場造勢大會,為挺特朗普的候選人助選。這就激發了期中選舉的高投票率。估計約有11,400萬人投票,創下了有史以來期中選舉首次超過一億人投票的紀錄。投票率達到49%,為50年來最高。

根據調查,大城市、市郊和大學本科畢業的選民尤其是白人婦女,和少數族裔是民主黨的票倉,而農村地區及白人工人階級則是共和黨的基本盤。「城鄉差距」、「性別差異」和「階級對立」導致「社會分裂」、「黨派積怨」和「政府僵化」,這都不是好鬥的特朗普願意或可能化解的。選後特朗普和民主黨眾議院領袖佩洛希都聲稱要謀求政黨合作,但特朗普隨即聲明如果民主黨對他進行沒完沒了的調查,他將起而應戰。佩洛西則回應,民主黨會堅持原則。民主黨議員尤其是新科議員中,不少人認為應該對特朗普進行彈劾,但反對者也不乏其人,因為,彈劾案雖然在眾議院以簡單多數就可以提出,但在參議院卻需要三分之二多數通過才能提出。畢竟共和黨還掌控參議院多數,彈劾不可能成功,這不但是白費力氣,而且還會加劇兩黨的分裂。彈劾不成,但各種各樣的調查必不可免。首先就是「通俄門」調查,穆勒特別檢察官的調查報告即將出爐,如果其中有對於特朗普負面的報導,將對他2020年競選連任產生不利的影響。其餘如開除「聯邦調查局」局長科米,是否涉及干涉司法,以及特朗普的稅表等都是讓特朗普頭疼的問題。

對於期中選舉,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國會,對州一級的選舉卻未給予應有的重視。對今後10年的美國政治而言,尤為關鍵的一點是最激烈的政治鬥爭的前線確實要由各州來劃定。重新劃分選區的權力掌握在各州手裡。在美國的50個州中,重新劃分選區方案,或者說劃分州議會和國會選區的地圖,大多都要由州議會制定。雖然有些州通過委員會來制定這項方案,但在大多數州,這份地圖必須獲得州議會和州長批准。

直到這次期中選舉前,共和黨一直擁有巨大優勢,因為它控制的州政府要多得多。由於2010年人口普查時,共和黨完全控制25個州的立法機構和29個州長,這給了共和黨在重新劃分選區,使得選區的地域結構十分有利於它的機會。其直接結果之一就是,在2012年的眾議院選舉中,民主黨候選人比共和黨候選人總共多了100多萬票,但共和黨卻以33個席位的優勢控制了眾議院。在2016年大選後,美聯社進行了一次調查研究,發現共和黨人通過選區重劃,贏得了多達22個額外的眾議院席位,使得他們可以在眾議院輕鬆地成為多數黨。因此,著眼於2020年人口普查,民主黨對拿下州長席位和州議會多數是全力以赴。此次的期中選舉共有36位原州長需要改選,其中共和黨26位,民主黨9位,無黨籍1位。選舉結果,民主黨不但保住自己的9個,而且拿下了原本屬於共和黨的5個。此外,民主黨還控制了6個州的參眾兩院,共和黨則丟失了4個州議會。

美國期中選舉,雖然顯示民眾對現任總統就任後表現的認可程度,是重要的風向球,但卻未必與下一屆總統大選直接掛鉤。歷任美國總統也常有所屬政黨輸掉期中選舉,但卻連任第二任總統。克林頓、小布希和奧巴馬就是例子。因此,共和黨雖然失去眾議院,但兩年後的總統大選,特朗普應仍是任何其他競爭對手最強有力的挑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