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人陳坤山的故事
花蓮人陳坤山的故事
我是從大連市台聯原秘書長張立功先生那裡意外得知陳坤山的。兩年前,我在《台聲》雜誌陸續發表關於在大陸台胞抗日的系列文章,其中有篇《舒柏年院長一家人》,寫的是張立功的外祖父舒柏年、母親蘇菁和姨姨蘇群抗日的事蹟。為了訂正一些史實,看過這篇文章的張秘書長主動與我取得聯繫。談完正事,在電話中,我跟張秘書長提到,眼下正在撰寫關於台胞參加抗美援朝的文章。他跟我說,以前真還沒有人從這個角度寫過台胞,我們大連就有一位老台胞參加過抗美援朝,還給彭德懷開過車。我一聽就來了精神,一邊聽他在電話裡敘說,一邊快速翻閱案頭的《大陸台灣省籍老兵名冊》,是1989年全國台聯所屬台灣省籍老兵返鄉探親協進會在全國周密調查基礎上編輯製作的,按照老兵定居的省份排列,查找起來很方便。我很快就查到了,由於大連只有這一位台籍老兵,我斷定張秘書長說得就是他。「您說的是陳坤山嗎?」張秘書長很驚詫我能這麼快報上名字。其實早在40年前,我就在關注台籍老兵問題,始終沒有間斷,算起來光是圍繞這一主題撰寫的文章也有30、40萬字。
張秘書長告訴我,陳坤山生前曾跟他聊起過,他當年被俘前是在國民黨軍隊74師,也是開車的。他是在山東被俘加入人民解放軍的。他參加過抗美援朝,在朝鮮曾在志願軍總部為彭德懷司令員開過車。當然,總部的司機不止一人,他是其中之一。他還說彭總性子烈,脾氣爆,經常大聲罵人。我問起陳坤山的家人,張秘書長告訴我他的老伴還活著,年歲大了。好像有兩個兒子,還有閨女。我請他代為聯繫陳坤山家人,進一步瞭解一些情況。
過了幾天,張先生傳來陳坤山小兒子的電話號碼和微信號,我迫不及待地聯繫上了。
陳坤山小兒子陳明林,今年59歲,快到退休的年齡。他在大連耐酸泵廠工作,負責採購。聽他講話,帶著海腥味的大連口音撲面而來,感覺還是挺親切的。他說,工廠在大連新區,每天加上來回路上的時間,要12個小時都在工作上,忙得很。
他跟我說:市台聯的張立功秘書長跟俺說起了這個事。這個事這麼多年了,有的俺也給忘了,小的時候俺爸在家裡嘮嗑,斷斷續續說過一些,也都很簡單,當時也沒怎麼用心記,這麼多年,有的也模糊了。俺爸他不是給彭德懷開車,而是在志願軍總部開小車,興許彭老總坐過他開的車,所以他才會跟老張那麼說。俺爸他早期在國民黨74師,也就是張靈甫那個師,也是開車。就是在孟良崮戰役中被俘虜,然後就參加了解放軍。俺老家最早是在花蓮,後來不知是什麼原因從花蓮遷到桃園,俺爺爺、俺爸、俺叔叔的戶籍都在桃園。花蓮老家還有俺幾個姑姑。俺爸最早當兵也是陸軍,後來不知碰到了怎麼個機會就去學了開車。那時開車算一門技術,有了這門技術比一般的士兵待遇要好不少。聽俺爸說起過,孟良崮戰役他參加了,戰場上非常慘烈,死的人老鼻子了。
俺爸他應該是第一批入朝的,隨著志願軍總部。他沒到停戰就回來了,是負了傷,究竟是哪一年俺沒記住。他左後腰上有很長一處傷口。小時候聽他說過,俺們以為是小時候淘氣落下的傷疤,他說不是,是在戰場上落下的。是開車往前線送東西,遇到轟炸,不知是炮彈還是炸彈,反正那時候美國飛機炸彈炮彈每天幾十噸上百噸地扔。俺那時候也小,沒有想到有意識問他些什麼情況。嘮嗑的時候偶爾說幾句。據說受了傷他就被送回國了,應當是傷得很重。
他在朝鮮立的是二等功也不是三等功。俺記得他有個小盒子,平時壓箱底,有時會拿出來看看,裡面是各種紀念章獎章,有四、五個。紀念章和獎章不一樣,俺也當過兵,紀念章是參加過某項活動的一人發一個,獎章必須是立功才有的,意義不同,分量也不一樣。俺記得他有一個黃綢子包著的獎章,上面印著毛主席像章,還寫著什麼最可愛的人,裡面還有松枝什麼的,這應該就是立功獎章。他像寶貝式的收著,不大輕易拿出來。
俺爸說他傷好之後就轉業了,分到大連起重機廠工作,這是個國營大廠,幾千號人。領導知道他會開車,就安排他在運輸科,科裡照顧他的身體,就讓他管電瓶車,活兒較輕。後來俺爸跟俺媽就結婚了,家安在了大連。
陳明林告訴我,他們家在歷次政治運動中沒有受到什麼衝擊,不像有的台胞遇到的那樣。他印象中父親沒有遭批鬥,基本正常。或許是因為母親在街道上工作,是積極分子,人緣不錯,也有關係。他說在大連,從朝鮮回來的戰友有一個,跟他在同一個單位,但不是台胞。
我問他老先生生前有沒有接受過記者採訪,留下過文字的紀錄。他說,在那個時代不整你就不錯了,哪有什麼採訪。俺爸又沒念過什麼書,表達能力也不行。我請他幫助找一找他父親的遺物,包括獎章、獎狀、照片等,他答應儘量去找,還說回去問問母親和姐姐,看她們是不是還知道一些更多的細節。他母親快90了,身體還行,就是眼睛不太好,買個菜啥的還都能行,跟他一起生活……。
第一次電話採訪就這樣結束了。
陳坤山走了十幾年了,把他的故事也帶走了,我相信,生前若能採訪到他,若能敞開心扉,那些故事一定很精彩,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轉念一想,真的要感謝張立功秘書長,沒有他的提示和幫助,我根本不可能知道大連有位台胞也參加過抗美援朝。而在全國,又有多少像陳坤山一樣參加過抗美援朝的台胞,也像他一樣沒有留下什麼事蹟、紀錄就離開了人世?即便是他們的子女,再說起這些往事也遠遠找不到那種感覺了。
過了幾天,我把從張秘書長和陳明林那裡聽到的素材整理成文字,發給了陳明林,讓他幫著看看有沒有出入。這也是一種職業習慣,凡是我寫的採訪台胞人物的文章大多都要經過本人或親屬過目,這樣做,一方面是出於謹慎,另一方面也是對被採訪者的尊重。陳明林先是發來一信,說我文稿裡邊所述和他那天在電話裡所說的情況基本差不多。隨後又給我發來幾張珍貴的照片,告訴我這是經他母親提示從父親的遺物中找到的。
看過照片,我再次撥通了他的電話,又進行了一次補充採訪。我首先感謝他對我工作的支持,他則感謝我,「為了俺們台胞的事您費心了。」下面是他再一次補充的情況。
俺那天看了張立功秘書長發來的一段話,裡面提到俺父親的《革命軍人傷殘證》,那個紅色塑膠皮子的證件俺曾經在父親那見到過,裡面標註了傷殘等級和立功證明,俺記得上面好像是寫著二等功。這個證明在當時的年代能享受一些實惠和優待:俺父親每個月可以按國家規定的糧食定量以外,每月多給八斤大米和八斤白麵,每次去糧店買糧的時候都要帶著這個證明才可以。要知道在那個年代,像俺們這個多子女的家庭,多這16斤糧食有多重要。除此以外他本人憑這個證件乘坐汽車、火車、輪船都是買半價票,這個情況俺記得非常清楚。
另外,俺給您發去的那兩張圖片,是俺那天晚上在父親以前的一個筆記本子裡發現的,這兩張圖片不知是從什麼報刊雜誌上剪下來的,都與彭老總有關係,俺父親一直保存著。俺看著這兩張圖片又想起一個事情來。記得小時候有一天聽俺哥哥跟俺講過這麼一段話,咱爸以前是給志願軍最大的官開車的。但是等俺晚上問爸爸時他沒回答,只跟俺說了一句,別出去和別人說。俺今天大膽的猜測一下,俺父親當年可能確實是給彭德懷開過車,父親當時沒有正面回答是因為那是在文革年代,彭德懷也受到了迫害和打擊。小孩子嘴不嚴,如果讓別人知道俺父親曾經給彭總開過車,一定會給他給家裡帶來不小的麻煩。
俺猜想父親之所以保留這兩張圖片,或許是一個普通戰士對一個曾經追隨過的共和國元帥的懷念吧,不知這種猜測是否正確!
俺父親的軍功章當年被我哥拿走了,他人現在也不在了,要想找到也挺麻煩的。但俺也找到了一張父親當年參加志願軍的照片,照片上有兩枚獎章,有一個俺還記得上面有一句話: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這個應該是紀念章;另一枚應該就是軍功章,類似的獎章俺父親有四、五個。
很遺憾當年俺父親在世時沒能有意識多多瞭解一些情況,只能零星回憶起這些。今天先把俺想起的事告知您,不知是否有用。日後想起什麼,俺再跟您說,或許對您有幫助。
聽了陳明林的這番話,端詳著他發來的這些圖片,陳坤山這個台籍志願軍戰士的形象在我的心中愈發豐滿起來。◆
社論
中外關係
國際視窗
海峽兩岸
悼念「老同學」
原鄉人的故事
海峽短評
編後
後聞剪輯